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2024-06-02m.verywind.com
~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有没有给别人出谋划策但是不尽心尽力呢?有没有同朋友交往却不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独立做事情,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就知道了有些事情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六十岁就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能有新的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成为老师的.”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却不学习,那就会很疑惑。”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应该注意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 初中上册语文第10课《论语》二十章的意思
  • 答:这是七年级上《论语》第十则的原文和翻译。如果是《论语》第二十章,那原文和翻译如下:这个可不是七年级的课文哦。原文 201 尧曰(1):“咨(2)!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3)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5),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

  • 论语二十篇原文及翻译论语网
  • 答:论语二十篇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

  • 论语前二十章内容
  • 答:8.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论语·为政》篇第二 9.【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

  • 论语的第二十章是什么
  • 答:论语第二十章共有三篇:原文:(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

  • 《论语》原文及翻译
  • 答: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论语》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第一篇:学而篇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

  • 论语第十一则到二十则的原文和翻译
  • 答:1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翻译: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1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我...

  • 论语二十则原文及翻译
  • 答: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2、曾子曰:“吾...

  • 论语全文解释
  • 答:论语十则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

  • 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 答:原文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 三字经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辨王霸,说仁义...
  • 答: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易解:论语是孔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