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政理刘向文言文

2024-05-20m.verywind.com
~

1. 《说苑》刘向 文言文 翻译

孔子曰:“存亡祸福,皆在已而已,天灾地妖,亦不能杀也。”昔者殷王帝辛之时,爵生乌于城之隅,工人占之曰:“凡小以生巨,国家必祉,王名必倍。”帝辛喜爵之德,不治国家,亢暴无极,外寇乃至,遂亡殷国,此逆天之时,诡福反为祸至。殷王武丁之时,先王道缺,刑法弛,桑谷俱生于朝,工人占之曰:“桑谷者,野物也;野物生于朝,意朝亡乎!”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此迎天时得祸反为福也。敬妖孽者.天所以誓天子诸侯也;恶梦者,所以警士大夫也。故妖孽不胜善政,恶梦不胜善行也;至治之极,祸反为福。故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夫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齐顷公是也。齐顷公、桓公之子孙也,地广民众,兵强国富,又得霸者之余尊,骄蹇怠傲,未尝肯出会同诸侯,乃兴师伐鲁,反败卫师于新筑,轻小嫚大之行甚。俄而晋鲁往聘,以使者戏,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逢丑父,于是戄然大恐,赖逢丑父之欺,奔逃得归。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出会与盟,卑下诸侯,国家内得行义,声问震乎诸侯,所亡之地弗求而自为来,尊宠不武而得之,可谓能诎免变化以致之,故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此得失之效也。(《说苑》

孔子说:“人的存亡与祸福,都决定于自身,天灾地祸,不能使人灭绝。”当年殷王帝辛主政之时,一只小雀在城角生了一只乌鸦,懂预测的人占卜后说:“平凡细小孕生巨大,国家必定有福泽,大王的威名将更显著。”帝辛沉迷在小雀带来的吉兆中,荒废政事,不治理国家,残暴到了极点,外敌于是到来,殷国就这样灭亡了,这就是违逆天意,福泽反化作祸患到来。殷王武丁当政之初,先代君王治国的法则被废弃,刑法遭到毁坏,桑树和谷物长在朝堂上,懂预测的人占卜后说:“桑谷,是长在野外的东两,现在长在朝堂,意味着国家要灭亡。”武丁惶恐不安,于是戒慎自身提高品行,思慕先代君主的仁政,使被灭亡的诸侯国重新兴起,承续已断绝的世祀,推举隐居的贤人,申明奉养老人的做法;三年之后,远方的诸侯国君,十分高兴,前来朝拜的有六个诸侯国,这就是顺应天意得祸反变为福。因此,怪异不祥的事情,是上天用来告诫君主和诸侯国君的;恶梦,是上天用来告诫士大夫的。因此,怪异不祥的事物,不能战胜仁政,恶梦胜不了美好的品行;至为用心地治理国家,祸患就会变为福泽。所以太甲说:“天造的灾祸,还可以避开,自己制造的祸患,是不能够逃避的。”

福泽在不得志中产生,祸患在目的已达到之后出现,齐顷公就是这样的。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子孙,他当政之初,土地广阔,百姓众多,军队强大,国家富裕,又有桓公称霸时余下的尊崇,骄矜傲慢,从不肯会见诸侯;还发兵攻打鲁国,回来的时候又在新筑打败卫国的军队,既轻侮小国又傲视大国,行为十分嚣张。不久晋国与鲁国前来问候致意,齐国竟拿使者来开玩笑,晋鲁二国发怒,寻求盟友相助,得到卫国与曹国的支持,四个国互相帮助,约定在鞍这地方开战,狠狠地击败齐国的军队,抓获了齐顷公,斩了逢丑父,于是齐顷公非常震恐,依仗逢丑父的欺诈,得以奔逃回国。回来后,齐顷公悼念死者慰问病者,七年不沾一滴酒,不吃肉,置身子琴瑟箫管之外,远离歌姬美女,拜会并与诸侯结盟,屈居诸侯之下,在国内施行仁义,声望远播到各诸侯国,以前失去的土地,未曾索取却自送上门,尊荣的地位不用武力就得到,可以说能够屈曲自勉于是变辱为荣,所以说,福泽在不得志中产生,祸患在目的已达到之后出现,这是成功与失败的功效。

2. 刘向《说苑· 政理》选段翻译

原文: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译文:

齐桓公出外打猎,因追赶野鹿而跑进一个山谷时。看见一老人,就问他说:“这叫做什么山谷?”回答说“叫做愚公山谷。”桓公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回答说:“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桓公说:“今天我看你的仪表举止,不像个愚笨的人,老人家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呢?”回答说:“请允许臣下一一说来。我原来畜养了一头母牛,生下一头小牛,长大了,卖掉小牛而买来小马。一个少年说:‘牛不能生马。’就把小马牵走了。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就把这个山谷叫做愚公之谷。”桓公说:“老人家确实够傻的!您为什么把小马给他呢!”

3. 文言文刘向《说苑》翻译

孔子说:“人的存亡与祸福,都决定于自身,天灾地祸,不能使人灭绝。”当年殷王帝辛主政之时,一只小雀在城角生了一只乌鸦,懂预测的人占卜后说:“平凡细小孕生巨大,国家必定有福泽,大王的威名将更显著。”帝辛沉迷在小雀带来的吉兆中,荒废政事,不治理国家,残暴到了极点,外敌于是到来,殷国就这样灭亡了,这就是违逆天意,福泽反化作祸患到来。殷王武丁当政之初,先代君王治国的法则被废弃,刑法遭到毁坏,桑树和谷物长在朝堂上,懂预测的人占卜后说:“桑谷,是长在野外的东两,现在长在朝堂,意味着国家要灭亡。”武丁惶恐不安,于是戒慎自身提高品行,思慕先代君主的仁政,使被灭亡的诸侯国重新兴起,承续已断绝的世祀,推举隐居的贤人,申明奉养老人的做法;三年之后,远方的诸侯国君,十分高兴,前来朝拜的有六个诸侯国,这就是顺应天意得祸反变为福。因此,怪异不祥的事情,是上天用来告诫君主和诸侯国君的;恶梦,是上天用来告诫士大夫的。因此,怪异不祥的事物,不能战胜仁政,恶梦胜不了美好的品行;至为用心地治理国家,祸患就会变为福泽。所以太甲说:“天造的灾祸,还可以避开,自己制造的祸患,是不能够逃避的。”

福泽在不得志中产生,祸患在目的已达到之后出现,齐顷公就是这样的。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子孙,他当政之初,土地广阔,百姓众多,军队强大,国家富裕,又有桓公称霸时余下的尊崇,骄矜傲慢,从不肯会见诸侯;还发兵攻打鲁国,回来的时候又在新筑打败卫国的军队,既轻侮小国又傲视大国,行为十分嚣张。不久晋国与鲁国前来问候致意,齐国竟拿使者来开玩笑,晋鲁二国发怒,寻求盟友相助,得到卫国与曹国的支持,四个国互相帮助,约定在鞍这地方开战,狠狠地击败齐国的军队,抓获了齐顷公,斩了逢丑父,于是齐顷公非常震恐,依仗逢丑父的欺诈,得以奔逃回国。回来后,齐顷公悼念死者慰问病者,七年不沾一滴酒,不吃肉,置身子琴瑟箫管之外,远离歌姬美女,拜会并与诸侯结盟,屈居诸侯之下,在国内施行仁义,声望远播到各诸侯国,以前失去的土地,未曾索取却自送上门,尊荣的地位不用武力就得到,可以说能够屈曲自勉于是变辱为荣,所以说,福泽在不得志中产生,祸患在目的已达到之后出现,这是成功与失败的功效。

4. 治国之道的刘向《说苑·政理》节选

原文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

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武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举过者有赏,后宫不荒,女谒不听,上无淫慝,下不阴害,不幸宫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宫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

武王曰:“善哉!”。

5. 汉代,刘向《说苑》原文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

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

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

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白话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做人君的道理有哪些?”师旷回答说:“做人君的道理应是清心寡欲,以德政感化人民而不施行刑治;努力做到博大仁爱,把任用贤能作为自己的宗旨;开阔自己的见闻,明察各方面的情况。

不拘执、沉溺于世俗的偏见,不受身边亲信的影响和羁绊;做到目光开阔、视野远大,见解独特超群;经常检查考核官吏的政绩,以此来驾驭臣下。

这就是人君所掌握的道啊!”晋平公说:“很好!”

出处: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说苑》除卷十六《谈丛》外。

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祁黄羊荐贤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缺个县令,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晋平公很是称赞祁黄羊的话,就任用了解狐。

国人对此都说好。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对祁黄羊说,“国家缺少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

晋平公又称赞祁黄羊,就又任用了祁午。国人对此又都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这些话太好了!推举外人不回避仇敌,推举家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称得上公正无私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平公

6. 刘向《说苑》翻译

翻译: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烛一样明亮,点上火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此文出自西汉·刘向《说苑·建本》《师旷问学》扩展资料写作背景:《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

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

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

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说苑》除卷十六《谈丛》外。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简介:刘向(前77一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汉高祖之弟楚元王的四世孙,西汉时文学家、经学家。他主 张“天人感应”学说,与其子刘歆一起,为古代图书的编目整理工 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著作有《洪范五行传论》《七略别录》 《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7. 文言文有关《说菀.政理》齐恒公出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治),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如果有人遇见了像这位老人所遭遇的这样的凶暴),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西汉·刘向《书苑》第二十卷

[注释] 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9.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臣名之( 命名 )

B、公诚愚矣( 诚恳)

C、臣故畜牸牛( 养 )

D、管仲正衿再拜曰( 使……正,或:整理好)

10.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11.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 ( )

A、夷吾之过 B、卖之而买驹

C、为愚公之谷 D、狱讼之不正

11.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3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3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4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9、B 公诚愚矣。确实,或:的确

10、C

11、D、狱讼之不正

12、见译文

【译文】 齐桓公出外打猎,因追赶野鹿而跑进一个山谷时。看见一老人,就问他说:“这叫做什么山谷?”回答说“叫做愚公山谷。”桓公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回答说:“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桓公说:“今天我看你的仪表举止,不像个愚笨的人,老人家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呢?”回答说:“请允许臣下一一说来。我原来畜养了一头母牛,生下一头小牛,长大了,卖掉小牛而买来小马。一个少年说:‘牛不能生马。’就把小马牵走了。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就把这个山谷叫做愚公之谷。”桓公说:“老人家确实够傻的!您为什么把小马给他呢!”桓公就回宫了。第二天上朝,桓公把这件事告诉了管仲。管仲整了整衣服,向齐桓公拜了两拜,说:“这是我夷吾的愚笨。假使唐尧为国君,咎繇为法官,怎么会有强取别人小马的人呢?如果有人遇见了像这位老人所遭遇的凶暴,也一定不会给别人的。那位老人知道现在的监狱断案不公正,所以只好把小马给了那位少年。请让我下去修明政治吧。”孔子说:“弟子们记住这件事,桓公是霸主;管仲是贤明的宰相。他们尚且还有把聪明当作愚蠢的情况,更何况那些不如桓公和管仲的人呢!

8. 汉代,刘向《说苑》原文 卷一 君道译文

说苑卷一 君道

【题解】

君道,即为君之道,指作为君王应该懂得的治国治民的道

理,应该掌握的原则、方法,以及个人应具有的操守和德行等。

概言之,即君王应该掌握的统治臣民、治理国家的法术。此卷共

记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君王为政轶事四十六则,集中说明

为人君者应重教化、省法事、任贤去谄、居安思危、善纳谏、严

责已、专赏罚、修文武,如此方能治国安邦,成为一代明主。反

之,则会家败国灭而祸患及其身。刘向采记以上轶事,多以儒家

说教为主,也杂以道家之言,间参以申韩之术,目的是为最高统

治者提供历史借鉴。

【原文】

1.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①:“人君之道如何?”对

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②,趋在任贤③,

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

廓然远见④,踔然独立⑤,屡省考绩⑥,以临臣下⑦。

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注释】

①晋乎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彪。公元前557年至前532年在位。

师旷:晋国的盲乐师。《通志·民族略·以官为氏》:“乐人瞽者之称,晋有

师旷,鲁有师乙……”《楚辞章句》:“师旷,圣人,字子野,生无目而善

听,晋主乐太师。”

②务:致力,从事。

③趋(qù去):旨趣。《孟子·告子》:“二三子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

何也,曰:仁也。”

④廓然:开阔、广大貌。

⑤踔(zhuō卓)然:超越,高绝貌。

⑥屡省考绩:屡省(xǐng醒),多次检查;考绩,考核官吏的政绩。

⑦临:统治,管理。《荀子·性恶》:“故为立君上以临之,明礼义以化

之。”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做人君的道理有哪些?”师旷回答说:“做

人君的道理应是清心寡欲,以德政感化人民而不施行刑治;努力

做到博大仁爱,把任用贤能作为自己的宗旨;开阔自己的见闻,

明察各方面的情况;不拘执、沉溺于世俗的偏见,不受身边亲信

的影响和羁绊;做到目光开阔、视野远大,见解独特超群;经常

检查考核官吏的政绩,以此来驾驭臣下。这就是人君所掌握的道

理啊!”晋平公说:“很好!”



  • 列女传二则(鲁义姑姊、邹孟子母)--刘向(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四)
  • 答:所以她们只需料理好家内的事务,不必过问外面有关理政的事情。《周易·家人卦》上说:『无攸遂,在中馈。』(妇女准备家中的饮食,不可有所失误)《诗经·小雅·斯干》说:『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妇女不要违背礼仪,不要议论外面的事,只需把家务料理好)看来,都在说妇女不要擅自作决定,要遵守三从之道。所以...

  • 狱讼不治,不可刑也如何理解
  • 答:刑狱没有整顿好,就不能用刑罚。根据刘向的《说苑政理》中的上下文翻译,狱讼不治,不可刑也表示刑狱没有整顿好,就不能用刑罚。《说苑》,西汉刘向撰。刘向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

  • 汉代,刘向《说苑》原文??
  • 答:出处: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

  • 文言文说苑原文及翻译 刘向说苑原文及翻译
  • 答:刘向说苑原文及翻译 1、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

  • 抗疏文言文
  • 答:《汉书·刘向传》载,汉宣帝令刘向讲论五经于石渠,成帝即位,诏向领校五经秘书。天宝十载杜甫在长安献“三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只是送隶有司,去做参军之类的小官,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救房涫,触怒肃宗,及遭杀身之祸。 2.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D ...

  • 不知治化文言文
  • 答:1. 勉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槊强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おぁ咀⑹汀竣俚龅溃钓鱼的道理、技术。②投纶错饵:纶,丝线;饵,鱼饵;错,通“措”。③冠盖:冠,戴帽子;盖,坐着车子。冠盖...

  • 西汉刘向名言
  • 答:60、为地战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61、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戒,敬慎所忽。62、寨有盍饕之心,而欲不可足。63、慎终如始,常以为戒。战战栗栗,日慎其事。64、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65、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66、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

  • 刘向的名言名句
  • 答:刘向的名言名句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成大文化17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145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反裘负刍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 文言文怂子
  • 答: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おぁ咀⑹汀竣俚龅溃钓鱼的道理、技术。②投纶错饵:纶,丝线;饵,鱼饵;错,通“措”。③冠盖:冠,戴帽子;盖,坐着车子。冠盖...2.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例子 1。 之⑴他、她、它(们)。 ⑵的。 ⑶往,到。 去。 ⑷这,此。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

  • 《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原文及译文
  • 答:故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元、凯翼巍巍之功,周、召光焕乎之美。然则...因此汉代刘向在《说苑》中写道:“臣子的行为,表现为六正六邪。实行六正则臣子光荣,犯了六邪之罪则臣子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