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半痴半醒的文人张岱,墓志铭上写好美婢、娈童,浮华半生的背后

2024-06-01m.verywind.com
~ 《湖心亭看雪》一篇留在课本上使人们略晓文人张岱的才华,“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其意境之萧疏,其文笔之精炼,使人为之赞叹。

今人常从《陶庵梦忆》中追忆张岱的妙趣横生;从《夜航船》中窥见古代南方水乡的闲谈杂叙,从而对张岱的博闻强识、包罗万象的知识面油然敬佩;或从那篇著名的《自为墓志铭》一感张岱之浮华半生,却很少真正得知作为文人、史家的他身处明末一代的悲凉与困苦。

现代史学大家史景迁为之作传,书写这位放浪不羁的文人一生。

正如张岱在《陶庵梦忆》序文中写:

明末文人张岱,字石公,号陶庵,跨越明清两朝更替的明末文学家,史学家。他之文学造诣极高,又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为浙东四大史家之一。尤善小品文,文笔洗练,留下史学巨著《石匮书》。

万历二十五年,张岱出生于绍兴地界的一个官宦世家。这是一个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家族多为饱学之儒,曾祖父张元忭为隆庆五年状元及第,祖父曾为万历年间进士,父亲亦为朝中官员,族内人士多通史家,经学,理学,文学。再加上身处南方繁华靡丽之地,萧鼓弦歌,丝竹画舫,沾染一身的富贵烟火气,张岱的前半生可谓享尽繁华,纵情声色犬马。

从他的《自为墓志铭》中可见一斑:

纵然繁华尽处如过眼云烟,以他平生所见所娱,称得上是世人眼中的不学无术,纨绔子弟,可他所求不过万物真实的精粹,所求不过人间至真的美感,玩乐精于极致,方成精神上的趣味。这句自评既为喟叹般的忏言,也不无自负之意。

作为精神上的挖掘者,他极力探索形形色色的事物,饱览山水,熟阅诗文,品赏万物。

当他品泉煮茶时,先是逸神琢磨,体会意味,发现一处甘冽的禊泉后,便随手记之,“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天为白。又如轻岚出岫,缭松迷石,淡淡欲散”,而后烘制茶叶,配之以禊泉,精心研制一种茶,称之为“兰雪茶”。

令人惊叹的是,这一茶不出五年备受名家青睐,甚至有伪劣商家劣质兰雪茶而仍被人们哄抢一空。最后致使禊泉水因声名过大而被毁,尽管张岱十分不舍此等甘冽泉水,终究无用,以至于看开后感叹,“福德与罪孽正等。”

一时又迷上琴音,他深知琴音不练不能进步,拉亲友结丝社,操练绍兴琴歌,涧响,松风,以“谐畅风神,雅羡心生于手”常存心中,勤加操练后,便能“如出一手,听者皆服”。

天启二年,二十五岁的张岱又迷上斗鸡,仿照王勃写了檄文,他的二叔以古董,书画,文锦,川扇为胜负,但常常是以败告终,这一乐趣直到张岱在一次野史中发现唐玄宗好斗鸡而亡国才告终。

赏景,他游走天地间,盛赞各处的精妙景色。

比如他带着伶人登上城隍庙山门,坐观“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在中秋夜的虎丘,“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在葑门荷宕,“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

连戏剧,张岱也十分精通,这来自家族的传承,张氏一家都偏爱纵情俗尘。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多次写到戏班伶人的唱功戏台,就自家戏班当中,写女伶朱楚生教戏,写其弟弟平子的戏班在月光下唱戏,“濯濯如新出浴。”

他像个浪荡的游客,寻找着世间 另异 的乐趣,每沉迷一样,就像入瘾的君子将之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偏偏他癖好极多,行走在不同的趣味之中,仿佛寻幽探僻之间,便可慵懒地求得人间享乐的真谛。

所以当张岱于雪天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舟子窃窃细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的前半生,快意人生数十载,不为功名碌碌,只求于世事中研求事物的精妙,享乐声色,见识广博,博学才子不入他眼,贤人名望不挂他心,正是富贵中的一位痴人相公。

这样一个趣人,放浪形骸,游走天涯,挥洒笔墨,不拘一格,也就形成了独特才思的小品散文,大概以他后期的情怀,仍然想将这明朝年间的趣事留给后人品鉴。

崇祯十七年,两百七十六年的明朝国祚已灯尽油枯,崇祯自缢,史称甲申之变。清军大举入关,中原领地在战火中面目全非。

张岱在明末的战乱中眼见得人世变幻,亲人离散,好友为明臣大义沉湖自绝,曾有报效鲁王随战抗敌的想法,但他只一介“东海布衣”,仍不过书生意气。

在劫数将至之际,张岱曾在梦中梦到好友祁世培,其时,祁世培已经为国捐躯,张岱心中敬佩,道,“为吾辈生色”,而这梦中,世培却语生指责,“此时不埋名屏迹,出山何为耶?”张岱当时想着要跟随鲁王,可祁世培却不表赞同。

天数如何,奈何,奈何!明朝已亡,回天乏术!

无论他还抱有怎样的幻想,这后半生,已成明朝遗老,就如他在序言中写,“每欲引诀,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真的只是尚息人间罢了。

张岱抱着明史藏书仓皇奔走,隐居山林,将所有的家产留给军队,再安置好在世的几个儿子和夫人,家中三万卷藏书亦无暇顾及,“籍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

他跑去绍兴西南百里隐居三年,又辗转它处,其中困苦难以赘述,只将所有心力放在明史之上,以毕生才力尽付《石匮书》。

从前的靡丽繁华,真正成为“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下的云烟过往。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披发入山的张岱遭遇的已非他所能想象,与早年的衣食不愁不同,饥肠辘辘,米炊难以为继是常事;隐姓埋名后,颠沛流离的数年,使得半百之躯残破不堪。

所以鸡鸣枕上时,他忆起旧日的古玩戏伶,琴音茶色,灯火煌煌,无数的旧日繁华如片段蜃影留存脑海,“饥饿之余,好弄笔墨”,于是,在回忆旧事中一一写就散文,成就《陶庵梦忆》。

昔日挥金如土,今日已是穷困潦倒。眼前一切劫难在他眼中成了往日糜烂奢华的报应,他在陶庵自序中写忏悔之言,《自为墓志铭》中写自嘲之言。

他时常心起自绝念头,又因著书未成作罢。想来,国难家亡,其凄惨境遇令人叹息。

隐居之初,他十分崇尚陶渊明,常常以其诗作聊以慰藉,后来更加不再怨天尤人,于快园中悠然自乐,“粗羹淡饭饱则休,破衲鹑衣暖则休”,不再念想报应之事,只一心决意著书,将自己家世亲属的逸事时闻写入《快园道古》。

更遑论《石匮书》的编撰,这本史学著作写于崇祯元年,明亡后十年成书,数次易稿,九正其讹。顺治年间的谷应泰十分敬佩张岱的才华,在编撰《明朝记事本末》时花百金购《石匮书》,其中多处引自该著作。

对于自己的一生,张岱决意效仿徐文长自写墓志铭,全篇嘲讽了自己乃不学无术,乃无用之人,却又回顾了生命中绚烂梦幻的前半生。作为文学家,史学家的他,费尽心力留下的著作不算一场空,也是他毕生有为的写照。

1680年,张岱写完最后一本书便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四岁。

前半生追求精神极致的富足,后半生历经身躯极端的困困。置身热闹繁华中,他似一个痴人;世乱更替中,他窥见人间冷暖真情,然后于苍凉中清醒的自视。

“劳碌半生,终成梦幻”的背后,正是这样一个半痴半醒之人。

  • 半痴半醒的文人张岱,墓志铭上写好美婢、娈童,浮华半生的背后
  • 答:今人常从《陶庵梦忆》中追忆张岱的妙趣横生;从《夜航船》中窥见古代南方水乡的闲谈杂叙,从而对张岱的博闻强识、包罗万象的知识面油然敬佩;或从那篇著名的《自为墓志铭》一感张岱之浮华半生,却很少真正得知作为文人、史家的他身处明末一代的悲凉与困苦。 现代史学大家史景迁为之作传,书写这位放浪不羁的文人一生。

  • 张岱自为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 答:铭曰:穷石崇,斗金石。盲卞和,献荆玉。老廉颇,战涿鹿。赝龙门,开史局。馋东坡,饿孤竹。五羖大夫,焉能自鬻?空学陶潜,枉希梅福。必也寻三外野人,方晓我之终曲。译文:蜀人张岱,号陶庵。年少时候是纨绔子弟,十分爱繁华的场所,喜欢住漂亮的房子,爱美丽的婢女和美少年,爱穿鲜艳华丽的衣裳,...

  • 明末文人张岱为自己写的墓志铭,看着大胆有趣,实则引人深思
  • 答:张岱像 墓志铭,指的是概括墓主人生前事迹的话语,一般多为赞扬称颂之词。但明末清初有个人,他叫张岱,临死前给自己写了墓志铭,而且行文很有趣。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

  • 张岱墓志铭写了什么?张岱的名言
  • 答:值得一提的是,张岱的墓志铭是由他本人而写,原文大概如下: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

  • 自为墓志铭张岱原文及翻译
  • 答: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茛,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

  • 谁有张岱《自为墓志铭》的全文翻译?要全文的啊!
  • 答:全文翻译:蜀人张岱,号陶庵。年少时候是纨绔子弟,十分爱繁华的场所,喜欢住漂亮的房子,爱美丽的婢女和美少年,爱穿鲜艳华丽的衣裳,经常吃美食,骑骏马,家里装饰华丽的灯饰,爱观看烟火,喜欢唱戏,喜欢声乐,懂古董,喜欢莳花养鸟,对作诗读书着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泡影成了梦幻。五十岁...

  • 历史上名人的墓志铭都写了什么?
  • 答:1、沈从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有人说碑后还有字, 为先生姨妹张充和撰联并书,联曰:“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2、张岱给自己写的墓志铭。第一段。“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

  • 才子张岱:前半生贾宝玉,后半生曹雪芹
  • 答:” 这是七十岁时,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写下这些话的时候,可能带着自嘲的凄凉,但他享受这些事的前半生,是洋洋自得的。 说起来,张岱的家世比贾宝玉还要显赫,他的曾祖是嘉靖进士,高祖是隆庆进士,祖父是万历进士。 幼年的张岱聪慧伶俐、才思敏捷,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曾在外祖父家常住,有次舅舅看着墙上的画随口说...

  • 文言文自为墓志铭张岱
  • 答:你太搓了``` 自为墓志铭·(明)张岱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1],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2]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

  • 张岱是哪个朝代的?张岱的介绍及其相关作品
  • 答:张岱等文人,想要救国,但是已经无力回天。在清军入关,推翻了明朝的政权后,张岱便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张岱在隐居的时候,写了大量的著作。张岱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所以张岱也有公子哥的癖好。在张岱所写的《自为墓志铭》中,他是这样评价他自己的: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