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我国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是( )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2024-06-02m.verywind.com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文艺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什么?~

  《庄子》,出自战国时代庄子及其之手,一般认为《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 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庄子》在公元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庄子》在唐代(618-907)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1、在思想内容上,先秦诸子散文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
2、在文风上,先秦诸子散文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
3、在语言上,先秦诸子散文都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
4、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
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主要保存在《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论语》、《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
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
先秦的历史散文,文学性不强的《尚书》、《春秋》可以不论,而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其代表。《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之并存的还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仿照《春秋》用鲁国国君的世次编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全书近二十万字,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春秋之末,王权衰落,诸侯崛起,天下纷争。与之相应,官失其守,礼崩乐坏,士阶层蔚然勃兴,私学兴起。到战国时,百家争鸣,诸子横议,著书立说,蔚为风尚。先秦诸子指的就是这一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百家”并非实数,只是极言学术流派之多,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期,代表作有《论语》、《墨子》、《老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代表作是《庄子》、《孟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先秦诸子散文都是政治或哲理内容,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然而这些著述的议论说理都注重具象化、形象化,不同程度地采用寓言、比喻、夸张、拟人等文学手法,大多激越酣畅,宏丽恣肆,想象奇特,辞采华茂,甚至还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因而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先秦诸子散文,在思想和创作上,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

《论语》 是孔门后学记录孔子及其门人、时人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与“仁”,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建构起他的具有实用理性精神的思想体系。“礼”是外在的社会规范,用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仁”是内在的人性,用以肯定人自身生命的价值。孔子的文艺思想注重文艺的社会功能,提出了“兴、观、群、怨”说、“文质说”及美善统一和中和的审美原则等等。

《论语》是一部典范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其文学价值表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和极强的文字表现力上。《论语》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以简单、自然的语言形式,传达出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既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又具有卓越的表现力。语言幽默风趣,善于运用各种语气表达思想情感,语言体现着情感、性格特征。在记言的同时,也表述了人物的神情语态,展示了人物形象,也有精彩的场面和人物行为的描写。

《墨子》 是墨子后学整理先师的言论、笔记而成,小部分是墨子自著,大部分是后学的整理或发挥。

墨子(前480?~前420?),名翟,是先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在先秦与儒家并称为儒墨显学。墨子学派代表着小生产者的思想和利益,他们注重社会实践,不尚空谈,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同时相信鬼神的存在,否定文化艺术也体现了思想的狭隘和局限。

墨家强调为文立论要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察百姓人民之利”,文章要注重实证,注重功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其文章质朴无华,明白易晓,观点鲜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常采用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墨子》文章体现着由语录体、对话体形式向专题性论文过度的趋向。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性等方面,对后来的《韩非子》、《荀子》有一定的影响。

《老子》 又名《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哲学思想体系由宇宙自然论到社会人事论,建构了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体系。其体系的核心就是“道”,“道”是宇宙的本源,又是宇宙宙自然和社会人事存在与变化的根本规律。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其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都是以此来建构的。老子的哲学具有很强的思辩性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采用的是韵文与散文结合的文体,以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深邃的哲学思想,是哲理与诗意的结合。《老子》善于运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哲理,在具体的形象中寓于着深刻的哲理,是艺术与哲理的结合。语言亦独具一格,凝练精警,朗朗可诵,语意浓缩深刻,启人深思,多用格言、警句。

《庄子》 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学说与老子一脉相承,而又有变化。在哲学上,继承了老子的道以及自然无为的思想。在社会观上,崇尚“至德之世”,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在人生观上,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也有全性保身的思想。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再次,《庄子》的语言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孟子》 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主张“王道”、“仁政”,反对不义战争和横征暴敛;提倡“民贵君轻”,以民为本。他又倡言“性善”,重视个人后天的道德修养。

《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文章雄辩,观点鲜明,辞锋犀利,感情强烈,气势磅礴,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性、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不少词语如“明察秋毫”、“水深火热”、“出尔反尔”、“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暴十寒”等等,都成为成语,至今流传。

《荀子》 主要是长篇专题性论说文。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和成就卓著的思想家、文学家。其学说以孔子儒学为基础,批判性地吸取诸家之说,最大特征是以礼客法。他反对天命迷信,强调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反对性善说,提倡性恶说,由此特别强调后天教育、环境影响及个人努力。

《荀子》其书体系完备,构思严谨,中心突出,论述周详,说理透辟。语言上善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以加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善用形象的事物和繁富的比喻,来深入浅出地说明抽象的道理。语言风格质朴缜密,明晰晓畅,而又淳正浑厚。

此外,荀子在文学形式上还有特别的贡献。其《成相》是吸取民间艺术的形式而创作的一首诗歌,启示了后世文人向民间艺术学习的思路。其《赋》篇是首次以“赋”命名的作品,并对赋体文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韩非子》 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其中多为说理文。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是战国末期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的人物。他吸纳和综合了先秦法家思想,建构了一套最完备的法家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法、术、势,是适应中央集权和封建专制的产物。

韩非的散文重实质而不尚文采,强调文学的功利目的性。文章的主体风格峻峭挺拔,锋芒毕露,语气专断,直言不讳。文章的论说形式多样,善于围绕中心议题、抓住关键和要害进行论述。论证精密周详、条理分明,说理深刻透彻,语意鲜明直露,有很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也是《韩非子》的突出特点。《韩非子》有寓言故事三百多个,大多生动形象,含意深刻,发人深思,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等。

《吕氏春秋》 是秦丞相吕不韦组织手下门客共同编著的,其书杂采百家,保存了先秦各家的一些学说,但也有自己的思想倾向性和选择性。此书可以说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总结。

《吕氏春秋》体制宏大,包罗广博,但组织严密,体例新颖。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多由短篇组成,内容庞杂,作者不一,但总体而言文章历史经验意识和现实针对性较强,风格平实,语言明畅;文章构思精巧,结构紧凑,条理清晰,短小精悍,题旨明确;文章经常运用譬喻、寓言、历史史实或故事来说明道理,具有较强的文学意味。

《庄子》

庄子

离骚

  • 先秦诸子散文中以()的散文艺术成就最高。 A 庄子 B 干宝 C 刘向 D...
  • 答:《庄子》,出自战国时代庄子及其之手,一般认为《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

  • 代表先秦诸子散文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 答: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十家: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 小说 《论语》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 春秋末期:《论语》《墨子》 语录体为主 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战国末期:《荀子》 《韩非子》专题...

  • 代表先秦诸子散文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 答: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生...

  • 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 )。
  • 答: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语言上,它们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文体发展上,先秦...

  • 在我国历史先秦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是
  • 答:《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不属于散文,所以不是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

  • 代表先秦诸子散文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 答:至少在诗歌领域,无人可以撼动屈原的地位,在散文领域,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不太好说。《庄子》可以算代表先秦诸子散文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之一了吧。

  • 先秦散文最高成就
  • 答:一、解析 先秦时期的散文成就非常高,其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庄子》。庄子的文章以其独特的思想和哲学观点著称,他的作品在文学上的表现形式和技巧至今仍被广泛赞誉。《庄子》的艺术成就确实是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突出的。另一方面,《左传》在艺术成就上也被高度推崇,它被誉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

  • 先秦诸子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
  • 答:先秦诸子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论语》。这部作品不仅是儒家经典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道德、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被系统记录和流传的作品之一,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我国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是( )
  • 答:《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再次,《庄子》的语言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

  • 庄子散文特色成因是什么?
  • 答:庄子及其文章的魅力是哪怕反对庄子思想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的。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是的,《庄子》的艺术成就,确实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最高的。庄子及《庄子》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他的激情与超脱,两者奇迹般地融合...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