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轼一生被贬到哪3个地方? 苏轼一生中被贬过几次?

2024-06-01m.verywind.com
概括苏轼一生的三个地方是什么?~

调任杭州通判
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浙江)等地,任知州县令
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
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赴颍州(今安徽阜阳市)
任宁远军节度副使,再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再贬至儋州(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
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廉州--今广西合浦县,舒州---今安徽潜山县,永州今湖南永州市)
卒于常州(江苏)。
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是苏轼自己主动求调的职位,而被贬的是黄州,惠州,儋州。
儋州读音:dan zhou 儋州在海南。
自请任职杭州
王安石变法初期,苏轼对新法中的一些内容积极发对,苏轼奏议皇上“治国之道,不怕不明,不怕不勤,不怕不果断,就怕求治心太急,听言太宽,进人太锐”, 这样就得罪了王安石,王安石就让苏轼去任业务比较繁忙的开封府推官,结果苏轼处理业务很快,依然让王安石感到伤脑筋。
然后王安石开始全面整肃御史,反对新法的官员一个个被罢官或者被远调。苏轼本来还算安全,王安石并没有要对付他的意思。可苏轼主动出击对王安石进行讥讽,王安石的亲戚兼随从谢景温出面弹劾苏轼,说他护送父亲的棺木回四川时,曾滥用政府的卫兵,买家具、陶瓷,甚至贩卖私盐谋利。
对于这次弹劾,王安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神宗派了官员到苏轼途经的省份,向船夫、士兵收集资料,结果却一无所获。这时苏轼就不愿留在京师便自请到杭州任职。
杭州到期任满后又主动请调密州,改调徐州,湖州,我在这里不做详细解说。
我们在这里要欣赏一下在杭州写下的诗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被贬黄州
苏轼出任湖州知州时期,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对任命表示感谢,但苏轼个性直率,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
于是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也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黄州的诗作: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

再度外调
在黄州几年后,皇帝诏苏轼到汝州就任,汝州路途遥远,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自己打算在常州终老于是上奏给皇帝《乞常州居住表》,但是迟迟没有得到回应。原来申宗病危了。第二年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但是还朝东山再起后,苏轼对王安石的新法提出谏议,而再度自求外调杭州。后又调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被贬惠州
章惇掌权后,调回被贬在外的官员,而对司马光的旧党都逐出朝廷,而苏轼就开启了被贬之路,先是罢免翰林学士,后追夺他定州太守等职务,最后被贬为惠州节度副使。这比上次黄州还要惨。
这时苏轼写了一首特别旷达的诗句: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被贬儋州
苏轼以为晚年就此定居黄州,没想到两个月后突然被贬海外,这次原因是因为他的诗句“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传到章惇的耳中后,章惇说原来惠州过得这么惬意啊,那就再贬,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到了儋州苏轼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哲宗24岁驾崩,弟弟徽宗即位,即位后申宗太后一起听政,申宗太后把哲宗在位时候被贬的大臣逐渐内迁,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后又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
整理不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应该是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吧!最后死在琼州海峡回去的途中,他是我尊敬的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

比较著名的是密州,黄州和儋州,三地都留有著名诗文

一共四次
第一次: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第二次: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第三次: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
第四次:没过多久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自求外调的不算贬。

黄州-惠州-昌化军

  • 苏轼三贬之地是
  • 答:苏轼三贬之地是黄州、惠州、儋州。三贬之地是苏轼所遭贬罚的地区。苏轼自乌台诗案后被贬罚三次,具体如下:1、苏轼于1079至1084年1月被贬黄州,共4年零2个月。2、元佑八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至惠州。3、绍圣四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派送到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 苏轼被贬的三个地方是哪里
  • 答:“苏轼”被贬的三个地方是: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1、第一次被贬,1080年,贬黄州。原因就是他豪放的情格,无论在言行、诗词文、行动上,处处都对对立的人持否定态度。2、第二次被贬,1094年,贬惠州。原因是高氏于1093年去逝,宋哲宗赵煦虽然1085年仅十岁就登基,决定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 苏轼三次被贬的地方是哪里 苏轼三次被贬的地方都是哪
  • 答:1、三次分别贬到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吧!最后死在琼州海峡回去的途中。2、第一次被贬,1080年,贬黄州。因乌台诗案入狱,经多方营救未获死罪,贬至黄州。原因就是苏轼多来年一直反对“新法”,特别是以他豪放的情格,无论在言行、诗词文、行动上,处处都对新法持否定态度;3、第二次被贬,...

  • 苏轼被贬官几次
  • 答:也再次被贬。3、被贬儋州 苏轼因为新派的打击被贬儋州。儋州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那个时候海南岛还是一个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那些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到了那里,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的。家破人亡的苏轼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

  • 苏轼“三贬”之地是哪里?
  • 答:苏轼 “三贬”之地是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进士及第。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再加...

  • 苏轼哪三次被贬?
  • 答:苏轼被贬的时间地点及原因:一、被贬黄州(1079年—1084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因乌台诗案,苏轼不仅锒铛入狱,出狱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

  • 苏轼一生中被贬过几次?
  • 答:苏轼一生因“乌台诗案”被贬了三次,分别被贬到湖北黄州、广东惠州和海南儋州。

  • 苏轼一生被贬到哪3个地方?
  • 答:应该是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吧!最后死在琼州海峡回去的途中,他是我尊敬的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

  • 苏轼三次被贬谪的时间地点及原因
  • 答:第一次 时间:1080——1084年 地点:黄州 原因:陷于乌台@诗@案被新@党@贬@谪;第二次 时间:1089——1091年 地点:杭州、颍州 原因: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第三次 时间:1094年——1100年 地点:惠州、儋州 原因:与章惇政见不合。

  • 苏东坡一生几次遭贬?分别贬在哪些地方任过职?
  • 答: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苏轼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在...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