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六韬·龙韬·将威》赏析

2024-06-01m.verywind.com
~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将何以为威?何以为明?何以为禁止而令行?”

太公曰:“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将帅用什么办法来树立威信?用什么办法来体现圣明?用什么办法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大公答道:“将帅通过诛杀地位高贵的人来树立威信,通过奖赏地位低下的人来体现圣明,通过审慎而严明的赏罚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因此,杀一人而能使全军震骇的,就杀掉他;赏一人而能使全军高兴的,就奖赏他。诛杀贵在诛杀地位高贵的人,奖赏重在奖赏地位低下的人。

能诛杀那些官高位显担当重要职务的人,是刑罚能触及最上层;能奖赏牛僮、马夫、饲养人员等地位低下的人,是奖赏能达到最下层。刑罚及于最上层,奖赏达到最下层,这就是将帅的威信得以树立,命令能够执行的原因所在。”

【例证】

军队要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离不开严明的军纪。而严明的军纪又必须依靠赏与罚这两种手段来保障。赏与罚的原则是公正严明,罚不避亲,赏不避过,“刑上极,赏下通”。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运用奖赏手段时,做得颇为成功。

隋朝末年,天下纷扰,群雄并起,各霸一方。镇守太原的李渊,乘机起兵,与群雄争夺天下。所属州县陆续响应,广大民众纷纷前来应募,旬日之间就招募了一万多人。李渊对这些人不分贫富贵贱,统统以义士相称。由于李渊平等待人,部队很快发展到三万多人,且部队内部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大家和衷共济,团结一心。

公元617年7月,李渊留下四子元吉镇守太原,亲率三万人马向隋部长安进军。进至山西霍邑时,遇到隋将宋老生的抵抗。时值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粮饷供应困难,加上传来突厥进攻太原的消息,李渊顾虑重重,打算回师太原,待机再举。在一部分兵力己开始北撤时,李世民说服李渊收回了撤兵的命令。八月,天气晴朗,李渊率军一战取胜,斩杀宋老生,攻克霍邑,为向长安进军打开了通路。

李渊进入霍邑城后,立即下令各部评议军功。这时有人提出:“虽然军中统称义士,但义士里面毕竟有贫富贵贱之别,奖励军功,难道主人和奴隶也能一样对待吗?”

李渊一听此言,暗自思忖:在我身边英勇作战、屡建功勋的钱九陇和樊兴等人都是奴隶出身;女儿留在关中,因得到家奴马三宝的帮助召募部众,己发展到数万人;再者军中应募的奴隶为数众多,且作战都十分勇敢,如果在奖励军功时不能一视同仁,必将使他们心灰意冷,削弱部队的战斗力。于是,李渊当众宣布:“两军争战中,刀枪箭矢从不分贫富贵贱,因此奖励战功也应一视同仁,论功行赏!”号令一出,全军上下无不欢呼雀跃。

由于李渊坚持贯彻论功行赏一视同仁的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参战奴隶的斗志,他们英勇奋战,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些奴隶出身的人,因屡建战功而获得了很高的封赏。如钱九陇后来升任眉州刺史、巢国公,樊兴则升任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公,马三宝升任左骁卫大将军。



  • 《六韬》为周朝姜太公所著书中涉及到怎样的治国思想
  • 答:《六韬》具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思考非常全面,涉及范围广,非常重视大战略,并提出了独特的文伐思想,把文伐作为武力竞争的重要辅助手段。

  • 《六韬》是怎样教导我们如何用人,如何与人相处的?
  • 答:重用佞臣,排斥忠良,听信一个叫赵梁的小人,剥削和压榨百姓,使得民不聊生,生活疾苦。杀贤臣,闭视听,有位大臣关龙逢,深感夏朝江山己危机四伏,因此劝告他爱护百姓,节俭用度,夏桀听后恼羞成怒,当即将他处死。正是由于夏桀的残暴统治,导致众叛亲离,也导致四百多年的夏王朝被商取代。“机不...

  • 《六韬》中《龙韬》阐述了什么思想?
  • 答:龙《龙韬》阐述了军队的组织、奖惩、将帅的选拔和修养、军事秘密通讯、奇兵的运用、侦伺敌军的方法以及兵农合一的思想;《龙韬》有王翼第十八、论将第十九、选将第二十、主将第二十一、将威第二十二、励军第二十三、阴符第二十四、阴书第二十五、军势第二十六、奇兵第二十七、五音第二十八、兵徵第二十九...

  • 《六韬》各卷中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 答:《文韬》主要讨论了治国用人的政治战略;《武韬》着重论述了如何用兵的军事战略;《龙韬》阐述了军队的组织、奖惩、将帅的选拔和修养、军事秘密通讯、奇兵的运用、侦伺敌军的方法以及兵农合一的思想;《虎韬》主要讨论了各种特殊天候、地形及其他不利条件情况下的进攻和防御战术,并记述了古代武器装备的种类...

  • 《六韬》主要讲什么?
  • 答:阐述了为君之道。强调了战争本于道义,政治先于军事,所以名为“文韬”。《武韬》5篇,讲用武力和非武力手段取得国家政权的韬略,强调了“伐谋”为上,而后才动用武力征伐敌国。《龙韬》3篇,主要论述军队的统御和指挥问题,包括统帅部的组织机构、选将立帅的标准、通讯、出兵作战的原则、预报敌情、...

  • 《六韬》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 答:《龙韬》3篇,主要论述了军队的统御和指挥问题,包括统帅部的组织机构、选将立帅的标准、通讯、出兵作战的原则、预报敌情、如何预见胜负及耕战结合等问题。《虎韬》12篇,主要论述了兵器、辅助器材及各种战术问题。《豹韬》8篇,主要论述了在各种地形上的作战方法,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置办法。《六韬》...

  • 《六韬》的全部原文及译文 解决后一定交付悬赏
  • 答:卷三《龙韬》内分《王翼》、《论将》、《选将》、《主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等十三篇,主要论述军事指挥和兵力部署的艺术,指出在战争中要调动对方,选择将帅、严明纪律,然后确定如何发号令、通信息。还指出要注意天时地利、武器...

  • 《六韬》包括哪几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 答:《武韬·发启第十三》又说:"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这是运用辩证的方法去考察检验一个人,既看外表之言行,又察内心之意图。还须注意其亲近或疏远什么人,从而予以正确地判别掌握。《龙韬·选将第二十》更是提出了...

  • 诛大赏小什么意思
  • 答:回答:  以诛杀地位崇高者、奖赏地位卑微者来树威激众。《六韬·龙韬·将威第二十二》:“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   周武王问姜太公:将帅怎样才能做到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太公答:“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

  • 内宴奉诏作全诗赏析翻译?
  • 答:1.内宴奉诏作:《宋史·曹翰传》题作《退将诗》。内宴,皇帝设于宫内的宴会。诏,皇帝的命令。2.六韬:古代兵书名。传说为周朝吕尚(即太公望)所作。实为汉人依托。全书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部分,故称《六韬》。3.时髦:指一时的杰出人物。4.金甲:...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