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正一教和全真教有什么区别? 正一教和全真教的根本区别

2024-06-02m.verywind.com
全真教和正一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一道

道教教派。或称正一教、正一派。原为五斗米道。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符箓派之总称,与全真道同为道教之两大派。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不重修持;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降神驱鬼,祈福禳灾。相传张陵创教时,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教以正一新出道法”,又“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伐诛邪伪,与天下万神分付为盟,悉承正一之道”。张陵之子张衡于东汉“永寿二年袭教居阳平山,岁以经箓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传说陵四代孙张盛徙居江西龙虎山后,为道教之龙虎宗,尊张陵为“正一天师”。唐宋崇道,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宋理宗敕三十五代天师张大可,提举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龙虎山正一天师遂为各道派之首;元世祖命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正一道以张天师为道首,其道士可以不居宫观而有家室。

全真道
道教教派。始创于中国金代初年 。创始人王喆( 1112 ~1170),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 。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该教教义受时代思潮影响,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金元之际邱处机嗣教时,全真道得到大发展。邱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行宫朝见成吉思汗,大得赏识。赐给金虎牌、玺书,命他主持天下道教。邱回燕京后驻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 ),开坛说戒,弟子四出建立宫观,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极盛 。其后虽因与佛教辩论失败而受打击,但在整个元代全真道一直保持发展势头。

当金元时期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创始人 ,其特点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元朝统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 , 共尊东华帝君 、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封建社会后期道教主要宗派之一。全真道内部又分化出一些小派别,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势力最强。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势力相对削弱 。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整顿教门,曾一度复兴全真龙门派,但终难挽救全真道在清代日渐衰落的总趋势..

全真教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的内丹修炼;主张功行并重、清净恬淡、无私寡欲;重视儒家的伦理道德实践,强调忠君孝亲。提倡苦行忍辱,苦己利人。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不能拥有妻室,蓄发,戒律严格。
正一教传教形式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即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神福禳灾,并崇信鬼神。在戒律方面,正一道士可以有家室,不住宫观,可以不蓄发,宫观清规不如全真道严格。
全真教的主要经典有《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


正一道的主要心经有《正一经》。

拓展资料:
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亦称正一道。
天师道由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所创立,并著写《老子想尔注》,为后期道教发展打下了基础。随后,又由其孙张鲁改革教团,待曹操拜其为镇南将军后,道教开始向北方传播。张道陵的四代孙张盛,又将传教的地区从青城山迁至到龙虎山,至此道教也开始向中国的东南地区发展。
天师道,是张道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所立。当时在巴蜀一带,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的淫祀而害民。而这些祀奉鬼神的法教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张天师携王长、赵升二位弟子和黄帝九鼎丹经,来到北邙山修行。后与巫鬼群体发生了大规模宗教冲突。川渝一带流传的张天师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为原型的。而被赶跑的巫鬼教不甘心失败,在大巫师张修的带领下,急跌天师道的教理,创立五斗米道。
根据后汉书.灵帝纪可知,张修为"巴郡巫人""巴郡巫妖"等。
正一道的创立使道教开始以教的形式出现,区别于以前的巫教,奉道为最高崇信,奠定了几千年的道教历史。
百度百科-正一教
百度百科-全真教
百度百科-道教

正一教,原为汉朝时五斗米道。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符箓派的总称,正一教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不重修持;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降神驱鬼,祈福禳灾。相传张陵创教时,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教以正一新出道法”,又“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伐诛邪伪,与天下万神分付为盟,悉承正一之道”。
全真教,始创于金代初年
。创始人王重阳,号重阳子,陕西人。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全真教以《道德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
正一教和全真教明显的区别在于:
第一,正一教受中国传统巫术影响很深,宗教仪式中存在大量符箓念咒,降神驱鬼等内容。而全真教则以内丹为主,基本排除了巫术的影响。
第二,正一教的道士不必出家,而全真教则在道教史上首创道士出家,从此以后,全真教道士必须出家。

  • 全真教和正一教的区别是什么?
  • 答:1. 传教形式:全真教倡导性命双修,强调先性后命的内丹修炼方法。修炼宗旨是追求清静无为,去除情欲,通过修行来炼性养气,最终实现成仙。正一教则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包括画符、念咒、驱鬼降妖以及祈求神灵赐福等仪式,信仰神鬼。2. 戒律差异:全真教要求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不得结婚生子,保持发型,严格...

  • 全真道士与正一道士有何不同?
  • 答: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的区别有:1、修炼方法不同 全真派道士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正一很多都是有后代传承道法,平时主要以斋醮和符箓为主,多进行祈福禳灾。影视作品里的道士作法除妖大多都是以正一派为原型。2、教制教规不同 正一派道士一般是居家修行...

  • 道教的正一教和全真教的有什么区别?
  • 答:正一教跟全真教是有区别的,不过正一教跟全真教同属道教,信仰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以“道”为最高信仰。1、正一教的道士不必出家,全真教的道士需要出家。全真教在道教史上首创道士出家,从此以后,全真教道士必须出家。2、正一教以巫术为主,全真教以内丹为主。正一教受中国传统巫术影响很深,宗教...

  • 正一教和全真教有什么区别?
  • 答: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正一教和全真教明显的区别在于:第一,正一教受中国传统巫术影响很深,宗教仪式中存在大量符箓念咒,降神驱鬼等内容。而全真教则以内丹为主,基本排除了巫术的影响。第二,正一教的道士不必出家,而全真教则在道教史上首创道士出家,从此以后,全真教道士必须...

  • 全真教和正一教有什么区别?
  • 答:全真教与正一教是道教中的两个重要派别,它们在历史背景、修行方式、经典依据以及戒律等方面各有特色,但并无高下之分。全真教:1. 创立时间:金末时期。2. 主要经典:《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孝经》,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3. 主要特征:注重内丹修炼,不重视符箓和黄白之术,以...

  • 正一教和全真教的根本区别
  • 答:正一教和全真教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的分布区域、创立者、代表人物、修行方式和派别。正一派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而全真派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南方地区也有一些分布(全真南宗扰衡)。全真派的创立者是王重阳,而正一派的创立者是张道陵。

  • 正一教和全真教的根本区别
  • 答:正一教和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两个主要派别。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宗教信仰的源流和修行方法的不同。正一教是道教的主要派别之一,起源于东汉末年。它的创始人是张道陵,他强调修炼内丹和炼化身体,追求长生不老和成仙的境界。正一教注重修行者个人的内在修炼,强调通过炼丹、炼形、炼神等方法来提升个人的修为和...

  • 正一教和全真教的根本区别
  • 答:不能拥有妻室,蓄发,戒律严格。正一教传教形式以行符_为主要特征,即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神福禳灾,并崇信鬼神。在戒律方面,正一道士可以有家室,不住宫观,可以不蓄发,宫观清规不如全真道严格。全真教的主要经典有《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正一道的主要心经有《正一经》。

  • 正一教和全真教有什么区别吗?
  • 答:因为全真教是道士,王重阳所创立,而正一教其祖师是张道陵,代代相传,有些叫法叫龟,福利已经失传,所以不如从前搞不过全真教。笔者认为道教法术是存在的,而且道行高深的道人法术还极其灵验,现在主流的道教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主要从事醮仪与符箓,全真派也称作全真道、全真教,尊王重阳为祖师,主要...

  • 正一教和全真教的根本区别
  • 答:全真教尊崇《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等经典,而正一道则以《正一经》为主要心经。道教的发展历程中,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是道教的早期形式之一,由张道陵创立,并著有《老子想尔注》。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改革了道教教团,并在曹操的支持下,道教开始向北传播。张道陵的曾孙张盛将道教传播地从...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