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历史上辛弃疾的早年经历是怎样的?

2024-06-02m.verywind.com
军献祛痘印效果怎样,祛痘印痘坑怎么样?~

说到辛弃疾,我们想到的就是在教科书中关于辛弃疾的各种诗词。是一位诗人,文人,但是辛弃疾的前半生是征战沙场,有威名赫赫。"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就是出自南宋枢密使,著名词人辛弃疾之手。我们看完这句词是不是有一种豪情壮志、“冲破云霄”、报效祖国的感觉。

而这句词的大意也是差不多,大意是“这样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争取祖国统一的决心”。其中“补天裂”运用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比喻为收复中原,统一山河的理想。看的出辛弃疾是有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在我们所知中,辛弃疾是一位著名的词人,是属于豪放派。但是早年的辛弃疾却是一名征战沙场的“将军”,说是民族英雄也不为过。看词中那气吞山河,有着伟大抱负的言辞,更是表示着辛弃疾心中的斗志,那么辛弃疾的早年是怎么样的?

在我们学习过的教科书中,看到辛弃疾的作品,我们是不是发现一个现象,这些诗词中以战争题材的占比很多。可以看出辛弃疾除了是一名诗人、文学家,还是可能会是一个非常有爱国情怀的将军。而实际上也确实是。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是南宋的官员,将领,文学家。在中年之后别号为“稼轩居士”,是豪放派的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我们也知道北宋是覆灭于“靖康之变”,在公元1125年(金天会三年)的时候,金国派军攻打宋朝,宋朝因为“重文轻武”的原因,导致军事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直是一个很大的弊端。金军一路势如破竹,在几次撤军和大战后,于公元1126年末,北宋首都沦陷,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桓二帝被虏。次年北宋覆灭。

“靖康之变”造成了结果不仅是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桓二帝被虏,还有大量的皇室人员,也直接导致拉了北宋的覆灭。不仅如此,连黄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陕西地区,也被金国管辖。金国开始建立了“伪齐政权”,之后废除了齐国,直接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

之后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宋高宗赵构建立了南宋。而辛弃疾出生了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而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是属于金国的统治,山东也处于金国的管辖。辛弃疾是汉人,但出生于金国。

辛弃疾的爷爷辛赞曾经是北宋的高官。但是在“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爷爷辛赞因一些原因最终不能南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在金国任职。但虽是如此,辛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虽然辛赞是宋朝的高官,官至开封知府,但是却为官清廉如水,为人刚正不阿。辛弃疾的爷爷从小就教育辛弃疾不要忘记国耻,将来长大了一定要为国家做贡献。辛弃疾在这样一个爷爷的抚养下读书识字,学习为人处世之道,自然也是耳濡目染了一身正气,满腔热血。

辛赞还带着辛弃疾到处登高,指着大好河山告诉辛弃疾这些其实都是大宋的领土,辛弃疾从小培养了一颗爱国之心。加上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少年时期,由于辛弃疾出生于书香门第,也知道以科举为目标,参加两次科举结果都没有中。加上汉族人民在金人的压榨下,开始奋起反抗。辛弃疾也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两千人起义军,直接弃笔从戎,辛弃疾舞刀弄枪是样样精通。由于仰慕耿京,于是,辛弃疾带着他自己的部队人马前来投奔耿京,耿京一看这个文武双全的人才难得,非常高兴,立马收入帐下。

之后辛弃疾奉命负责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系。辛弃疾也受到了南宋皇帝的重视,受封为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但是在这个时间段中,起义军中出现了叛徒,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并带着人马投降了金军。义军一时间群龙无首,义军队伍开始溃散。

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那是气愤填膺,直接带着几十个骑兵,一路奔袭,直接袭击了几万人的营地,将叛徒活捉带回了建康城(南京的古称),叛徒在南宋首都斩首,辛弃疾此举震惊朝野。辛弃疾则以其惊人的勇武和豪壮,在当时南宋朝廷上下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从此,辛弃疾一直在南方做官。此时辛弃疾才二十多岁。

辛弃疾初来到南方时,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但是南宋根本就没想着开拓,只图岁月静好。但是辛弃疾的志向就是恢复中原,这样怎么能行呢,于是天天在朝堂上吵着要打回去。但是此时朝廷还唯恐辛弃疾将大金惹怒了,万一大金南下,打扰南宋的“清梦”。

朝廷也为此烦恼,但是绝对是不能让辛弃疾去打金国的,于是哪里有叛乱,就让闲不住的的辛弃疾去平定,辛弃疾也有事情做了,朝廷也少了烦恼。之后辛弃疾到湖南任官,发现湖南人彪悍,于是组建一支军队。

但是被上面知道辛弃疾是为“北伐”准备,之后就被朝廷撸了下来。转为转运使、安抚使的官职,总之是不能让他和军队接触。辛弃疾成了治理荒政、整顿治安的角色。但是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

于是辛弃疾终其一生,都没能再领兵打仗,更别提什么北伐了。于是辛弃疾写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的理想抱负、仕途坎坷而不得志,一腔热血无处洒,前前后后二十多年的职场生涯让他看明白了自己的老板根本就没有任何政治抱负,纵然有很多遗憾,但无奈现实如此,最终决定辞官回家安享自己的晚年。这就是辛弃疾前半生的经历。

隐居之后的辛弃疾却在64岁的时候重新被启用,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金国人打过来了。而宋朝本就是重文轻武,朝廷众人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实策。辛弃疾本身的志向就是恢复中原,辛弃疾壮志未酬,欣然上任!

但是情况却不乐观,本来好好金人为何南下呢?是因为被蒙古逼的,蒙古开始崛起。我们也知道蒙古铁骑的战斗力。金人被逼无奈只好捡软柿子拿捏。金人已经到了“破斧成舟”的境地。

虽然辛弃疾重新上任,但是却没去成,被人弹劾撸了下来,因为朝廷派人去和金国人求和。而金国的人却让宰相的首级交换才能求和。求和没成。最终还是让辛弃疾出山。

而这次是再也没人阻拦了。相信我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那就是因为宰相放话了,因为求和就要宰相的身家性命啊。宰相可是位高权重啊,意见还是会很受重视的。但是为时已晚,六十八岁的辛弃疾此时卧病在家。任命下达后,还没有去就任,就在家中病死。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的后半生其实并不得志,由于南宋朝廷上下萎靡不振,抗金收复失地的抱负难以实现,辛弃疾郁郁不得其志,只能以诗词歌赋消遣解闷,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

辛弃疾一生高开低走,年少能够如愿在沙场杀敌,回到朝廷之后不但没有受到重用还受到各种排挤,说到底还是因为南宋朝廷懦弱,甘于偏安一隅,这才没落了这位文武双全的人才。

辛弃疾是一位历史上的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而我国历史也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英雄人物,才这么绚丽多彩吧。但是我们看待历史不应该只是研究和回顾,而是应该把他们的精神运用起来。不应是仅仅摆在那里说中国文化,而是应该贯彻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国人素质的一部分,感受到这种深厚的文化气息。

大家对辛弃疾的一生怎么看?下方留言说说你的见解和看法。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历史上辛弃疾的早年经历是怎样的?
  • 答:辛弃疾也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两千人起义军,直接弃笔从戎,辛弃疾舞刀弄枪是样样精通。由于仰慕耿京,于是,辛弃疾带着他自己的部队人马前来投奔耿京,耿京一看这个文武双全的人才难得,非常高兴,立马收入帐下。 之后辛弃疾奉命负责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系。辛弃疾也受到了南宋皇帝的重视,受封为承务...

  • 辛弃疾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阶段?
  • 答:一、青少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

  • 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是什么?
  • 答: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是: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五月十一日(1140年5月28日)卯时,祖上为狄道人,自始祖辛维叶时迁居济南历城。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遂仕于金国。尽管如此,辛赞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

  • 辛弃疾一生主要的经历
  • 答:辛弃疾1140年生于金国,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

  • 搜集辛弃疾童年,中年,晚年的资料
  • 答:您好: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早年经历: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

  • 哪位好心人帮我找一篇关于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啊,太急了.
  • 答: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一起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

  • 关于辛弃疾的真实历史事件有哪些
  • 答:可是他们能追上的,只是已经消逝在天边的股股黄尘。 这一壮举,显示了辛弃疾青年时期就有着机智勇敢、嫉恶如仇的品格和不平凡的军事才能。 辛弃疾在耿京的队伍中渡过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段生活,成了他实现抗敌报国愿望、充分施展才能抱负的最难忘经历。 这段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深刻影响。 在他南渡以后,这...

  • 辛弃疾的资料,快点回答,要做完
  • 答:辛弃疾生长在金统治区,对于北方各族人民反金斗 争有深切的体验,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抗金、恢复,成 为辛词的重要内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 初”(〔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在词 作中记录了自己早年一段传奇式的经历。南归后,他时 时刻刻将中原故土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挂在心头。“凭 栏...

  • 辛弃疾100字简介
  • 答: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

  • 辛弃疾生平
  • 答: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