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南宋四大宗师是谁?”竺可桢学习太努力了胡适打赌他活不到20岁

2024-05-31m.verywind.com
~

胡适说:“像他那样,一定活不到20岁。”


1905年,15岁的竺可桢就读于上海城中学堂。他的同学胡适14岁。两人都喜欢读书,但竺可桢因为学习太努力,身体很弱。胡适指着竺可桢对人们说:“像他这样的人,活不过二十岁。”没想到,竺可桢活得比他还久,成了中国“气象地理兼备的大师”。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系和气象研究所,培养了张其昀、胡焕庸等地理学“先驱”,并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十三年。


离开城里的学校后,竺可桢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胡适考上了上海中华学院。1910年8月,他们到北京参加公费留美生第二次选拔考试。当时考了400多人,录取了70人。竺可桢排第28,胡适排第55。他们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都开始学农学。竺可桢最初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学院地理系,专攻气象学。1918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申请在武昌师范学院任教。


在武昌师范学院,由于当时大部分学生来自湖北、湖南,几乎听不懂竺可桢的绍兴口音,只能通过讲义学习竺可桢的课程。为此,竺可桢花了很多宝贵的时间雕刻讲义。再加上当时武昌师范学院的老师大多是留日学生,而从美国回来的竺可桢的很多教育观点和主张,并没有得到留日同事的理解和支持,这让“孤独”的竺可桢十分沮丧。此时,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郭秉文正在大张旗鼓地招贤纳士,邀请竺可桢加盟南京师范大学。于是,1920年夏天,竺可桢被转到希瑟师范大学。同年,他与中国第一位飞天女子张夏顺结婚,开始了他的第一段婚姻。


竺可桢


在希瑟师范大学,竺可桢被聘为文史系教授,教气象学,在理化系教微积分和农业地质学。当时地理系虽然叫系,但是专业课不多,几乎和传统的“地理系”一样。竺可桢在分析了世界形势后认为,清政府将台湾省割让给日本,俄国以仅720万美元的低价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都是决策者缺乏地理知识造成的。当时日本人对中国地理的研究比中国人多得多。美国有200多个一级气象站,而中国只有两三个外国人经营的气象站,比如上海和香港。为此,竺可桢深感惭愧,大声疾呼:“组织器官,捐巨款,调查全国的地形、气候、人种、动植物、矿产。”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地理系,培养中国自己的地理学家。


指导学生不要签署文件。


1920年,东南大学在南方师范大学的基础上创建。在郭秉文院长和陶行知院长的支持下,竺可桢以此为契机,倡议成立新的大地测量系。于是,东南大学文理学院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理系,竺可桢任院长。


新地球科学系的一大特点是重视实践,重视实践。古代六朝时期,松下的校园里就设立了气象站,学生们轮流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情况。竺可桢对学生的观察和训练要求严格,以身作则。无论是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都和学生们一起按时观测,无一遗漏地详细记录每一个天气要素。当时,气象观测记录的可靠性和仪器的完整性与


同时,竺可桢还特别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著名历史学家刘义之合作,指导学生成立“历史地理研究会”,创办《历史地理杂志》,出版师生译著。竺可桢从来不相信指导学生的论文,也从来不签自己的名字。就算学生“强行”签字,竺可桢也退了:“一个老师怎么能和学生平起平坐?”至于考试,专项写作往往代替闭卷考试,让学生觉得好处很可观。


设备经理被雇来给学生讲课。


竺可桢本可以在科研的道路上奋斗,但在1936年2月16日,他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这一天,蒋介石突然约见他,请他做浙大校长。蒋介石听了、翁等人的意见后,认为竺可桢不仅有名气、有资格,而且是浙江人。他是浙大校长的最佳人选,上任后对他比较满意。起初,竺可桢不想当校长,认为“大学校长的责任是研究所所长的10倍”。他很辛苦,不愿意处理复杂琐碎的公务应酬和众多的行政工作,也不想放弃新建的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但在妻子和朋友的鼓励下,比如弟弟陈训慈的一封信,告诉他“最近浙江文化变质很厉害,需要一所大学作为中流砥柱”。再加上朱的公共利益,“余不保卫浙大,则浙大落入党的部门之手,对党的操纵无疑不同。”最后,竺可桢决定接受浙大校长一职,但竺可桢提出三个条件:“财政支持必须继续。”校长全权,不受政党干涉;时间限定为半年。"。在陈布雷的劝说下,蒋介石勉强同意了这三个条件。紧接着,1936年4月25日,46岁的竺可桢正式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接手的浙江大学,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最古老的大学。图书馆藏书不多,只有6万多册;教职员工更是忧心忡忡。中国史、中外史都没有教授,有的教授还辞职。


办完交接手续后,他渴求人才,先后聘请胡、梅光第、王等30多位著名学者到浙大任教。对于不称职的教授,连领导都要辞退。竺可桢第一次来浙大的时候,技术学院院长朱一程只拿工资,从来不上课,最后被竺可桢开除。聘请老师时,竺可桢敢于打破学历限制。当时浙大化学系有个设备管理员叫查长生。因为家庭困难,他上不了大学,只能接受高中教育。查长生在浙大化学系当保管员的时候,经常听化学系的课程,修完了大一到大四的所有课程。抗日战争时期,伤员需要大量的磺胺类药物,这些药都是进口的。长生查阅大量国外相关文献,自行合成磺胺类药物。合成后,没有办法确定其疗效。就在这时,他的小儿子得了痢疾,于是查长生把自己合成的药给了儿子,一吃就见效了。得知此事后,竺可桢亲自到查长生家,反复动员,请查长生上台给学生们讲课。


浙江大学的宫非教授很有才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他曾嘲笑竺可桢:“我们朱校长研究气象,只看天,不看人。”竺可桢听后笑了。后来,虽然教育部规定“只有国民党党员才能当学术带头人”,但竺可桢认为宫非“条件好,善于学习,有道德,能尊重和教导学生”,仍然请宫非当浙大的学术带头人。1944年3月5日上午,政治激进分子宫非前往复旦大学任教,在重庆码头突然失踪。竺可桢得知消息后大吃一惊,立即去找朱家华等人打听费的下落。他还带领浙江大学的教授联名给教育部和蒋介石打电话,要求保护人权。但国民党特务机关坚持不收逮捕费,这笔费用至今下落不明。1950年,竺可桢写信给周恩来,建议查明真相。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检定费才被SACO特务绑架杀害。


竺可桢只当了半年校长。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当时的形势,他不得不一直背负着这个包袱。他带领全体师生四次迁校,坚持办学,赢得了越来越大的声誉。1944年,李约瑟教授在参观了中国多所大学后,称浙江大学为“中国四大大学之一”,并称之为“东方剑桥”。1946年,浙江大学在流亡八年半后,在竺可桢的带领下安全返回杭州。学校奇迹般地从3个学院16个系发展到7个学院27个系,70多名教授,200多名学生。成为当时中国除中央大学外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


38年37天的日记,从未停止。


然而,在浙大蓬勃发展的同时,竺可桢自己也感到焦虑。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邀请大学校长、院长加入国民党。朱克是少数没有加入国民党的大学校长之一。1949年,竺可桢60岁生日时,浙大学生自发为校长举行生日会,并在上面写下“浙大保姆”字样的锦旗,以示对校长的敬意和感谢。但是,竺可桢没有参加晚会,也没有接受锦旗。为了躲避蒋介石去台湾省的命令,他避开了上海,离开了他努力了13年的浙江大学。


最后,竺可桢留在了内地。除了对国民政府失望,还有职业考虑。“他是搞气象的,工作环境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自然界,相对于大陆和台湾省。


此后,竺可桢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名誉主席、理事长,并于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除了繁忙的领导工作,竺可桢还坚持抽时间亲自去实地考察,获取科研的第一手资料。


当时听了胡适说自己活不到20岁,竺可桢吃了一惊,开始默默锻炼,表现出他一生的性格:表面安静,内心执着刚毅。这可以从他的日记里看出来。从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总共38年零37天,竺可桢的日记从未间断。此外,竺可桢年轻时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三门外语。但解放后,60多岁的竺可桢根据工作需要又开始学习俄语,终于能够阅读俄文资料。这件事也显示了他的强势性格。这也和他的性格有关。他可以成立中国第一个地质系和气象研究所,成为中国地理和气象的“双学位”,把浙江大学从中国最失败的大学变成“东方剑桥”。


1910年,在去美国的船上,竺可桢和胡适再次相遇。胡适还说他活不到六十岁,打赌如果他活到六十岁,他会在竺可桢的生日会上打破三个脑袋。如果竺可桢比胡适活得长,就踢他屁股。没想到,1949年后,他们是隔海相望的陌生人,竺可桢活得比胡适还久。1962年,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在台北逝世。即使我记得最后一次打赌,mainlandChina的竺可桢也踢不了胡适的屁股。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心里叹息。这是两种知识分子的生活,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 “南宋四大宗师是谁?”竺可桢学习太努力了胡适打赌他活不到20岁_百度...
  • 答:在武昌师范学院,由于当时大部分学生来自湖北、湖南,几乎听不懂竺可桢的绍兴口音,只能通过讲义学习竺可桢的课程。为此,竺可桢花了很多宝贵的时间雕刻讲义。再加上当时武昌师范学院的老师大多是留日学生,而从美国回来的竺可桢的很多教育观点和主张,并没有得到留日同事的理解和支持,这让“孤独”的竺可桢十分沮丧。此时,南京...

  • 科学家有谁?
  • 答: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

  • 中国古代唯一被称为圣的科学家是谁呢,成就早西方一千年?
  • 答: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名为张衡。张衡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以及数学家等等,他是一个全方面人才,在很多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中写下的著作以及发明的成果,都为中国的发展做成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古代唯一被称为圣的科学家,不仅如此,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张衡小的时候出...

  • 江苏和浙江的来历,谁能帮我解决???
  • 答:三兴学重教和耕读传家的民风之陶冶:古代私塾和书院星罗棋布,宋代就有书院167座,地方学校遍布;清代有496所;近代新学更是开风气之先,1897年求是书院(浙大前身)由廖寿丰创办;经亨颐先生组建的春晖中学与南开齐名,名师荟萃;解放前浙大由马寅初、苏步青、竺可桢、钱三强、谈家桢等主持,已获得“剑桥第二”的大名;西冷印...

  • 谁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 答:4、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5、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6、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9、童第周:生物学家、...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