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七录的原文及翻译

2024-05-31m.verywind.com
~ 七录原文:尝从行人借《汉书》下酒,曰:“我酣,公当以《汉书》相偿。”行人曰:“诺。”公饮酒知节,亦不顾其偿也。后一岁,复从借《齐谐》至数十遍。行人说:“吾穷老矣!此子每来,必有所需,吾不堪其频也。”乃录而与之,曰:“日取一回,至一月足相偿矣。”俟其出,取视,皆写本也。因叹曰:“吾向之隐于酒,而将以怠吾友邪?”遂绝酒不饮,曰:“吾志在书,将以致远,是以绝交游,不务声誉;而云以醉自匿,迨此弥年,将何以致吾志哉?”及作《酒德颂》,意气所寄,亦足以见其志矣。其自序略云:“余览李斯《上秦始皇书》,感其悲其志也。及得东方朔《述志》,悲其与己同而见排于俗也。方将逞吾欲,快吾志焉,顾行年已四十有四矣,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于是因著《大人先生传》,以己与谪仙人为仪像焉。”其辞曰:“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其风而悦之,共饮醇酎,期于不醉无归。时有辈流,必诣之,共言其所志。或清谈终日,不觉日暮。辞焉,命其仆曰:‘我醉欲眠卿可去。’其去也,奄若风电。此岂非至人之迹欤?”

翻译:他曾跟一位过路的人借《汉书》来下酒,他说:“我喝醉了,你就用《汉书》来抵偿吧。”那人答应了。张翰喝酒很有节制,那人也没有要他抵偿《汉书》。过了一年,他又向那人借《齐谐记》,借了几十遍。那人说:“我老了,这本书你每次来都借,我受不了这种频繁了。”于是就把书抄录下来给他,说:“每天借一卷,到一个月就能看完,可以还我了。”那人走后,张翰取出书来看,都是抄写的本子。于是他就感叹说:“我过去借书来下酒,原来是为了在酒醉之后忘记世俗啊,而难道是用它来迷惑我的友人吗?”于是他就决心戒酒了,说:“我的志向在书中,将要用它来实现远大的抱负,所以绝交游,不追求声誉;而却用酒来迷惑自己,将近一年了,这怎么能实现我的志向呢?”等到他写《酒德颂》,那种意气寄托在文章中,也足以看出他的志向了。他在自序中简略地说:“我读了李斯的《上秦始皇书》,感叹他的志向可悲啊。等到读了东方朔的《述志》,又悲叹他同自己一样被世俗所排挤。正要实现我的愿望,快意我的志向,但看看自己的年纪已经四十四岁了,这是天意如此,还能怨谁呢!于是写了《大人先生传》,把自己和谪仙人作为榜样。”那篇文章说:“大人先生认为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门窗,八荒为庭院道路。行走没有足迹,居住不用房屋,睡在天地之间,放纵心意,无拘无束。静止时就拿酒杯饮酒,行动时就提着酒壶,只把饮酒作为大事,哪里知道其他的事情呢?有显贵的公子,做官的处士,听说他的风度而喜欢他,就共同饮美酒,约定不醉不归。当时有同辈的人,一定要到他那里去,一起谈论自己的志向。有时清谈一整天,不觉得天黑了。告别时,命令仆人:‘我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离开时,像刮风闪电一样迅速。这难道不就是达到最高境界的人的行迹吗?”

七录的原文出自张翰的《七录斋集》。这段原文主要讲述了张翰如何通过借阅书籍、抄录书籍来获取知识,以及他对于饮酒和志向的看法。在翻译中,我尽力保持原文的语义和风格,同时也注意到了语言的流畅性和易于理解性。

  • 张博"七录"斋
  • 答:20.幼:小时候 译文 明朝人张溥,当时文采高超。他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一定要用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读一遍,立刻将纸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拿毛笔管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茧子。冬天手的皮肤都冻裂了,每天用热水浸泡许多次。后来他把书房命名为“七录斋”。张...

  • 七录翻译
  • 答:译文: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

  • 文言文《七录》的原文,译文
  • 答:《七录》的原文是:尝从行,于败堵丛草间,探得异书,撮其要记于心。归,破卷取纸,录而读之。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译文为:他曾经在走路的时候,从倒塌的墙壁和杂草丛生的地方,探得一本异书,他就把它摘要记在心里。回家后,打破书箱拿出纸来,抄录下来读。有时夜里...

  • 《七录》的翻译
  • 答:原文:(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 张溥列传》译文: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

  • 张浦传文言文阅读
  • 答:1. 张浦传译文 【原文】 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译文】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

  • 文言文《七录》的原文译文及练习答案
  • 答: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译文: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

  • 张张溥嗜学文言文翻译
  • 答:1. 张溥嗜学古文翻译 原文 张溥(pǔ)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做动词,命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做名词,名气)...

  • 张溥的《七录七焚》原文和翻译
  • 答:翻译:后来把读书的书房命名叫“七录”…… 张溥作诗和写文章思路敏捷。大家都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立刻就完成,因为这个原因(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高凤专心致志》原文: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翻译: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地作为职业。原文:妻常之田,暴麦于...

  • 七录的原文及翻译
  • 答:七录原文:尝从行人借《汉书》下酒,曰:“我酣,公当以《汉书》相偿。”行人曰:“诺。”公饮酒知节,亦不顾其偿也。后一岁,复从借《齐谐》至数十遍。行人说:“吾穷老矣!此子每来,必有所需,吾不堪其频也。”乃录而与之,曰:“日取一回,...

  • 七录明史尤世威的文言文翻译
  • 答:导语:尤世威,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明末将领。与兄世功、弟世禄并勇敢知名。天启中,世威积官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以下是我整理七录明史尤世威的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原文】尤世威,榆林卫人。与兄世功、弟世禄并勇敢知名。天启中,世威积官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七年...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