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谁说的 “以心度心,以身观身”的具体解释?

2024-05-01m.verywind.com
天地生命成长条例:以身观身是什么?以家观家是什么?以乡观乡是什么?以国观国是什么?~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原文如下: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于剑术的不可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以脱掉,如果子孙能够遵循、守持这个道理,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
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他的德性就会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
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以心度心,以身观身”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去理解和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建立起一种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关系。
具体来说,“以心度心”是指通过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他人的感受,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的视角出发,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这需要我们尽量抛弃自身的偏见和主观感受,尽量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感受。
“以身观身”则是指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受他人的体验,也就是在理解对方感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体验对方的处境和情感。这需要我们尝试进入对方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
这种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培养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这种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处。

这句话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说。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原文如下: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于剑术的不可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以脱掉,如果子孙能够遵循、守持这个道理,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

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他的德性就会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

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扩展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此五句。是言圣人视家国天下。无所不至之义。圣王观天下众人之身。如自己之一身。观自己之一身。即是天下众人之身也。譬如身不自爱。以爱身之心。爱于天下。财不自利。以利己之心。利于天下。与民同乐。与民同忧。惟知天下之身。不知自有其身。惟知同于一身。不知自私一身。所以在在观身。而进修不异。人人观身。而修己同然。以身观身。盖是此义。圣王不但以身观身而已。又能以家观家。家之中。有父母。有兄弟。有夫妇。有子孙。天下之家。皆如是也。圣人观天下之亲。不异于自己之亲。观天下之家。不异于自己之家。所以致于家者。即以教于天下。教于天下者。即如教于一家。家家有六亲之美。家家全人伦之道。天下之人同然而观。不异于观。同齐其家。不异于家。故曰。以家观家。圣王不但以家观家。又能以乡观乡。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共一万二千五百家。谓之乡。圣人处于一乡之中。观天下之乡。不异于本土之乡。本土之乡。不异于天下之乡。所以化于一乡者。即以化于天下之乡。化于天下之乡者。即如化于一乡。一切乡党之风俗自美。一切邻里之德化自淳。文中言。以乡观乡。盖是此义。圣王。又不但以乡观乡而已。又能以国观国。国虽有大国小国之分。有邻国本国之异。圣王道同天下。不生本国邻国之心。德被生民。不起大国小国之见。因时顺理。而万国同观。修德省躬。而千邦一致。国国同观。而国无异政。观有同心。而心无异心。故曰。以国观国。圣王之德。又不但以国观国而已。又能以天下观天下也。天下虽大。圣王也有仁覆遍及之心。虽遐方异域。不因远而视为度外。虽山河险阻。不因难而懈其抚字。所以四海同风。万民乐业者。圣人不敢以天下为己有。观天下于大公也。六合一道。朔南教讫者。圣人化天下为己任。观天下以一心也。观天下于大公。观天下于一心。圣人所以无一毫私意。无一念不谆至也。故曰。以天下观天下。——《道德经讲义 清 宋龙渊》

老子姓老不姓李,这是李世民给改的。孔子姓孔庄子姓庄,韩非子姓韩非,怎么到了老子这突然姓李了?

  •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身观身,以国观国!懂了吧?观看!
  • 答:利于天下。与民同乐。与民同忧。惟知天下之身。不知自有其身。惟知同于一身。不知自私一身。所以在在观身。而进修不异。人人观身。而修己同然。以身观身。盖是此义。圣王不但以身观身而已。又能以家观家。家之中...

  • "修其身,其德乃真."解释一下确切意思和出处??
  • 答:修之身,其德乃真.出自《老子·德道经》.全文如下: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 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

  •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
  • 答:他说我没有其他的巧妙,只有一句话“以此”,“以此”就是前面所说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善建者不拔。而如果以人之道...

  • 道德经全文
  • 答: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什么意思
  • 答:该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 阅读《道德经》第72章有感
  • 答: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zhǎng);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从这里...

  • 道德经原文以及翻译
  • 答: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

  • 《老子》这本书的全文?高悬赏!
  • 答: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

  • 案件如何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答: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一般案件在中级法院就是终审了。如果你对判决不服,可以向二审法院的上级法院依法提起申诉,也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但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普通案件的申诉,一般是不受理的,不过,你可以试一试。

  • 道德经全文
  • 答: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