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建筑图纸中kl1-1(2) 请教配筋图中,如KL1(2)...中的"(2)"是什么意思?

2024-06-02m.verywind.com
~ 建筑图纸中kl1-1(2)中,
kl表示框架梁,1-1表示梁编号,(2)表示梁跨数为两跨,后面250*700表示梁断面宽为250mm;高为700mm。

在哪个专业的图纸上?

在那个部分出现的?

希望能清楚点。

  • 建筑图纸中kl1-1(2)
  • 答:建筑图纸中kl1-1(2)中,kl表示框架梁,1-1表示梁编号,(2)表示梁跨数为两跨,后面250*700表示梁断面宽为250mm;高为700mm。

  • 请问KL1-1、 GY表示什么?
  • 答:KL1表示框架梁,编号1号 (1)表示一跨 300*600 表示宽度300,高度600,单位毫米 GY表示竖向加腋的意思呢。。看标准图集11G101-1第26页。直观看上去如图 350*350 表示加腋尺寸,就是图中的三角形区域。高350,宽350,单位毫米 Φ10@100 /200(2)表示箍筋为双肢箍,10毫米直径的一级钢筋,加密区...

  • 建筑里KLLK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 答:KLLK再建筑图纸中没有这字母标注。KL为框架梁。通常以KL表示框架梁,且KL后还标写数字,例如KL1(2),其中,“1”表示框架梁的编号,”(2)“表示该梁的跨数,也就是有2跨。建筑中的字母标注代表的结构:1 板 B 2 屋面板 WB 3 空心板 KB 4 槽行板 CB 5 折板 ZB 6 密肋板 MB 7 楼梯...

  • KL1(2)250*550 Φ8@100/200(2) 2Φ16 G4Φ12 怎么理解?
  • 答:KL1表示框架梁1;(2)表示这条梁是两跨;250*500表示250厚,500高;Φ8@100/200(2)表示箍筋是Φ8;加密区间隔箍筋100,非加密区箍筋间隔200;(2)表示箍筋是二肢箍;2Φ16是表示两根Φ16 构造筋4根12的一级钢,每边两根。钢筋的标注包括钢筋的编号、数星或间距代号及所在位置,通常应沿钢筋的...

  • 请问梁的标注: 1KL1(2) 200*450 ?8@100/200(2) 2?16;2?18 N2?12 表示...
  • 答:一楼的框架梁1,共2 跨,200宽450高,箍筋直径8,梁端加密区间距(一级抗震是2倍的梁高,其他抗震等级是1.5倍的梁高,均要大于500)100、其余间距200的箍筋,上通长2根16,下2根18,梁侧抗扭筋2根12

  • 梁配筋图纸上表示 KL1(2)700X1000 Ф10@150 4Ф20,10Ф20怎么解释要详细...
  • 答:KL1:框架梁1 (2):有两跨 700×1000:截面宽×高 Ф10@150:梁的箍筋为Ф10,间距为150 4Ф20:4根纵筋 在梁上部 10Ф20:每跨10根底筋 梁头部位的6Ф20是指 梁端部总共有6根钢筋,分别是4根纵筋(上面提到的)和2根负筋 所谓负筋指的是梁端部节点处,为了受力需要多加的钢筋 如果...

  • 请教配筋图中,如KL1(2)...中的"(2)"是什么意思?
  • 答:框梁1{2},意思是梁底是30公分,梁墙是90公分,但你要除去板厚假如板厚10公分,那么梁墙只能做80公分,(2)代表两跨,同一足线上,柱子与柱子之间为一跨,表示标注这条梁的左或右还有一条未注明的梁尺寸是和他一样的。这个表示箍筋类型,箍筋为8mm一级钢,箍筋间距200mm,箍筋采用2支箍,2支...

  • 这个框架梁1的配筋图怎么画?《请带图发我》
  • 答:集中标注:KL1(2)300×550——1#楼面框架梁,共两跨,截面宽300、截面高550mm;Φ8@100/200(2)—HRB400级箍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200mm;两肢箍;2Φ20;4Φ18——HRB400级,上部通长筋2Φ20;底筋4Φ20;本图漏标注腰筋!原位标注:4Φ20——支座上部负筋(包括通长筋2...

  • 建筑图纸中KL1(2)300×900里面300指的是那两条梁的宽度吗?900指的是...
  • 答:对,框梁1{2},意思是梁底是30公分,梁墙是90公分,但你要除去板厚假如板厚10公分,那么梁墙只能做80公分,(2)代表两跨,同一足线上,柱子与柱子之间为一跨,表示标注这条梁的左或右还有一条未注明的梁尺寸是和他一样的。

  • 建筑图kl1与kl2钢筋那先安装
  • 答:钢筋在下;被支撑的,钢筋在上。受力大的钢筋在下,受力小的钢筋在上。钢筋交叉处,主梁钢筋在下,次梁钢筋在上,板筋在最上。板,当长宽比等于、大于2,短筋在下,长筋在上。=== 但若梁、板是地下工程,直接接触土壤,由于土壤反作用力,上述原则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