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正史中华佗是怎么死的?与曹操有何联系

2024-06-01m.verywind.com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时期,是一段风云诡谲、荡气回肠的历史时期。那段岁月,不仅仅有最热血的男儿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也还有身有所长者在庙堂之外留下诸多传奇,前者如曹操,后者如华佗。
说起这两个人,颇有渊源。众所周知,“神医”华佗就是死于一代枭雄曹操之手。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一个是身怀绝技的医科圣手,两人怎么会有交集呢?曹操为何要置华佗于死地呢?
说起中国的中医药文化,下面三个人肯定无法绕开。汉代时期,就诞生了3位非常杰出的医学家,并被成为“建安三神医”。一位是董奉,让后代人为之赞颂;一位是“医圣”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最后一位便是华佗,华佗在民间走遍了中原大地以及江淮平原,对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的治疗中创造了诸多的奇迹,闻名于世,更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
单说华佗,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中,罗贯中就详细地描写了曹操杀华佗的经过。曹操曾多次征召华佗来为自己治病,但华佗不愿意,多次拒绝,曹操就把华佗收押狱中,拷问致死了。其实这与正史上华佗之死,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神医”华佗,学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吗
在中国古代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华佗所生活的东汉时期,读书做官的热潮已经达到顶峰,公卿大夫多数是熟悉经术者。汉顺帝时太学生多达3万人,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
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却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弃医从政的例子很多,这种社会主流意识对华佗也产生了浓烈的影响。
张仲景《伤寒论》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同当时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入仕做官也是华佗的人生目标,因为在行医的过程中,华佗深深地感到医生地位的低下。他的医术是高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请他看病的高官权贵越来越多。在跟这些高官权贵的接触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加强烈,性格也变得怪戾了,难以与人相处。在他看来,学医恐怕只能当作“业余爱好”罢了。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这么描述华佗的:
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
从后来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前半句可信,后半句有待考虑。华佗脾气古怪,难与人相处大概是真的,但是厌恶自己的行业,以当医生为耻大概不是真的,因为华佗如果不是真心热爱医术,几乎不可能成为“医圣”,加之其在当时声名远播,可见实力不同凡响。包括发明“麻沸散”、撰写《青囊书》(已失传),如果只是业余爱好,很难有这么高的造诣。
既然热衷功名,又想搞医学研究,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后汉书》还记载,宰相陈圭,太尉黄婉都曾举荐过华佗为官,却被华佗推辞了。如此看来,华佗是一个不愿卷入官场中,又不在乎世俗声明,他虽然行医救人,却又不是一般医生那样还想着收获个好名声,他个性强烈,极具有反叛精神。
一句话概括,华佗是一位极具个性,游走在仕途与从医边缘之间的人。既如此,华佗与曹操又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
曹操逐鹿中原,岂能容不下一个华佗
“刮骨疗伤”在《三国演义》中是一处精彩的桥段。这段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这只是小说里的情节,在真实历史上,华佗与关羽并不相熟,著名的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一事也是罗贯中先生的艺术创造,毕竟华佗死于建安13年,而关羽死于建安24年,所以两人基本没有交集。
倒是华佗确实是死于曹操之手。
由于自己对仕途存有幻想,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的再度降临。正巧,此时曹操头疾发作,正有事有求于他,华佗便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两度要挟,意图求取官爵。
当时,曹操请华佗为他治疗“头风”顽症,华佗用针扎胭俞穴位,手到病除,效果很好。
佗针鬲,随手而差。
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
《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相似的记载,华佗很轻松就治好了曹操的偏头痛,但是却只治标不治本,并且告诉曹操:“这病得慢慢治,所以我会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
据中医理论记载,“头风”病确实比较顽固,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想要彻底治愈确实很困难,华佗虽为神医,也未必有治愈的良策。但若说即使“恒事攻治”,也只能苟延岁月,死期将近,就未免危言耸听了,很明显华佗有要挟的成分在内。
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大意是说,华佗能治好这病,他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这说明曹操当时是明白华佗的言外之意的。只是曹操没有当即答应华佗的要求罢了。
不禁让人想起另外一段历史,曹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他不会因为私人恩怨滥杀无辜。除非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
当年,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文时,骂了曹操祖宗三代,可事后曹操只是一笑而过。但当许攸在文武百官面前直呼自己为“阿瞒”时,尽管许攸彼时功劳赫赫,心智无双,甚至还和自己有同窗情意,可曹操眼皮都没眨就杀了他。为什么?因为陈琳再怎么着也不是当着曹操的面侮辱他,况且事后他还曾对曹操说过,当时自己所为,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反观许攸却是公然挑衅他的权威,两者相比,许攸该不该死就很清楚了。
此时华佗因为手上的医技,因为曹操有求于他,就故意抬高身价,甚至想要以此来换取一官半职,这跟许攸的当面谩骂是不是颇为相似。所以曹操心里对华佗很不爽。
再看曹操杀华佗,曹操真的错了吗
有人说曹操杀华佗这件事,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事实果真如此吗?
前文有述,华佗是表面上像陈琳一样得罪曹操,实际上他是如许攸一般公然挑衅了曹操的权威,所以他不得不死。
华佗死于建安十三年,此时正是曹操大破袁绍的时候,曹操此时最想要做的事就是让国家安定,令百姓归心。曹操善于用人,也善于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道是“恩威并施”方能服众,这个办法也是曹操百试不爽的成功经验。
在曹操没有授意给华佗一官半职时,华佗选择了撂挑子,因为华佗觉得在曹操面前求官无望,索性就找个借口回家。何况华佗“性恶”,而且曹操在东汉非氏族出身,一直以来对他不服气的人,心里看不起的人多的是,华佗对他也有骨子里难以改变的歧视。
华佗借口说,因为离开家太久想回去,就说收到家书,回家一趟,回到家中就说自己的妻子病了,于是曹操多次去请都不回来,只好派人查看,发现华佗在撒谎,就把华佗抓了起来。当时荀彧向曹操请求,华佗的医术高明,放了他,但是曹操没有听,华佗最后在拷问当中死亡。
华佗在这时候,不合时宜的屡召不至时,加上曹操甚至华佗对自己心存偏见,所以他就成为了曹操杀一儆百、建立威权的牺牲品。多年之后,再回过头来,很多人都认为曹操诛杀华佗是愚蠢至极的一件事,就像曹操自己所说的“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是不是曹操真的后悔了?不尽然!
首先,在三国时期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华佗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这样的胜算究竟有多大?
其次,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而随便给人加官进爵,曹操的威信要如何树立?何况,华佗是当着面要挟自己,曹操一生枭雄,岂会因一己之私,而让自己的威名荡然无存?他不会屈从自己。
曹操杀华佗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华佗的死的确是整个古代医学的损失,而曹操也在后半生里,为此愧疚过,可如果时光再倒流,曹操估计仍然会作出第二次同样的选择,因为他毕竟是政治家,站在一个统治者的立场,有些事不得不杀伐果断,有些事真的无法改变。

  • 神医华佗在真实的历史上究竟是怎么死的,和曹操有关吗?
  • 答:按照史书记载,华佗之死乃是为曹操所杀。当然了,曹操杀他并不是因为华佗要给曹操的脑袋开瓢,而是华佗不给曹操面子。华佗在当时确实是村里有名的大夫,一手针灸之术可谓出神入化,治好过不少人。此外他也精通外科手术(不然也不敢闹着给曹操脑袋开票),还发明了“麻沸散”、“五禽...

  • 正史中华佗是怎么死的?与曹操有何联系
  • 答:这段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这只是小说里的情节,在真实历史上,华佗与关羽并不相熟,著名的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一事也是罗贯中先生的艺术创造,毕竟华佗死于建安13年,而关羽死于建安24年,所以两人基本没有交集。倒是华佗确实是死于曹操之手。由于自己对仕途存有幻想,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的再度...

  • 在《三国演义》中,华佗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他的死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进...
  • 答:曹操自然也不愿意有人无视自己,随后华佗被捕入狱而后身死。民间或言华佗想为曹操开颅手术彻底治疗曹操的头疼病,结果曹操疑心太重因为华佗想害死自己结果怒而杀之。所以,不管真相到底如何,华佗的确是被曹操所杀。话说在华佗死后,曹操最钟爱并想传位的儿子曹冲同样罹患重病。曹冲仁智双全,深得曹操喜爱,...

  • 中国古代名医华佗是不是为曹操所杀?华佗的死因又是什么?
  • 答:华佗死因 公元208年,曹操操纵朝政,自任丞相,总揽军政大权,遂要华佗尽弃旁务,长留府中,专做他的侍医。这对以医济世作为终身抱负的华佗来说,要他隔绝百姓,专门侍奉一个权贵,自然是不愿意的。何况,曹操早年为报父仇,讨伐徐州的陶谦,坑杀徐州百姓数万人,尸体壅塞,泗水为之不流,接着又连...

  • 曹操与华佗的故事,详细
  • 答:在正史中华佗只有死的时间和演义中不同。在正史中华佗死亡时间在赤壁之战之前。当时曹操头疼难忍,就招来华佗前来为自己医治。华佗在为曹操看诊后说,曹操的病情只能调理,然后曹操就顺理成章的留华佗在自己身边当随身医师。不过因为华佗进行外出行医,不喜欢在固定的地方为固定的人治病,就骗曹操说,自己...

  • 华佗究竟是因为什么被曹操处死的?
  • 答:至于华佗真正的死因,历史文献并未给出明确答案,有人猜测他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遭遇了曹操的毒手。然而,无论如何,华佗的命运与曹操的决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曹操的决定与华佗的陨落 公元755年至79000年间,华佗的延误治疗最终触怒了曹操,他的死亡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是曹操怒火的直接结果。这段历史,无论...

  • ...可正史记载华佗公元208年已经病死了,而曹操死在220年,这是怎么一...
  • 答: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曾经多次写信催华佗来,但是华佗均以妻病为由而不从。曹操恼羞成怒,遂以验看为名,将华佗押解许昌,欲杀华佗。虽有谋士一再进谏,说明华佗医术高超,世间少有,望能予以宽容,但曹操一意孤行,竟下令在狱中处决。后来,曹操的头风病几次发作,诸医束手,他仍无一丝悔意,...

  • 三国时期的曹操杀死华佗背后的真相会是什么?
  • 答:曹操杀他的可能性也很小。也就是说,《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完全不符合正史,而罗贯中先生之所以会设置这样的情节,目的是为了丑化曹操的形象罢了,这一点不必多言,想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深有体会。虽然《三国演义》中没有给出符合史实的华佗之死的原因,但是有一点罗贯中先生却没有自由发挥,那就...

  • 有谁知道华佗是什么原因被曹操杀死
  • 答:结果华佗撒谎,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经审讯验实,华佗供认服罪(汉律:1.欺君之罪;2.不从征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

  • 曹操杀华佗这件事真的存在吗?史书中是如何描述的呢?
  • 答:史书中是如何描述的呢? 华佗被称作一代医仙,生于汉末,在那个时候战争满天飞,瘟疫横行,华佗为了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踏遍全国各地,科学研究药草,而且从医技巧十分勇于创新,但凡看了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华佗以前为关羽刮骨疗伤,在2000多年前,也许也只有华佗一人能够做到,之后欲为曹操做开颅手术治疗头疼顽疾,没有想却...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