移动学习网 导航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德智体美劳 是谁最先提出的?

2024-06-01m.verywind.com
在教育学中,什么时候首次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957年。
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首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发展、总结,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扩展资料: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公布,教育部要求,今年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这是继“劳动”回归育人目标之后,“劳”字首次被纳入高考。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重新回到教育目标之中。
今年年初公布的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计划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
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部也将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要求。
通知要求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深化考试内容改革,2019年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地落实,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招生工作应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探索在高校组织的考核中增设体育测试。
有关高校要在保送生、自主招生和高职院校分类招考等类型的学校考核中,积极增设体育测试,测试项目由高校自定,测试成绩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引导考生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各地要指导中学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制度。
有关高校要积极探索在保送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高职院校分类招考等类型中使用综合素质档案,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考查评估,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有关高校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在统筹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政协网-胡卫委员:德智体美教育勿缺“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高招全面考核德智体美劳 减少死记硬背知识性考查

德智体美劳是邓小平最先提出的。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来指导教育发展的,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扩展资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多方面需要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体现了我国教育培养什么人的特殊性,又在特殊性中包含着一切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
因此,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这是由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我国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是对教育所固有的本质的深刻反映,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智、体、美 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提出的。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所以人类社会的教育就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这个根本。

过去只重在一个“德”字,一个不同社会时代性的一个“德”字。社会主义的时代需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法。所以党和政府就总结出了这个极具概括性的“德智体美劳”的五字教育方针来。琴修德,棋开智,书练体,画蕴美。

扩展资料

德智体美劳中的“劳”字,也完全是要用“德智体”三个字来体现。因为一个德性好的人、智慧高的人、身体健康的人,则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其德性好者,不但懂得“劳动创造世界”的意义,也必然会做事勤快;一个品质不良的人,就必然懒散、怕苦、怕累,总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要培养一个热爱劳动的人,首先要培养他的良好的品德。

把形式变成实际,以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教育目标为宗旨。培养出适应于国家千秋伟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来,使我们的后代,个个都成为道德好、智能高、身体强的人才,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智体美劳



德智体的最早出处是抗战时期重庆《北泉慈幼院院歌》,歌词作者是院长周之廉(籍贯河北南宫城庄),她是觉悟社的3号,与周恩来参加五四运动,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专攻幼儿教育,师从实证主义大师杜威,与陶行知等为师兄妹。1939年创立的北泉慈幼院在重庆,专收抗战难童,意在为国保存复兴血脉,是几百难童的英雄“母亲”。她在院歌中号召孩子长大做科学家,德智体群发展,由于意识形态原因,后来台湾教育为“德智体群美”,中共大陆方面则发展为“德智体美劳”。这个教育理念是近代科学主义、抗战爱国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结晶。答题者是周之廉的“小”老乡,理工男,希望总结出完美答案。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2003年提出的。

德、智、体、美 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于2003年提出的

80年

  • 在教育学中,什么时候首次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答:1957年。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首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发展、总结,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 学校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毛主席提出的吗?
  • 答:这个是在1957年的时候,毛主席最先提出的,你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后来党和政府进一步总结,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 答:德、智、体、美 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提出的。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所以人类社会的教育就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这个根本。过去只重在一个“德”字,一个不同社会时代性的一个“德”字。社会主义的时代需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法。

  • 请问专家:德,智,体,美,劳是毛主席提出的吗?
  • 答:早在1957年,毛主席首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发展、总结,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 答: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是2021年11月29日提出的。2021年11月29日,天津大学提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率先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构筑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天大改革路径和方式。

  • 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
  • 答:1957年,毛泽东首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他在一次讲话中又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并多次论述全面教育问题。他认为,教育要面向...

  • 五育并举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 答:五育并举是1912年2月提出的。五育并举是由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一种思想主张。五育并举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充分体现社会价值与人的发展价值相统一,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背景:辛亥革命胜利...

  •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是哪一年提出的
  • 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是2020年3月20日提出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 三全育人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 答:“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做好试点工作,不仅要巩固优势、扩大影响,更要破立并举、善于创新。通过改革试点,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 新时期(十八大)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 答: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