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信札趣谈·李宗仁

2024-06-02m.verywind.com
~

信札趣谈·李宗仁

《李宗仁》:李宗仁(1891-1969),广西桂林人。字德邻,原为国民党桂系首脑。1913年毕业于广西陆军学堂。曾任广西绥靖处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第三路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1945年后任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辕主任。1948年4月任国民党 *** 副总统。1949年1月任“代总统”。同年12月去美国。1965年7月声明投向人民,从海外回到北京。后在北京病逝。著有《李宗仁回忆录》。

“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 ——给 *** 、周恩来的信

李宗仁偕夫人郭德洁从海外归来,在机场受到周恩来等领导的热情欢迎

1969年1月,前国民党 *** “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在他弥留之际,给 *** 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条路是走对了的。”“我们祖国的潜力是举世无匹的,我们祖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一个无比的光荣。”“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他们目前只有一条路,就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怀抱……”

李宗仁于1949年12月远适异国,寓居海外16年。1965年7月,他响应祖国号召,冲破重重阻力,返回祖国大陆。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到最后归来,是一个道路曲折的晚年。1963年,他曾对《欧洲周报》记者奥古斯托·玛赛丽说,“我由于自己的失败而高兴,因为从我的错误中一个新中国正在诞生”,表达了他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感情。他在写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这封信中坦言:“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其所以至死不渝,是因为这是他一生无数经验教训的总结。这一总结,也为留在海外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及有关人士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周恩来总理在参加李宗仁的告别仪式时说: 李宗仁先生的这一封信,是一个“历史文件”。

行书寿词 李宗仁



  • 信札趣谈·李宗仁
  • 答:《李宗仁》:李宗仁(1891-1969),广西桂林人。字德邻,原为国民党桂系首脑。1913年毕业于广西陆军学堂。曾任广西绥靖处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第三路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1945年后任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辕...

  • 信札趣谈·李叔同
  • 答:信札趣谈·李叔同 《李叔同》:李叔同(1880-1942),名文涛,别号息霜,法号演音,号弘一,生于天津。中国近代文化大师和佛学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是把西洋画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也是中国话剧的创始人。他的书法艺...

  • 中国历代名人名录
  • 答:摘录 李思训碑 麓山寺碑 云麾将军李秀碑 鉴真·手札 韩择木·唐上都荐福寺大戒德律师碑额 唐上都荐福寺大戒德律师碑 叶慧明碑 贺知章·孝经 史惟则·大智禅师碑 李白·上阳台帖 国铨·善见律经卷 徐浩·巨川告身帖 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多宝塔碑 麻姑仙坛记 颜氏家庙碑 颜勤礼碑 自书告身帖 元次山碑 ...

  • 信札趣谈·王薳
  • 答:信札趣谈·王薳 《王薳》:王薳(1884-1944),原名世仁,字君演,改名远,字秋湄,号秋斋,别署苔香等。广东番禺人。少承庭训,后在复旦大学习法文,从事新闻及教育。毕生致力研究金石、文字、音韵学,收藏金石拓片,多方涉猎碑帖。工书法,兼擅各体,尤以章草著名。诗之造诣亦深。有《章草例》《...

  • 信札趣谈·林纾
  • 答:信札趣谈·林纾 《林纾》:林纾(1852-1924),近代著名文学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闽县(今福州)人。幼孤苦,赖叔父供养,因无资,专买破书以读。光绪八年中举人,遂弃举业,专治古文。后入京,任教于京师大学堂。曾依靠旁人口述,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70余种。能诗,工画,并曾从事小说、戏曲创...

  • 信札趣谈·黄宾虹
  • 答:信札趣谈·黄宾虹 《黄宾虹》: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朴岑、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庐、虹叟、黄山山中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杰出画家。辛亥革命前,曾奔赴革命,后居上海30年。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建国后,任中国...

  • 信札趣谈·徐渭
  • 答:信札趣谈·徐渭 《徐渭》: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自幼聪明好学,文才过人,能诗会画,尤善戏曲。年二十为诸生,屡应乡试不中,曾为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客,协助策划抗倭斗争。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

  • 信札趣谈·李鹤年
  • 答:信札趣谈·李鹤年 《李鹤年》:李鹤年(1912-2000),字鸣皋,曾用笔名有浪花平安馆、雨痴、坛海楼、归燕草堂、承素室,别署蹇斋。祖籍浙江绍兴,5岁始定居天津。著名书法家。193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43年与地下党组织建立联系,被派赴麻田根据地学习。曾任天津市政协第七、八届委员,中国书协理事,...

  • 信札趣谈·启功
  • 答:信札趣谈·启功 《启功》:启功(1912-2005),字元白,又字元伯。北京人,满族,爱新觉罗氏。书画家、教育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曾先后任辅仁大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九三学社宣传部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

  • 信札趣谈·商衍瀛
  • 答:信札趣谈·商衍瀛 《商衍瀛》:商衍瀛(1869-1960),正白旗汉军人,祖籍广东番禺。字云亭,号蕴汀。父廷焕,弟衍鎏。少随冯端读于玉莲园。光绪二十九年进士。“老拙年已望九” ——致荫甫信 这封致荫甫世兄的信是商衍瀛晚年所写。信中说自己“年已望九,目昏手颤,草行箑面,久不能书”...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