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轼字体是什么字体

2024-06-02m.verywind.com
~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在文学上,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又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在书法艺术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擅长行、楷、草书,尤其是行书,精妙绝伦,为世人称道,其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自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后,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东坡楷行皆佳,其楷书代表作如《赤壁赋》、《后赤壁赋》,行书作品有《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武昌西山诗帖》、《答谢民师贴》、《渡海帖》、《覆盆子帖》数十种。其行书作品或沉静如水、或风驰电掣、或天真烂漫,风格多变,形成了深厚、劲拔,既淳朴而又灵便,似甜润而不乏生辣,貌妩媚而奇崛其间,朴实无华而深厚质直,既纵擒有度而又恣肆挥洒的艺术风格。黄庭坚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凤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意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仔细推究,其书法艺术有如下特点:

1、 用笔丰腴,用墨肥润。

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用笔丰腴是其书法技法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横细竖粗,东坡的书法一般横画较细,特别是长横画,求其筋骨而少肉;竖画用笔基本上都铺毫较多,比较肥重,这样整体看来,就形成了横向空间较密,纵向空间较疏朗得视觉效果。二是撇肥捺厚,左右舒展。撇画中,短撇较为厚实,长撇要么起笔较重,要么收笔较重,笔速较缓,尤其是撇和捺在担任主笔的单体字里,尤其明显。三是转折自然,不留痕迹。东坡的字转折用笔,一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用笔圆润,切锋极少,毫无绝壁林立,斧凿刀砍的生硬感;二十擅用藏锋,转折用笔大都深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三是用墨黑厚。东坡的字首先黑,据说常用宿墨,漆黑发亮,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东坡的用墨还黑厚,纵观东坡各帖,极少有飞白和枯笔出现,注墨较多,酣畅淋漓。

2、 结字扁平,错落有致。

与欧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行书等作品中,有突出体现。大部分的行书书法家,要么端正,要么纵逸,在苏轼以前,除隶书、魏碑外,极少有人结构扁平。其特点有:取横向之势,这就要求在处理的时候,从字形上讲横画较长,竖画较短,撇捺较长。从用笔上讲,凡是纵向用笔一般起笔、收笔较重,藏锋较多,看起来笔画虽短,但短粗有力,字形稳重,端庄,字字丰润;凡是横向用笔一般露锋较多,与其他笔画承接转合,连带游缠,潇洒、流丽,丰富多彩。

3、轻重有致。

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4、左突右撞。

这是指东坡在书写时的章法上,字势横向布局,要么取左势,要么取右势,来回变化,跌宕起伏,好比猛虎跳涧,抑或羚羊蹬踏,左右相戏,东西乱窜,错落有致精彩异常。这在其《李太白仙诗卷》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此作品字势横向,左右从一开始取势变化明显,比如第一句“朝披梦泽云”,“朝”字左顾,“披”字右盼,“梦”字又复左顾, “泽”字复右盼,至此卷的后半段,这种趋向变化更是夸张明显,加上连带牵丝、浓淡、欹侧、大小变化,绝妙无比。宋金著名诗人施宜生谓:“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

5、妩媚天真。

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这种特点,是与其深厚的人文修养有关的,也是和宋代书法“尚意”的时代特征相联系的。当时的士大夫文人都把书与画作为表达自己感情的载体,追求自我性情的抒发,而苏轼被视为“尚意”的领袖。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苏轼留下的作品中,以信札和即兴的诗文为主,而极少刻意去抄写前人和他人的诗文。又正因如此,通过他留下的书法,又进一步验证了他所阐述了的书法观,即“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意而已,以其不求售也,故得之自然”。这也是最能体现东坡“我书造意本无法”艺术特色的重要特征。

  • 苏轼字体是什么字体
  • 答: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用笔丰腴是其书法技法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横细竖粗,东坡的书法一般横画较细,特别是长横画,求其筋骨而少肉;竖画用笔基本上都铺毫较多,比较肥重,这样整体看来,就形成了横向空间较密,纵向空间较疏朗得...

  • 苏轼擅长什么字体
  • 答: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其《黄州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

  • 苏轼什么字体最擅长
  • 答:苏轼最擅长楷书。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 苏轼的书法特色如何,人们为什么称他的字
  • 答:在书法上,苏轼专长行书和楷书。他早年学习“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武,晚年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从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曾经自评说:“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从流传下来的苏轼真迹来看。苏轼的字既有天真烂漫的韵调...

  • 简述苏轼书法艺术特色
  • 答:苏轼的书法特点之一就是结字扁平、横轻竖重。他的作品呈现出扁平的结字形态,与颜体的书法特点相呼应。这种书法风格在《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所体现。1、书法风格:苏轼的书法风格主要以楷书为主,但其行、草、隶也有不俗表现。其中,楷书独具一格,字形秀丽,笔画工整,章法精致,构图...

  • 宋代书法主流是什么
  • 答:范成大书法主要工行草,师承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大家而自变一体,虽未尽合古,但自有一种神气,亦只可称佳。有《西塞鱼社图卷跋》等。朱熹是一位理学家,其理学思想根深蒂固,对蔡襄之后的尚意派书家苏、黄、米持否定态度,他“字字有法度,端人正士”的观点,不仅直接影响了他的书法审美观,而且...

  • 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他们各有哪些字体
  • 答: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欧阳询: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

  • 苏东坡书法风格的特点是什么?
  • 答:自当推(苏)为第一。”研究苏轼诗词文赋甚至生平故事的人不少。文学家的巨大光环,耀眼得让人看不清其作为书法家的光亮程度。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

  • 苏轼两个字怎么写
  • 答:“苏轼”的繁体字是“蘇轼”。“苏轼”的读音:[sū shì]人物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主要诗词:题西林壁 [ 宋 ] 苏轼 横...

  • 苏轼的书法特点有哪些
  • 答: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