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工期它们三者的关系用公式表示 流水步距和工期怎么计算?

2024-06-02m.verywind.com
流水步距和工期怎么计算~


等节奏流水施工t=K
工期T=m*t+(n-1)k
m;施工段数
t;流水节拍
n;工序数
k;流水步距
无节奏流水施工
T=∑K+∑tn
∑K;所有工序的流水步距之和
∑tn;n工序的流水节拍之和

1,“等节拍流水”,是一种有规律的施工组织形式,所有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相等,且流水节拍 ti 等于流水步距 K。即: ti = K = 常数,计算确定总工期 T =(m + n-1)k
2,无节奏流水施工:计算流水布局K累加斜减计算法,工期T = ΣKi + tn

  • 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工期它们三者的关系用公式表示
  • 答:t;流水节拍 n;工序数 k;流水步距 无节奏流水施工 T=∑K+∑tn ∑K;所有工序的流水步距之和 ∑tn;n工序的流水节拍之和

  • 流水步距与什么有关系?
  • 答:在多数情况下,流水步距彼此不相等,而且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 系;计算流水步距可用“流水节拍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最大差值法”。由于它是前苏联专家 潘特考夫斯基提出的,所以又称潘氏方法。在实际施工中,通常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工程量彼此不等,各专业工作的生产效率相...

  • 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
  • 答:相等或有倍数关系---组织节奏流水;不等也无倍数关系---组织非节奏流水。3.确定方法:(三种)(1)定额计算法:据现有人员及机械投入能力计算 ti =Qi / (Si Ri Ni ) = Qi Hi / ( Ri Ni ) =Pi / ( Ri Ni )【流水步距(k)】1.定义:相邻两个施工队组投入工作的时间间隔。2.作...

  • 什么是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二者如何确定?
  • 答:流水节拍根据现有能投入的资源(劳动力、机械台班数和材料数)来确定。流水步距要满足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施工顺序上的相素制约关系,流水步距要保证各专业工作队都能连续作业来确定。流水节拍是在组织流水施工时,从事某一施工过程的施工班组在一个施工段上完成施工任务所需的时间,在实际施工中就是通...

  • 计算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
  • 答:流水步距=最大公约数{流水节拍},指相邻两个子项目之间保证子项目完成的最大天数。例如屋面细分工程,划分了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保温层、保护层5个子工程,那么屋面工程完成后,相邻工序的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保温层、保护层的最大间隔时间是多少,这就是流程步骤。工期的计算方法:异节奏...

  • 计算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
  • 答:1,“等节拍流水”,是一种有规律的施工组织形式,所有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相等,且流水节拍 ti 等于流水步距 K。即:ti = K = 常数 计算确定总工期 T =(m + n-1)k 2.无节奏流水施工:计算流水布局K累加斜减计算法,工期T = ΣKi + tn 名词解释:流水步距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

  • 什么是流水节拍,流水步距?
  • 答:深入探讨:流水施工中的瑰宝——流水节拍与流水步距 在工程领域的流水线作业中,流水节拍(t)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就像施工乐谱中的一个音符,代表一个专业队伍在特定施工段上倾力完成任务的时间长度。这种精心计算的时间安排,确保了工作效率的连贯性和节奏感。然而,流水步距(K)则是另一个维度的考量。

  • 流水施工中流水步距和流水节拍的计算公式?
  • 答:流水步距为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即{2、4、6}=2天。施工队伍数分回别为:2/2=1;4/2=2;6/2=3;因为只答有一个施工段,所以施工段值取1;则计算总工期为:(施工段数+施工队伍数-1)×流水步距+间歇时间-平行搭接时间=(1+1+2+3-1)×2+4-3=13(天)...

  • 工程项目管理中什么叫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
  • 答:流水节拍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时间,流水步距是指两个相邻的专业队进入流水作业的时间间隔。流水节拍根据工期要求或可投入施工的资源量(劳动力、材料、机械等)确定流水节奏。在确定项目工期时,应考虑资源供应的可能性和工作面是否满足工人工作的要求。流水步距的数量...

  • 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怎么计算?
  • 答:流水步距=最大公约数{流水节拍},意思是保证该分部工程完成,相邻两个分项工程投入施工最大的时间间隔天数。1、击败如流水施工:施工期间计算:T=(m+n-1)*K+ΣZjj+1+ΣGj,j+1-ΣCj,+1 2、不同节拍的流程构建:一般异位拍水建设:建设周期计算:T=∑zhiK+tn+ΣZj,j+1+Σ...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