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出处

2024-06-02m.verywind.com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出自哪里?~

"管子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

主词条:《管子》《治国必先富民》出自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管子》,道家之言也。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全书几乎各篇都有《老子》的语言片段与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管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 、军事家、道法家。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是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其余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出自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管子》76篇﹐分为 8类﹕《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 7篇﹐《短语》 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 4篇﹐《管子轻重》 16篇。书中《韩非子》﹑贾谊《新书》和《史记》所引《牧民》﹑《山高》﹑《乘马》诸篇﹐学术界认为是管仲遗说。《立政》﹑《幼宫》﹑《枢言》﹑《大匡》﹑《中匡》﹑《小匡》﹑《水地》等篇﹐学术界认为是记述管仲言行的著述。《心术》上下﹑《白心》﹑《内业》等篇另成体系﹐当是管仲学派﹑齐法家对管仲思想的发挥和发展﹐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是宋钘﹑尹文的遗著。



  •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出处
  • 答:《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出自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管子》76篇﹐分为 8类﹕《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 7篇﹐《短语》 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 4篇﹐《管子轻重》 16篇。书中《韩非子》﹑贾谊《新书》和《史记》所引《牧民》﹑《山高》﹑《乘马...

  • 治国之道的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 答: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

  •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介绍
  • 答:出自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东周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

  • 治国必先富民的出处
  • 答:主词条:《管子》《治国必先富民》出自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管子》,道家之言也。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全书几乎各篇都有《...

  •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出自哪里?
  • 答:"管子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是谁说的
  • 答:这篇短文为了讲清“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讲“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紧接着从另一方面讲“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从这两个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治国常富,乱国常贫”进而...

  • 富民文言文
  • 答: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

  •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谁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 答:管子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宋初的李觏认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盖城郭宫室,非财不完;羞服车马,非财不具;百官群吏,非财不养;军旅征戍,...

  • 《尚书》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 答:所以太。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半部论语治天下。 治大国如烹小鲜。文言文在线翻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想要治理好国家的唯一的道路是,要让自己国家的百姓子民先富裕起来,先有好的生活 所有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都离不开一个前提:一定要让子民们先富裕起来。

  • 关于治国的名言名句
  • 答:1、 天下为公。(孙中山)2、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3、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4、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