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介词代词

2024-06-01m.verywind.com
~

1. 语文文言文中全部的代词和介词有哪些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此外,现代汉语 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例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同上) 我们认为介词的范围应该从严,只有动作意义已经虚化,不单独作谓语,或者作谓语时同作介词时意义又明显区别的词才能算作介词。因此,古代汉语介词只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下面对“于(於,乎),以、因、为、与”等较复杂而特殊的用法做一些介绍。 一、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

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句践栖於会稽之上。 《国语·句践灭吴》 这 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

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

例如: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涉及的对象。例如: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荀子·大略》 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比较。

例如: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这 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

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

“寒於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於”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 也使用,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被动。(见被动表示法一节) 二、以 “以”字原是动词,义同“用”,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

例如: 寿毕,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 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鞍之战》 “以剑”“以肱”均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第二种用法是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例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以八千人”是率领八千人的意思。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例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例如: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以” 字的用法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

“以”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上边举的《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一例,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二是它的宾。

2. 语文文言文主谓宾怎么区分,还有介词代词什么的

主语一般是名词性或代词性的成分,句子的陈述对象。也可借用英语中,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

谓语一般是谓词性成分,即动词和形容词,极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名词充当。

宾语也是名词性成分。动作的承受者。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用于修饰主语或宾语。

状语一般是副词,修饰谓语。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可以是介词结构或者是方位名词。

补语是对行为动作的补充,表示行为动作的状态等等。

句子的主干结构就是主谓宾,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无限的延伸,加各种成分……

在句子中的语序是这样的: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例,我打你。我(主语)、打(谓语)、你(宾语)

我狠狠地打了你。我(主语)、狠狠地(定语)打(谓语)、你(宾语)

3. 文言文里什么叫做介词

文言文中以下词的意思!之、乎、者、也、焉、为、若、其、乃、以、所、与、而、于、因、既、何、及 。。。等1、之

(1) 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她、它 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蔺列传》

3>;表近指 今译为:这 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助词

1>;表结构 今译为:的 例释: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

2>;主谓之间取独 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

4. 文言文的介词,连词,副词怎么判断

文言虚词的复杂性及其用法的特殊性——古代汉语的虚词

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其它文言虚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些用法甚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文言中常用的副词有:“益、少、略、略无、但、方、几、既、既而、固、盖、乃、弗、非、未、毋、勿、莫、窃、谨、敬、请、幸、辱、愚、相、见”等;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及”等;常用的连词有:“而、且、则、虽、然、然则、固”等;常用的助词有:“也、矣、耳(尔)、焉、乎、

欤(与)、邪(耶)、哉、夫、者、所”等。助词中除去者、所这两个特殊的助词外,其它都是语气助词,即叹词。

文言虚词的复杂性表现在它们的数量之多,使用的频率之高,且具体用法与现代汉语又大相径庭。文言虚词的特殊性表现在它们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用”和“一词多性”的特点上。现代汉语的虚词多数是一词一义,一种用法,词性一般也是固定的。古代汉语的虚词则不同,例如文言中极为常见的一个虚词“之”,多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有时也可用作代词(相当于“他”或“他们”);有时用作动词(相当于“到”、“往…去”)。其后两种用法已变成实词了。在汉语的发展变化中,唯独虚词的变化最大,只有少数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的某些特殊语句中继续使用,其余已极少使用,或虽在使用,但意义已完全变了。例如古汉语中的“所以”和“虽然”这两个虚词,“所以”是表示“…的原因”的意思;“虽然”表示“即使这样”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它们只是一般的连词,没有上述的意思。 确切理解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不仅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对于提高阅读、鉴赏古文的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如何才能正确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虚词呢?一是要多读一些名家的古文作品,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力求甚解,增加对文言词汇的感性认识。二是可将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并与现代汉语的相同词语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特别是不同点,熟悉它们在用法上的一般规律。久而久之,功到自然成。

5. 文言文介词之的用法

解答:

一、用作代词:

①表第三人称。例如:

吾得兄事之。(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②这,这些。例如: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

①相当于“的”。

②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

吾妻之美我者。(佚名《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宾语前置标志。例如:

夫晋,何厌之有?(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⑤音节助词,无实义。例如:

顷之,持一象笏至。(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用作动词: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6. 文言文里什么叫做介词(请不要到百度上去

介词、介系词(英语:ad+position),在语法里是一个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字缀。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短语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所处、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的词。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扩展资料:

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 (表示时间);(在)家自修 (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 (表示方式);(把)作业做完 (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 文言文中介词后的代词
  • 答:文言文中介词后的代词具体如下。1、第一人称:吾、我、余、予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我的我们的。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2、第二人称:汝(先秦古籍中也作女,音rú)、尔(ěr)、若、乃、而...

  • 文言文介词代词
  • 答:文言中常用的副词有:“益、少、略、略无、但、方、几、既、既而、固、盖、乃、弗、非、未、毋、勿、莫、窃、谨、敬、请、幸、辱、愚、相、见”等;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及”等;常用的连词有:“而、且、则、虽、然、然则、固”等;常用的助词有:“也、矣、耳(尔)、焉、乎、 欤(与...

  • 文言文介词有哪些
  • 答:(范仲淹《岳阳楼记》)(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①余是以记之.②一言以蔽之.(成语)(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 3...

  • 文言文里什么叫做介词
  • 答:文言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有的、表时间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使用频率高,用法...

  • 文言文介词大全
  • 答:2. 文言文里什么叫做介词 文言文中以下词的意思!之、乎、者、也、焉、为、若、其、乃、以、所、与、而、于、因、既、何、及。。。等1、之 (1) 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她、它 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

  • 文言文介词的用法
  • 答:1. 文言文介词之的用法 解答:一、用作代词:①表第三人称。例如:吾得兄事之。(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②这,这些。例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用作助词:①相当于“的”。②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吾妻之美我者。(佚名《邹忌讽齐王纳谏...

  • 初中文言文介词
  • 答:文言文常用的介词有“于”(乎)、“以”、“为”、“从”、“自”、“在”等。 其中,“于”、“以”、“为”用 得最普遍。 文言文介词不同于现代白话文介词的特点是: 第一,文言文介词动作性较强。 除了“於”(于)字以外,几 乎都有动词、介词两类词性。 试举数例: ①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文言文的介词,连词,副词怎么判断最好能举点例子
  • 答:副词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以”,秦亦不以城予赵。“以”用在名词“城”前,介绍“城”给动词“予",是介词,译为“把”。还如,佘与四人拥火以入。"入”后省略了代词“.之",“以”连接两个动宾短语“拥火”与“入之”,是连词,表示承接,可不译。...

  • 文言文里什么叫做介词(请不要到百度上去
  • 答:介词、介系词(英语:ad+position),在语法里是一个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字缀。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短语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所处、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的词。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

  • 文言文介词理解
  • 答:1. 如何理解文言文中的介词 (1) 文言文中介词的概念 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用 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与其 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 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 式、对象等。介词能带上宾语,但不能充 当谓语。介词主要有“于(於、乎〉、以、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