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恣释义含例子

2024-06-07m.verywind.com
~

1. 古代恣字什么意思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同本义 [throw off restraint;indulge oneself]

恣,纵也。——《说文》

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淮南书》。注:“放也。”

遥荡恣睢。——《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

无正而恣睢。——《荀子·解蔽》

而无道者之恣行。——《吕氏春秋·禁塞》

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荀子·非十二子》

有无下而不恣睢。——《史记·李斯传》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恃恩自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又如:恣逆(肆意篡逆);恣逞(任意放肆);恣横(放肆专横);恣逸(放纵);恣睢(放纵暴戾);恣擅(放肆专擅);恣骜(放肆傲慢)

听任;任凭 [allow;let]

恣君之所使。——《战国策·赵策》

犹金之在炉,恣冶之所以铸。——《管子·任法》

且乱军余党,恣为暴虐。——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又如:恣听(听任)

更迭 [change]

恣,代也。——《方言》

又如:恣作(交替而作)

〈副〉

1、肆意;尽情 [wantonly;to one's heart's content]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 终南、嵩、华之高。——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2、又如:恣诡(奔放奇异);恣饮(畅饮;痛饮);恣游(纵屈游览;纵情游荡);恣夸(奢侈无度)

2. 文言文中含"所"的例子

所:

处所;地方。《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合理的结果;应有的归宿。《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放在动词或动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地方”、“……的人”、“……的事物”等。《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助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被动句式。《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六国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表示不确定的数目。《西门豹治邺》:“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处;座。用于建筑物等。《魏书·尔朱荣传》:“秀容界有池三所,在高山之上。”。

3. 古文中“以”的各种解释与例子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的谩#?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

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 10、在。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

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

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

(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4. 吴沃尧《俏皮话》中的恣咋解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狗最善媚人,而又极欺贫重富,故见衣衫褴褛者,则必恣其狂吠也。一日独行郊外,四顾无人,忽遇一金钱豹,迎面而来。

狗遥见之大喜曰:“此金钱被(通“披”pī)体者,必富家郎也,吾当承迎之。”遂疾趋而前,摇尾作种种乞怜。

行既近,豹突起搏之,张口欲噬,狗大惊,返身狂奔,幸得脱,然亦魂不附体矣。遏一牛,问狗何来,狗告以故。

牛笑曰:“汝自不通世故,岂不闻近来世上,愈是有钱之辈,愈要吃人耶!”(选自吴沃尧《俏皮话》)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狗最善媚人 (2)则必恣其狂吠也(3)豹突起搏之 (4)幸得脱2.比较并解释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文中所写的“狗”有何特点?(用自己的话回答)4.这则故事通过老牛之口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

5. 让在文言文中的解释结合例子

1、责问;责备。

《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

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责问他,并且拒绝接见。

2、让给;让位给。

《五蠹》:“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译文:古代把天子的位置让给别人,不过是逃避看门奴仆般的供养,摆脱奴隶样的繁重苦劳罢了

3、推举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李致远《还牢末》楔子

4、推辞;拒绝。

《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译文:泰山不拒绝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

5、让开;躲开。

《唐翁猎虎》:“虎扑至,侧首让之。”

译文:老虎扑过来,转过头躲开。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让,相责让。从言,襄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让,相互责难。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襄”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推让[tuī ràng]

由于谦虚、客气而不肯接受(利益、职位等)。

2、出让[chū ràng]

出卖或转让(个人自用的东西):出让家具。

3、割让[gē ràng]

由于外力威胁或战争失败,被迫把一部分领土让给别国。

4、退让[tuì ràng]

向后退,让开路:退让不及,让车撞倒。

5、互让[hù ràng]

彼此谦让:同学之间要互让。

6. 古文中“得”的各种解释与例子

得1dé(ㄉㄜˊ)[1]获取,接受:~到。

~失。~益。

~空。~便。

~力。~济。

心~。[2]适合:~劲。

~当。~法。

~体。[3]满意:~意。

扬扬自~。[4]完成,实现:饭~了。

~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口语词。

得2děi(ㄉㄟˇ)[1]必须,须要:可~注意。[2]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得3de(ㄉㄜ)[1]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快。香~很。

------〖词性与应用〗-------得dé(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

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1]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得,行有所得也。

——《说文》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

释文:“本或作必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卖炭得钱何所营。

——唐·白居易《卖炭翁》工之侨得良桐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2]找到知得而不知丧。

——《易·文言》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

注:“谓得事之宜也。”至德不得。

——《庄子·秋水》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3]得知故无术者得于不用。

——《韩非子》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

注:“谓晓其义。”武王得之矣。

——《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4]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亦指被捕获;被逮捕。

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5]成功;完成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

——《红楼梦》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6]适,合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7]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8]同“德”,恩惠,感恩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

——《盐铁论·击之》[9]助动词。能,能够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史记·项羽本纪》[10]得意,满足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

——《世说新语·文学》又如:洋洋得意[11]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得dé[12]收获,心得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周礼·师氏》:“掌国中失之事。”

杜子春说:“中当为得。”古音中、得同音义通。

故古书中“中意”亦通“得意”。”(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3]德,道德,有德之人尚得推贤不失序。

——《荀子》得dé[14]必须,应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得dé[15]合适;正确于彼计则得。

——马中锡《中山狼传》历古今之得失。——《汉书》得dé[16]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

如: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得也么(算了吧;又作答应之词)[17]用在口语中,瞧。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

如:得,又搞错了;得,全完了。

7. “从”字文言文解释,含例句

cóng ① 跟随;跟从。

《垓下之战》:“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荷蓧丈人》:“子路从而后。”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又】 使……跟从;让……跟随。

《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后生。”

《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又】追赶;追随。

《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狼》:“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② 顺从;听从。《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 参与。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

《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 ④ 依傍;紧靠着。

《鸿门宴》:“樊哙从良坐。” ⑤ 副,与“正”相对。

《魏书·官氏志》:“前世职次皆无从品,魏氏始置之。” ⑥ 行;做;处理。

《教战守策》:“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群英会蒋干中计》:“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

⑦ 任;任凭。《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⑧ 由;自。《鸿门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从外来。”《木兰诗。

魏氏始置之;跟从,与“正”相对!@3) (,则秦畏而六国强:“子路从而后!#@#锐,微行入古寺:“前世职次皆无从品。《教战守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多闻,被释放或赎身为平民叫“从良”。” ⑧<;紧靠着;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3)(。

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南北方向;跟。”《项脊轩志》.办事。

《鸿门宴》。) ②<;三秦称横。”

zòng ①通“纵”。” 【从容】不慌不忙:“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则茫然不知其方……。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1@#精。

《史记·张仪传》,则又以军法从事。”《狼》:“新太守至,故臣愿先从于易:“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佯北勿从,莫若从以孤秦。”

④<。《垓下之战》。”

②<。”2.官职名。

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动>,虚左,客从外来。后指一女不事二夫。”

2:“故为王至计,则遣从以一少牢告庙;介>:“从余问古事,择其善者而从之,不逾矩。”《木兰诗》。

《汉书·王吉传》;任。《鸿门宴》。

《战国策·楚策一》;顺从。”《荷蓧丈人》. ①

【从亲】合纵相亲.旧指 *** 脱离乐籍而嫁人:“而行之既久;放纵。” 【从一而终】《周易·恒》。

《魏书·官氏志》;名>,不过二十里耳。”《信陵君窃符救赵》:东西方向:“侍臣缓步归青琐;做;由。

《送东阳马生序》。《论语·为政》;参与;任凭,夫死不得再嫁!#)(:“及使之从政:“有美人名虞,从也。

《鸿门宴》。”《琵琶行》。

张鷟《朝野佥载三·韦桃符》,可以便宜从事:“今王地小民贫;行:“妇人贞吉:“弟走从军阿姨死,自迎夷门后生!@#。” ③<。

1,从此替爷征。《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衮至左卫中郎。”

⑨<:“公子从车骑;处理事务,常幸从:“旦日;听从,一狼仍从,营妓陈状。” 【从事】1!@#教。”

《群英会蒋干中计》。《诗经·齐风·南山》cóng ①<,则秦强而天下弱;副:“樊哙从良坐,退食从出每迟。

王充《论衡·答佞》:“愿为市鞍马;特指合纵;让……跟随;动>!#:“隋开皇中。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十,以桃符久从驱使:“衡从其亩;依傍;动>!@#育,止。”

【从良】1;动使动>。” ⑥<:“其后复放从自若;处理;动>。

《论语·十则》:“从此道至吾军。《孙子兵法·军争》。”

【又】追赶。”(衡;介>。”

2。”《邹忌讽齐王纳谏》。”

本指用情始终如一;自.封建社会奴婢皆有籍,乃放从;形>动>。” ⑤<:“一狼得骨:“其后用兵:“汝既为水军都督;动>:“六国约从:“从数骑出!#) 望采纳:“七十而从心所欲。”

【又】<。

8. 文言文中有即字有哪些意思并举出例子

①走近;靠近;走向。《诗经·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童区寄传》:“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②到。《报刘一丈书》:“即明日,又不敢不来。”

③根据;以……为根据。《原毁》:“取其一不责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④就在;当。《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⑤就;便。《狱中杂记》:“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

⑥就是。《林黛玉进贾府》:“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

⑦立即;马上。《左忠毅公逸事》:“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⑧如果;倘若。《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⑨即使;纵使。《报刘一丈书》:“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⑩则;就。《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匆予,即患秦兵之来。”



  • 文言文恣释义含例子
  • 答:又如:恣作(交替而作) 〈副〉 1、肆意;尽情 [wantonly;to one's heart's content]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 终南、嵩、华之高。——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2、又如:恣诡(奔放奇异);恣饮(畅饮;痛饮);恣游(纵屈游览;纵情游荡);恣夸(奢侈无度) 2. 文言文中含"所"的例子 所: 处所;地方。《硕鼠...

  • 恣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 答:①放纵;无拘束。柳宗元《童区寄传》:“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②听任;任凭。《触龙说赵太后》:“恣君之所使之。”问题二:古文中说"上交主心,下恣群臣"是什么意思啊?? 应该是“上骄主心,下恣群臣”,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原文中是子贡对田常说的话。...

  • 文言文中恣的古义有哪些
  • 答:①放纵;无拘束。柳宗元《童区寄传》:“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②听任;任凭。《触龙说赵太后》:“恣君之所使之。”

  • 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 答:恣:①<形>放纵;无拘束。柳宗元《童区寄传》:“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②<动>听任;任凭。《触龙说赵太后》:“恣君之所使之。”

  • 恣意的含义
  • 答:【释义】放纵;不加限制;任意。【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源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近义词】尽情、纵情、任意、大肆、肆意、任性、率性。【反义词】拘束。【示例】1、《史记·龟策列传》:素有眦睚不快,因公行诛,恣意所...

  • 恣蚊饱血文言文翻译
  • 答:1. 恣蚊饱血的注释 [1]晋:晋朝。 [2]至孝:见前文《二十四孝》注(1)孝感动天【注解】[4]。[3] 榻[(音:tà):睡觉的地方。 [4] 帷帐(音:wéi zhàng):帐子,帷子(周围遮挡的布,类似蚊帐)。[5] 攒肤:这里的意思是很多蚊子咬人。 [6] 恣(音:zì):肆意,随意,放纵。[7] 渠:代词,他,指蚊子...

  • 恣蚊饱血文言文翻译
  • 答: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注释 [1]晋:晋朝。[2]至孝:见前文《二十四孝》注(1)孝感动天【注解】[4]。[3] 榻[(音:tà):睡觉的地方。[4] 帷帐(音:wéi zhàng):帐子,帷子(周围遮挡的布,类似蚊帐)。[5] 攒肤:这里的意思是很多蚊子咬人。[6] ...

  • 次下面加一个心字读什么?
  • 答:次字下面加心字是”恣“字,念作”zì“。释义:1、放纵,无拘束:恣意。2、方言,舒服:透恣。部首:心 笔画:点、提、撇、横撇、撇、捺、点、斜钩、点、点、

  • 恣睢的拼音及含义
  • 答:释义:文章气势豪放。用法示例:1、现在,人类暴殄天物,暴戾恣睢使得大量的野生物逐渐消亡。2、这个狗官,暴戾恣睢,滥杀无辜,当地乡民对他恨之入骨。近义词:一、放肆 [fàng sì]释义:放纵,不加约束。引证: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五章:“她竭力克制着自己,不让压抑了将近三年的情感放...

  • 纵横恣肆什么意思
  • 答:毫无顾忌,奔放自如,豪放无拘,多用以指文章、言论等。恣肆释义:恣:放纵,肆:无顾忌。指骄横恣肆,言谈、文笔等豪放潇洒 扩展:恣肆无忌,肆意作为,无所顾忌 纵横释义:1、横一条竖一条的;2、奔放自如;3、奔驰无阻。出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