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晏子使楚古文阅读理解答案 晏子使楚 古文阅读

2024-06-02m.verywind.com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文章内容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晏子春秋》
  2、《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
  3、晏婴,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三、语音
  诣(yi) 枳(zhǐ) 缚(fù)
  四、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什么 2、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开玩笑
  五、古今异义词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其实: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实际上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
  1、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3)犯罪(何坐?坐盗)
  八、重点词语解释
  1、晏子将使楚 使:出使
  2、谓左右曰 谓……曰:对……说 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3、习辞者 习:熟练 辞:言辞 4、今方来 方:将要
  5、何坐 坐:犯罪 6、坐盗 盗:偷窃
  7、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捆绑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8、齐人固善盗乎 固:本来 9、叶徒相似 徒:只
  10、其实味不同 实:果实 1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得无:莫非
  12、圣人非所与熙也 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13、寡人反取病焉 病:辱
  14、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离开座位
  九、特殊句式
  1、何以也 宾语前置:以何也 2、何坐 宾语前置:坐何
  3、吏二缚一人诣王 定语后置:二吏缚一人诣王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吗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
  4、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
  7、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3、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4、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5、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6、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3、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4、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5、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6、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晏子外交特点: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
  7、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目的是什么 ?
  说明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楚王“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齐人故善盗乎?)的羞辱。
  十四、开放性试题
  1、你喜欢晏子这个人物吗?为什么?
  晏子: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勇敢的外交家、不畏强暴、讲话幽默生动、聪明的政治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1.习:熟练 坐:犯罪 诣:到……去 席:座位
2.圣人是不能与他开玩笑的,我反倒自取其辱啦!
3.晏子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另楚王自取其辱,还赢得了楚王对自己的尊重。

延:请 更:改变 使:派 比:并列
以:因为 为:建 之:的 故:所以
何为无人:怎么能说是没有人了呢?
然则何为使子: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派你来呢?
其贤者使使贤主:有能力的人就派他去出贤明的君主。
晏子:随机应变,能言善辩,有勇有谋。

  • 晏子使楚古文阅读理解答案
  • 答:延:请 更:改变 使:派 比:并列 以:因为 为:建 之:的 故:所以 何为无人:怎么能说是没有人了呢?然则何为使子: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派你来呢?其贤者使使贤主:有能力的人就派他去出贤明的君主。晏子:随机应变,能言善辩,有勇有谋。

  • 阅读文言文晏子使楚回答后面的问题晏子用什么方法回击楚王
  • 答:1. 晏子使楚中晏子是用什么方法反击楚王的 1、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来回击楚王。晏子能赢得这场外交的胜利的原因:就是因为晏子的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头脑清晰。2、出处原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

  •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
  • 答:1.矮小 2.请(入内)3.脚后跟4.命令 a.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派遣你做使者 b.派遣贤能的人出使到贤能的君主那里,派遣不贤能的人出使到不贤能的君主那里。不卑不亢,热爱祖国 且富有智慧的人,通晓礼节,进退有度,机智灵活,沉着冷静,能言善辩,有勇有谋 ...

  • 蓟子训者齐人也的文言文题目
  • 答:6. 《晏子使楚》文言文的答案 初中文言文名篇《晏子使楚》阅读题及答案 《晏子使楚》练习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

  • 背道而驰文言文阅读答案
  • 答:6. 《晏子使楚》文言文的答案 初中文言文名篇《晏子使楚》阅读题及答案 《晏子使楚》练习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

  • 求10篇文言文练习题目+解答
  • 答:高中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包括原文、题目及答案,10篇的话一次发不完的,这次只能发7篇了,希望你能够满意。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白孝德为李光弼偏将。史思明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率骑五千,临城挑战。龙仙捷勇自恃,举足加马鬣上,谩骂光弼。光弼登城望之,顾诸将曰:“孰可取者?”仆固怀恩请行,光弼...

  • 八上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所有答案
  • 答: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17b8aac 2013-01-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03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6。(共20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

  • 晏子使楚 古文阅读
  • 答:1.习:熟练 坐:犯罪 诣:到……去 席:座位 2.圣人是不能与他开玩笑的,我反倒自取其辱啦!3.晏子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另楚王自取其辱,还赢得了楚王对自己的尊重。

  • 九下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答案
  • 答:2.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有没有 最好一篇是课本里的一篇是课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

  • 晏子使吴文言文答案
  • 答:1. 《晏子使吴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19。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①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 命摈②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明日,行人曰:“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③。行人又曰:“天子请见。” 晏子...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