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曹操为什么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相是什么

2024-06-02m.verywind.com
~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历史上的曹操出身寒门,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也没有兵权在握。十几岁被举孝廉,因为性格耿直而不断的得罪上级,甚至于最后赋闲在家。年少的曹操多次上书朝廷,希望可以改革吏治,甚至于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直到董卓入京,曹操是散尽家财,靠着微弱的兵力与董卓抗衡。如果挟天子的背后是弊大于利,曹操一生征战的动机又会不会实际上是匡扶汉室。这些都是今天的我们所不知道的奸雄背后的曹操。一、挟天子背后的真相
1、挟天子实际上是送天子
根据《三国志》记载,何进为了灭宦官所以引董卓入都城,最后没想到反被宦官所灭,而董卓则趁乱篡汉,废了原本的少帝刘辨,立了后来的汉献帝刘协。汉献帝刘协并非何皇后的儿子,按理说是当不成皇帝的,可偏偏又非常有帝王命。汉灵帝十分喜爱刘协,预备悄悄将太子换为刘协,并授命给了宦官蹇硕,可惜还没改立太子,献帝就薨了。何皇后自然是让自己的儿子登基,也就是汉少帝。谁知道,何进与宦官相斗又引来了董卓,少帝还是免不了被废的命运,汉献帝进入历史的舞台。
其实刘协这个皇帝当得很是有些不正统。按照嫡长子继承的顺序,刘协并不符合条件,又是董卓立的皇帝,所以许多人并不打算承认汉献帝的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后面挟天子的时候,袁绍等人不来抢汉献帝,因为他们从骨子里就不承认献帝的权威性,即使是真的需要一个皇帝,也完全可以找另一个皇室血脉取而代之。董卓入京,一度篡汉,后来还是王允等老臣设计杀了董卓。本以为董卓一灭,天下太平了,却不想又有董卓旧部李傕、郭汜作乱,献帝刚逃出狼窝又入虎穴。
所幸的是李傕、郭汜这两个不是什么聪明人,占领京都后因为政权开始内乱,汉献帝就趁乱在一众老臣的保护下,仓皇逃往洛阳,其中护送献帝回归洛阳的人中有一个叫做董承。董承的身份十分耐人寻味,一方面,他是汉献帝董贵妃的爹,也就是献帝的岳父,另一方面,他又是董卓旧部一个叫做牛辅的部将。汉献帝到了洛阳后,董承与韩暹争权,董承因为手里不如韩暹有兵权,一来二去就招来了曹操。曹操从许昌一路到洛阳,几乎未遇到任何阻碍,挟天子的过程相当顺遂。这其中不仅是其他人并看不上汉献帝这个落魄天子,在内部又有董承、董昭等人多方协助。所以与其说是曹操去挟天子,不如说是董承等人将天子送给了曹操。反倒是董承等人,利用完曹操以后又想奉天子玉带诏灭了曹操,十分不厚道。许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挟天子是曹操可以在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因素,其真实情况可能并不这样简单。
2、挟天子的弊大于利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出于对诸葛卧龙的尊崇,许多人就觉得曹操胜利实际上是因为挟天子所带来的好处,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那些史料仔细分析下来,其实我们会发现挟天子弊大于利。
首先,挟天子只是一种政治手段,但是这个政治手段需要天子有这样的权威。根据《三国志》、《后汉书》里的记载,汉献帝刘协既不是嫡出,又是董卓拥立,并没有多少权威可言。如果袁绍等人拒不承认其天子身份,也就没有挟天子这么一说了。
汉献帝与董承其次,挟天子肯定会拉仇恨。曹操自得了天子以来,封赏什么的没怎么见到,吃力不讨好是挺多的。一方面刘备等人以正义为名,将曹操称为曹贼,认定他挟天子是为了篡汉。那对一个篡汉者发兵,不仅是名正言顺,还是顺应天意。另一方面,汉献帝刘协自己当然不想再有一个董卓威胁自己,所以曹操即使锦衣玉食的供着,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还是会想方设法的灭了曹操如同当初灭董卓,可曹操到底不是董卓,玉带诏案就是失败了的案例。
最后,挟天子其实没有多大用处。挟天子最大的好处是发兵有借口,而且好像显得非常正统。可事实上,由于天子的不配合和其他诸侯找理由,曹操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内,既有内部在向外卖情报,在外又得不到认可,做事还多有掣肘。那么此时的挟天子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这样分析下来,曹操抓了汉献帝远没有从新立一个皇帝来的更加轻松,那他为什么还要来挟天子,这就要从曹操的志向说起了。二、曹操的志向
1、寒门少年不得志
根据《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出身寒门。这里出身寒门,当然也是官宦人家,可是比起袁绍的四世三公那其实是差的远的。曹操从小就很有才干,成事也多是靠自己的能力。没有家族依托的曹操,十几岁被举孝廉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却因为太过正直得罪宦官又很快被罢免了。
《三国志注》上的《魏武故事》记载了曹操的一段独白,是关于他这个时期的心路历程。他在建安十五年己亥日发布的一道令,其中提起曾经当郡守时的想法,说起自己由于风评不好,怕被当世之人看轻,所以那时候希望好好做一个好的郡守。事实上,他也是也是恪尽职守,可东汉后期宦官当道,人心不古,已没有什么道德所言,他的一腔抱负也就成空了。一般人到了这里几乎也就是放弃了,可是曹操好似却并没有这么做,这个从他变卖家产抗击董卓就可见端倪。
2、变卖家产孤身抗董卓
不管是《三国演义》里演的,还是《三国志》中记载的,董卓都是一个暴政者。他的军队一路上烧杀抢掠,他自己也是十分的放纵。这样一支队伍,看起来如狼似虎,可也不至于无法战胜。可悲的是当时的情况却是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私心,诸侯们想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不肯出兵抗击董卓,还特别有理。危急关头,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是曹操。曹操佣兵不过数千人,却有勇气与董卓一战,这种孤身抗击的正义感是假装不了的。如果说曹操那时候就有篡汉之心,或是想趁机抢夺什么,那远不如刘表、袁绍等人积攒力量来的聪明。所以,曹操不管是少年时候不得志,还是举兵抗击董卓,他的初衷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后人根据评价将他一棒子打死,对他而言十分不公。曹操虽然挟天子可事实上却终身未称帝,而其他人也是在他死后称帝,这里其实曹操才是汉王朝忠实的拯救者派。
1、打碎董卓等人企图
曹操在《述志令》中曾经替自己辩驳过这样一句话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如果天下没有我这样的人,可能早就被瓜分的支离破碎了,大家都去称王称帝。很多人觉得曹操是在替自己开脱,但事实难道不是曹操说的这样吗?从佣兵数千人抗击董卓,到后面与蜀、吴势力抗争,如果没有曹操,董卓可能还会多做几年皇帝,袁绍等人早就一方称霸称王。而曹操的存在,恰恰是他们恐惧所在,他们不敢像袁术一样贸然称帝,这样曹操就会率大军来袭。恰恰是这样,汉献帝在曹操当政时,一直稳固的坐在帝王的位置上。
2、终身没有想要成为皇帝
曹操不仅是击碎了袁绍、董卓等人的企图,就连他自己终身也没有想要成为皇帝。曹丕称帝并不是曹操授意为之,而是曹丕个人的追求而已。刘备等人后面也纷纷称帝,丝毫没有顾及刘协的心情。根据《三国志》中注引《魏略》,孙权当初袭击荆州,并上书称臣,曹操看后却说这是将自己往火炉里推。其实当时汉王朝已经势力微乎其微,更别说什么民心所归了,这个时候即使是效仿周文王称帝,也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曹操却依旧讲道德,不肯称帝。他放过了最好的称帝时间,至少活着时候没有做过一天皇帝。
历史已经离我们非常遥远,今天的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也只能根据史书记载阅读所得。其实许多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于受时代的制约,会有失偏驳。就曹操而言,他最初有志难为也是因为受风评所限,可是他却不甘于此,所以奋勇直上。所以,当我们去看待历史人物时,应该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分析而得,而不是对于评价去牵强附会。

  • 曹操为什么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相是什么
  • 答:一方面刘备等人以正义为名,将曹操称为曹贼,认定他挟天子是为了篡汉。那对一个篡汉者发兵,不仅是名正言顺,还是顺应天意。另一方面,汉献帝刘协自己当然不想再有一个董卓威胁自己,所以曹操即使锦衣玉食的供着,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还是会想方设法的灭了曹操如同当初灭董卓,可曹操到底不是董卓,玉带诏案就是失败...

  • 为什么曹操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 答:原因:当时的形势是曹操的实力并不是最强大的,地盘也不是最多的,社会地位也不高,手下人才也不是最多的。虽然当时汉王朝名存实亡,但是毕竟是正义的象征,为汉朝奋斗是许多有志之士的人生目标。所以曹操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赶在其他诸侯之前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曹操军团的社会地位就...

  • 曹操为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是杀掉汉献帝自己称王?
  • 答: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前期的野心并不是想称霸天下,而是在辅助汉武帝,所以曹操一直没有对汉武帝下手,而是在朝政上把握大权。当然这种说法是后世之人对曹操的一个猜测,具体是什么情况,千百年过去了,谁也不知道。

  • 曹操是怎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曹操的目的是什么
  • 答:大家认为曹操自命为汉朝丞相,实则干的是违背和绑架汉朝廷,挟天子令诸侯的勾当,并妄想有一天取而代之,建立曹魏天下。由此,曹操背上了千古骂名。但是,史书作者往往会被前朝流传观念影响,因此所记录的史实有所偏好取舍,甚至断章取义。至于《三国演义》这种文学作品,更可随心所欲按作者的喜好刻画人物。如果我们认真翻阅...

  • 曹操为何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目的是什么?
  • 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顺应形式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威望早已名存实亡,东汉政权也土崩瓦解。即使如此,以天子的名义来发兵征伐其他的诸侯,或者是通过封官赏爵的方式来分化敌对势力,都可以起到一定显著的作用。曹操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用法是非常清楚的,他甚至知道这样做可以顺应潮流的发展,为自己日后...

  • 曹操手里有天子,刘备就说曹操篡汉,那曹操为什么要挟天子?
  • 答:也只好拿汉献帝当挡箭牌来掩人耳目。曹操是一代枭雄,说起他的军事才能、政治谋略、文学修养等等无一不令人拍手称赞。到了他生命的后半程,可以说他是非常满意的,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他十分聪明,在他实力尚不足以撼动各割据势力,他巧妙利用现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达到了他的目标。

  • 曹操为何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目的是什么
  • 答:挟天子以令诸侯!熟读三国的人对这句话绝对不会陌生,因为这就是后期曹操的核心治国方针之一!公元192年,王允设计杀董卓,长安由此大乱!汉献帝在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相互攻伐之下,仓皇逃出长安,被兖州牧曹操迎回了许昌。当时曹操麾下的治中从事毛玠说了这么一句话:夫兵以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

  • 曹操为什么挟天子
  • 答:提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们自然会想到曹操。 兴平二年(195年),被董卓劫持到长安的汉献帝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都城洛阳。曹操亲自赶到洛阳,将献帝控制起来,而后连哄带骗,先是说到洛阳附近富庶的地方,以便筹措粮食,等献帝一出城,便被裹挟至许。随后,定许为国都,称许都。 曹操迁献帝到许以后...

  • 为什么曹操能挟天子令诸侯不直接让刘备和孙权自尽呢?
  • 答:据史料记载,荀彧不但给曹操提出挟天子而令诸侯,同时还为曹操以后定下战略方针。这让曹操眼前一亮,同时曹操本身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绝不是一个单单只想做诸侯的人。所以曹操会即刻起兵,让骑兵先行,生怕被别人给抢去。二、曹操为什么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末年,汉朝虽然衰败,但是终究还没有...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出的计谋呢?
  • 答:控制汉室皇帝作为傀儡,任其摆布,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以皇帝名义发号施令,对不服者进行清剿。这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丞相!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三国中第一奸雄,手段极为凶残,曾因军饷问题,命人盗墓!后成为盗墓行业的祖师爷!其凶残度不得不令汉献帝胆寒!由此曹操便可肆无忌惮的发号...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