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则的用法

2024-05-21m.verywind.com
~

1. 文言文 中则的用法

一、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表示顺承关系

⑴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解释。可译为“有“就是”“就是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仇也(《史记·苏秦列传》) 按:“则有功”句:就是因为凡是有功绩的国家,都是秦国刻骨的仇敌。 ⑵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便”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⑶表示所连接的两项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可译为“就”“便”“才”等。 例: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表示转折关系

⑴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A.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B.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按:B.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儿却象在远方。 ⑵用在由相同的两个词(或词组)构成的复合谓语中,表示让步。可译为“是”“倒是”等。 例: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按:(燕国)治倒是治理好了,但这并不是信的原意啊。

4.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按:⑴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助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国家常会因此灭亡。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可按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⑴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⑵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 例: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三、语气词

用在句末,常与疑问代词“何”一起构成“何则”,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宋人闻之,俨然感悦,而晋国日昌。何则?以其诸逆存顺(《韩诗外传·卷一·第二十二章》)

四、名词: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grade〗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districtabout300squareli〗。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标准权衡器〖standardweighingdevice〗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榜样〖example〗。如:以身作则

五、动词:

划分等级〖grade〗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仿效,效法〖follow;imitate〗。如:则先烈之言行 做,作〖do〗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2. 古文“则”的用法

则 zé

名词

1.模范:以身作~。

2.效法:~先烈之言行。

3.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4.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5.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6.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7.(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 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8.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 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9.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10.标准权衡器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11.榜样 如:以身作则

动词

1. 划分等级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2. 仿效,效法。如:则先烈之言行

3. 做,作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连词

1. 正相反 [则无可用。——唐· 柳宗元《三戒》

则又望其真。——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人皆好名,我则不然;则不(不但,不止)

3. 表示相反或对照 则耻师焉。——唐· 韩愈《师说》

4. 又如:今则不然

5. 表示平列关系 则桃李冬实。——宋· 沈括《梦溪笔谈》

则桃李夏荣。

6. 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7.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元帅此计好则好,则怕瞒不过诸葛孔明。——《隔江斗智》

副词

1. 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则明月斜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则绿草如茵。

则人物必有概范。——蔡元培《图画》

2. 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则难者亦易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则易者亦难矣。

则治之如所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那就在殿堂下歃血订盟。歃血,是古代订盟的仪式,取牲血盛于盘中,以口微微吸吞,以示守信。华屋,漂亮的堂宇,指朝会或议事的地方。)——《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

5. 又如: 则除(唯有, 只有); 则索(只好; 须得); 则情(只好管); 则故(只管,只顾)

6. 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客则鼾睡。——明· 魏禧《大铁椎传》

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

7. 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词

1. 多用于文章或艺术品,相当于“章”、“条”。

常用词组

1. 则则 zézé

赞叹的声音。今作啧啧

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清· 袁枚《祭妹文》

2. 则个 zégè

早期白话句末语助词,有“便了”之意

全望舅舅看觑则个。——《水浒传》

3. 则例 zélì

依据法令或成案作为定例

此事无须再商,请照则例裁处

4. 则甚 zéshèn做什么

3. 文言文中则的用法

文言虚词“则”的用法规类 1.却,可是。

例:①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②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④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2.那么,就。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②及日中则如盘盂。③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④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论语》六则。 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⑦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⑧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5.就是。

例:①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③不然,则其所疏远。

6.原来是。例:①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

②临视,则虫集冠上。 7.只。

例:①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②不依公道则爱钞。

8.同“辄”,总是,常常。例:居则曰:“不吾知也!” 9.原来已经。

例:①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②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0.复合结构的用法 (1)“则是”:只当是。例: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2)“则则”:赞叹的声音。例:连呼则则。

4. 文言文中虚词“与”“若”“则”的用法

一.【而】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1 蟹六跪而2 二螯,3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

(《五人墓碑记》)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

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

5. 文言文中则的用法

文言虚词“则”的用法规类

1.却,可是。例:①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②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④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2.那么,就。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及日中则如盘盂。③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④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论语》六则。

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⑦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⑧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5.就是。例:①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③不然,则其所疏远。

6.原来是。例:①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②临视,则虫集冠上。

7.只。例:①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②不依公道则爱钞。

8.同“辄”,总是,常常。例:居则曰:“不吾知也!”

9.原来已经。例:①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②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0.复合结构的用法

(1)“则是”:只当是。例: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2)“则则”:赞叹的声音。例:连呼则则。

6. 文言文中“则”字的用法

①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就”,或不译。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个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局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7. 高中文言文中“则”用法

则详细字义 〈名〉 1. (会意。

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

本义:准则,法则) 2. 同本义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

——《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

——《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管子·形势》 3.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4.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grade]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

——《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 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5.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district about 300 square li]。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6. 标准权衡器 [standard weighing device]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

——《史记》 7. 榜样 [example]。如:以身作则 〈动〉 1. 划分等级 [grade]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

——《书·禹贡》 2. 仿效,效法 [follow;imitate]。如:则先烈之言行 3. 做,作 [do]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

——《红楼梦》 《说文解字》:“则,等画物也。从刀,从贝。

贝,古之物货也。”会意字,本义为定出差等而区划物体(分画),以刀、贝示意。

虚词与本义无关,而是“曾”“即”“才”等的假借字。“则”可用作连词、副词和语气词。

先秦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在文言中。 一、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表示顺承关系 ⑴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解释。

可译为“有“就是”“就是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仇也(《史记·苏秦列传》) 按:“则有功”句:就是因为凡是有功绩的国家,都是秦国刻骨的仇敌。

⑵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便”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⑶表示所连接的两项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可译为“就”“便”“才”等。

例: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表示转折关系 ⑴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A.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B.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按:B.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儿却象在远方。 ⑵用在由相同的两个词(或词组)构成的复合谓语中,表示让步。

可译为“是”“倒是”等。 例: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按:(燕国)治倒是治理好了,但这并不是信的原意啊。

4.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按:⑴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助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国家常会因此灭亡。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可按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⑴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⑵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

例: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三、语气词 用在句末,常与疑问代词“何”一起构成“何则”,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宋人闻之,俨然感悦,而晋国日昌。何则?以其诸逆存顺(《韩诗外传·卷一·第二十二章》) 四、名词: (会意。

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

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

——《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

——《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周礼·太史》。注:“。



  • 文言文中则的用法
  • 答:10.复合结构的用法 (1)“则是”:只当是。例: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2)“则则”:赞叹的声音。例:连呼则则。

  • 则的用法在文言文里有哪些?
  • 答: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唐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译文:(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 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答: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法则,准则;榜样;效法;等级;用于加强判断;表示限定范围;表示假设等。文言文则的意思 ①法则;准则。《叔向贺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②榜样。屈原《离骚》:“愿依彭咸之遗则。”③效法。《易经·击辞》:“河山图,洛出书,圣从则之。”④等级。《汉书·叙传...

  • 则文言文注释
  • 答:1. “则”在文言文中全部的解释 谢谢 基本字义1. 模范:以身作~。 2. 规程,制度:规~。总~。 原~。细~。 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

  • 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 答: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法则,准则;榜样;效法;等级;用于加强判断;表示限定范围;表示假设等。文言文则的意思:①法则;准则。《叔向贺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②榜样。屈原《离骚》:“愿依彭咸之遗则。”③效法。《易经·击辞》:“河山图,洛出书,圣从则之。”④等级。《汉书·叙...

  • 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 答:文言文则的意思:①法则;准则。《叔向贺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②榜样。屈原《离骚》:“愿依彭咸之遗则。”③效法。《易经·击辞》:“河山图,洛出书,圣从则之。”④等级。《汉书·叙传》:“坤作地势,高下九则。”⑤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就是”。《岳阳楼记》:...

  • 则用文言文
  • 答:“则”可用作连词、副词和语气词。先秦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在文言中。 一、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

  • 则文言文意思
  • 答:则的文言文意思如下:1、作为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转折、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2、作为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可按上下文义灵活译出。3、作为语气词。用在句末,常与疑问代词“何”一起构成“何则”,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4、作为...

  • 高考文言文中则字有哪些用法
  • 答: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则”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 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的则什么意思
  • 答: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的则什么意思 这里的则,意思是篇,段 则:1.模范:以身作~。2.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效法:~先烈之言行。4.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