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隋朝大运河和元朝通惠河开凿的目的相同么 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的异同

2024-06-01m.verywind.com
隋朝大运河的历问题~

你想问 隋朝大运河的历史问题么?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政治上看,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隋炀帝个人,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这就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共分四段:

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

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

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

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

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隋朝大运河
【目的】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需要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
【负面影响】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
【正面影响】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运河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河道】隋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运河长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宽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


元朝大运河
【目的】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为了解决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
【影响】解决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取值直达北京,对元朝的维护国家巩固也起到一定作用。
【河道】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隋朝大运河和元朝通惠河开凿的目的基本一致,简单说都是为了漕运,具体来说,都是为了运送江南地区的粮食、物质保障当时京师的需要。
  资料延伸: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通惠河位于京城的东部,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工,到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元世祖将此河命名为“通惠河”。最早开挖的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全长82千米。其中从瓮山泊至积水潭这一段河道在元代称为高梁河。
  通惠河开挖后,行船漕运可以到达积水潭,因此积水潭,包括现今的什刹海、后海一带,成为大运河的终点,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热闹繁华。在元朝中后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这条河道在明朝和清朝一直得到维护,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叶。

是的,两条运河开凿的目的都是为了方便当时都城的水路物资运输。
在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隋朝大运河是那时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以南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而开凿的。
通惠河则是元朝为了保证首都大都的物资供应而挖建的漕运河道。通惠河开挖后,行船漕运可以到达积水潭,因此积水潭,包括现今的什刹海、后海一带,成为大运河的终点。在元朝中后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这条河道在明朝和清朝一直得到维护,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叶。

  • 隋朝大运河和元朝通惠河开凿的目的相同么
  • 答:隋朝大运河和元朝通惠河开凿的目的基本一致,简单说都是为了漕运,具体来说,都是为了运送江南地区的粮食、物质保障当时京师的需要。资料延伸: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 隋元运河开通目的为什么不同啊
  • 答:隋朝的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流 巩固对全国的统治而开凿的 而元朝的则是为了运货方便 开通后粮食可直接达到大都 隋朝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连接起来了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江都(今扬州),比现在的运河要短,而且是“之”字形的。元朝统一后,疏通了原来的北运河、通惠河、邗沟等,并且将运...

  • 为什么元朝的运河比隋朝的运河要新开凿两段?其目的是什么?
  • 答:为了多运粮。元朝粮食短缺,必须从南方大量运粮。而海运太远,造价太贵。所以,多开凿了2端 隋朝大运河 1、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2、 由北至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3、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元朝运河 1、开凿两...

  • (1)隋朝开发大运河和元朝重修大运河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元朝大运河...
  • 答:【目的】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需要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负面影响】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正面影响】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

  • 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其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 答:会通河南起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凿渠向北,经聊城,到临清接卫河,长250里。从昌平引水源到积水潭集蓄起来,然后经皇城东侧南流,东南去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东至通州接白河。全长82公里。这条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

  • 元朝时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 答: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元朝的大运河中,最北的一段是元代新开凿的通惠河,由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

  • 隋朝的大运河和元朝修建的大运河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 答:元朝大运河是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之上修建开通的。相同之处是:都促进了南北经济及文化的交流。不同之处是开通的目的不同。元朝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时南北两地的经济发展;而隋朝是为了当时的统治需要。

  • 简述 比较隋朝运河和元朝运河,说明二者在走向 布局 作用等方面的相似点...
  • 答: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它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用途有点差异,隋朝大运河主要目的是满足皇帝的旅游,...

  •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条件和影响
  • 答:隋朝开凿运河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国家统一局面。影响:1促进了南北的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导致了隋朝的灭亡.3后世以至今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有利于隋朝加强对全国的统治.5是世界闻名的著名人工建筑工程.

  • 元朝的大运河与隋朝时的大运盒有什么共同之处
  • 答:元朝大运河 :【目的】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为了解决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影响】解决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取值直达北京,对元朝的维护国家巩固也起到一定作用.【河道】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