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孟子的“王道”与“仁政”学说。是怎样的啊 孟子的“王道”与“仁政”学说.是怎样的

2024-05-23m.verywind.com
孟子的“王道”与“仁政”学说。是怎样的啊~

孟子和他的王道 春秋末期,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广大被剥削阶级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尤其是奴隶,农民等劳动人民,重重的政治枷锁套在他们身上,战争,压抑,管制,使得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们无法喘息,这引发了广大仁人志士的深切怜悯。究竟人民与君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关系,人民与君主在国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孟子继承了儒家思想,用他的王道学说回答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他的这一学说,把孔子的仁政思想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礼崩乐坏”的尴尬 孔门弟子3000,可谓桃李天下,孔子死后,儒家逐渐蔚为大观,孟子无疑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 像那个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孟子“道既通”满怀希望的踏上游宦之路。 辗转于齐、宋、鲁、腾、魏。从孟子的生平及其交游看,他很早就成为了一个名士,长期周游于列国,在列强最高统治集团外面转悠,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这种宣传也仅仅是止于“转悠”。这个时候,各个诸侯正忙于群雄逐鹿,哪里有心情听他的所谓“仁政”这些话顶多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并不顶用。 孟子继承并且发扬了孔子的社会批判思想,他对历史的看法是:“一治一乱”圣王在世,天下太平,暴君在位,天下大乱。“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民无所安息”发展到今天“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目前正处于一个空前的衰乱时期,孟子为之痛惜不已。 除此之外,孟子还对当时连绵不绝的战争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今夫天下之人牧,为尝不嗜杀人者。”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惜:“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样的乱世,他也不恤愤怒的呐喊:“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以天下为己任,把改造社会视为自己的责任所在,他对未来充满着信心,既然历史的发展是“一治一乱”乱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圣人出现,天下自然会太平下来。 他在对现实的批判中,却也容入了自己的希望。 “王道”学说及其实现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两大内容是仁与礼孟子更多的继承了孔子学说中“仁”的学说。 那么何谓“仁”?孟子指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与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互为表里,而二者合起来就是“道”。“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灵魂,他从各个方面反复对仁进行阐释与完善。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四端”。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其作为孟子社会理想的支撑点,在两个方面同时显示意义。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作为统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是件轻松易举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为政必须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灭亡。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性善论则做为其内在的依据做着最好的阐释。通俗一点的说,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统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实现的可能。 仁政的理想最终指向了“王道”,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孟子在其著述中精辟地阐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 不入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减轻人民负担,遵循自然规律,人们丰衣足食,虽死无憾,这就是“王道”。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大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最清明的社会政治;二是比较完善的伦理道德。前者是其主要部分,孟子曾反复地进行论述。 齐宣王曾向孟子请教“王政”。孟子的答案是:“……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择梁无禁,罪人不 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独,幼而无父为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所谓的王政,除了轻徭薄役,减少刑罚之外,还把对鳏寡孤独,穷民无告者的深切怜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仁政”首先得把这些考虑进去。 孟子情形地认识到若要使一个国家的百姓有“恒心”则国家必须有“恒产”否则则四民不安。“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人们首先能活下来,然后才能言及仁义,这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竟然有某些互通之处。因此孟子特别提醒国君们要注意本国的经济生产:“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豸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其天,勿夺其田,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八口之家,耕织并重,不夺农时,减轻剥削,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 仁政是王道学说的中心思想与先决条件,孟子不断地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上进行探讨。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也把孝作为“仁政”的根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他指出:“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守身与孝顺父母是根本,一切都应该由此入手。 孔子的仁爱主张在孟子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发扬光大,从而进入了“王道”的阶段。与孔子的仁爱比较,基本精神虽然一致,内容却更加丰富全面。孟子的许多设想要比孔子细致精确很多,在王道境界中,俊杰在位,赏罚分明,赋税徭役适度,人民丰衣足食,于是对国家也就出于内心的拥护:“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孟子劝导人民依礼而行,请求统治者爱民亲民,扶植小农经济,减轻农民负担,这就是王道学说的基本内容。

以德服人。


“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灵魂,他从各个方面反复对仁进行阐释与完善。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四端”。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其作为孟子社会理想的支撑点,在两个方面同时显示意义。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作为统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是件轻松易举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为政必须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灭亡。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性善论则做为其内在的依据做着最好的阐释。通俗一点的说,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统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实现的可能。


仁政的理想最终指向了“王道”,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孟子在其著述中精辟地阐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 不入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减轻人民负担,遵循自然规律,人们丰衣足食,虽死无憾,这就是“王道”。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大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最清明的社会政治;二是比较完善的伦理道德。前者是其主要部分,孟子曾反复地进行论述。

齐宣王曾向孟子请教“王政”。孟子的答案是:“……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择梁无禁,罪人不 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独,幼而无父为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所谓的王政,除了轻徭薄役,减少刑罚之外,还把对鳏寡孤独,穷民无告者的深切怜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仁政”首先得把这些考虑进去。

孟子情形地认识到若要使一个国家的百姓有“恒心”则国家必须有“恒产”否则则四民不安。“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人们首先能活下来,然后才能言及仁义,这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竟然有某些互通之处。因此孟子特别提醒国君们要注意本国的经济生产:“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豸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其天,勿夺其田,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八口之家,耕织并重,不夺农时,减轻剥削,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

仁政是王道学说的中心思想与先决条件,孟子不断地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上进行探讨。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也把孝作为“仁政”的根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他指出:“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守身与孝顺父母是根本,一切都应该由此入手。

孔子的仁爱主张在孟子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发扬光大,从而进入了“王道”的阶段。与孔子的仁爱比较,基本精神虽然一致,内容却更加丰富全面。孟子的许多设想要比孔子细致精确很多,在王道境界中,俊杰在位,赏罚分明,赋税徭役适度,人民丰衣足食,于是对国家也就出于内心的拥护:“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孟子劝导人民依礼而行,请求统治者爱民亲民,扶植小农经济,减轻农民负担,这就是王道学说的基本内容。

  孟子和他的王道

  春秋末期,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广大被剥削阶级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尤其是奴隶,农民等劳动人民,重重的政治枷锁套在他们身上,战争,压抑,管制,使得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们无法喘息,这引发了广大仁人志士的深切怜悯。究竟人民与君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关系,人民与君主在国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孟子继承了儒家思想,用他的王道学说回答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他的这一学说,把孔子的仁政思想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礼崩乐坏”的尴尬
  孔门弟子3000,可谓桃李天下,孔子死后,儒家逐渐蔚为大观,孟子无疑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

  像那个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孟子“道既通”满怀希望的踏上游宦之路。 辗转于齐、宋、鲁、腾、魏。从孟子的生平及其交游看,他很早就成为了一个名士,长期周游于列国,在列强最高统治集团外面转悠,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这种宣传也仅仅是止于“转悠”。这个时候,各个诸侯正忙于群雄逐鹿,哪里有心情听他的所谓“仁政”这些话顶多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并不顶用。

  孟子继承并且发扬了孔子的社会批判思想,他对历史的看法是:“一治一乱”圣王在世,天下太平,暴君在位,天下大乱。“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民无所安息”发展到今天“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目前正处于一个空前的衰乱时期,孟子为之痛惜不已。

  除此之外,孟子还对当时连绵不绝的战争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今夫天下之人牧,为尝不嗜杀人者。”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惜:“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样的乱世,他也不恤愤怒的呐喊:“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以天下为己任,把改造社会视为自己的责任所在,他对未来充满着信心,既然历史的发展是“一治一乱”乱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圣人出现,天下自然会太平下来。 他在对现实的批判中,却也容入了自己的希望。

  “王道”学说及其实现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两大内容是仁与礼孟子更多的继承了孔子学说中“仁”的学说。

  那么何谓“仁”?孟子指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与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互为表里,而二者合起来就是“道”。“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灵魂,他从各个方面反复对仁进行阐释与完善。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四端”。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其作为孟子社会理想的支撑点,在两个方面同时显示意义。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作为统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是件轻松易举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为政必须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灭亡。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性善论则做为其内在的依据做着最好的阐释。通俗一点的说,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统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实现的可能。

  仁政的理想最终指向了“王道”,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孟子在其著述中精辟地阐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 不入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减轻人民负担,遵循自然规律,人们丰衣足食,虽死无憾,这就是“王道”。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大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最清明的社会政治;二是比较完善的伦理道德。前者是其主要部分,孟子曾反复地进行论述。

  齐宣王曾向孟子请教“王政”。孟子的答案是:“……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择梁无禁,罪人不 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独,幼而无父为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所谓的王政,除了轻徭薄役,减少刑罚之外,还把对鳏寡孤独,穷民无告者的深切怜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仁政”首先得把这些考虑进去。

  孟子情形地认识到若要使一个国家的百姓有“恒心”则国家必须有“恒产”否则则四民不安。“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人们首先能活下来,然后才能言及仁义,这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竟然有某些互通之处。因此孟子特别提醒国君们要注意本国的经济生产:“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豸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其天,勿夺其田,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八口之家,耕织并重,不夺农时,减轻剥削,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

  仁政是王道学说的中心思想与先决条件,孟子不断地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上进行探讨。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也把孝作为“仁政”的根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他指出:“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守身与孝顺父母是根本,一切都应该由此入手。

  孔子的仁爱主张在孟子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发扬光大,从而进入了“王道”的阶段。与孔子的仁爱比较,基本精神虽然一致,内容却更加丰富全面。孟子的许多设想要比孔子细致精确很多,在王道境界中,俊杰在位,赏罚分明,赋税徭役适度,人民丰衣足食,于是对国家也就出于内心的拥护:“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孟子劝导人民依礼而行,请求统治者爱民亲民,扶植小农经济,减轻农民负担,这就是王道学说的基本内容。

孟 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邑(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终年八十四岁。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以学习孔子为志愿。子思和孟子之学,被后世称为思孟学派,是儒家中的一个保守的唯心主义学派。封建统治者特别抬高孟子,其地位仅次于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子。被奉为“亚圣”。在教育方面,孟子继承了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代有巨大影响。

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孟子为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裔,本人出身于士阶层,其父孟激早死,在母仉氏教育下长大。孟母对他要求很严。据说曾三迁其居,从墓地之侧到市场之旁,最后定居于学校之邻,使孟子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传统礼仪的熏陶,连玩游戏也爱玩“设俎豆,揖让揖退”。孟母还曾割断织机上正在织的布,来教诫和警策孟子矢志向学。这就是历史上流传很广的“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故事。

孟子一生崇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1) 司马迁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也”。(2) 子思名孔伋,是孔子嫡孙,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

孟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其经历与孔子相似。他一生聚徒讲学,曾是著名的游士。中年以后二十余年间曾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游历宋、滕、魏、齐、梁诸国。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任教期间,被尊为卿,得享相当于上大夫的俸禄,作为著名大师,孟子有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往来于诸侯之间,其车乘之多,随从之众,已大大超过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规模。虽然孟子得到各国君主礼遇,但其主张终不为当权者所用。始终未被重用。

孟子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他曾向齐宣王,梁惠王、滕文公等阐述过其“仁政”主张:其一,“制民之产”,使农民都成为小土地所有者。孟子认为,老百姓的特点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3) 应当给每户农家百亩农田,五亩宝地,“薄税敛”,“不违农时”,使“民不饥不寒 ”,由此可以行“王道”。其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 孟子认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得乎立民而为天子”。(5) 所以君主要注意民心向背,尊重民意,收取民心,进而获取天下。其三,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政治手段,而是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长幼、朋友之类“人伦”规范,使人人懂得正确行动,社会有良好风俗,天下就自然实现了治理。因此,“仁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是教育。

孟子晚年归邹,专心著述、讲学,认为“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为一大乐趣。他非常热爱教育事业,有许多弟子,著名者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他留下《孟子》一书,是其引子万章等人所记述的他的言行录。孟子的教育思想散见于《孟子》各篇之中。

二、教育思想和主张

(一)“性善论” 教育理论的基础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孟子认为人性不是食色,告子曰:“食色性也”。应当是提“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属性。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费思耳矣。”(6)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这反映了唯心主义观点。

孟子的“性善论”成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之需要社会伦理与政治,这是为人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学习的可能,不在于其他,而首先在于人之为人。孟子认为,讨论人性就应反映出所讨论的对象 人这一类的类本质,所以人性是一个类范畴:人相对于其他的类绝不相同,而同类之中却相似。基于此,孟子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7) 并以之贯彻于其教育和政治实践。其二,“性善论”还包含着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换言之,“我固有之”(8) 的仁义礼智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人性本初称不上善,所谓有善性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学习积淀而成。所以,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这又合乎逻辑地要求这种结果成为进一步进化的起点与内在依据。这就是孟子为何把性善解为“端”,把教育过程视为“扩充”本性的过程的原因。其三,“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而且还揭示了人之“故”。孟子说过,探讨人性不过是在探讨人的所以然,而探讨人的所以然又是为了“顺性”而因势利导;人性之“故”就是“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9) 所以,既然仁义属于人之所有,“为仁义”就必须依据人之所以然,“行其所无事”,“以利为本”。

所以孟子的“性善论”指出了: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二)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目的

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善性”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10) 的“治人”的“劳心者”。孟子并不认为人的完善道德品质是先天的,而人的本性仅具有善的萌牙,是谓性“善端”,有待于以后教育的“扩弃”和“完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教育,人的“善端”就得不到发展,甚至于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与禽兽无异”。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国家的治理。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1) 因此说,孟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以教育入手的,而教育又是扩充完善的过程。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对“劳力者”的教育则是为了使之成为统治者的顺民。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12)孟子说过:“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13) 孟子在这里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 “明人伦”,又说明了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人伦”就是“人道”。具体来说,“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4) 后世称之为“五伦”。“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为人们所普通接受。在“五伦”中孟子尤重父子一一孝,长幼一一悌这两种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一一“五常 ”,即仁、义、礼、智、信。仁,事父母;义,从兄长;智,明白以上二者的道理并坚持下去;礼,教悌在礼节上的表现;信,老老实实地做事,讲信用。他认为“百亩之田,勿夺民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15) 这是他政治的理想“王道之成”。他希望把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实现,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的基础之上。教育通过使人明了并实现这一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道德教育思想 理想人格

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还在于他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孟子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6) “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气节,决不无原则地服从,应立足于仁义礼智,只向真理和正义低头;其次,“大丈夫”还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浩然之气”。(17)

孟子同孔子一样,其施教的目的在于培养“治人”的“君子”,在道德教育方面他也继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求诸己”、“忠恕”、“厚于责己”、“知耻”、“过则勿惮改”、“杀身成仁”等思想,并且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孟子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内部修养,主要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持志养气
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18) “志,即人的志向,或信念与追求;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 精神状态。孟子要求士人必须“尚志”。志与气又是紧密相联、互为因果的,“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19) 在这里孟子进了志与气的关系,意志专一了,就会一鼓作气,气专一了也会使意志更加坚定。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0) 这浩然之气是什么呢?连孟子本人也说:“难言也”,很难说得具体明白。不过他解释道:“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体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21) 显然,这种以直(正义)培养起来,而一点也没受到损害的至大至刚之气,是一种冲天的壮气,是凛然正气,是压倒一切的豪迈之气。明道不移,集义既久,浩然之气就会毫不勉强地自然而生,所以,人的精神境界是靠“养”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

存心养性
孟子既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在人的心性中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之端,所以道德教育首要的就在于存养和扩充这些善端。孟子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这些被他称之为“小体”的感官不具备理性,因此易受外物引诱而入歧途。孟子主张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22) 一个人欲望很少,那善性虽有所丧失,但也很多;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多,那善性虽有保存,但也很少。要真正做到寡欲,就必须发挥人的“大体”一一理性思维的作用。

动心忍性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23) 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就可能越大。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非常重视磨炼意志,在磨炼意志方面孟子不自觉地摆脱了“性善论”的束缚,认识到后天环境对促进人的聪明才智形成的重要性。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平疢(音趁)疾”。(24) 孟子认为,一个“大丈夫”应当经过磨炼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此之谓大丈夫。”并且大丈夫为了道义,为了信仰,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能“舍生取义”。

反求诸己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孔子讲忠恕之道,要求“君子求诸己”,“厚于责己”。孟子将这一思想推演为“反求诸己”,并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25) 当一个人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相应的反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且“乐取于人以为善”。(26) 总之,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对任何得不到预期效果的行为,都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反躬自问自己的仁已够了,礼也够了,那么一般说来是会得到别人相应的仁爱和礼遇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知耻改过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28) 如果为物欲所蔽,失去了这一善端,就会做出不义的事。做了坏事,如果知道羞耻,就会重新恢复这一善良的本性。所以说“人不可以无耻。”如果做了坏事不知羞耻,那么这种耻才是真正的无耻,这是绝对要不得的。孟子认为在道德修养上知耻与否对人关系重大,对那些有意搞机谋权术的人来说是用不着羞耻的。做了坏事失去了人善良的本性,已经无异于禽兽而不象个人了,还不知羞耻,那就怎么还会再象个人呢?所以他说:“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29) 知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知耻才能恢复和发扬其善端,知耻才能改过迁善。知耻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改过迁善则是知耻的外在表现。

(四)教学思想

在教学方面,面对求知获智的一些现实的具体问题,孟子承认了要通过感觉器官去认识外界事物。人除了良知外,还有见知和闻知。在《孟子》一书的最后一篇,即《尽心下》的最末一段论述了见知和闻知。见知是亲身经验到的知识,是直接的知识;闻知是只凭传闻得到的知识,是间接的知识。见知是感知的,闻知则是只能从历史的记载或前人的传说中得到,这些靠反省、内求或空得不到的,故必得靠“外铄”,靠教育和学习,基于这一认识,孟子在教学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

在教的方面,孟子的主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 分别类型,因材施教。孟子认为人虽有同样的善性,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不同,就产生了才能的个别差异。他把有教养的人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种类型。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对于修养最好,才能最高的学生,只要及时提醒点化,好象及时的雨露润泽草木一样,便会滋养发育起来;对于长于德行的则加以薰陶,使之成为德行完全的人;对于长于才能的。则善为指导使之成为才能通达的人;对于一般学生则只可答其所问,以排其所难,解其所惑;对因地点或时间的限制,不能入门受业的学生,则采取“私淑弟子”的形式,做到“闻道以善其身”。 这就是对于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所应采取的不同的施教方法。孟子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30) 即教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不屑于去教诲他,而拒绝他的请教,以促使他自己去反省觉悟,这其实也是对他的一种教诲。二 坚持标准,提倡主动。孟子说:传说中最著名的射手后羿教人射箭,一定注意把弓张满,学射箭的人也必须学着努力把弓张满。因为张满弓才能有力地把箭射出去,所以张满弓就是射箭所要求达到的标准。同样一个能干的工匠教人学艺,一定要有规矩,学者也必须用一定的规矩。孟子用这两个例子说明教学必须有规矩和标准,并且坚持标准。孟子还主张标准确定之后,就应使学生尽快主动地跟上来,即所谓:“中道而立,能者从之。”(31) 他还提出“引而不发,跃如也。”教师讲课要引弓不放矢,让学生踊跃自得。三 言近指远,由博返约。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32) 这表明孟子主张教人必须由近及远,这是最好的教学方法,由守约而施博是好的教育途径。孟子主张“由博返约”,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33) 即教师应当有渊博的学识,并能详细地解说,这当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渊博,而是要以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将其归纳而得到简单概括的结论。当然,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详细的解说,是概括不出这简约结论的。博学和详说正是为了“将以反说约也”,其目的在于“说约”。四 类比论证,比喻说明。孟子主张以近在眼前的平常事来说明意义深远的大道理,所以他经常用类比法进行论证,或用简单的比喻来解释疑惑,孟子对齐宣王解释“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也用了简单、生动的比喻,他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固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34) 孟子还用“缘木求鱼”的比喻说明齐宣王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之不可能;还以宋人之拔苗助长喻告子之不知义,以“时雨”喻“王政”,以“倒悬”喻虐政,以水之胜火喻仁之胜不仁,以流水之不盈科不行,喻君子之不成章不达。诸如此类的比喻,据统计在《孟子》全书二百六十一章中,有九十三章总共使用了一百五十九个。《学记》中总结说:“君子之教喻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一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学的方面,孟子的主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 深造自得。在学习上孟子主张必须自己刻苦钻研,深切体会,才能有高深的造诣,应用起来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达到左右逢源的地步。他说:“君子深造之以得,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35) 二 循序渐进。孟子把学习看作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反对急躁。他说:“其锐者,其退速。”(36) 正确地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下一个洼坎,未注满时决不下流,由此渐次流入大海。这就是“不盈科不行”,“盈科而后进”(37) 的道理。他还通过“揠苗助长”寓言告诫人们必须注意到教学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揠苗”的方法去助长,否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38) 三 持之以恒。孟子主张循序渐进的同时,还有一个不舍昼夜,持之以恒的思想。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也是不会有所造诣的。孟子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39) 要能做到持之以恒,在学习中必须树立信心,既不要遇难而退,更不可自暴自弃。 专心志致。在向外界求知学习方面,孟子非常重视专心致志。他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40) 用此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专心致志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
简要评介
孟子的“仁政”学说和其教育思想为几百年后的中国封建王朝准备了思想武器和治国之道,并与孔子的思想一道共同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孟子被奉为位次孔子的“亚圣”,《孟子》一书被官方定为经典,定为士人进身的必读书。处在战国中期严酷的兼并战争时代的孟子,其思想表现出对人的注重和对人的评价的肯定。他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他对教育作用的阐述,对“大丈夫”理想人格的议论,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见解,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孟子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气节、民主精神的激发、崇高境界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孟子关于社会分工与教育的论述,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教育思想史上的出色一笔。孟子在认识论方面,是个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者,过发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显然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对于孟子的“天才论”、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等错误思想,理应摒弃。

  • 孟子的“王道”与“仁政”学说。是怎样的啊
  • 答:仁政是王道学说的中心思想与先决条件,孟子不断地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上进行探讨。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也把孝作为“仁政”的根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他指出:“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守身...

  • 谈谈你对孟子"仁政","王道"思想的理解
  • 答:(《孟子·公孙丑上》)此处的"王道"实际上就是仁政的目标。孟子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并以此为准衡量统治的优劣。减轻人民负担,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民就能够丰衣足食,养生丧死无憾,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可以说是“仁政”制度的落实。 孟子在其“仁政”制度思想中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有...

  • 孟子的王道与仁政思想与王通的仁政,王道思想有区别吗?区别在哪?_百度...
  • 答:孟子与王通的王道与仁政思想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在于孟子的王道与仁政思想以唯心主义为特征,而王通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一)思想背景不同。孟子和王通处于不同的时代,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数学家、就一家,而王通是隋朝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不同的时代,决定了二者思想背景的不同。

  •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要求统治着怎样治国?
  • 答:“王道”与“仁政”其实互为一体,不过一个是先贤的政治,一个是当下应当实行的政治。孟子由此出发,从政治、经济、社会几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一、政治 1.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孟子在政治方面最基本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等,...

  • 如何理解孟子的“仁政”学说?
  • 答: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

  • 孟子行仁主张的王道及霸道分别有怎么样的特点?
  • 答:孔子曾提出“为政以德”的原则,孟子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系统的仁政学说。孟子同孔子一样,也主张从道德教化人手解决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等政治问题。孟子行仁政的主张是在比较王道与霸道两种对立的统治策略之后形成的。他指出,王道的特点是以德服人,霸道的特点是以力服人。这两种策略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是如何阐述其王道思想的?
  • 答:孟子阐述的王道思想是“内圣外王”。孟子的这种“王道”思想落脚点是“民本”思想,认为统治者只要爱民、亲民,施仁政,就能“王本国”,甚至“王天下”;孟子的“王道”其根本目的不在于拥有天下,而在于有利于百姓。附《寡人之于国也》阐述王道部分: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

  • 孟子“仁政”说的内容是什么
  • 答:“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

  • 哪本书体现了作者“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
  • 答: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性善论则做为其内在的依据做着最好的阐释。通俗一点的说,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统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实现的可能。 仁政的理想最终指向了“王道”,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孟子在其著述中精辟地阐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 答: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