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西北内陆盆地区域水循环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

2024-05-04m.verywind.com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区域水循环对比~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区域水循环既有相似之处,同时由于大地构造、地形地貌和含水层结构的差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都各具特点,三大地区的区域地下水循环又存在着很大差别,见表3-3-1。
(1)华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东北平原区域地下水循环都存在着浅层水循环和中深层区域水循环,但三大地区浅层水和中深层水循环深度差异较大
华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东北平原区域地下水循环都存在着浅层水循环和中深层区域水循环。受地质构造和含水层结构的控制,华北平原、东北松嫩平原和西北内陆盆地浅层水和深层水循环深度差异很大。
华北平原浅层水在山前平原,循环深度100~150m,在中东部平原循环深度一般50~60m;深层水在全淡水区包括Ⅲ+Ⅳ含水组中赋存的地下水,在有咸水区包括咸水体以下的Ⅱ、Ⅲ、Ⅳ含水组赋存的地下水,循环深度为Ⅳ含水组的底界(目前由于揭露勘探井少,埋深不清)。
东北松嫩平原浅层水主要为西部山前平原、中部低平原、东部高平原潜水,循环深度一般40~60m,局部达到100m。中深层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统承压水,古近系、新近系和白垩系孔隙-裂隙水,循环深度大于60m,循环底界在不同地貌单元变化很大,由一百余米到三百余米。
表3-3-1 华北平原、东北松嫩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区域水循环对比


续表


西北内陆盆地的浅层水和中深层水主要依据地下水循环强弱划分,浅层水循环深度在山前冲洪积扇地区为150~200m,在冲湖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区循环深度为承压含水层上部。中深层水循环深度在山前冲洪积扇地区大于200m,在冲湖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区循环深度为承压含水层的底界。
(2)天然条件下,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区域水循环有显著差异
由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径流、排泄方式都各具特点,三大地区的区域地下水循环存在着很大差别。
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方式是降水入渗和周边山区的侧向径流补给。主要径流方式是沿沉积方向由西向东径流,受含水层粒度及地形影响,其径流速度亦随之减缓。主要排泄方式是向下游径流和潜水蒸发。浅层地下水接受降水入渗和周边山区的侧向径流补给,由西向东径流,径流速度逐渐减缓,以向下游径流、潜水蒸发和河道等形式排泄。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方式是山前边缘的隐伏碳酸盐岩岩溶水的顶托补给和山前主要冲洪积扇的侧向径流,主要径流方式是由山前向滨海方向流动,主要排泄方式是向下游侧向径流和向浅层水越流。深层地下水接受岩溶水的顶托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由山前向滨海流动,径流速度非常缓慢,向下游径流和向浅层越流排泄。
东北松嫩平原浅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方式是降水和山区河流入渗,主要径流方式是由东西向中部低平原流动,主要排泄方式是嫩江、松花江沿岸河流排泄。浅层地下水接受降水和山区河流入渗,由东西向中部低平原径流,主要通过低平原河谷排泄。东北松嫩平原深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方式是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和东部高平原的侧向径流补给和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主要径流方式是由东西向中部低平原流动,主要排泄方式是向浅层水越流。深层地下水接受东西两侧的侧向径流补给,向中部低平原中部或低洼处径流,以向浅层水越流排泄。
西北内陆盆地浅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方式为山前河流入渗和山区基岩裂隙水侧向径流,主要径流方式是由周边山区向盆地中心,主要排泄方式是泉集河和蒸发。浅层地下水起源于山区降水和融雪,以山前河流入渗和基岩裂隙水侧向径流形式汇入盆地平原,向盆地中部径流;地下径流经过山前戈壁带至冲洪积扇缘地带又多以泉溢出,形成泉集河,河水汇集;向下游径流过程中,又通过河水沿途入渗、绿洲地区灌溉回归等方式补给沿途地下水,最终通过盆地中心蒸发排泄。西北内陆盆地中深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方式是基岩裂隙水侧向径流,主要径流方式是由山前向盆地中心缓慢流动,主要排泄方式是以越流补给上层为主,最后通过浅部的潜水及晶间卤水蒸发。中深层地下水在山前接受侧向径流补给,并在向下游的缓慢径流途中顶托补给上部潜水,最后汇集于盆地中心地带消耗于蒸发排泄。
可以看出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径流、排泄方式差别很大,由此导致区域水循环有很大差异。
1)浅层地下水:
补给差异。华北主要是降水入渗和山区侧向径流,东北地区主要是降水和山前河流入渗,西北内陆盆地主要是山前河流入渗。
径流差异。华北主要是山前至滨海,东北主要是由东西至中部低平原,西北内陆盆地主要是周边山区向盆地中心。
排泄差异。华北平原主要是向下游径流和潜水蒸发,东北平原主要是沿河谷排泄,西北内陆盆地主要是泉集河和蒸发。
2)中深层地下水:
补给差异。华北平原主要是岩溶水的顶托补给和山区侧向径流,东北松嫩平原主要是侧向径流补给和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西北内陆盆地主要是基岩裂隙水侧向径流。
径流差异。华北主要是山前至滨海,东北松嫩平原主要是由东西至中部低平原,西北内陆盆地主要是周边山区向盆地中心。
排泄差异。华北主要是向下游侧向径流和向浅层水越流,东北松嫩平原主要是向浅层水越流,西北内陆盆地主要是向浅层水越流。
3)区域地下水循环差异:
华北平原主要为降水面状入渗与山区侧向补给、山前至滨海侧向径流、蒸发与滨海区排泄的基本水循环模式;东北松嫩平原主要为山区补给,向中部低平原径流,河谷排泄的东北地区地下水基本循环模式;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多为河流山前侧渗、沿途线状补给为主,最终在下游地区形成全排泄,途经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多次转化的地下水循环模式。
(3)人类活动对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区域水循环影响程度不同
人类开采地下水和一些水利工程措施的实施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变化程度不同,其中人类活动对华北平原区域水循环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西北内陆盆地,对东北松嫩平原影响程度相对小。
受人类活动影响,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补给由天然条件下的降水入渗补给、侧向径流补给增加了渠道渗漏补给和灌溉回归补给。天然状态下,浅层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是向下游径流、潜水蒸发,在枯水季节 通过河道排泄,或以泉的形式排泄。开采条件下,水位下降,浅层地下水向河流排泄或泉水排泄也基本上消失,目前浅层地下水排泄主要为向下游径流和人工开采。天然条件下,深层地下水输出主要以向下游侧向径流排泄为主;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部自流区,由于深层水头远高于浅层水位,深层水向浅层水越流排泄也是主要形式之一。近30年来,由于大量开发地下水,深层地下水输出,变为以开采为主,向下游侧向径流排泄和向浅层水越流排泄为辅。地下水的超采对地下水流系统影响很大,区域流动系统由于深层地下水的开发被割裂。区域流动系统的地下水,由水平运动为主开始逐步转变为向第三含水组越流的垂向流动为主,并且以深层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中心为界,被割裂成中间流动系统,地下水向漏斗中心汇流;中间流动系统由于地下水的开发形成了源汇的逆转,即天然条件下的源区在人为条件下变汇区,天然条件下的汇区在人为条件下变为源区。局部流动系统则由于浅层地下水的无序开发和区域流动系统和中间流动系统的演变全面解体,形成以开采为主导的新的局部流动系统。以开采强度较大的地下水漏斗区为汇区重新组合。
近50年来,由于大量开采西北内陆盆地中地下水以及山区水利工程,引发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天然条件下泉水溢出带的水量经历了由大到小并逐渐消失的动态变化过程。目前大多中游盆地原泉水溢出带泉水已基本枯竭,扇缘带以下河段地下水排泄量大幅衰减,中游盆地水循环模式由天然的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复杂转换模式逐渐向地表水—地下水的单一循环模式转变。下游盆地由于地表和地下来水量减少,水位也大幅度下降,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东北松嫩平原受人类开采活动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大庆、哈尔滨、齐齐哈尔、松原等超采区形成了从几百到几千平方千米不等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与发展,改变了局部地下水流场形态。在低平原地区,大规模开采中、深层承压水,导致其水位下降幅度大于潜水位下降幅度,从而改变了地下水的各含水层之间的越流补、排关系。原来低平原中部大部分地区是含水层埋藏越深,地下水水位越高,下层水越流补给上层水;而目前在承压水集中开采区,被开采层成为了越流补给的对象。
总的来说,人类活动影响下,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区域水循环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补给、排泄和区域水循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东北松嫩平原受地下水开采影响,水位下降,出现漏斗区,区域地下水循环变化较小,基本上和天然条件下接近。

一、柴达木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
柴达木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主要按照地下水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划分,重点考虑构造盆地和从山区到汇流中心(尾闾湖)地表流域对地下水流系统的控制作用,同时在四、五级系统划分时着重考虑含水层结构系统和介质系统的差异(图3-7-3)。柴达木盆地为一级地下水系统,主要依据盆地宏观的构造盆地和区域水循环特征划分;二级地下水系统在一级系统内部依据次级构造盆地范围进行划分,分为柴达木南盆地、北盆地和西盆地三个二级地下水系统;三级地下水系统划分主要是在三个二级构造盆地内依据三级构造盆地和从山区到汇流中心———尾闾湖地表流域的区域水流系统边界划分,分为不同三级盆地或流域三级地下水系统;四级地下水系统是在三级系统内依据局部水流动系统以及山区与平原含水介质差异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山区四级地下水系统、冲洪积平原四级地下水系统和湖积平原四级地下水系统;五级地下水系统是在四级系统内部依据含水介质差异和局部水流系统内次一级地下水补、径、排体系进行划分,同时也充分考虑地下水化学场的差异,分为山区不同含水岩组的五级地下水系统和平原区戈壁带(淡水、微咸水)、绿洲带(淡水、微咸水、半咸水)、湖积平原(微咸水、咸水)等五级地下水系统。

图3-7-3 柴达木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

二、准噶尔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
准噶尔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主要按照地下水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划分,重点考虑从山区到汇流中心———尾闾湖地表流域对地下水流系统的控制作用,同时在三、四级系统划分时着重考虑含水层结构系统和介质系统的差异。准噶尔盆地为一级地下水系统,充分考虑区域水循环特征,主体以宏观的构造地貌进行划分,盆地受地貌条件控制,地下水由四周中高山向盆地中央汇集,周边天山等高大山地是地下水的形成和补给区,从山区到山前地下水以侧向运移为主,到盆地中部逐渐过渡到以垂向交替为主,具有干旱内陆盆地典型的地下水运移特征,形成一个独立的水循环演化体系,因而该系统主要依据盆地边界来划分。二级地下水系统主要依据盆地内从山区到盆地排泄中心(艾比湖、玛纳斯湖、乌伦古湖和境外的斋桑泊)等区域水流系统,结合地貌条件进行划分,分为外流的额尔齐斯河水系二级地下水系统、以乌伦古湖为排泄中心的乌伦古湖水系二级地下水系统、以玛纳斯湖为排泄中心的玛纳斯湖水系二级地下水系统和以艾比湖为排泄中心的艾比湖水系二级地下水系统;在二级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基础上,主要考虑同一汇水中心所形成的区域水流系统的平面分区,依据次一级地表水流域的范围来划分,如艾比湖水系二级地下水系统按区域水流系统的平面分区(次一级地表水流域的范围)划分为奎屯河-古尔图河三级地下水系统、精河-大河沿子河三级地下水系统、博乐河三级地下水系统、阿拉山口三级地下水系统、奎屯河北岸三级地下水系统、艾比湖盆三级地下水系统、赛里木湖三级地下水系统;四级地下水系统主要是在三级地下水系统基础上,主要依据局部水流系统,重点考虑岩相古地理边界,以山区与平原的构造或岩相界线划分四级地下水系统,如奎屯河-古尔图河三级地下水系统进一步分为奎屯河山区四级地下水系统和奎屯河平原区四级地下水系统。
三、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的典型特征
1)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主要依照地下水流系统的不同层次划分,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流系统主要受不同级别的构造盆地或是从山区到汇流中心(尾闾湖)的地表流域所控制,因此,地下水系统分级主要依据是构造盆地之间的分水岭或是不同山区到汇流中心(尾闾湖)的地表流域之间的分水岭。
2)西北内陆盆地具有从山区到盆地中心的区域水流系统,具有前戈壁平原局部地下水系统,冲湖积细土平原局部地下水系统和湖积平原局部地下水系统,一般没有中间水流系统。
3)西北内陆一级地下水系统主要是按照宏观构造盆地周边山区的分水岭,主要依据盆地内区域水循环的独立性进行划分;二级地下水系统主要是按照次级构造盆地或是由不同汇水中心形成的山区到汇流中心———尾闾湖地表流域的范围进行划分,次级构造盆地或不同汇水中心形成的地表流域常常形成独立水循环体系;三级地下水系统常常是按同一汇水中心不同源区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水流系统进行划分;四级地下水系统是在三级系统内依据局部水流动系统以及山区与平原含水介质差异进行划分;五级地下水系统划分充分考虑了含水岩组和水化学场的差异,划分为淡水、微咸、咸水等不同的五级系统。

西北内陆盆地包括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河西走廊地区。西北内陆盆地的区域水循环规律非常相似。

一、地下水输入与输出

柴达木盆地浅层地下水系统输入主要由山区河流垂直渗漏补给,渠道渗漏补给和农田回归水补给以及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组成。浅层地下水输出系统包括:①泉水排泄,平原区冲洪积扇潜水在其前缘细土平原带,地下水受阻水位壅高泄出地表,并形成“泉集河”;②侧向排泄,平原区侧向排泄主要发生在冲洪积(洪积)扇前缘,潜水侧向排泄补给承压自流水;③蒸发蒸腾排泄,主要发生在冲洪积扇前缘和冲湖积平原、湖积平原地下水浅埋区;④人工开采排泄,开采井主要分布在各河流出山口洪积扇中前缘、山前洪积平原及河谷平原区。深层水输入,主要接受山区深部基岩裂隙水及局部水流系统中部分潜水的补给。平原内地下水侧向补给是盆地承压水的主要输入方式,在盆地冲湖积平原及冲洪积扇前沿分布着多层承压自流水。其含水层与潜水含水层相沟通,形成潜水侧向补给承压自流水;深层水输出系统,深层地下水向尾闾湖缓慢径流,水体排泄方式以越流补给上层为主,最后通过浅部的潜水及晶间卤水蒸发。部分可通过活动断裂泄出地表形成泉集河排泄。

准噶尔盆地浅层地下水输入,主要为山区河流的沟谷潜流补给、河道入渗补给、山区基岩裂隙水侧向径流的补给、山前暴雨洪流的入渗补给、渠系与田间灌溉回归入渗补给。浅层地下水输出系统,准噶尔盆地南部玛纳斯湖、艾比湖为排泄中心,北部地下水由河流两侧向河谷汇集,向乌伦古湖和额尔齐斯河排泄,排泄方式主要通过人工开采、蒸发蒸腾、泉水溢出、向下游侧向径流等方式进行排泄。人工开采占总排泄量的50%,泉水溢出占总排泄量的15%,蒸发蒸腾占排泄总量的30%。深层水输入,主要接受山区深部基岩裂隙水及局部水流系统中部分潜水的补给。平原内地下水侧向补给是盆地承压水的主要输入方式,在盆地冲湖积平原及冲洪积扇前沿分布着多层承压自流水。其含水层与潜水含水层相沟通,形成潜水侧向补给承压自流水。深层水输出系统,深层地下水向尾闾湖缓慢径流,水体排泄方式以越流补给上层为主,最后通过浅部的潜水蒸发蒸腾排泄。

塔里木盆地四周中高山降水较充沛、现代冰川发育,盆地内气候极为干旱,年降水量一般小于50mm,平原地下水的形成主要靠山区地表径流出山口后的大量渗漏补给。山区的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形成地表径流的过程中,在山区已部分完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的转化,在出山后的径流过程中产生大量渗漏又补给地下水,经过山前戈壁带地下径流至冲洪积扇缘地带多以泉水溢出,形成泉集河。扇缘与下游的高水位地带地下水溢出形成沼泽,一部分转化为地表水径流,而另一部分消耗于蒸发排泄。

二、地下水流系统

西北内陆盆地发育区域水流系统和局部水流系统(图3-3-6),一般不具有中间性水流系统。局部地下水流系统分布于区域地下水流系统之上,表现为源汇相间分布,水循环相对强烈。

图3-3-6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流系统示意图

(一)盆地局部水流系统

1山前戈壁平原局部地下水系统。分布范围从山前到冲洪积扇裙前缘的溢出带,以单一大厚度潜水含水层为主,沉积物颗粒粗大,导水性极强,接受补给条件好,是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在其形成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河流出山口后大量入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径流至冲洪积扇前缘,由于地形变缓和地层颗粒变细而受阻,溢流成泉(集河)。该水流系统内,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速度较快,为地下水积极循环交替带。溶盐含量极低,是盐分溶滤带,地下水咸化程度很低,其TDS与补给河水相差无几。

2冲湖积细土平原局部地下水系统。盆地戈壁边缘与腹地之间呈条带或片状分布(绿洲区)。含水层岩性以砂、细砂和粉细砂为主,厚几十米到百米,垂向上多表现为潜水和微承压水组成的二元结构。细土平原处于地下水和盐分迁移带,水化学类型复杂,咸淡水混合分布。

3湖积平原局部地下水系统。呈片状分布于盆地腹地(尾闾地带)。含水层单层厚度薄、分层多,垂向上多表现为潜水和微承压水组成的多元结构。地下水埋深浅,主要受蒸发作用影响,水交换以垂向作用为主,是地下水排泄和盐分聚集带,主要是咸水,仅在河流两侧局部分布有淡水体。

(二)盆地区域地下水流系统

盆地区域地下水流系统,以地下水流面或相对隔水层同局部地下水流系统相分隔,部分水由山前冲洪积扇地带局部地下水流系统向深部径流,最终到达盆地腹地上升运动排泄到湖积平原局部地下水系统之中。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分布范围可从山前一直到盆地最低洼处的尾闾湖区,按水交替方式、循环速度和埋藏特点可划分为浅循环区域地下水流系统、深循环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和深埋滞流型地下水流系统。

1浅循环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分布于山前到盆地中心地带,地下水在山前接受侧向径流补给,并在向下游的缓慢径流途中顶托补给上部潜水,最后汇集于盆地中心地带消耗于蒸发排泄。

2深部循环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布于山前到盆地中心地带。浅循环区域地下水流系统之下,含水层岩性为松散沉积层或半胶结古近-新近系顶部地层,地下水运动极为缓慢。

3深埋滞流型地下水流系统。分布于断陷盆地底部,上下界线尚不清楚。具有高承压性,受高温高压影响,地下水为高矿化卤水。

三、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极不均匀,高山地形屏障对降水的影响极为明显。各山区各自形成降水高值中心,内陆盆地中部则极端干燥少雨。地下水资源一般起源于山区降水和融雪,以地表或地下径流形式汇入盆地平原,期间经多次转化,最终消耗于盆地中心的沙漠地带。这种以山区—山前戈壁带—细土平原(绿洲带)—沙漠带的水平分带性以及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多重循环是西北内陆盆地下水资源形成和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形成了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的基本模式(图3-3-7)。

图3-3-7 西北典型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示意图

西北内陆盆地上游山区为区内地下水的最终形成区,由于海拔较高和地形切割,人类活动稀少;高山发育的冰川每年夏季消融,形成冰川径流,成为多数河流的源头。径流出山后,流经透水性极强的山前冲洪积扇,河水会大量入渗补给地下水,河川径流沿程减少;地下径流经过山前戈壁带至冲洪积扇缘地带又多以泉溢出,形成泉集河,河水汇集,向下游径流过程中,又通过河水沿途入渗、绿洲地区灌溉回归等方式补给沿途地下水。另外,尽管平原区也有降水,仅有少量入渗补给地下水。

天然条件下,地下水在流经盆地中游时,经过了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多次循环转化。山前洪积扇带地表水的入渗补给,是盆地中游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盆地冲洪积扇缘带是山前倾斜平原与细土平原的交汇过渡带。由于地势变缓,含水层岩性变细、透水性由强变弱、地下水流受阻,导致水位升高,因此地下水在地形低洼的地方以泉的形式大量溢出。扇缘带以下河段,也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处,在盆地某些地区受阻水边界的影响,地下水无法直接进入下游盆地,而是随基底抬升而上升溢出,转化为地表水进入下游盆地。近50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种循环转化模式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游盆地灌渠大多实行了高标准的衬砌,减少了地表水的渗漏,使地下水补给量大幅减少;同时盆地大量超采地下水用于灌溉,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少和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泉水溢出带的水量经历了由大到小并逐渐消失的动态变化过程。目前大多中游盆地原泉水溢出带泉水已基本枯竭,扇缘带以下河段地下水排泄量大幅衰减,中游盆地水循环模式由天然的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复杂转换模式逐渐向地表水—地下水的单一循环模式转变。

天然条件下,在盆地下游细土平原区或洼地,地下水水位变浅或出露地表形成湖泊,即尾闾湖,通过地表蒸发蒸腾,形成全排泄。近50年来,流域中、上游农业灌区规模的发展,耗用水量大幅度增加,使得进入下游地区的河川径流锐减,上游来水量持续减少,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来满足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水量亏损造成盆地地下水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地下水循环速度减慢。目前,盆地内天然湖、塘大多干涸消失,地下水自由溢出水面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多为河流山前侧渗、沿途线状补给为主,最终在下游地区形成全排泄,途经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多次转化的地下水循环模式。

四、西北内陆盆地区域水循环主要特征

1)地下水的输入、输出具有典型特征。山区降水与冰川融水在出山口的大量渗漏补给为盆地地下水主要来源。冲洪积扇潜水在其前缘细土平原带形成泉集河排泄,冲湖积平原、湖积平原地下水浅埋区主要为蒸发蒸腾排泄。

2)西北内陆盆地发育区域水流系统和局部水流系统。西北内陆盆地从山前到盆地尾闾湖(排泄中心)发育区域水流系统,区域水流系统之上发育山前戈壁平原、冲湖积细土平原以及湖积平原等局部水流系统,一般不具有中间性水流系统。区域地下水流系统,以地下水流面或相对隔水层同局部地下水流系统相分隔。

3)地表水与地下水多次转化,形成典型水循环模式。地下水资源一般起源于山区降水和融雪,以地表或地下径流形式汇入盆地平原,期间地表水与地下水经多次转化,最终消耗于盆地中心的沙漠地带。形成了以山区—山前戈壁带—细土平原(绿洲带)→沙漠带的水平分带性以及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循环模式。



  • 西北内陆盆地区域水循环
  • 答:西北内陆盆地包括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河西走廊地区。西北内陆盆地的区域水循环规律非常相似。 一、地下水输入与输出 柴达木盆地浅层地下水系统输入主要由山区河流垂直渗漏补给,渠道渗漏补给和农田回归水补给以及基岩裂隙水侧...

  •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区域水循环对比
  • 答: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区域水循环既有相似之处,同时由于大地构造、地形地貌和含水层结构的差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都各具特点,三大地区的区域地下水循环又存在着很大差别,见表3-3-1。 (1)华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东...

  •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
  • 答:西北内陆盆地包括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河西走廊等内陆盆地。西北内陆盆地下水系统结构具有相似性,其中柴达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能够很好地反映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的一般特征,具有代表性。 一、柴达木盆地...

  •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流场
  • 答:1)地下水位总体变化趋势均为自山前地带—湖积平原汇流区由高逐渐降低。受区域势能场控制,地下水的总体流动方向是由盆地周边向汇流中心汇集,湖盆中心尾闾湖是地下水的汇流中心。2)山前洪积扇和倾斜平原的中上部,水位埋深...

  •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
  • 答:地下水系统分级主要依据是构造盆地之间的分水岭或是不同山区到汇流中心(尾闾湖)的地表流域之间的分水岭。2)西北内陆盆地具有从山区到盆地中心的区域水流系统,具有前戈壁平原局部地下水系统,冲湖积细土平原局部地下水系统和湖...

  •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分级对比
  • 答:2)东北松嫩平原区域水流系统主要受地貌和一级地表水流域控制,中间水流系统受二级地表水流域和次级地貌控制,局部水流系统主要是三级地表水系控制,地下水系统分级主要的参照因子是不同级别地貌和地表水流域。3)西北内陆盆地区域...

  • 内陆河流域(盆地)
  • 答: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有内陆河流,地下水循环较为复杂,每个流域内地下水与地表水多次互相转化(图3.30),在天然条件下每一次转化都有比较确定的位置和相对稳定的数量关系(李文鹏等,1995)。在河流的上游山区,大气降水和冰川...

  • 西北内陆区的资源:
  • 答:1、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送到,水循环很不活跃,是我国气候最为干旱的地区。气候表现为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多风沙,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

  •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对比
  • 答:比如西北内陆柴达木盆地山前单一潜水含水层结构区依据地下水循环速率,150~200m以浅的潜水含水层为浅层含水层系统;200m以下,为深层含水层系统。准噶尔盆地中层承压含水层系统主要埋深在200m以内,地下水径流较慢,年龄较老;深层承压...

  •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化学场
  • 答:一、柴达木盆地水化学场 (一)地下水水化学水平分带 柴达木盆地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从周边山区向盆地中心湖区汇聚,从山区→山前→中心湖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相互依存;平原区水化学水平分带规律明显,具有内陆干旱盆地...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