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 玉体横陈的典故出自哪里?

2024-06-02m.verywind.com
“玉体横陈”这个词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李商隐作为西昆体的宗师,用典繁密,诗意委婉。不过他这两首七绝因为典故不艰深,倒是比较好懂。他在写这两首诗的时候采用的手法非常新,类似于我们现代拍摄电影使用的蒙太奇手法,将一些极致的场面通过上帝视角拼凑在一起,给读者以“旁观者清”的震撼。
这两首诗写的是北齐“无愁天子”高纬宠幸冯淑妃以至国破身死的故事。
我们要注意的是,国破身死,并非就是女色的锅,这种故事,更重要的是起到警示作用,提醒后来的君王不要荒废朝政和功业,凡事有度才是正道。虽然这类文学作品有将破国之过转嫁到女子身上的嫌疑,但是要知道,真正的文人士子眼光不会如此短浅。更何况情路曲折、重情重义的李商隐呢?
所以,劝谏才是这两首诗的底色。“玉体横陈”的冯淑妃和千年前的妲己一样,其实都是悲剧人物。
唐武宗后期喜畋猎,宠女色,史载武宗王才人善歌舞,每每出去围猎,必然要带上才人一起,“袍而骑,佼服光侈”与诗中“着戎衣”、“猎一围”有相似之处。诗人从关心国家命运出发,借北齐亡国事作预警,创造了这两首诗。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这是一首仄起平收,押平水韵“七阳”部的七绝。晚唐格律成熟,无需多言。我们来看诗里面的典故引用。
“一笑相倾”:《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此处“一笑相倾”之“倾”为倾倒、倾心之意,指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在第二首也是用了“倾城”。
“何劳荆棘始堪伤”,这里的“荆棘”也是用典。晋时索靖有先识远量,预见天下将乱,曾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叹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这两句就是指君主沉迷美色,国家将亡,都不用等到宫内荆棘这等荒凉景象。
“小怜玉体横陈夜”,这一句就是“玉体横陈”的出处了。小怜,就是冯淑妃,北齐后主高纬宠妃。有好事者传高纬对小怜非常宠爱,处理政事也不离身,并且将她的美色收费展示给大臣们观赏,是为“玉体横陈”,故事虽然香艳,但不可取。横陈,就是侧卧而已,这里指小怜进御。
“已报周师入晋阳”。《北齐书》载:
武平七年,北周在晋州大败齐师,次年周师攻入晋阳(今山西太原)。
此事与小怜进御时间相距甚远,这里将两幅各有极致煽情的画面剪贴到一起,一副艳情,一幅破国,是着眼于荒淫失政与亡国的必然联系,运用“超前夸张”的修辞格,更能发人深省。
我们要清楚这是一种艺术手法,是为了达到警示后人的夸张。
若是真把破国的责任给身不由己的女子去承担,那完全就是误读。
第二首与此问答无关,就不解了。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中的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意思是:拥有玉体的小怜进御服侍后主的夜晚,北周军队进占晋阳的战报已被传出。
北齐后主的嫔妃冯小怜长得漂亮至极,肌肤吹弹可破。吐出的气闻起来都是香的,而且身材凹凸有致。于是高纬不管有事没事,即使是跟大臣商量事,也常常让冯小怜拥在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使议事的大臣常常羞得满脸通红,说话语无伦次。
据说冯小怜的玉体曲线玲珑,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烈火;在夏天溽暑炙人的时候,则坚如玉琢,凉若冰块,是一个天生的尤物。
“独乐不如众乐”,高纬认为像冯小怜这样可爱的人,只有他一个人来独享她的美艳风情,未免暴殄天物,如能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她的玉体岂不是美事。
于是就让冯小怜裸体躺在朝堂的一张案几上,并时不时作出各种动作,以千金一视,让大臣们排着队都来一览秀色。“玉体横陈”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扩展资料:
“玉体横陈”主人公:
冯小怜(?—580年?),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将冯小怜进献给高纬,高纬封冯小怜为淑妃。冯小怜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深得高纬宠幸,与高纬坐时同席,出则同乘。
高纬为冯小怜不顾晋州危急,陪她继续打猎;又为冯小怜造桥观战,对其宠爱至甚。后立冯小怜为左皇后。577年,北齐灭亡,冯小怜与高纬被周军押解到长安。
同年,高纬被杀,冯小怜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赐给代王宇文达,很受宇文达宠爱。宇文达妃李氏,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中伤李氏,几乎将李氏害死。
北周外戚杨坚杀害宇文达后,又把她赐给李氏的哥哥李询,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就令她自杀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体横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小怜

玉体横陈:美人的身体横卧着。
  
出自唐代诗人 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
  
原文: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着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历史典故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说的是女人身材很好,皮肤很白,不穿衣服躺在床上,一般用来指女人躺着的姿式非常让男人销魂,这个玉体横陈成语的出处也是因为一个非常漂亮,身材很好的女人,她就是冯小怜,看了她的故事让人不胜唏嘘。

冯小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生活在南北朝时期,是北齐后主高纬的爱妃。据《北史》记载,冯小怜精通乐器,又会唱歌跳舞,是一个聪明、漂亮,又有才艺的女子,高纬生性怯懦又残暴异常,但非常喜欢她,后来两人一起把国家玩丢了。

冯小怜原本是高纬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婢,高纬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醇酒美人,声色犬马,过着豪奢浪漫的生活,他在女色上特别喜新厌旧,见到冯小怜后便喜欢上了她,据野史记载,冯小怜是一个天生的尤物,冰肌玉骨,体形曲线玲珑,凹凸有致,非常好看,肌肤明艳如玉,吹弹可破,在冬天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火;夏天则润滑如玉,凉若一块冰,任何时候抱着都非常舒服,让人欲罢不能,高纬虽为帝王,久历风月场,仍从冯小怜身上感受到一种新鲜无比的乐趣与快活。

从此,高纬专宠冯小怜,“坐则同席,出则并马”,还发誓说“愿得生死一处”。他有好几次都想立冯小怜为皇后,只是冯小怜顾念穆皇后的恩情没有同意。高纬便册立她为淑妃,权位仅次于皇后。只要冯小怜一有所求,高纬没有不答应的。她身上的衣服首饰,动辄就千金。高纬喜欢音乐,经常亲自作词作曲,谱入琵琶,与冯小怜一唱一和,卿卿我我、艳舞狂欢,彻夜不歇。两人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当时的人都称高纬为“无愁天子”。

高纬对冯小怜真是爱不释手,即使与大臣们议事之时,高纬也要把冯小怜抱在怀里或放在膝上,耳鬓厮磨。看到这些,议事的大臣们也感觉很不好意思,说话经常语无伦次,不着边际,多数无功而返。时间一久,朝廷的许多大事也就荒废了。

其实,高纬很明白朝臣的心思,同时也很想炫耀一下自己拥有的冯小怜的绝世之美。便在一次朝会上让冯小怜脱光衣服,赤裸裸地躺在朝廷大堂的案几上,并时不时的作出各种动作,让大臣们拿钱排队欣赏。这回大臣们算是开了眼界,个个口水流了三尺长,瞪大了两眼唯恐看不仔细,一会儿又摩拳擦掌,几欲飞奔上去,又恐高纬动怒,只得咽着唾沫啧啧称赞。

听着大臣们赞不绝口的谀词,高纬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可能认为像冯小怜这么美的女子,自己独享的话有点亏待了她那至美的胴体,妖冶的肌肤,就像他拥有一个天下至宝,总不能藏在自己的怀里,所以压抑不住地要拿出来让更多的人开开眼界,让别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冯小怜的秀色美姿。而“玉体横陈”的典故也由此流传下来。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这边君臣荒唐的欢声淫语还未说完,远方惊天的鼙鼓已骤然响起。北周武帝宇文邕看到高纬这样淫乱昏庸,于是御驾亲征讨伐不义,北齐各地早已厌恶高纬的统治,纷纷投降,北周军队长驱直入,北齐很快就灭亡了。



“玉体横陈”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中的“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意思是美人的身体横躺着。
典故:“玉体横陈”说的是冯小怜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美人,本是高纬皇后身边的一个婢女。由于高玮皇后嫉妒后宫女人得宠,冯小怜向皇后璇玑要求把它献给皇帝,以夺回皇帝对皇后的宠爱,结果高纬皇帝沉迷于冯小怜的美貌。

出自唐代诗人 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原文: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其实就是那个时候指一个人的身体很好看,优美

出自李商隐《北齐二首》。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是讽刺北齐后主对百姓不负责,因美色亡国。

  •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
  • 答:“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它的历史故事和高纬、冯小怜有关系。“玉体横陈”出自诗句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这是李商隐所著的《北齐二首》。玉体横陈的意思美丽的或者尊贵的身体(裸体)横躺着,这个成语最初的主角是北齐皇帝的宠妃冯小怜。北齐的...

  •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怎样的传说?
  • 答:“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于唐朝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北齐二首》,传说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宠妃,她叫冯小怜。这个好色的亡国之君,觉得宠妃冯小怜太美了,光是自己欣赏,也有些无趣,也得让大臣们也见识一下冯小怜的绝佳美色,于是让冯小怜侧卧横躺在朝堂的案几上,供大臣们围观欣赏,这就是成...

  •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传说?
  • 答: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中的 “小怜yu ti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本意指美人的身体(或尊贵的身体)横躺(或横卧)着。该成语背后的主人公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冯小怜。一、成语来历 相传冯小怜不仅美丽,皮肤也好,白若凝脂,肌肤吹弹可破。身材凹凸有致,气吐芳香。

  •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
  • 答: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使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绒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诗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君王一旦被美色迷惑,就容易导致亡国。这首诗写的故事就是北齐国的天子,...

  •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
  • 答:玉体横陈:美人的身体横卧着。出自唐代诗人 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原文: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着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历史典故“玉体横陈”这个成语,说的是女人身材很好,皮肤很白,不穿衣服躺...

  •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
  • 答:玉体横陈出自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原句是这样的“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玉体横陈是用来形容北齐后主荒淫的,当时要是把亡国的责任推到妃子身上,就不妥了。玉体横陈的意思是美人的身体横卧在前面的,李商隐就是用这种前后强烈的对比来警示世人。玉体横陈的故事发生在北齐,他...

  • “玉体横陈”的意思是什么?“玉体横陈”有什么历史典故?
  • 答:玉体横陈的意思是美人或者非常尊贵的身体横着躺着,这个成语的历史典故与北齐君主高纬和他的宠妃冯小怜有关。玉体横陈出自李商隐的《北起二首》,原句是这样说的“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玉体通常指美女的身体或者非常尊贵的人的身体,像皇上、公主、太后、大臣等在某些场合都可以用...

  • 玉体横陈成语故事_成语“玉体横陈”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答:玉体横陈:美人的身体横卧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原文: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着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成语故事:冯小怜可说是北齐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名字紧...

  • “玉体横陈”这个词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
  • 答: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北齐二首》: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李商隐作为西昆体的宗师,用典繁密,诗意委婉。不过他这两首七绝因为典故不艰深,倒是比较好懂。他在写这两首诗的时候采用...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