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2024-06-01m.verywind.com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如何解决?~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国家好像出台了一些措施,挺重视这个问题的,你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事项~
多打打电话关心关心孩子,让他们多得到一些应该得到的父母的爱,这对他更有意义。
定期买些小礼物什么的,让他们知道父母一直在关心着他~
祝您天天好心情~

我本身就是留守儿童,但我并不自卑与自闭,我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当我的学习成绩还是算好的,即使我没有受任何人辅导。国家领导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十分重视,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多采取国家领导的建议。例如:把孩子的现状通过移动设备大致汇报给他们的父母;老师不能歧视也不能过于重视,应用平常心对待,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很多农民为改变贫困的生活而进城务工,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往往没有办法和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值得大家关注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而留在户籍所在地,并需要其他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1]据最新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关心和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农村,在父母离家的情况下,家庭结构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容乐观。孩子的家长由于长时间与孩子分离,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造成父母教育的缺位。
  (一)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水平的限制,缺乏对孩子的科学指导,在教育的内容上多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缺乏与孩子的耐心沟通;由于感觉对孩子亏欠,很多父母用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于是就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重学习,轻德育”的家庭教育局面。
  (二)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孩子在缺乏父母耐心指导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容易放纵自己,而由于工作辛苦和忙碌,农村家长采用得更多的是消极、粗暴的教育手段,大部分家长意识到打孩子并非是特别有效的方法,但只有小部分的家长明确意识到打孩子是不好的,并能真正做到不打孩子,大部分的家长对“打”、“骂”等教育方式的采用是随机的,没有考虑这些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不良后果
  社会是由家庭构成的,在任何社会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留守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代管人有时监管不力,会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这对农村留守儿童本身,以及他的家庭和社会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一)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体产生的不良后果。
  1.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学习。
  父母外出进城打工,孩子由于常常思念父母,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没有父母的管教,自控力差,难以完成课外作业,根本谈不上主动预习或复习功课,学习成绩显著下降,厌学情绪严重,最终逃学甚至辍学。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3%,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占80%以上。[2]学习困难成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此外,辍学现象也比较严重。
  2.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
  留守儿童处在未成年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亲情的缺失使不少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缺少和孩子在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忽视对孩子心理的教育和疏导,使他们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内心缺乏亲情和信任。留守儿童常表现出情绪紊乱、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情绪烦躁、有失落感、不愿与人交际、封闭自己,有时还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甚至有暴力倾向。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心理问题。[3]
  3.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家庭教育是孩子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4]在孩子社会化过程的阶段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从小就面临着与父母分离的情况,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不能接收到父母过多的言传身教式的社会化信息,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外在表现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较差。
  4.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调查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行为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好勇斗狠等。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不少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着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习惯行为不良的问题,例如不讲卫生、挑吃挑穿、大手大脚;部分留守儿童习惯行为较差,不听长辈教导,我行我素,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等。
  (二)家庭教育缺失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后果。
  留守儿童终有一天要成为“社会人”,可是如果他们在成长初期,在家庭这个初级群体中社会化缺失,社会角色培养失败,将来在融入社会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在童年期间家庭教育缺失,不少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内心压力较大,踏上社会后总是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无形之中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在未成年人犯罪率中比例较大。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犯罪率剧增。这些儿童如果不能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有效管教,以后将对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成长、家庭兴衰,而且影响着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整个社会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一)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增强家长监护职责。
  1.留守儿童父母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父母外出后应尽量参加诸如“家长学校”等培训活动,听听专家们的教育经验和指导。要教育好孩子,父母或监护人首先要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完善自己,多学点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征,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父母要有高度的家庭教育责任感,关心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子女良好的习惯、独立自强的精神、遵纪守法的观念。
  2.留守儿童父母应尽量与孩子加强亲子互动,做到缺位不缺职。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用一颗温暖诚挚的心去和孩子沟通,加强亲子情感的交流融合。父母应努力协调好外出务工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把孩子接到自己打工的地方一起生活。这样既可以和孩子增进感情,又可以让孩子见见世面,同时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父母尽量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做心灵保健互动,多鼓励孩子写信,多听听孩子的倾诉,真正做到缺位不缺职。
  3.留守儿童父母应改进家教方法,调整家教内容。
  父母或监护人应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深信“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争取用较为民主和谐的教子方式教育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孩子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面,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先生对此说得非常透彻:“家教最基本的内容不是教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孩子怎样与他人建立联系,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5]父母和监护人应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同时还应与时俱进,对新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及时调整教育内容。
  (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发挥主渠道教育管理作用。
  学校应多开设一些培养孩子素质能力的活动,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利用同伴友谊、师生情谊弥补家庭缺失的亲情,增加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机会。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在乡镇中心区域或者人口密集区建立寄宿制小学。近年来,重庆已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2010年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480所,加上此前已建成的1600所,重庆提前两年高质量解决了101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读书问题。同时,要改善寄宿学校的设施,切实解决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设施不足的问题,改善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可以安装“亲情电话”,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办心理辅导室,注重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政府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充分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关心帮扶农村留守儿童。
  政府为主导,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是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中,从宏观政策方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建议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确保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设法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难题,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另外,政府部门应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改善务工人员待遇和居住条件,加强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指导。二是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加强监管,专款专用,改善办学条件;同时要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三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创业的机会,为他们的子女创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 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 答: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父母外出后应尽量参加诸如“家长学校”等培训活动,听听专家们的教育经验和指导。要教育好孩子,父母或监护人首先要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完善自己,多学点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征,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父母要有高度的家庭教育...

  •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
  • 答:不少“代理家长”感到,若是孩子小的时候,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还有点办法,还能对付,现在留守的孩子上小学初中了,学的内容多了、广了、深奥了,无论是指导学习,还是讲授道理,都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问题,即怎样才能掌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这门学问?科学方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学问,可简明地概括...

  • 我们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孤儿学生怎么进行良好的教育
  • 答:并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弥补他们被弱化的家庭教育。建议完善农村学生档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将父母是否外出工作、去哪里工作、父母联系方式等作为学生档案的重要内容。通过留守孩子档案,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照顾和教导。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
  • 答: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让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是学校应尽职尽责,担当使命。 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首先要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学校应主动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其次要注重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针对留守儿童存在...

  • 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应对策略?
  • 答:第一,如果你有能力,就带孩子在身边上学。第二,如果你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很无奈的要把孩子留在农村。让家里爷爷奶奶带的话,那就是隔代抚养。作为父母,你很少有机会与孩子们沟通、接近。那么你怎么办呢?作为农村的老师,我接触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父母在外面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在家带。在...

  •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 答:三、过度溺爱、放任或简单粗暴对待孩子。由于家庭成员的缺失,家庭教育不足,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可能加速。社会化是人们获得个性和学习所在社会生活方式的社会互动过程。解决对策的总思路是父母、监护人、学校、教师、社区和政府应共同努力。一、政府应通过行政力量出台政策和法规,引起各方面对留守儿童教育...

  •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 答: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如下:问题:一、家长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在市及周边外出打工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通过孩子的升学,改变家庭地位,所以大部分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二、教子无效。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不了解孩子,对莫名其妙的孩子感到无...

  •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法
  • 答:我为大家整理了一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多联系,多沟通。 当孩子在外面受到别人的欺负时,总是希望父母来帮自己去争个理儿;当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穿上新衣服后,他们也会想着让父母给自己也买一件穿穿。然而,这一切,都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难以成为现实。所以,与孩子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父母...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环境分析及相应解决方案
  • 答:国家应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大力兴建打工子弟学校,消除城镇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种种限制,同时提高学习补助,减轻农民工子女上学的经济压力,尽量做到城镇儿童与打工子女之间达到教育公平。与此同时,应该在合适的地区兴建一批农村寄宿学校,对留守儿童实行更好的教育和管理,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

  •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实效性
  • 答:4、利用校报校刊设“家教专栏”、编印《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开办家庭教育讲座。这种形式可由学校少先大队部、团委会组织进行。“家庭教育”可宣传、讲座的内容有遵循的家教规律(受国家教育方针制约、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家庭经济能力、协调各方面教育因素等),合理的家教原则(身教与言传相...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