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方雁里传

2024-06-02m.verywind.com
~

1. 文言文翻译方雁里传

方雁里先生传

【原文】

公雁里,讳孟缙,字朝仪,豫宁塔溪人。素有风节,论天下事慷慨自许,不苟随人。治《春秋》,悉屏旁,实曲凿田,独得其要。为文醇朴不支,有弘治先辈风。年二十八,领嘉靖壬午乡荐。乙未,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时贵戚张延龄倚势骄恣,结阉竖中外为奸;渔民所有以万计,从仁寿宫袭取宝玉,阴蓄门客、术士,咒蛊煽,希谋不轨。事觉,先后问者,类通情私,不以实闻。上命覆鞠之。公与指挥王佐会议日:“张氏大逆,臣干不忍闻。董缓其罪,何以示天下?“竟奏置之法。公以新进士听重狱,蹇蹇不避权贵,直声震京师。(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传记卷·方雁里先生传》)

【注释】

1、豫宁:江西式宁县的古称。

2、悉屏旁:洞悉摈弃不同的解说。

3、实曲凿:贯通繁琐和附会解释。

4、不支:简明。

5、弘治:明孝宗年号,公元1488年至1505年。

6、嘉靖壬午: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

7、领……乡荐:指在乡试中成为第一名。

8、乙未:嘉靖十四年(1535年)

9、阉竖:指弄权的宦官。

10、渔:盘剥。

11、咒蛊煽:以巫蛊咒语陷害别人。

12、鞠:审讯。

13、蹇蹇:精忠的样子。

【译文】

先生方雁里,名叫孟缙,字朝仪,是豫宁塔溪县人。一向有风骨节操,议论天下实事情绪激昂自视甚高,不轻易随波逐流。研究《春秋》,洞悉摈弃不同的解说,贯通繁琐和附会解释,独得其要义。写文章朴实简明,有弘治年间先辈文人的风骨。二十八岁时,在嘉靖壬午年(1522)乡试中夺魁。乙未年(1535),考中进士,授任刑部主事。当时尊贵的皇亲国戚张延龄仗势骄纵,勾结弄权的宦官在朝廷内外为非作歹;盘剥百姓的收入以万为单位来计算,从仁寿宫偷取宝玉,暗中蓄养门客和术士,用巫蛊咒语陷害别人,图谋不轨。事情被揭发,先后审问此案的官员,都通达情意,没有察知实情上报朝廷。皇上命人复审此案。先生与指挥王佐一起商议说:“张氏大逆不道,精明强干的臣下不忍听闻。(查案官员)深藏隐情宽缓其罪,怎么能使天下百姓信服?”最终上奏将他法办。先生以新晋进士的身份处理重案大案,忠诚正直不回避权贵,正直的名声震动京城。

2. 文言文《吕公著传》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

父夷简器异之,曰:“他日必为公辅。”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召试馆职,不就。

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

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竹合门。

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度。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

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问曰:“尧、舜如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公著曰:“尧、舜虽如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

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

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

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因试劓、刖,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

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除资政殿学士、定州安抚使。俄永乐城陷,帝临朝叹曰:“边民疲弊如此,独吕公著为朕言之耳。”

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

而建议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

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

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

民欢呼鼓舞,成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

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诛官所论,得失未足言。

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后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

元祐三年四月,恳辞位,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明年二月薨,年七十二。

3. 后汉书、卢坦传文言文翻译

译文:

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尹,长官),叫来卢坦站在堂下,说:“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卢坦说:“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

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道歉。李复去世,卢坦因为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来任寿字县令。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因此卢坦知名。

卢坦多次升官任刑部郎中,兼任侍御史主管多种事务。赤县(县治设在京师内的移赤县,此指长安、万年县)县尉被朝廷官署审查,京兆尹秘密救他,皇帝派宦官去释放这个县尉。卢坦告诉中丞(御史中丞)请求审察核实手续,宦官跑回来告知皇帝,皇帝说:“我本来应该先命令主管官员。”皇帝于是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尉。过了几个月,卢坦提升为丞。起初,几个道(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宽恕他们,我不能失信。”卢坦说:“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皇帝说:“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 ”卢坦说:“把钱财拿出来归还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道德。”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4. 文言文《吕公著传》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

父夷简器异之,曰:“他日必为公辅。”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召试馆职,不就。

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

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竹合门。

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度。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

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问曰:“尧、舜如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公著曰:“尧、舜虽如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

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

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

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因试劓、刖,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

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除资政殿学士、定州安抚使。俄永乐城陷,帝临朝叹曰:“边民疲弊如此,独吕公著为朕言之耳。”

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

而建议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

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

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

民欢呼鼓舞,成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

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诛官所论,得失未足言。

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后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

元祐三年四月,恳辞位,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明年二月薨,年七十二。

5. 李少翁传的文言文翻译

注释: [1]豫章:郡、县名,治所均在今江西南昌市。

[2]汉川、应城:县名,均属今湖北省。皆与竟陵为邻县。

[3]媟言:媟音xiè,通“亵”。媟言,轻狎之言。

[4]风眩:外感风邪而昏晕。蹶,通“厥”。

尸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僵冷的病症。 [5]一匕:匕音bǐ,匙子,小勺。

一匕,此处指一药匙药物。 [6]圭刀:通常作“刀圭”。

古代量取药物用具,也借指药物。 [7]王维堂恭:钟惺的朋友,京山(今属湖北)人。

京山也与竟陵为邻县。 [8]属岁逼除:一年将要过完的时候。

[9]持糒醪饷问翁:糒音bèi,干饭,此处泛指食品。醪音lóo,酒。

饷音xiǎng,赠送。 [10]墨池残渖:渖音shěn,汁水。

墨池残渖,指不经意的笔墨。 [11]糈:音xǔ,粮食,粮饷。

[12]祲:音jìn,古代指征象不详的天气。此处指疫病。

下文“疫鬼白昼攫人”指常见人们因疫病而死。 [13]弋阳伎:演唱弋阳腔的歌女。

弋(yì)阳,县名,今属江西,是元末明初戏剧曲调弋阳腔的发源地。 [14]秦越人:战国时的名医,因与黄帝时的名医扁鹊相似,也称扁鹊,渤海郡郑人。

入秦,秦太医令李醯(xī)自知医术不如他,派人杀了他。 [15]目击道存:眼光一触及,便知“道”的所在。

6. 文言文吕大忠传 翻译

原文及翻译(按段落)大忠字进伯.登第,为华阴尉、晋城令.韩绛宣抚陕西,以大忠提举永兴路义勇.改秘书丞,检详枢密院吏、兵房文字.令条义勇利害.大忠言:“养兵猥众,国用日屈,汉之屯田,唐之府兵,善法也.弓箭手近于屯田,义勇近于府兵,择用一焉,兵屯可省矣.”为签书定国军判官.译:吕大忠字进伯.科举中进士,被任为华阴尉、晋城令.韩绛宣抚陕西时,以吕大忠为提举领导永兴路义勇军.后改任秘书丞,检详枢密院吏、后房文字.让吕大忠分析义勇军的利弊.吕大忠说:“国家养着的兵太多,国家财政越来越艰难;汉代的屯田制度、唐朝的府兵制度,都是好办法啊.如今弓箭手部队的制度接近屯田制,义勇部队的制度接近于府兵制,选择一种好办法来用,兵屯就可以省出巨大的耗费.”吕大忠被任为签书定国军判官.熙宁中,王安石议遣使诸道,立缘边封沟,大忠与范育被命,俱辞行.大忠陈五不可,以为怀抚外国,恩信不洽,必致生患.罢不遣.令与刘忱使契丹,议代北地,会遭父丧.起复,知代州.契丹使萧素、梁颍至代,设次,据主席,大忠与之争,乃移次于长城北.换西上阁门使、知石州.大忠数与素、颍会,凡议,屡以理折之,素、颍稍屈.已而复使萧禧来求代北地,神宗召执政与大忠、忱议,将从其请.大忠曰:“彼遣一使来,即与地五百里,若使魏王英弼来求关南,则何如?”神宗曰:“卿是何言也.”对曰:“陛下既以臣言为不然,恐不可启其渐.”忱曰:“大忠之言,社稷大计,愿陛下熟思之.”执政知不可夺,议卒不决,罢忱还三司,大忠亦终丧制.其后竟以分水岭为界焉.译:熙宁年间,王安石提议派使者到各道州,重立封疆边界线,吕大忠和范育都被任命为使臣,两人都拒绝出行.吕大忠上书陈述五条反对的理由,认为怀抚他国,恩德信义施用不当,必定会招致祸患.朝廷就免了对他的任命不派他去了.又被命令和刘忱一起出使契丹,商议代北地区事宜,恰逢父亲去世(没有出使).后被重新起用,任代州知州.契丹使臣萧素、梁颍到了代州,设置帐篷,却要占据主位,吕大忠和他们据理力急,他们于是转移驻地到长城以北.吕大忠后又改任西上阁门使、石州知州.吕大忠多次与萧素、梁颍相会,每次谈判,常以道理折服他们,使萧素、梁颍稍稍让步.后来契丹又派萧禧来要求割让代北地区(给他们),神宗皇帝召集执政大臣与吕大忠、刘忱商议此事,打算答应他们的要求.吕大忠说:“他们派一个使臣过来,就给他们五百里土地,如果派魏王英弼来要求割让关南地带,那怎么办?”神宗说:“你这是说什么话.”吕大忠回答说:“陛下虽然对我的话不以为然,但我还是担心不能开这个口子.”刘忱道:“吕大忠的话,符合稳固社稷的大计,希望陛下好好考虑他的话.”执政大臣知道他们的看法不可改变,商议也最终没有结果,就罢免了刘忱,让他回三司任职,吕大忠也结束了守丧.最终两国以分水岭为边界.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言:“古者理财,视天下犹一家.朝廷者家,外计者兄弟,居虽异而财无不同.今有司惟知出纳之名,有余不足,未尝以实告上.故有余则取之,不足莫之与,甚大患也.”乃上生财、养民十二事.徙提点淮西刑狱.时河决,飞蝗为灾,大忠入对,极论之,诏归故官.译:元丰年间,吕大忠任河北转运判官,说:“古时候管理财政,对待天下如同一家.朝廷如家,在外管理的各地如同兄弟,所处位置虽然不同财政上却没有不同.如今主管部门只知道支出和收入的空名,哪里有余、哪里不足,却没有把实情告诉皇上.所以哪里有余就从哪里收取,不足的地方却不给他补充,这真是极大的隐患啊.”于是上疏陈述生财、养民十二件事.被改任为提点淮西刑狱.那时黄河堤,又发生了蝗灾,吕大忠入朝回答君王的咨询,极为祥细的论述了灾情,皇上下诏让他官复原任. 元佑初,历工部郎中、陕西转运副使、知陕州,以直龙图阁知秦州,进宝文阁待制.夏人自犯麟府、环庆后,遂绝岁赐,欲遣使谢罪,神宗将许之.大忠言:“夏人强则纵,困则服,今阳为恭顺,实惧讨伐.宜且命边臣诘其所以来之辞,若惟请是从,彼将有以窥我矣.”译:元佑初年,吕大忠历任工部郎中、陕西转运副使、陕州知州,以直龙图阁身份任秦州知州,又升任宝文阁侍制.西夏人自从进犯麟府、环庆之后,宋就停止了给西夏岁币,西夏打算派遗使来谢罪(请求恢复岁币),神宗皇帝准备答应他.吕大忠说:“西夏人强大了就放纵、疲弱了就顺服,如今他们表面恭顺,实际上是害怕讨伐.应该命令边境官员责备他们为何而来,如果他们一请求我们就答应,西夏人就凭此看破我们的虚实了.”时郡籴民粟,豪家因之制操纵之柄.大忠选僚寀自旦入仓,虽斗升亦受,不使有所壅阏.民喜,争运粟于仓,负钱而去,得百余万斛.译:当时郡府收购白姓的粮食,豪富之家趁机把持操纵(谋求自私).吕大忠挑选同僚和他一起大清早就进入官仓(收购粮食),即使只有一斗一升也接受,不让收粮之事有一点阻碍.百姓们大喜,急相运粮食到官仓(售卖),拿钱离去.最终收到粮食有一百多万斛.马涓以进士举首入幕府,自称状元.大忠谓曰:“状元云者,及第未除官之称也,既为判官则不可.今科举之习既无用,修身为己之学,不可。

7. 文言文虞谦传

建文中请限僧道田,人无过十亩,余以均给贫民。从之。永乐初召为大理寺少卿。时有诏。建文中,上言改旧制者悉面陈。谦乃言前事请罪。帝见谦怖,笑曰:“此秀才辟老、佛耳。”释弗问。而僧道限田制竟罢。都察院论诓骗罪,准

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天津卫仓灾,焚粮数十万石。御史言主者盗用多,纵火自盖。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七年,帝北巡,皇太子奏谦为右副都御史。明年,偕给事中杜钦巡视淮、凤抵陈州灾伤,免田租,赎民所鬻子女。明年,谦请振,太子谕之曰:“军民困极,而卿等从容请启,彼汲黯何如人也。”寻命督两浙、苏、松诸府粮,输南、北京及徐州、淮安。富民赂有司,率得近地,而贫民多远运。谦建议分四等:丁多粮最少者运北京,次少者运徐州,丁粮等者运南京、淮安,丁少粮多者存留本土。民利赖之。又言:徐州、吕梁二洪,行舟多阻。请每洪增挽夫二百,月给廪;官牛一百,暇时听民耕,大舟至,用以挽。人以为便。尝督运木,役者大疫。谦令散处之,疫遂息。未几,偕给事中许能巡抚浙江。

仁宗即位,召还,改大理寺卿。时吕升为少卿,仰瞻为丞,而谦又荐严本为寺正。帝方矜慎刑狱,谦等亦悉心奏当。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帝怒,降少卿。一日,杨士奇奏事毕,不退。帝问:“欲何言,得非为虞谦乎?”士奇因具白其诬,且言谦历事三朝,得大臣体。帝曰:“吾亦悔之。”遂命复职。宣宗立,谦言:“旧制,犯死罪者,罚役终身。今所犯不等,宜依轻重分年限。”报可。宣德二年三月卒于官。谦美仪观,风采凝重。工诗画,自负才望。工部侍郎苏瓒以鄙猥班谦上,恒怏怏,人以是隘其量云。



  • 文言文翻译方雁里传
  • 答:方雁里先生传 【原文】公雁里,讳孟缙,字朝仪,豫宁塔溪人。素有风节,论天下事慷慨自许,不苟随人。治《春秋》,悉屏旁,实曲凿田,独得其要。为文醇朴不支,有弘治先辈风。年二十八,领嘉靖壬午乡荐。乙未,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时贵戚张延龄倚势骄恣,结阉竖中外为奸;渔民所有以万计,从...

  • 张刘顺从文言文翻译
  • 答:先生方雁里,名叫孟缙,字朝仪,是豫宁塔溪县人。一向有风骨节操,议论天下实事情绪激昂自视甚高,不轻易随波逐流。研究《春秋》,洞悉摈弃不同的解说,贯通繁琐和附会解释,独得其要义。写文章朴实简明,有弘治年间先辈文人的风骨。二十八岁时,在嘉靖壬午年(1522)乡试中夺魁。乙未年(1535),考中进士,授任刑部主事。当时...

  • 文言文方雁里传
  • 答:1. 文言文翻译方雁里传 方雁里先生传 【原文】 公雁里,讳孟缙,字朝仪,豫宁塔溪人。素有风节,论天下事慷慨自许,不苟随人。治《春秋》,悉屏旁,实曲凿田,独得其要。为文醇朴不支,有弘治先辈风。年二十八,领嘉靖壬午乡荐。乙未,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时贵戚张延龄倚势骄恣,结阉竖中外为奸;渔民所有以万计...

  • 方公雁,讳孟缙古文
  • 答:公雁里,讳孟缙,字朝仪,豫宁塔溪人①素有风节,论天下事慷慨自许,不苟随人。治《春秋》,悉屏旁,实曲凿田,独得其要。为文醇朴不支,有弘治先辈风⑨年二十八,领嘉靖壬午乡荐④乙未,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时贵戚张延龄倚势骄恣,结阉竖中外为奸;渔民所有以万计,从仁寿宫袭取宝玉,阴蓄门...

  • 文言文里杜祈晴文
  • 答:1. 文言文翻译方雁里传 方雁里先生传 【原文】 公雁里,讳孟缙,字朝仪,豫宁塔溪人。素有风节,论天下事慷慨自许,不苟随人。治《春秋》,悉屏旁,实曲凿田,独得其要。为文醇朴不支,有弘治先辈风。年二十八,领嘉靖壬午乡荐。乙未,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时贵戚张延龄倚势骄恣,结阉竖中外为奸;渔民所有以万计...

  • 文言文潘生传翻译
  • 答:7. 文言文翻译方雁里传 方雁里先生传 【原文】 公雁里,讳孟缙,字朝仪,豫宁塔溪人。素有风节,论天下事慷慨自许,不苟随人。治《春秋》,悉屏旁,实曲凿田,独得其要。为文醇朴不支,有弘治先辈风。年二十八,领嘉靖壬午乡荐。乙未,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时贵戚张延龄倚势骄恣,结阉竖中外为奸;渔民所有以万计...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