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关于荀子的提问 提问啊 1、要有志向 后汉书怎么讲的 2、善于积累, 才能做...

2024-05-22m.verywind.com
~ 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名况,字卿,又称荀卿,因为“荀”与西汉皇帝刘询的名讳谐音,为了避讳,又改称孙卿。荀子是赵国人,生卒年大约为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荀子生活的战国时代,齐、楚、燕、赵、秦、韩、魏七雄争霸。在实力相对较强的齐国,统治者为了扩大政治上的影响,笼络知识分子,从而达到实现霸业的目的,在都城临淄专门创设了稷下学宫。聘请了诸多名士学者汇集在稷下学宫讲学,其中包括了当时富有盛名的孟子及慎到、邹衍等大师。稷下学宫相当于一个百家争鸣的论坛,因此而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少年时期的荀子也曾慕名来到稷下学宫游学,在这里,荀子听取了各家各派学者们的讲学和争辩,接受了来自不同学派的思想熏陶和影响。 此后,由于齐国和燕国之间政治斗争及战乱的原因,稷下学宫曾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荀子因而离开齐国去到楚国。之后齐国在反攻时大获全胜,在齐襄王的整治下,稷下学宫才得以恢复,但以前学宫里著名的学者大都因为年老而去世,当荀子重返故地时,也已是而立之年。因此,在当时的学术界已经取得很高威望的荀子,受到了齐襄王的礼遇,被拜为“卿”。同时也备受众人的拥戴,三次被推举为“祭酒”(一种相当于“学术带头人”的称号),在学宫中被拥作“最为老师”。荀子一生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了很多的学生,其中包括韩非和李斯,二人后来分别成为了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秦国的丞相。 荀子回到稷下学宫后,曾离开齐国到秦国去考察。荀子在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习俗及自然形势等许多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考察之后,认为秦国在很多方面,实力都超过了前代的许多强大的政权,因此认为秦国是七雄中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国家。荀子不但鼓励秦王以统一大业为己任,而且就此提出了一套相应的方针。但是,由于荀子提出的方针在思想上和秦国当时的政治主张不合,因此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荀子在楚国被楚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晚年继续留在兰陵著书立说,直至终老。 作品缩写 《荀子》一书32篇,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教育、政治、经济、军事、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论述。 第一篇《劝学》,倡导人们要博学好问,并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论述了个人的学识与水平并非取决于天生,而是由后天所接受的学习及教育等因素决定的。其中在学习方面提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至理名言,沿用至今。 第二、三、四篇分别为《修身》、《不苟》、《荣辱》,主要论述了伦理道德、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修身》篇阐述了道德修养对个人乃至国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完善道德修养的方法。《不苟》篇,就《修身》篇中的问题,进一步论述了言行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强调了这些相关道德规范及标准所具有的重大社会影响力。《荣辱》篇,延续了《修身》篇、《不苟》篇中的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述,提出以法度作为言行的道德尺度,结合“义”与“利”来定义“荣”与“辱”的区别,并提出了“善言”的交际原则。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人性”问题,荀子则放在第二十三篇《性恶》中做集中论述,提出了“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不论修养优劣、身份高低,原本都是“性恶”的,只是因为后天个人努力和环境的影响才有所差别。第五篇《非相》,驳斥了相术中以貌取人的迷信观点,科学地指出了相关的政治主张。在第十七篇《天论》中,荀子阐述了自己重要的哲学观点,认为天是自然的,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左右人间的吉凶祸福、控制社会的兴衰治乱,而且人是可以通过努力战胜自然的。在第二十一篇《解蔽》中,荀子进一步阐明了人们之所以会主观武断和迷信鬼神的原因,并指出了克服这种思想认识缺陷的方法。 第六篇、第七篇、第八篇分别是《非十二子》、《仲尼》、《儒效》,荀子围绕一统天下的最高政治理想,分别从学术、政治及人才方面进行了阐述。《非十二子》评析了各家各派的学说思想,主要集中评论了六个流派的学说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其中着重批判了思孟学派。并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仲尼》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提出大节、大智、大决对成就霸业的重要性,提醒统治者要想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就必须重视以“王道”治理国家。《儒效》将儒者分为“大儒”、“雅儒”“俗儒”三类,介绍和分析了三种儒者各自的在“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方面的社会作用。 第九篇《王制》,比较分析了王、霸、安存、危殆、灭亡等不同政治状况,从而提出了王者之人、王者之制、王者之伦、王者之法等一系列政治观点。 第十篇《富国》,主要阐述了经济方面“强本”、“富国”的思想及相关的具体政策,同时也提出了配套的政治观点。 第十一篇、第十二篇、第十三篇分别为《王霸》、《君道》、《臣道》,荀子在这三篇中依次论述了国家的功用、君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及大臣在辅佐治理国家中的作用。《王霸》强调了执政者及其治国路线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君道》认为君王的作用在于“隆礼”、“重法”和招贤纳士。关于君王的权威及作用,荀子在第二十四篇《君子》中又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赏罚分明,尚贤使能”的政治主张。关于如何招贤纳士、选用人才的问题,荀子则放在了第十四篇《致士》中集中论述,《致士》中指出,得到或失去贤士、君子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定,提醒统治者要从言论、行动等方面考察人才,谨防言行不一的人;《臣道》认为大臣的作用在于辅佐或者劝谏君王,使得君王的策略符合其自身的根本利益。鉴于大臣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荀子提醒君王应谨慎选择臣子,防止逆臣损公肥私、篡夺大权。在第二十五篇《成相》中,荀子借助通俗的民间文艺形式,反映了“法后王”的政治主张及“尚贤使能”的用人方针。 第十五篇《议兵》,论述了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揭示了用兵的意义在于“禁暴除害”而非恶性争夺。就具体的战略战术,荀子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第二十篇《乐论》,则是荀子的一篇关于音乐理论的论述,荀子肯定了音乐的必要性,认为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阐明了音乐的重要性,指出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能够改善和调整君臣之间、至亲之间及乡亲之间的关系。 《荀子》一书,原本有300篇,后来经过西汉刘向的整理,重新编订为32篇,定名为《孙卿新书》;唐朝中叶,《孙卿新书》又被杨■定名为《荀子》,其中的32篇被分为20卷,各篇的次序也有所调整,杨■还为《孙卿新书》做注。杨■所注的这部《荀子》就是现在通行的版本。 大师讲评 《荀子》一书综合了诸子百家的不同特点,将儒、法、墨、阴阳、道等诸多学派的学术思想,取其长而避其短,在治国思想、认识论及教育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在治国思想方面 荀子指导治国的主要政治法律方略是“隆信”、“隆礼”、“重法”,在经济上则主张“富民”政策。他的经济思想是和政治思想统一的。 荀子认为“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因而提出“信”的主张,荀子所说的“信”,意指人的言谈真实可信。荀子又在《非十二子》一篇中阐述了信的内涵,他说道:“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即相信可以相信的事物,是信;怀疑可以怀疑的事物,也是信。荀子要求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讲求信用,统治者管理国家也要取信于民。信的实施应该由上层社会做表率。 二、在经济思想方面 在经济思想上,荀子批判了墨家简陋节约的经济策略,认为它扼杀了人们追求物质及精神享受的欲望及天性。荀子否定了儒家认为的“富民”与“富国”相冲突的观点,认为民愈富则国更强,人民的富裕便会逐步带动整个国家的富强。荀子“富民”政策的具体措施,并非是前人所说的轻徭役,减赋税。实际上那种措施也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真正“富民”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荀子才另辟蹊径,提出了“以农为本”、“工商”并重的经济主张。荀子一反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结合当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得出了合理发展商品经济的正确结论。荀子能够提出这种进步的思想,在生产力水平相当有限的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三、在自然观方面 荀子的思想里,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因素。 《荀子》一书,挣脱了孔子、孟子、庄子等大师的天命论的束缚和影响,认识到了天的客观性。指出天是自然存在的,自然界是不断的运转交替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万物可以发展和变化,这就肯定了自然万物的变化都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性。 不过,在荀子的自然科学思想中,还有更为可贵的观点。荀子在承认自然界存在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观点。荀子将“人”摆在了重要的位置,首先肯定人是可以认识自然的,强调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自然界特有的规律去征服自然,而且可以借助适用、先进的工具来改造自然,从而从自然界中获取更丰厚的回报。 四、在认识论方面 荀子认为,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感知首先表现在感官上,通过人体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等,初步认识事物的特征。然后通过更高级的大脑的思维活动,对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 五、在教育观念方面 荀子作为一名出色的思想教育家,一生中的主要活动便是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荀子总结了一套教育经验和学习方法,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教学理念。 在学习上,荀子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已”,阐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认为不断地学习可以提升人的思想水平。荀子提倡锲而不舍的学习和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此外还强调巧妙运用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荀子既认识到了客观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更强调了人的主观态度和行动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教育上,荀子认为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化性起伪”,这个观点是建立在“性恶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意思是指通过成功的教育,可以感化本来恶的天性,从而变为善的人性。 关键知识点 荀子之所以能够博采各家之长,集百家之大成,原因在于他能够明澈透晰地观察和聆听百家之言,用一种冷静和批判的态度吸取其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同时荀子又并非简单地将各家各派的学说机械地排列在一起,而是将诸子百家的思想和观点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崭新而独特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既源于各家学说,有各家各派的思想痕迹,同时又对各家学说有所发展和超越。

  • 对于苟子《劝学》中的疑问 四个会两个就行
  • 答:回答:1;法后王;自古以来说法不一,个人认为;这只是一个理想重的想法。做一个明君圣王,成为后世效法的对象。2;动词之所以改变,是为了强调语气。3;“者”字的用法可以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59.htm?fr=ala0_1_1这里解释很详细。4;墨线;木匠用来划线的一种工具,常用来划线以正曲直。...

  • 关于荀子的一些主张的问题
  • 答:荀子主张“法后王”,在当时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主张,而且主张“法先王”的先王的事迹,由于年代久远,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的,而后王的事迹在近代,其事迹和成就都是比较客观的,因此具有比先王的事迹更大的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荀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后期,是新兴地主阶级全面取代旧奴隶贵族的时代...

  • 关于荀子的提问
  • 答:关于君王的权威及作用,荀子在第二十四篇《君子》中又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赏罚分明,尚贤使能”的政治主张。关于如何招贤纳士、选用人才的问题,荀子则放在了第十四篇《致士》中集中论述,《致士》中指出,得到或失去贤士、君子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定,提醒统治者要从言论、行动等方面考察人才,谨防言行不一的人;《臣道...

  • 荀子是哪个学派的
  • 答:问题二:荀子是哪个学派的?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

  • 急求一写关于荀子劝学的问题,简单一点,别忘了帮我写上答案。
  • 答:一要长虑顾远。二要积善成德。三要培养德操。荀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德操。他要求一个人要养成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德操。荀子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一些新因素,他提出的“性恶论”引发教育“外铄说”,他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阐发都颇有新意,予人启发。

  • 荀子《劝学》中的几个问题
  • 答:1.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原始人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2.因此,人之所以“善假于物”,主要是来自劳动生产的实践经验,其次才是学习。3.在现代,“善假于物”离不开科学实验。

  • 荀子 思想是什么,历史上我最喜欢就是他,他的很多观点跟我一样,你们怎么...
  • 答:荀子是战国末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和成就卓著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中心,并具有兼融百家的色彩。(1)荀子继承并发展早期儒学的“礼乐”思想,并吸纳了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2)荀子发展了先秦时期的自然论,提出了具有朴素唯物色彩的天道观。(3)荀子在人性论上与孟子...

  • 劝学 荀子中的几个问题
  • 答:所以 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 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 过错了。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 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 问的博大。干、越、夷、...

  • 荀子劝学提问
  • 答:第一个“青”,是名词,表示“青色”,第二个“青”是形容词,表示”比……还青”;“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是陈述句;如果与后面的“驽马”等连起来,则应该是排比句式

  • 对于荀子的观点,是否同意,为什么
  • 答:荀子的自然观与儒家不同,主要是继承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他的《天论》是一篇杰出的黄老之学自然哲学著作。他把“天”完全解释成自然现象。他说:“列星随旋,日月递(同照),日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是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