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认识自己的名人故事 过高认识自己名人事例

2024-06-02m.verywind.com
~   我所认识,同时也认识我的,现在健在的著名科学家,叶笃正,是我们大学时的老师,我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去年2月,我在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学习》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过。
  第一个获得“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叶笃正

  新华网 2004-2-24 肖红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专门仪式上,中国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从世界气象组织主席别德里茨基博士手中接过了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916年出生的叶笃正与中国的第一份气候纪录同年。88年后,作为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中国近代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之一的叶笃正因其对地球命运的长期关注和杰出贡献,获得了国际气象学界的最高荣誉。“科技工作如同一出需要众多演员协调表演的戏剧,没有别人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研究”,叶笃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在这位将“求实、认真”奉为人生信条的科学家看来,无论是那面印有世界气象组织徽章、14克拉的金牌奖章、还是10000瑞士法郎的奖金都不属于他个人,而属于中国大气物理科学家群体。

  叶笃正如今已是一位“广受尊敬、世界闻名”(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语)的科学家,但他最引以为豪的始终是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1940年,叶笃正从清华大学毕业,随后留学美国。1948年,叶笃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得到了一份年薪4300美金的工作。当时,美国的大学教授年薪不过5000美金左右。

  然而,优厚的待遇并没有将叶笃正留在美国。1950年,叶笃正经香港回到中国大陆。在踏上祖国土地的一刻,叶笃正泪留满面,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到家了”。

  也许是故乡的土地为叶笃正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在超过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大气环流、气候学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成就卓著,取得了众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最先提出的大气长波频散理论至今仍用于天气预报,而“夏季高原为热源”和“大气环流有季节性变化”的理论均已成为大气科学方面的经典。现在,年事已高的叶笃正仍然没有停止自己钟爱的研究工作,“我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可是时间总是不够用”,他说。

  近年来,叶笃正一直从事旨在充分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其负面效应的研究,并在2003年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多年来总是随身带着本子,将自己想到的问题和偶尔出现的灵感记下来,并敦促自己尽快行动。“我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完成大部分计划,人生将没有遗憾”,他说。多年来,作为学术大家的叶笃正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提携后辈,至今桃李满天下。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法罗在24日的颁奖仪式上特别提到,“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

  拿到多项国外科技奖项和中国几乎所有科技大奖的叶笃正已经记不得自己确切的获奖次数,但却始终对把奖金捐出来乐此不疲。1995年,叶笃正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用于奖励在大气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

  叶笃正认为,目前中国在许多气象研究领域仍然比较落后,只有对年轻学者多作鼓励,才可能尽快提高中国相关研究的水平,缩小和先进国家的距离。“我要把世界气象组织的这10000瑞士法郎也捐出来,”叶笃正说。

  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者叶笃正、吴孟超简介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1月09日 12:48:24 来源:中国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与吴孟超两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下是这两位获奖者的介绍:

  叶笃正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

  • 认识自己的名人故事
  • 答:认识自己的名人故事  我来答 首页 用户 认证用户 帮帮团 认证团队 合伙人 热推榜单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法律 手机答题 我的 认识自己的名人故事 只要关于“认识自己”的名人事例谁有帮帮忙啊... 只要关于“认识自己”的名人事例 谁有 帮帮忙啊 展开 ...

  • 从别人认识到自己的事例
  • 答:同学恋爱失败,认识到自己以后的恋爱不能太任性和淘气 南丫岛小脚丫 | 发布于2011-10-08 举报| 评论 0 2 不错 314053931啊 | 发布于2011-10-09 举报| 评论 1 1 可以举你身边的例子啊 追问 IF我身边有例子,我还会问吗 植物杀手 | 发布于2011-10-09 举报| 评论 0 3 名人啊 luckzylj ...

  • 过高认识自己名人事例
  • 答:最著名的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最有实力统一天下的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展开激战,秦军前后坑杀赵军40万人,赵国大败。另一个就是马谡 也是自视甚高 结果痛失街亭 比较类似关羽(客观的说关羽的能力还是很高的)败走麦城 三国里这样的例子比较多 比方还有杨修 击鼓骂曹...

  • 名人故事作文
  • 答:【精选】名人故事作文集合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人故事作文 篇1 雷锋,一个多么伟大的人!虽然雷锋有着贫苦悲惨的家世,但这丝...

  • 从别人认识到自己的事例
  • 答:唐太宗:他的主要成绩就是开创了贞观之治。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改善经济、完善科举、平定突厥等等。个人认为他结束了乱了很久的中国,几乎从三国开始中华大地几乎没平静多久,东、西晋朝,南北朝。之后是隋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很经典的 ...

  • 名人故事
  • 答:这使鲁迅认识到:"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鲁迅下决心弃医从文,终于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名人故事 篇15 有一次,数学家陈景润走路时撞到树上,非但没察觉到自己走错了路,反倒以为是撞着别人了,一连说了几声:“对不起,对不起!”后来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棵大树,不由得会心地笑...

  • 认识自己过错的名人事迹
  • 答:徐氏承认疏于写生,深深致谢而退。知错能改的名人故事 2:孔子改错诗 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

  • 名人事迹20字简介要35个
  • 答:4、著名女作家张海迪五岁成了残疾人,后来自学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以及五国语言,被评为三八红旗手;5、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因为作战负伤,双眼失明,但却靠顽强的毅力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6、朝鲜著名战斗英雄黄继光为了掩护军队,用自己的身驱堵住了敌人的堡垒;7、志愿军战士罗盛教在练兵时...

  • 两百字以内的名人故事二十篇左右
  • 答: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

  • 中国十大劳模人物事迹
  • 答:1、钢铁劳模孟泰:新中国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为鞍钢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2、纺织战线旗帜赵梦桃:陕西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刻苦钻研技术,大搞技术革新,脏活累活抢着干,年年出满勤,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3、农业劳模申纪兰: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改革先锋称号获...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