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万历十五年》一书主要讲了些什么?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024-06-03m.verywind.com
《万历十五年》为什么这么出名,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万历十五年》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自1979年首次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窥探了当时的时代兴衰。作者独到的观点以及结合世界历史的角度确实令人惊叹。



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明朝从朱元璋称帝的1368年到灭亡的1644年存在了两百七十六年,结合中国历史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封建制度已经快两千个年头了。而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文化程度来说也算是所有皇帝中最高的。《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当帝国将道德大旗高高树起的时候,大明王朝其实注定要走向末路,技术上、行政上没有一丝改进空间,用粗线条的道德来改进,社会的进步,必然受到约束。



我最喜欢书中的这一段:“一个奇才卓识的人,在为公众的福利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决不能过于爱惜声名,因而瞻前顾后,拘束了自己的行动。他可以忍辱负重,也可以不择手段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种舍小节而顾大局的做法被视为正当,其前提是以公众的利益为归依,而在伦理上的解释则是公众道德不同于私人道德,目的纯正则不妨手段不纯。”

《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算不上是历史类书籍中写的最有趣的,但是如果从真正写历史的角度出发,《万历十五年》无疑是严肃历史中写得有趣的一本。
这本书也并不是只写这一年发生的事,也没有看出是按照作者所说的“这些事件,表面看起来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这个思路,从小处着手来写。相反,这本书更像是从一个现代人的视角,串起了万历年间的一些人、一些事,来重新思考这段历史。
这是一本介于学术和商业的书籍。涵盖经济 政治 社会结构 军事 以及当世的思想的历史著作。我感觉作者贯穿始终的就是对明王朝以及类似的王朝以宗法及道德运作国家机关的分析和批评。
作者以各个看似联系不怎么紧密的几个主题来分别阐述作者的观点,形式类似于小说的细致。作者分析的立场以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作者是以“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的。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作者简介: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著作)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

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元辅张居正已去世五年,海瑞在这一年也故去了,一代名将戚继光也在年底殁了,时年29岁的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了:始建宫室,布教令于部中,禁暴乱,戢盗窃,立法制……然而朝廷却未予注意;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吉利,揭开世界历史新的一页……

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人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时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 元辅张居正已去世五年,海瑞在这一年也故去了,一代名将戚继光也在年底殁了,时年29岁的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了:始建宫室,布教令于部中,禁暴乱,戢盗窃,立法制……然而朝廷却未予注意;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吉利,揭开世界历史新的一页……

作品简介:《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荣誉: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1982年英文版荣获美国国家书卷奖和1983年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和评论界的关注。中文版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



  • 被反腐热剧捧红的《万历十五年》到底讲的啥
  • 答:皇帝、首辅、高级将领、文官和思想家,帝国上层阶级的主要类别代表,折射了整个社会的阴阳两面。而这五个对后世有影响的人物,要么身败,要么名裂,要么身败名裂。一个彻底腐败的体制下,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顶多只能延长帝国走向穷途末路的时间。明朝政体中文官制度对皇权的压制极大,皇权和文官制度的冲...

  • 《万历十五年》一书主要讲了些什么?
  • 答: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

  • 万历十五年共有多少章节及每章节大体内容
  • 答:第一章介绍了受制于他人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的万历皇帝。对于万历皇帝,所有人都认为他昏庸无能,但他也值得同情。他虽贵为天子却事事被他人压制,群臣在立储问题上与他针锋相对,使他最后被迫妥协。在无奈下,他用沉默向百官反抗,开始了长达三十二年的罢工。因此,使中国的国力不断衰败,这让人十分...

  • 《万历十五年》到底讲了什么?
  • 答:主要思想 《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作者指出,“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

  • 万历十五讲的是啥
  • 答:《万历十五年》主要讲述了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看似琐碎,实则影响深远的事件。作者黄仁宇以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清官海瑞、名将戚继光以及哲学家李贽等六个典型人物的生活轨迹,揭示了当时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探讨了现代中国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1. 万历皇帝:...

  • 《万历十五年》讲了什么?
  • 答:《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以明朝万历十五年为时间切入点,描绘了明朝晚期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解读,黄仁宇揭示了明朝衰落的深层次原因。1. 万历皇帝:从励精图治转向懒政 万历皇帝在亲政初期,有着强烈的改革愿望。然而,在他目睹了张居正权倾天下的覆灭后,加...

  • 谁可以把《万历十五年》的内容详细但简单的概括出来
  • 答:《万历十五年》是旅美作家黄仁宇先生于1976年写的的一部明史专著。说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制是明朝衰亡的根本性原因。书中写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张居正是强人政治的代表人物,雷厉风行;申时行老练稳相九年殚精竭虑,但那万历中兴的伟业终成泡影。海瑞是个人道德的楷模;戚继光和李贽一武一文,各自在...

  • 《万历十五年》讲的是什么?
  • 答:《万历十五年》讲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此书主要通过描述几位关键人物的生活和事迹,如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继任者申时行、清官海瑞、武将戚继光以及乡绅李贽,揭示了当时大明王朝内部矛盾和问题。书中通过七篇文章深入剖析了这六位代表性人物,从而得出一个深刻结论:在制度腐败的政治环境中...

  • 万历十五讲的是啥
  • 答:《万历十五年》以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为切入点,通过描绘这一年中几位关键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揭示了明朝晚期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深层次原因,书中主要人物包括万历皇帝朱翊钧、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清官海瑞、抗倭名将戚继光、思想家李贽等,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和困境,黄仁宇探讨了中国古代...

  • 《万历十五年》主要写了什么?
  • 答:《万历十五年》其他情况简介。《万历十五年》选择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主要人物来解剖。书中的每一章,都像是主要人物的传记, 每部分都像是写某一个人,但作者展现的不仅仅是单个的人和事,其叙述的人和事都与当时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中央集权制度、内阁制、科举...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