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2024-06-02m.verywind.com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文言副词。又;且:~信~疑。
古籍解释:
又《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师古注》将有其意也。
又抑然之辞。《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又且也。《诗·小雅》将安将乐。
又《广韵》养也。《诗·小雅》不遑将父。
又助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补过将美。
又送也。《诗·召南》百两将之。《邶风》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又大也。《诗·小雅》亦孔之将。《商颂》我受命溥将。
又承也,奉也,行也。《诗·商颂》汤孙之将。《书·胤征》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注》将,行也。
又《增韵》赉也,持也,与偕也。《正韵》扶持也。《诗·小雅》无将大车。《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将王,自圉门入。
扩展资料:将:
[ jiāng ]
1.副词。就要;快要:天~下雨。
2.介词。把;拿:~革命进行到底。~功赎罪。
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
4.带领;搀扶:~幼弟而归。扶~。
5.做:慎重~事。
6.休养;调养:~养。
7.文言副词。又;且:~信~疑。
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上去。
[ jiàng ]
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
2.泛指军官:~士。损兵折~。
3.带;率领:~兵。
[ qiāng ]
请;希望:《~进酒》。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动词: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介词:
  a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连词:
  a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c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
  f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4、副词:
  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8、B
9、B
10、D
11、(1)凭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
(2)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特地把他召来羞辱他,以激励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

  •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
  • 答:(2)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内心是个胆小鬼罢了(3)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汉王不任用自己,也就逃走了。 8.C(坐:犯罪)’9.D10.D(文中滕公并没有使韩信得到重用)四、(23分)11.(1)(注意“自食”“哀”“岂……乎”的翻译。每处1分,句义通顺1分,共4分(2注...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每小题3分)梁彦光,字修芝,安定...
  • 答:小题1:B小题2:A小题3:C小题4:⑴(彦光)进太学学习,泛览(1分)了经书和史书,做事有规矩和法度(1分),即使在匆忙之际(1分)也严守礼仪。⑵后来(焦通)改正了过错,磨砺自己的品行(1分),最终(1分)成为了有善行的士人(1分)。⑶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把它作为常规...

  •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
  • 答: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2)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特地把他召来羞辱他,以激励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 8.B(意:怀疑) 9.B(A项第一个以是“认为”之意,第二个是“因为”之意;B项两个之都是主谓之间无意义; C项第一个乃是“于是”之意,第二...

  • 张淳文言文答案
  • 答:【答案】【小题1】A【小题1】B【小题1】B【小题1】(共8分)(1)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故意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 ,到哪里去抓捕呢?”(“及~累~遁”各l分,句意l分) (2)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 (“骄悍”“汰”“叵测”各l分,句意1分) 【答案解析】【小题1】(...

  • 阅读理解曹刿论战
  • 答:阅读理解曹刿论战1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甲文】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 2007高考江苏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 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

  • 师道文言文答案
  • 答:1. 《聂师道,歙人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题。 (9分,每小题3分)聂师道,歙人。少好道。 唐末,于涛为歙州刺史,其兄方外为道士,居于南山中,师道往事之。涛时诣方外,至于郡政,咸以咨之,乃名其山为问政山。 吴朝以师道久居是山,因号为问政先生焉。 初,方外在山中,郡...

  • 董永文言文阅读
  • 答: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董永,少偏孤①,与父居,肆 小题1:试题分析:小题2:试题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翻译题属于必考题,做这类题,平时要注意多积累词汇,宜采用直译法。 注意遵循原文风格,译准关键词,识别通假、多义、活用、异义、倒装句等文言文语言现象。 如“小人”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看注释,这...

  • 文言文苏秦阅读及答案
  • 答:4.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张仪者,魏人也 8、B 9、B 10、D 11、(1)凭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 (2)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特地把他召来羞辱他,以激励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

  • 傅永发愤读书文言文答案
  • 答: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共9分)傅永,字修 小题1:C小题2:B小题3:A小题4:(1)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水处。(2)我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帅,怎么能给贼寇(敌人)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3)但他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