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二阿哥胤礽为何被康熙帝两度废立?

2024-06-01m.verywind.com
~

胤礽,清朝唯一一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皇太子,清圣祖(康熙帝)嫡长子,齿序行二,生母为清圣祖原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出生,次年即被父亲清圣祖正式册立为皇太子。


因为名分早定,可以这么说,胤礽从懂事起,天底下除了曾祖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和父亲清圣祖,就是他最大,所有人都得围着他转。而这样的成长环境也造就了胤礽任性妄为的性格和对兄弟、甚至父亲的冷漠。到最后,胤礽甚至喊出了“古往今来,岂有四十年太子乎?”这话什么意思?“爹啊,你怎么还不死?”不是吗?


康熙四十七年,清圣祖第一次废黜胤礽只不过是长期父子矛盾的总爆发而已。实际上,很早之前清圣祖就已经对胤礽有所不满了。早在清圣祖亲征噶尔丹期间,胤礽与皇三子赴大营探望病中的父亲清圣祖时,胤礽便表现得相当冷漠,以至于清圣祖很快便将他打发了回去,单独留下了胤祉。此事让清圣祖的心阵阵发凉,多年之后废黜胤礽时清圣祖仍然提起此事,可见影响之深。对皇帝老爹尚且如此,对兄弟、群臣可想而知。清圣祖给出的废黜胤礽的理由当中就有对兄弟冷漠和虐待大臣这两条。


除此之外,因为清圣祖大肆任用其他儿子,让胤礽觉得自身的地位遭到了严重的威胁,实际上也的确如此。胤礽为了自保,身边渐渐聚集了不少所谓的“太子党”,而皇太子结党自古以来都是皇帝们的大忌,这也为后来清圣祖废太子埋下了伏笔。到了最后,清圣祖内心甚至近乎已经认定胤礽心怀不轨了,就连儿子在屋外看看他这位老爹在干嘛都成了“窥视君父、图谋不轨”的罪名。足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终,康熙四十七年,父子矛盾总爆发,清圣祖正式迈出了废太子这一步。


其实,彼时的清圣祖内心也是纠结的。毕竟自己在胤礽身上倾注了太多地心血,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从内心而言,清圣祖并不愿意接受自己对胤礽的培养是失败的这个结论。这也是后来清圣祖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清圣祖第一次废太子之前自己也没有料到问题会这么严重。


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唯一的嫡长子、皇太子没有了。理论上,所有的庶出儿子都有机会。于是,清圣祖的儿子们纷纷粉墨登场。先是皇长子胤禔暗示父亲杀了胤礽,并表示自己愿意担下这个骂名。紧接着,皇三子胤祉举报胤禔以巫蛊之法魇阵胤礽。再之后,皇八子胤禩也跳了出来,联络群臣上书举荐自己出任新太子,这一切的一切让清圣祖有些始料不及。虽然清圣祖知道儿子之间有争斗,这也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清圣祖没有想到,儿子们之间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而且群臣也早已开始纷纷站队了。

面对诸子夺嫡的白热化,晚年的清圣祖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时候,清圣祖最需要的是政局稳定。可是,无论选谁当这个新太子都避免不了与胤礽同样的命运,成为众矢之的无可避免,政局动荡也无可避免。因此,清圣祖最终选择了恢复原状,复立胤礽。既是为了杜绝其他儿子的争储之心,也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不甘心,作为父亲,清圣祖还是希望儿子胤礽经历过挫折会有所收敛、有所好转。这是在给胤礽机会,同样也是给自己机会。


于是,康熙四十八年,清圣祖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希望以此来压制其他儿子的争储之心,维持政局稳定。可是,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想再关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胤礽第一次被废让其他皇子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非但没有就此停止对储位的觊觎,反而变本加厉,毕竟搞掉了胤礽自己才有希望。同时,胤礽经过第一次被废之后,并没有痛改前非、低调做人,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最终导致第二次被废。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前,清圣祖一心一意在培养这个自己选定的接班人,并没有考虑其他人选。第一次废太子,清圣祖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儿一时气愤,并没有事先想好接替胤礽的人选。在看完儿子们的表演之后,算是勉强默定了一个或者几个考虑人选。但是,清圣祖也拿不准,还要继续考察考察。同时,可能也是为了保护这个接班人。

毕竟一旦立为皇太子,几乎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倒不如让胤礽复位,如果胤礽能痛改前非,那就还是他,省的费事。如果胤礽真不行,正好可以借着这段时间考察考察新接班人。康熙五十一年,清圣祖第二次废太子,一来是因为清圣祖认定胤礽真的不行,二来选定的接班人基本上已经经受住了考验,清圣祖已经下定了决心。最终,胤礽第二次被废,幽禁终老。此后,因为胤礽的前车之鉴,清圣祖再也没有明立皇太子。于是便有了后来清世宗皇位来路不正的传言。




因为胤礽本身也非常有实力,但是做事太过于心狠手辣,所以被康熙皇帝两度废立。

因为胤礽是嫡长子,被立为太子是自然的事情,但是他不能够令康熙满意,所以最终两次被废除。

第一次被废是因为二阿哥当太子时间太久了,以致他渐渐有了怨言,私底下传出要等到什么时候就怎么样的大逆不道之言。而康熙正好年纪越来越大,对于朝政越来越难把控,所以老是担心自己会被二阿哥毒杀,从而废除。但因为康熙帝对其生母感情深厚,在其身上又花费了许多心思,后来重新复起。
第2次被废是因为二阿哥跟兄弟不和睦,同康熙帝有矛盾,再加上娇奢淫逸被人举报,所以被废

  • 康熙的皇太子胤礽为什么被两废两立?
  • 答:胤礽被两立两废的原因是:1、第一次被立:康熙帝与皇后感情甚笃,皇后驾崩以后康熙帝万分悲痛,决定立皇后的孩子胤礽为太子,并且在皇后隆重治丧后亲自承担起抚养皇后遗孤胤礽的重任。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日,康熙帝册封胤礽为皇太子 2、第一次被废:南巡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

  • 康熙二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 答:第二次废太子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终以“狂疾益增,暴戾僭越,迷惑转甚”的借口,再将胤礽废黜禁锢。

  • 康熙朝的太子两次被废具体因为什么原因?是同一个太子被废两次吗?
  • 答:2、第二次被废 康熙四十八年因为大阿哥与八阿哥争储失败,康熙帝诸子矛盾激化,为了缓和局势,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复立胤礽为皇太子。而自初次被废黜后,胤礽一反常态,行为疯癫,便被康熙帝怀疑他是被鬼附身;康熙帝也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直至康熙四十九年四月,议处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

  • 康熙为什么两次废掉太子胤礽
  • 答:第二次被废 康熙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于是在1709年下诏立胤礽为皇太子。按理说,胤礽经过上次的教训,应该收敛一下,讨康熙老人家的喜欢。可他还是故态复萌,重新结党营私,一个崭新的太子党又诞生了。随着太子党的不断壮大,康熙再次出手打击太子党。1712年,再次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胤礽两次被...

  •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两废两立太子?
  • 答:因为大阿哥与八阿哥争储失败,康熙帝诸子矛盾激化,为了缓和局势,康熙帝再立胤礽为太子。4、皇太子复立后,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皇太子在策划逼父皇尽早让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决定再废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

  • 康熙太子胤礽被废原因
  • 答:3、外延娱乐生活:太子胤礽花费大量时间在各种娱乐活动上,康熙帝认为这严重干扰了他的学业,以及对未来统治国家的认真态度。太子的不良生活态度与康熙帝对皇族成员严格的期望不符,因此被视为废黜的理由之一。康熙死后废太子胤礽有多惨 康熙死后废太子胤礽被幽禁至死。即使二次废立之后,康熙都依旧对胤礽抱...

  • 康熙为什么让老二做那么多年的太子,立了又废,废了又立,虽然有利于防止...
  • 答:(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十三岁的胤礽在刚刚竣工的文华殿为满汉大臣讲学,此后,胤礽又多次在文武大臣面前讲解儒家经典)至于废立原因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因素 1、特殊时期 当时处于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向中央集权过渡时期,预立储君,包括皇帝、满洲贵族和储君本人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比如,...

  • 二阿哥胤礽为何被康熙帝两度废立?
  • 答:康熙五十一年,清圣祖第二次废太子,一来是因为清圣祖认定胤礽真的不行,二来选定的接班人基本上已经经受住了考验,清圣祖已经下定了决心。最终,胤礽第二次被废,幽禁终老。此后,因为胤礽的前车之鉴,清圣祖再也没有明立皇太子。于是便有了后来清世宗皇位来路不正的传言。

  • 胤礽为什么被两立两废?
  • 答:胤礽被两立两废主要原因是胤礽性格上的缺陷,胤礽从小缺少母爱,也感受不到亲情,因此他对人都比较冷漠。因为胤礽孤傲的性格,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关键时刻自然也没有人帮衬,得不到帮助就算了,胤礽的哥哥还向康熙告发他。康熙的长子胤褆,说胤礽乱打王公大臣、截留供品、放纵下人。这些劣迹都使康熙对...

  •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对太子胤礽两废两立?
  • 答:他的行为举止更加肆意妄为。也是因此,身为一个太子,以后是要继承皇位的人,怎么可以如此肆意妄为。康熙那也觉得太子已经不堪大任,而且他希望能够保全这个儿子,而能保全她的唯一方法,就是让他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因此就再次将他废太子并圈禁起来。因此也就出现了两废两立 ...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