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2017年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辅导:其

2024-06-01m.verywind.com
~ (一)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与“之”不同的是,上古汉语中“其”时常隐含结构助词“之”的意思,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魏晋以后,“其”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也可用作主语。例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前一“其”指河内,可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 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译为“他的”)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指代前事,可译为“此”、“这”.)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张中丞传后叙》其:指代当地百姓,充当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5)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马伶传》其:指代马伶,可译为“他”,充当句中主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其”的指代对象可以灵活多样,作为指示代词,可用作特指、远指、近指;指代人物时,不仅可指代第三人称,也可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这都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例如:

  (1)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报刘一丈书》其:此为作者自指,可译为“我”)

  (2)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答李翊书》其:指李生,这里可译为“你”)

  (二)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种语气。

  1. 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也许”、“可能”等。例如:

  (1)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书》)

  (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冯谖客孟尝君》)

  (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郭橐驼传》)

  2.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

  3.表反问语气。可译作“岂”、“难道”、“哪里”等。例如: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答李翊书》)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4. 强调语气,可译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中丞传后叙》)

  (三)连词

  连结并列的句式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或“……还是……”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答李翊书》)

  • 2017年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辅导:其
  • 答:(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前一“其”指河内,可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 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译为“他的”)(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

  • 17年文言文作文
  • 答:1. 关于高考诗歌,文言文类的作文 夏日咏怀 夏日燕居久,朝朝慵还疏。平明犹贪睡,起来弄旧书。 自分非隐者,何能事幽独?百蝉充耳噪,氤氲笼敝庐。 都无凉风至,闷坐汗濡濡。而或雷霆斗,郁塞一旦无。 雨声清入夜,骋思聊以娱。沉吟缅逝川,不觉已冠年。 垂髫怡然乐,去去益缠绵。负笈出学子,怯步向人间。

  • 2017年成考语文古文翻译:勾践灭吴
  • 答: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

  •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
  • 答: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一、古诗词部分:1.氓(2)《诗经》2.短歌行(2)曹操 3.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 4.蜀道难(3)李白 5.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 6.咏怀古迹 (其三,3)杜甫 7.登高(3)杜甫 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 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 10.水龙吟...

  • 宁夏2017语文文言文
  • 答:1. 宁夏高考考区语文要求背诵的古诗及文言文 (一)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 1、劝学 荀子 2、逍遥游(北溟有鱼……圣人无名) 庄子 3.师说 韩愈 4.阿房宫赋 杜牧 5.赤壁赋 苏轼 6、氓. 诗经 7、离骚(长大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8.蜀道难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锦...

  • 17年山东语文卷文言文
  • 答:2. 山东省高考语文必背90篇古诗词和古文,急求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则、而
  • 答:表示顺承接继关系,可酌情译为“就”、“于是”、“那么”等。例如:(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4)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刘一丈书》)表示...

  • 2017年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
  • 答:2017年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摘抄 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从事 【今义】①做某种事情。②(按规定)处理。【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2、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地方 【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②指非...

  • 2017成考专升本语文课文详解:选择与安排
  • 答: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2017成考专升本语文课文详解:选择与安排》供您查阅。 《选择与安排》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1946出版的,作者的论文集《谈文学》。作者是朱光潜,安徽人。是我们现当代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主要成就在美学领域。重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

  • 高中语文近几年常考的文言文有哪些?
  • 答:高中语文近几年常考的文言文主要包括以下几篇:1. 《论语》:这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道德、修身、治国等方面的教诲,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具有重要意义。2. 《孟子》:这是孟子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强调人性本善,通过...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