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十个历史名人的资料简短易懂四五行就行 淮安历史名人简介

2024-06-01m.verywind.com
名人成长故事大全~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张三丰创太极》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本片要说的,正是这个故事。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倍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17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个孩子中的第2个,因长兄夭亡,贝多芬实际上成了长子。他的母亲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这种生活夺取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从小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他打骂贝多芬,迫使贝多 贝多芬16岁时剪影
芬从4岁起就整天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后,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贝多芬热爱练习钢琴,但是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   (1762~1773)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他的作品前期积极向上。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又结识了作曲家J.C.巴赫、G.B.马蒂尼、G.B.萨马蒂尼等,跟他们学习作曲技术,这使他以后能够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为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9月9日(俄历8月28日)生于图拉省晓金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淮安历史上供出了十二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几乎都是世家子弟。杨振宁,父亲的是清华教授,李政道父亲是金陵大学学生,上海望族。丁肇中父母是大学教授,李远哲,父亲是知名画家,朱立文,父亲是清华本科一门十二博士。崔琦唯一个种田的,但是家里是富农。

孔子,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伟大的名主革命先行者。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名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出身贫苦,亲身经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了重要影响。登上文坛后,他塑造了一系列工人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抨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反动思潮。代表作有《海燕之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前苏联有以高尔基命名的州和城市。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藉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1837年,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6月,和燕妮结婚。同年秋,迁居巴黎,同卢格合办《德法年鉴》杂志。这时发表的一些文章表明他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1847年,同恩格斯一起邀参加正义者同盟,我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年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纳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受同盟中央委托,在巴黎筹建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同盟主席。4月,回德国参加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在科伦创办《新莱茵报》。革命失败后,流亡英国伦敦。五、六十年代,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于1885、1894年整理出版。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后,被选为总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历届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袖和灵魂。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系统地总结了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晚年受和种疾病的折磨,仍致力于帮助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成长和人事理论研究。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英国伦敦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历史名人
古代人物

赤章曼伯

又名赤章曼枝,春秋战国时仇犹国(今盂县)大夫。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晋卿智伯欲伐仇犹,苦于进犯无路,于是铸就一口大钟,谎称拟献给仇犹国君,要仇犹国修筑通往晋地的大道。仇犹国君不听赤章曼伯“若路通大钟至,卒必随之,国将亡”的劝谏,道通不久,仇犹国即被智伯所灭。此史实在《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中均有载。

许世绪

隋末唐初盂县人。隋末为鹰扬府司马。当他看到隋王朝行将灭亡之时,劝唐公李渊说:“天辅德人与能,乘机不发,后必蹈悔。隋政不纲,天下摇乱。公姓名已著谣录。今揽五郡之岳,据四海之春,苟无奇计,祸不反踵。若收取英俊,为天下倡,帝王业也。”李渊听后,感到其话很有道理,遂同左右亲信密谋策反。其弟许洛仁亦从李渊起兵晋阳,兄弟共为大唐基业累立战功。初封世绪为右一府司马,后迁蔡州(今河南汝南)剌史,真定郡公。《新唐书》卷88有传。

张士贵(?~656)

唐代名将。本名忽 ,祖籍盂县上文村。自幼学武,颇有臂力,箭无虚发,人皆称奇。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并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但在平定辽东时,因其婿何宗宪冒领大将薛仁贵之功被累,降职随军,平辽后始官复原职。唐显庆初年(656)病故,谥荆州都督、陪葬太宗昭陵。《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记。

吕思诚(1293~1357)

元代名臣。字仲实,平定人。泰定元年(1324)中进士。性情刚直倔强,政绩卓著。历任辽州同知、景州、县尹、待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等职。在 县任上,他将全县农户按贫富分等,以等分摊#FK徭#FS役,对勤于农桑的百姓奖以农具,鼓励开荒复耕,倡导破除迷信,流离外乡者闻风还乡事农。他总裁宋、辽、金三史,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著作传世。逝后赠齐国公,谥忠肃,葬于平定城北三岔口。《元史》卷185有传。

返 回

耿九畴(?~1460)

明代贤臣,平定人。明永乐甲辰(1424)进士。宣德六年(1431)授礼科给事中,以议论朝政得失,能务大体,声望大振。正统初年(1436),出任两淮盐运司同知,正统十年改任都转运使,其间,为革除旧弊,曾拟五条措施,获准后以律令下达施行,境内局势渐趋安定。景泰三年(1452)镇抚陕西时,发现边民春夏在原籍耕作,一到秋冬便举家迁至塞内,以避外族侵扰,于是他下令守军加强防卫,保卫边防,使边民得以安居乐业。天顺初年(1457),因廉政被皇帝留为左都御史,一年后改为南京刑部尚书。天顺四年病逝,谥清惠。《明史》卷158有传。

耿裕(1430~1496)

明代贤臣。字好问,平定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历任庶吉士、定州知州、国子司业、吏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参赞、礼部尚书等职。虽然两世俱为显宦,家境并不富裕,与其父九畴并以德行名著于世。弘治九年(1496)病故。后赠太保,谥文#FK恪#FS。著有《耿裕集》。有父子尚书墓,地处平定东关重兴坡。《明史》卷183有传。

返 回

李愈

生卒年代不详,明代平定州平潭(今阳泉市郊区)村人。明嘉靖乙未科(1535)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中、凤阳知府等职。所到之处,官声甚好,他学识精湛,一生写过很多好诗文,著有《金陵集》、《蒲石山房诗文集》等。其祭父文章《怀潭记》,情深意切,颇具文采,堪称传世佳作。

张三谟(1585~1649)

明末名臣,平定大峪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历任御史、光禄寺丞、大理寺丞署、少卿、顺天府尹、大理寺卿等职。常直言指点朝政,多次被贬官降级,但忠心不已。在御史任上弹劾魏忠贤余党,在离京赴福建巡视时上《按闽辞阙书》,纵论“治乱之关键,在善于选拔宰相和御史官”的道理,其立论精辟,颇中时弊。明王朝灭亡后,闲居故里,终因忧虑国事,抑郁成疾去世,终年64岁。傅山、苗蕃分别撰《祭日葵先生文》、《祭大廷尉日葵张公文》悼念。

窦宾(1715~1802) 清代名将,平定东关人。乾隆六年(1741)乡试中武举,次年会试联捷武进士。历任江西瑞州铅山营都司、福建陆路提标后营游击、台湾城守营参将、登州总兵及贵州、湖广提督等职。他为官廉正,治军有方,在建设和巩固边防、维护地方治安方面建树颇多,因而倍受皇室恩宠,于乾隆五十年(1758)和嘉庆元年(1796),两次赴皇宫参加“千叟宴”。告老还乡后,为振兴家乡教育,捐资重修冠山书院,新筑仰止亭。故后葬于平定东关祖茔。平定州人任用仪为其撰墓志铭以记之。

张穆(1805~1849)

字石州,号斋,祖籍平定上城,后迁居大阳泉村(今属阳泉市郊区)。清代重要的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编辑大家、杰出的文化名人。他生在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凡六艺百家、训诂史策,无书不读,学业因此大进,但蔑视功名仕途,专攻学术,潜心著述,在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大门逐渐为西方诸强打开之时,他敏锐地从文字训诂转向有益于边境防卫的地理考据,治学严谨,考证精详,著述颇丰。著《延昌地形志》、《蒙古游牧记》等。还从《永乐大典》中画出《元经世大典西北地图》,送好友魏源,刻入《海国图志》。写著名的《海疆善后宜重守令论》,赞颂另一好友禁鸦片英雄林则徐。还著有《 斋诗文集》、《靖阳亭杂记》、《顾阎合谱》等。《蒙古游牧记》是他的代表作,书中对蒙古一带的社会风俗沿革,历代地名变化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考证精当,该书被翻译成俄、蒙等国文字行世。他以针砭时弊、正派亢直而受到到后人的推崇。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看了他的作品后,叹曰:“二百年无此作也!”由于国事和家事的纷扰,加之拼命著述,过分劳损身体,终于积郁成疾,于道光十九年(1849)中寿而殁,时年仅45岁

  赤章曼伯又名赤章曼枝,春秋战国时仇犹国(今盂县)大夫。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晋卿智伯欲伐仇犹,苦于进犯无路,于是铸就一口大钟,谎称拟献给仇犹国君,要仇犹国修筑通往晋地的大道。仇犹国君不听赤章曼伯“若路通大钟至,卒必随之,国将亡”的劝谏,道通不久,仇犹国即被智伯所灭。此史实在《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中均有载。
  许世绪隋末唐初盂县人。隋末为鹰扬府司马。当他看到隋王朝行将灭亡之时,劝唐公李渊说:“天辅德人与能,乘机不发,后必蹈悔。隋政不纲,天下摇乱。公姓名已著谣录。今揽五郡之岳,据四海之春,苟无奇计,祸不反踵。若收取英俊,为天下倡,帝王业也。”李渊听后,感到其话很有道理,遂同左右亲信密谋策反。其弟许洛仁亦从李渊起兵晋阳,兄弟共为大唐基业累立战功。初封世绪为右一府司马,后迁蔡州(今河南汝南)剌史,真定郡公。《新唐书》卷88有传。
  张士贵(?~656)唐代名将。本名忽 ,祖籍盂县上文村。自幼学武,颇有臂力,箭无虚发,人皆称奇。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并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但在平定辽东时,因其婿何宗宪冒领大将薛仁贵之功被累,降职随军,平辽后始官复原职。唐显庆初年(656)病故,谥荆州都督、陪葬太宗昭陵。《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记。
  吕思诚(1293~1357)元代名臣。字仲实,平定人。泰定元年(1324)中进士。性情刚直倔强,政绩卓著。历任辽州同知、景州、县尹、待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等职。在 县任上,他将全县农户按贫富分等,以等分摊#FK徭#FS役,对勤于农桑的百姓奖以农具,鼓励开荒复耕,倡导破除迷信,流离外乡者闻风还乡事农。他总裁宋、辽、金三史,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著作传世。逝后赠齐国公,谥忠肃,葬于平定城北三岔口。《元史》卷185有传。
  耿九畴(?~1460)明代贤臣,平定人。明永乐甲辰(1424)进士。宣德六年(1431)授礼科给事中,以议论朝政得失,能务大体,声望大振。正统初年(1436),出任两淮盐运司同知,正统十年改任都转运使,其间,为革除旧弊,曾拟五条措施,获准后以律令下达施行,境内局势渐趋安定。景泰三年(1452)镇抚陕西时,发现边民春夏在原籍耕作,一到秋冬便举家迁至塞内,以避外族侵扰,于是他下令守军加强防卫,保卫边防,使边民得以安居乐业。天顺初年(1457),因廉政被皇帝留为左都御史,一年后改为南京刑部尚书。天顺四年病逝,谥清惠。《明史》卷158有传。
  耿裕(1430~1496)明代贤臣。字好问,平定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历任庶吉士、定州知州、国子司业、吏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参赞、礼部尚书等职。虽然两世俱为显宦,家境并不富裕,与其父九畴并以德行名著于世。弘治九年(1496)病故。后赠太保,谥文恪。著有《耿裕集》。有父子尚书墓,地处平定东关重兴坡。《明史》卷183有传。
  李愈生卒年代不详,明代平定州平潭(今阳泉市郊区)村人。明嘉靖乙未科(1535)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中、凤阳知府等职。所到之处,官声甚好,他学识精湛,一生写过很多好诗文,著有《金陵集》、《蒲石山房诗文集》等。其祭父文章《怀潭记》,情深意切,颇具文采,堪称传世佳作。
  张三谟(1585~1649)明末名臣,平定大峪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历任御史、光禄寺丞、大理寺丞署、少卿、顺天府尹、大理寺卿等职。常直言指点朝政,多次被贬官降级,但忠心不已。在御史任上弹劾魏忠贤余党,在离京赴福建巡视时上《按闽辞阙书》,纵论“治乱之关键,在善于选拔宰相和御史官”的道理,其立论精辟,颇中时弊。明王朝灭亡后,闲居故里,终因忧虑国事,抑郁成疾去世,终年64岁。傅山、苗蕃分别撰《祭日葵先生文》、《祭大廷尉日葵张公文》悼念。
  窦宾(1715~1802) 清代名将,平定东关人。乾隆六年(1741)乡试中武举,次年会试联捷武进士。历任江西瑞州铅山营都司、福建陆路提标后营游击、台湾城守营参将、登州总兵及贵州、湖广提督等职。他为官廉正,治军有方,在建设和巩固边防、维护地方治安方面建树颇多,因而倍受皇室恩宠,于乾隆五十年(1758)和嘉庆元年(1796),两次赴皇宫参加“千叟宴”。告老还乡后,为振兴家乡教育,捐资重修冠山书院,新筑仰止亭。故后葬于平定东关祖茔。平定州人任用仪为其撰墓志铭以记之。
  张穆(1805~1849)字石州,号斋,祖籍平定上城,后迁居大阳泉村(今属阳泉市郊区)。清代重要的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编辑大家、杰出的文化名人。他生在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凡六艺百家、训诂史策,无书不读,学业因此大进,但蔑视功名仕途,专攻学术,潜心著述,在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大门逐渐为西方诸强打开之时,他敏锐地从文字训诂转向有益于边境防卫的地理考据,治学严谨,考证精详,著述颇丰。著《延昌地形志》、《蒙古游牧记》等。还从《永乐大典》中画出《元经世大典西北地图》,送好友魏源,刻入《海国图志》。写著名的《海疆善后宜重守令论》,赞颂另一好友禁鸦片英雄林则徐。还著有《 斋诗文集》、《靖阳亭杂记》、《顾阎合谱》等。《蒙古游牧记》是他的代表作,书中对蒙古一带的社会风俗沿革,历代地名变化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考证精当,该书被翻译成俄、蒙等国文字行世。他以针砭时弊、正派亢直而受到到后人的推崇。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看了他的作品后,叹曰:“二百年无此作也!”由于国事和家事的纷扰,加之拼命著述,过分劳损身体,终于积郁成疾,于道光十九年(1849)中寿而殁,时年仅45岁。
  孔子,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伟大的名主革命先行者。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名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
  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出身贫苦,亲身经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了重要影响。登上文坛后,他塑造了一系列工人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抨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反动思潮。代表作有《海燕之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前苏联有以高尔基命名的州和城市。
  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藉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1837年,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6月,和燕妮结婚。同年秋,迁居巴黎,同卢格合办《德法年鉴》杂志。这时发表的一些文章表明他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1847年,同恩格斯一起邀参加正义者同盟,我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年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纳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受同盟中央委托,在巴黎筹建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同盟主席。4月,回德国参加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在科伦创办《新莱茵报》。革命失败后,流亡英国伦敦。五、六十年代,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于1885、1894年整理出版。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后,被选为总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历届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袖和灵魂。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系统地总结了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晚年受和种疾病的折磨,仍致力于帮助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成长和人事理论研究。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英国伦敦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 十个历史名人的资料简短易懂四五行就行
  • 答:孔子,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伟大的名主革命先行者。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名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

  • 历史名人的资料著名历史人物简介
  • 答:1、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 列出十位历史名人
  • 答:(2)、刘邦 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汉高祖的故乡,刘邦出生颇有神话色彩,传说汉高祖之母避雨于桥遏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 汉高祖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户。 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高祖”的说法。 高祖十年,汉高祖亲征平叛而归,途经沛县故里,在沛宫大摆酒席...

  • 五年级的10个名人小档案,急!!!快快快!
  • 答: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名言: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 10个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 答:1、戚继光:明朝名将,成功平定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为沿海地区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2、岳飞: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坚守“精忠报国”的信念,英勇抗击金国侵略,成为民族英雄。3、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王朝,以其智慧和忠诚被誉为“卧龙先生”。4、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以他...

  • 10个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 答:我知道的10个历史名人故事如下:1、戚继光:明朝名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保障沿海地区安定。2、岳飞:南宋名将,以“精忠报国”为信念,誓死抗击金国侵略。3、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助刘备建立蜀汉王朝,被誉为“卧龙先生”。4、包拯:北宋名臣,以清廉正直、执法如山著称,被誉为“包青天”。5、郑成功:明末清初军...

  • 十位中国历史名人资料要有文字介绍要有人物图片
  • 答: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八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

  • 中国十大名人
  • 答: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

  •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
  • 答: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

  • 中国历史名人及经典事例十个
  • 答: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