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马致远字什么号什么?

2024-06-01m.verywind.com
~

字千里或致远,号东篱。

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汉族,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早年参加了杂剧创作,是“元贞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

写作特点

马致远的杂剧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其剧作大抵写实的效果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去作大段的抒情,以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至于杂剧内容,则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如《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等。这些道教神仙故事既表现出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又包含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



  • 马致远的简介?有哪些代表作?
  • 答: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 马致远的名人简介有哪些?
  • 答: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号东篱,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年轻时曾热衷进取功名,然而仕途并不显达。元成宗元贞年间,他参加了元贞书会,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黄粱梦》。后来曾担任过江浙省务提举的职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马致远一生从事杂剧和散曲创作,...

  • 诗人马致远简介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 答:诗人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

  • 马致远 字什么
  • 答: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曾有异议)人,元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

  • 马致远是什么“...家”他与谁并称“杂剧”四大家?
  • 答:著名戏曲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

  • 马致远有什么之称
  • 答: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今北京)人。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

  • 马致远是谁
  • 答: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代诗人,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元代戏曲作家。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

  • 马致远字什么
  • 答:马致远没有字,只有号。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曾有异议)人,元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介绍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

  • 诗人马致远号什么??
  • 答:号东篱 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马致远着...

  • 马致远字什么号什么?
  • 答:字千里或致远,号东篱。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汉族,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早年参加了杂剧创作,是“元贞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写作特点 马致远...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