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东坡为杭州留下了什么

2024-05-31m.verywind.com
苏东坡在杭州留下了什么~

  很少有一个城市像杭州那样,执着地保留着某个历史、

  文化名人那么多的印记。粗略地游一下杭州也许没有多少

  的感知,及至移居杭州后才深深地感受到,杭州已经把自已

  和苏东坡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历史在发展,城市在发育,

  这种融合已经升华为一种文化,它强有力地渗透到城市生

  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许多城市都有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街道,但也仅只

  一条而已。可是杭州却给予了苏东坡特殊的待遇。濒临西

  湖边两条最繁华的街道,一条叫“东坡路”,另一条叫“学

  士路”(苏东坡曾任翰林大学士)。似乎不这样就不能表

  达杭州人对苏东坡的感情。

  历史上出任过杭州知州的何止百人,可是能有几人留下

  姓名?苏东坡两度出任杭州,前后大约5年。从时间来

  说不算很长。然而他在任期间,体查民生疾苦,带领百姓疏

  浚西湖、修筑苏堤;清淤治河、防治水患;挖井引水、为民

  解决饮用咸水之苦。他走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直到现在杭

  州城还烙印着他的足迹。

  沿着南山路南行,经过“柳浪闻莺”不远是“学士港”。

  港湾上有一座开闭式木桥,这就是有名的“学士桥”。桥旁

  有一间两层楼的饭店,称“学士居”。不知此处当年是否就

  是东坡大学士的故居遗址。通过“学士桥”便到了“学士公

  园”。公园如半岛状伸入湖中,与雷峰塔遥遥相对。站在湖

  岸边近处柳枝低垂,远处白堤隐秀。日出时湖面涌金,雨色中

  烟雾空蒙。

  杭州人感念苏东坡,在于他给西湖的山水赋予了那么多的

  灵性,流传下歌颂西湖山水的千古绝唱。还在于他给西湖添加

  了浓墨重彩的一道美景---苏堤春晓!

  我爱苏堤。它是最有江南味和最有西湖味的地方。不仅是

  春天可以欣赏到桃红柳绿的美景。沿着苏堤散步,你还可以获

  得别处无法得到的惊喜。你可以领略到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

  城的姿容。可以见到湖中孤山峙立、三堤纵横湖间,把西湖分隔

  成几片湖面。往东看,小瀛洲等三岛鼎立湖中,波光潋影,明媚秀

  丽。苏堤,真个如西子美人“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外,苏东坡和杭州的市井文化、饮食文化也有诸多渊源。

  “东坡肉”和“吴山酥油饼”就是其中的代表。传说当年苏东

  坡为了犒劳筑堤民工,将猪肉用酒烧好送往工地。百姓为了感

  念他的功绩,把这种肉取名为东坡肉。至于“吴山酥油饼”说

  的是,一天苏东坡去吴山游玩,腹中饥饿。正值一位大嫂在卖点

  心。苏东坡买了一只并询问:这种点心叫什么名字?大嫂答:并

  无名字。苏东坡见点心一层层、一丝丝,很像蓑衣,说:就叫它

  蓑衣饼吧!我想大概是苏东坡的四川话让这位杭州大嫂听成了

  酥油饼。从此吴山酥油饼流传开来,并成为了杭州的著名小吃。

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侯,疏浚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疏浚以后,四周的田地不怕涝也不怕旱了。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乡的庄稼得了一个大丰收。老百姓感念苏东坡疏浚西湖得好处,到过年得时侯,大家抬猪担酒的给他来拜年。
苏东坡收下很多得猪肉,就叫人切成方,烧的红红酥酥的,然侯按着疏浚西湖民工的花名册,每家一块,将肉分给大家过年。太平的年头,家家户户过的好快活的,这时光又见苏东坡差人送肉,大家更高兴。老的笑,小的蹦。人人夸苏东坡是个好官,把他送来的猪肉叫“东坡肉”。那时的一家大菜馆的老板见人人夸“东坡肉",就和厨师商量,把猪肉切成方。烧的红酥酥的,也叫“东坡肉 ”。
这道新菜一出,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的不得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要杀十头猪还不够卖得,别的菜馆的老板看得眼红,也学做起来,一时间,不论大小菜馆,家家都有“东坡肉”。后来经同行公议,就把“东坡肉”定为杭州的第一道菜。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朝廷中得罪的那班奸臣本来就很恨他。这时见杭州的老百姓如此得爱戴他,心里很不舒服,他们中有位御史,就巧扮来到杭州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苏东坡。
那御史到杭州的第一天,在一家饭馆吃饭。跑堂得请他点菜,他一看菜谱,头一道菜就是“东坡肉”他邹起眉头一想,不觉高兴得拍桌子大叫“我就要这头一道菜”。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真得不错,向堂官一打听,知道这“东坡肉”是同行公议的第一道名菜。于是他就把杭州城所有的菜馆的菜谱都收起来,兴冲冲的回京了。御史回京后马上就去见皇帝说;“皇上,苏东坡在杭州贪脏枉法,把恶事都做绝拉!老百姓恨不的要吃他的肉呢?”皇帝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有何证椐啊?”御史就把那一大摞油腻的菜谱呈上。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谱,也不分青红皂白,传下圣旨将苏东坡革职,远远的发配到海南去了。苏东坡被革职充军以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象过去一样攒扬他。就这样“东坡肉”也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直到今天,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苏东坡纪念馆位于苏堤的南端,总占地一千五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四百平方米,由庭院、两层楼展厅用东坡世苑三部分组成。庭院中央,有一尊高达三米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苏东坡全身像。两层楼厅,楼下展区有苏东坡事迹介绍,充分展示了苏东坡救灾赈民、疏通六井、开凿运河和整治西湖等政绩。楼上殿区陈列了苏东坡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有苏东坡西湖诗意作品。整座展厅融书画、楹联、像碑为一体、并配以古筝弹唱。后院的东坡艺苑内,陈列着苏东坡书画的拓片、复制品及诗意画等,可供游人参观与选购。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豪放派诗人。苏东坡纪念馆坐落在苏堤南端的映波桥旁,占地1300平方米,建成于1988年12月28日。纪念馆主建筑为一幢翘角飞檐的二层仿古楼。楼前屹立着苏东坡的全身塑像。
纪念馆一楼展出了苏东坡家谱、年表和生平介绍,突出反映了苏东坡两次来杭担任地方官的政绩及其在杭的文学艺术成就;二楼展出了苏东坡的诗文著作、书画手迹复制品及当代书画名家以苏东坡诗为题材而创作的书画作品等。

留下了一快肥肉 叫东坡肉

  • 苏东坡在杭州留下了什么
  • 答:一条而已。可是杭州却给予了苏东坡特殊的待遇。濒临西 湖边两条最繁华的街道,一条叫“东坡路”,另一条叫“学 士路”(苏东坡曾任翰林大学士)。似乎不这样就不能表 达杭州人对苏东坡的感情。历史上出任过杭州知州的何止百人,可是能有几人留下 姓名?苏东坡两度出任杭州,前后大约5年。从时间来 说...

  • 苏东坡为杭州留下了什么?
  • 答: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侯,疏浚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西湖疏浚以后,四周的田地不怕涝也不怕旱了。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乡的庄稼得了一个大丰收。老百姓感念苏东坡疏浚西湖得好处,到过年得时侯,大家抬猪担酒的给他来拜年。苏东坡收下很多得猪肉,就叫人切成方,烧的红红酥酥的,然...

  • 苏东坡在杭州的故事
  • 答:苏东坡杭州清淤留下“天堂美景”,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京城,赴杭州担任通判。这是他一生中所到的第一个西湖。在杭州通判任上,苏东坡写下了描写西湖景色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白居易与苏东坡对杭州西湖的贡献
  • 答:白居易做官时政务清平,凡有穷人犯法,罚他在湖边种树;富人要求赎罪,就让他在湖上开垦几亩葑田。白居易三年知府,给杭州留下一湖碧水、一道长堤、六眼清井和二百多首诗词。2、苏轼 苏轼主持的疏浚工程规模空前,他巧妙利用从湖底挖出的淤泥用作农田的基肥及填埋湖边的一些低地湿地;再利用这些土地募集社会...

  • 杭州有那些好玩的? 苏轼在杭州留下了哪些印记?
  • 答:苏轼两度临杭,1071年任杭州通判,1089年以龙图阁大学士出任杭州太守。任职期间,他修井、赈灾、治病、浚湖、开河、引水。“东坡肉”、“苏公堤”、“三潭印月”……无不在述说着苏轼与杭州,尤其是西湖的不解渊源。苏轼元佑四年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时,西湖的沼泽化已经十分惊人了。根据苏轼的观察...

  • 苏轼去过几次杭州,有过什么样的故事?
  • 答:lhanguo 说的不对哦,苏轼在杭州留下的故事数不盛数啊!史实有之,传言亦有之.杭州也给苏轼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苏轼曾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通判杭州,又于元佑四年(公元1089)知杭州,共到杭州两次。上诗即是他第二次到杭州所...

  • 苏东坡在杭州的事
  • 答:苏东坡曾两度到杭州做官,合计大约五至六年的时间,就是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苏东坡在杭州的历史上留下了整治西湖的记载。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任职的时间是公元1069年,那一年苏东坡三十六岁,任的官职是通判,这是地位在知州官之下的地方官。苏东坡到任以后,致力于西湖水利和杭州城市发展的调查研究,...

  • 【书评】《苏东坡传》:苏东坡与杭州
  • 答:杭州从古至今便是个好地方,很多文人诗人都热爱这里,为这里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些佳作,苏东坡更不例外,正如文中所说,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也许在苏东坡的心里,杭州就是他的唯一一个故乡。比起他出生的地方,苏东坡给杭州留下的诗却更有名,更被人津津乐道。尽管他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来此,...

  • 苏东坡为杭州留下了什么
  • 答: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豪放派诗人。苏东坡纪念馆坐落在苏堤南端的映波桥旁,占地1300平方米,建成于1988年12月28日。纪念馆主建筑为一幢翘角飞檐的二层仿古楼。楼前屹立着苏东坡的全身塑像。纪念馆一楼展出了苏东坡家谱、年表和生平介绍,突出反映了苏东坡两次来杭担任地方官的政绩及其在杭的文学...

  • 宋朝诗人苏轼治理西湖造福百姓并留下千古名句?
  • 答: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苏轼游西湖,写下两首诗作,第一首写诗人在晨曦中迎客,在晚雨时与客共饮,沉醉与西湖的雨景之中;第二首对西湖景色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描写概括品评,以西施之美比喻西湖之美。这一组诗为《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