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盆成括仕于齐/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不忍人之心

2024-06-02m.verywind.com
~ 译文: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要丧命了!”      不久盆成括被杀。学生请教:“先生怎么知道他会被杀?”      孟子说:“他这个人有点小才干,但不懂得君子做人的大道理,那就足以招来杀身之祸了?”

盆成括是孟子的一个半路学生,就是他跟孟子学了一段时间,还没学成就走了,跑到齐国去做官了。刚一去,孟子就讲,说这人完蛋了,盆成括死矣,这个人活不了。后来盆成括真的被杀了,被杀的时候,这个孟子的学生就问:“您怎么知道的?刚去那时候风风光光的时候你就知道他要被杀,原因是什么?”

孟子说:“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他有一点点才干,但是没有听闻君子的大道,他内心当中不正,当一个人内心当中不正,而外部有才的时候,“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孟子一看盆成括这个人有点才干,愿意炫耀,还没学成就急急火火地走了。孟子说危险,他根本不知道齐国的水有多深,因为孟子是在齐国做过卿相的人,所以孟子对那个政治环境是非常了解的。

译文:孟子到了滕国,住在上宫宾馆。守馆的人把一双没织好的草鞋放在窗台上,结果不见了,也找不到。    有人问孟子:“这是跟随你来的人把它藏起来了吧!”      孟子说:“你以为这些人是为了偷草鞋而来的吗?”      那人说:“大概不是的。先生开设课程,对学生是离开的不追问,要来的不拒绝。只要他们诚心来学,就都接受罢了。”

孟子到滕国去,滕文公是孟子特别喜欢的一个学生,也是国君,孟子到滕国去的时候,在上宫宾馆居住“馆于上宫”,那这是非常好的招待所了。“有业屦于牖上”业屦就是还没有织好的鞋子,它也是个财产,它不是穿破的鞋子,有人把这个鞋子织了一半然后放在这个户牖上,就是那个窗户上,放在窗台上。

“馆人求之弗得”后来宾馆里的这工作人员找,找不着了,说那个鞋子怎么织了一半放那不见了?有人偷了这个鞋子。“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是不是跟孟子一块来的人把它藏起来了?这句话说得很委婉,叫“廋也”,实际上就是窃。是不是跟着孟子的来的人把这个东西给偷走了?

“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这个“曰”字没有主语。有人解释说这个“曰”是另外一个人,就是这一段话是发生在孟子和学生之外的两个人之间。这个馆人找不到鞋,很着急就问:“这是他拿走了吗?”然后另外一个人过来讲了这么一段话。这时候可能是这段话被孟子的学生听到了,然后记了下来,就会很有意思,很温暖。

这个人说:“子以是为窃屦来与?”你觉得孟子这么大的人物带人来是为了偷草鞋?“殆非也。” 就这个解释的人说,肯定不是。

“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这个第三方来解释的人说,我估计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孟子开设他的课程招生,“往者不追”就是有人像盆成括这样的人学到一半跑了,绝对不会追着说你回来,不,不会。“来者不拒”,来了的人我就教,因为叫有教无类,所以只要愿意来跟着我学习的,我就教。“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只要他们内心有向学之心,带着一份想要求学的态度来了,“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就会接受他。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事应该不是孟子的学生做的,再加上孟子也不管这事,孟子根本就不考察这些人的政治背景,只要愿意来就接受,愿意走就走,所以你说就算有个别的人把那鞋带走了,也跟孟子没关系,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总之孟子是有知音的,这个知音很了解,孟子的人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不忍心做的事,把它推广到他曾经所忍心做的事,就是仁;每个人都有不愿意做的事,把它推广到他曾经所愿意做的事,就是义。一个人能把不想害人的心扩充出去,仁就用不尽了;一个人能把不愿挖洞跳墙的心扩充出去,义就做不完了;一个人能把不受人轻蔑的言行扩充出去,无论到任何地方都会合乎义的要求。士人没到可以说话时就说,这是用说话来套取别人的想法;可以说话时却又不说,这是用不说话来套取别人的想法,这些都是挖洞跳墙一类的行为。”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忍心做的事,如果你能够把这个不忍心做的事的这些感觉,推广到曾经忍心做的事上,这就是仁。“不忍人之心”就是你看到一个婴儿匍匐向井这时候,你不会考虑你跟这个婴儿家里什么关系,别人有没有看,有没有摄像头拍着,你一定会去救那个婴儿,因为你不忍心他掉到井里去,这个叫作恻隐之心,就是你生来俱足的东西。这个就是孟子说的“有所不忍”,你是有恻隐之心的,有一些事你是不忍心做的。

“达之于其所忍”既然你在这件事上能够展现出善行,其他那些你忍下心来去做的事情,你也能够用这个不忍的心去解决,这就叫作仁。所谓的仁就是有一颗不忍仁之心。

  • 盆成括仕于齐/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不忍人之心
  • 答:译文: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要丧命了!”      不久盆成括被杀。学生请教:“先生怎么知道他会被杀?”      孟子说:“他这个人有点小才干,但不懂得君子做人的大道理,那就足以招来杀身之祸了?”盆成括是孟子的一个半路学生,就是他跟孟子...

  • 《孟子·尽心章句下》
  • 答:(二十九)盆成括仕于齐①。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要丧命了!”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盆成括被杀,学生问道:“老师怎么会知道他将被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孟子说:“他有点小才智,但不懂君子的大道...

  • 孟子《尽心》原文
  • 答: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

  •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和孟子尽心下,原文,急啊!谢谢了,大神帮忙啊_百度知 ...
  • 答:古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斋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主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知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斋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主曰:“殆非也。夫子...

  • 《孟子》尽心下:善道
  • 答:    盆成括[1]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注释】    [1]盆成括:姓盆成,名括。曾经...

  • 【四书】中《孟子》的全文是什么?
  • 答: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三十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 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 曰:“殆非也。

  • 以事其君,下一句
  • 答:为人臣者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⑵盆成括仕与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组以杀其躯而已矣.”...

  • 怎样在官场混得好?
  • 答:就是被国君——被齐君给杀了。怎么会——你知道他会被齐君所杀呢?孟子说了句话,他说:“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说这个盆成括他为人处事有点小才,但有点小才他从未闻君子之大道,君子之大道没有闻——不相信,不修行,没有修心养性的功夫,那这个有小才...

  • 翻译: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
  • 答:(要是都这样,)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盆成括到齐国当官,孟子说:“盆成括快要死了。”后来盆成括果然被杀,孟子的学生们就...

  • 看透,说透,与难得糊涂
  • 答:我们看看孟子是怎么说的: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孟老夫子真不愧为“亚圣”,“为人小有才,未闻大道,足以杀其躯”单 从这一点上,再结合孟子对于齐国内政外交的综合判断及分析 ,在 得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