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王安石逸事 王安石的逸闻趣事

2024-06-02m.verywind.com
王安石逸事~

舒王性酷嗜书,虽寝食,手不释卷.知常州,对客未尝有笑容.一日大会宾佐,倡优在庭,公忽大笑,人颇怪.乃共呼优人,厚遗之曰:「汝之艺能使太守开颜,可赏也.」有人窃疑公笑不因此,乘间启公,公曰:「畴日席上偶思〈咸〉〈常〉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觉发笑耳.」《墨客挥犀》

参考译文:
王安石生性酷爱读书,即使是睡觉吃饭也手里离不开书.到常州时后,对客人也没有一点笑容.有一天,府衙中举办宴会,当艺人表演滑稽戏时,王安石忽然大笑起来。人们觉得非常奇怪,于是都说要赏赐艺人.官员便厚赏了表演艺人,称赞说:“你的才艺能使太守开颜,应该得到赏赐。”有人也怀疑王安石并不是因此发笑,便在事后找了个机会问王安石:“您那天在宴会上为什么发笑?”王安石回答:“那天在宴会上,我偶然想到了《周易》中《咸》、《常》两卦,豁然开朗,悟出了一点道理,有所收获自己高兴,所以不自觉的笑了出来。”
这样可以么?

王安石喜做双喜肉

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富户人家在对诗选婿,难住了许多人。他细一打听,这上联是小姐出的:天连碧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求对下联。王安石略一思索,对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众人齐声称好。于是,王安石约定科考后完婚。

巧的是,考场上收毕试卷,主考官又另出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求对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对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

不久,王安石与小姐举行婚礼,正进行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正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非常兴奋,亲自下厨房烹饪菜肴,招待贺喜的四亲八邻。其中的一道“喜喜字肉”的菜别具特色,不但味道好,而且每块肉上都刻着个喜喜字。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其中写的是王安石教训苏东坡的几个小故事。故事中有这样的一则: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王安石难苏轼联


相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学土,(即苏轼),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
第一句是: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东坡学士虽是奇才,一时却寻对不出。但后人,已代东坡学士对出: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二句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苏东坡又被难住了,后人假托乩语,对了出来: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玉溪中。
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王安石拒谄两例



一例为:邵州武冈知县郭祥正,上书朝廷,要皇帝以后“专听王安石区划,凡议论有异于王安石者,虽大吏当屏黜”。神宗感此表章甚为“辨畅”,就问安石:“你认得郭祥正此人吗?安石答:“过去在江东时认识他。这个人很有点纵横家才能,善于察言观色行事,但心术不正,绝不可用。”这时郭祥正已因功升了官。听到安石对神宗讲的话,就赶快辞官回家去了。


二例为:熙宁八年,安石再相,但由于改革派的内部分裂,使新政推行更为困难,“上告求去甚切”,一再要求辞职。有个叫练亨甫的人,对中丞邓绾说:“你为何不对皇帝说,要用特殊的礼遇来挽留丞相呢?把丞相有官职的子侄都升成高官,没官职的亲朋都授与官职,再在京师赐与丞相第宅田邸,丞相辞职的要求就会打消了。”邓绾听信了练亨甫的话,在上朝时就把上面的话一一对皇帝说了。神宗听了也没答话,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听明白了。一天,安石又向神宗求去。神宗说:“只要你能留下,你的要求我都答应,只是还没有一座合适的房子给你。”安石听了十分惊异,问:“我何时有这等要求?”神宗把原委一说,安石就请查办这件事,于是撤了邓绾和练亨甫的职。


王安石在宋神宗全力支持下,推行新政。大胆起用新人,不免有一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之徒趁机活动。以上二例说明,对付这种人的办法是:发现一个,撤办一个,使他们钻营不成。 王安石拒谄两例



一例为:邵州武冈知县郭祥正,上书朝廷,要皇帝以后“专听王安石区划,凡议论有异于王安石者,虽大吏当屏黜”。神宗感此表章甚为“辨畅”,就问安石:“你认得郭祥正此人吗?安石答:“过去在江东时认识他。这个人很有点纵横家才能,善于察言观色行事,但心术不正,绝不可用。”这时郭祥正已因功升了官。听到安石对神宗讲的话,就赶快辞官回家去了。


二例为:熙宁八年,安石再相,但由于改革派的内部分裂,使新政推行更为困难,“上告求去甚切”,一再要求辞职。有个叫练亨甫的人,对中丞邓绾说:“你为何不对皇帝说,要用特殊的礼遇来挽留丞相呢?把丞相有官职的子侄都升成高官,没官职的亲朋都授与官职,再在京师赐与丞相第宅田邸,丞相辞职的要求就会打消了。”邓绾听信了练亨甫的话,在上朝时就把上面的话一一对皇帝说了。神宗听了也没答话,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听明白了。一天,安石又向神宗求去。神宗说:“只要你能留下,你的要求我都答应,只是还没有一座合适的房子给你。”安石听了十分惊异,问:“我何时有这等要求?”神宗把原委一说,安石就请查办这件事,于是撤了邓绾和练亨甫的职。


王安石在宋神宗全力支持下,推行新政。大胆起用新人,不免有一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之徒趁机活动。以上二例说明,对付这种人的办法是:发现一个,撤办一个,使他们钻营不成。 王安石验水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这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峡水煎烹。因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水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等汤如蟹眼,急取倾入碗内。其茶色半晌方见。 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回:“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甚难,又自以为一江之水并无不同,只得汲一瓮下峡之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连,一般样水,老大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自《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官乃明医,知老夫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王安石点金成铁
●余塔山

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一生写了大量诗文,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然而,他也有一些修改是弄巧成拙的。
相传,有人曾请王安石改诗稿,诗文中有两句是:“明月当空叫,黄龙卧花蕊。”王安石看后笑了起来,心想:月亮怎会叫?花蕊怎能卧黄龙?于是,他不分青红皂白,把诗中的“叫”、“蕊”分别改为“照”和“荫”。其实,这诗中的“明月”是一种鸟,“黄龙”是一种小虫。王安石不作调查,凭想当然改诗,怎能改对?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唐人的名句。诗人以“噪”衬“静”,益显其静;用“鸣”托“幽”,逾显其幽,这两句诗把静景写活了。但王安石看后,却不以为然,大笔一挥,改为“一蝉不噪林逾静,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把诗句改得韵味全无,无怪乎黄庭坚讪笑他“点金成铁”。

1、寻求生花笔

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天下。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正色道:“当然有啊!事实上有的笔头会长花,有的笔头不会长,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王安石见杜子野先生如此认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

于是,杜子野拿来一大捆毛笔,对王安石说:“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笔,究竟是哪一枝,连我也辨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寻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学生眼浅,请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着胡须,沉思片刻,严肃地说:“你只有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写秃一支再换一支,如此一直写下去,定能从中寻得生花笔。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了。”

从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每日苦读诗书,勤练文章,足足写秃了五百枝毛笔。可是这些笔写出来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说还没有从中找到“生花笔”。他有些泄气,于是又去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笔呢?”

杜子野没有说什么,饱蘸墨汁,挥笔写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又过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笔都写秃了,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写了一篇《策论》,突然,他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挥而就。他高兴得直跳了起来,大声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笔了!”

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智胜厨师

王安石小时候,住在临川城内的盐埠岭,离他家不远的街口有一家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都要从这家面馆门前经过,并经常在这里吃早点,久而久之,和面馆的老板伙计都相识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这家面馆吃面。进门后,拣了个座位坐下,老板、伙计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给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见后进门的人都吃上了面,便问跑堂的伙计:“师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计答道:“就来。”不大一会儿,只见跑堂的伙计手中拿着一双筷子交给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师傅说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计效,径直来到厨房,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对王安石说:“伢仔,这碗面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泼了一滴汤,算你白吃,不要钱。”王安石问:“此话当真?”大师傅说:“偌大的一个面馆,还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个王安石,主意还真不少,只见他用筷子轻轻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条挑了起来,碗内自然只剩一半碗汤了。就这样,王安石左手端起汤碗,右手拿着筷子挑起面,顺顺当当地把一碗满满的热面条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面馆里的人都翘起大拇指称赞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3、"害"爹挨雨淋

王安石从小聪明伶俐,邻居们都夸他心眼多,脑瓜灵。他爹听了,自然喜上眉梢,甜进心里。

有一年秋天,正下着毛毛细雨,他爹穿着单衣,坐在屋里,于是把王安石叫到跟前说:“安石啊,大家都说你聪明,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里,你能叫得我站到院子里去挨雨淋,才算你真聪明。”王安石知道父亲在考自己,就笑着说:“爹,落雨天当然是坐在屋里,我怎么能叫你站到院子里去淋雨呢?”他爹说:“那你不算聪明。”王安石接着说:“爹,你要是站到院子里,我就能把你请到屋里来,你信不信?”他爹连声说着“不信”,就走到院子里去了。

王安石在屋里来回走着,就是不喊爹进屋来,让他爹挨淋雨。他爹等了好久好久,实在不耐烦了,催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王安石说:“爹,这不是‘叫你站到院子里挨雨淋’了吗?”他爹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还真有两下子。”王安石说:“爹,快回屋里来,要不淋雨受凉会生病的。”他爹立即回来了,王安石又说:“爹,又‘把你请到屋里来’了。”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

 

4、食鱼饵

某天,宋仁宗皇帝心情不错,一高兴决定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派对——“赏花钓鱼宴”,把够级别的京官都请到御苑,领略一番原汁原味的皇家情调。当时王安石的职务是“知制诰”,就是皇帝办公室秘书处负责草拟诏书的官员,管机要的重臣,自然也在被邀之列。

“赏花钓鱼宴”,顾名思义就是宴会的娱乐项目有赏花和钓鱼两项,聚餐前来宾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以尽雅兴。王安石对花兴趣不大,他选的项目是钓鱼。早有内侍将备好的鱼饵盛在金盘中置于茶几上。皇家钓鱼自然与众不同,鱼饵的配制不消说是花了工夫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香精香料掺了不少,不要说鱼,就是人也会抵挡不住诱惑。这不,王大人鱼还没钓,不知是因为闻到香气还是别的什么,竟鬼使神差地抓起一粒鱼饵放进嘴里细嚼慢咽起来。这一尝不打紧,居然对上了胃口,遂一发不可收,几个回合下来,竟将一盘鱼饵吃了个精光!

这事很快传到仁宗皇帝耳中。第二天,仁宗很是纳闷地对宰辅讲了这件事,并说:“王安石这人怪啊,误食鱼饵一粒也就罢了,可他生生吃下一整盘,不近情理嘛!”

 

5、待客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原文: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6、拒谄

邵州武冈知县郭祥正,上书朝廷,要皇帝以后“专听王安石区划,凡议论有异于王安石者,虽大吏当屏黜”。神宗感此表章甚为“辨畅”,就问安石:“你认得郭祥正此人吗?安石答:“过去在江东时认识他。这个人很有点纵横家才能,善于察言观色行事,但心术不正,绝不可用。”这时郭祥正已因功升了官。听到安石对神宗讲的话,就赶快辞官回家去了。 

 

熙宁八年,安石再相,但由于改革派的内部分裂,使新政推行更为困难,“上告求去甚切”,一再要求辞职。有个叫练亨甫的人,对中丞邓绾说:“你为何不对皇帝说,要用特殊的礼遇来挽留丞相呢?把丞相有官职的子侄都升成高官,没官职的亲朋都授与官职,再在京师赐与丞相第宅田邸,丞相辞职的要求就会打消了。”邓绾听信了练亨甫的话,在上朝时就把上面的话一一对皇帝说了。神宗听了也没答话,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听明白了。一天,安石又向神宗求去。神宗说:“只要你能留下,你的要求我都答应,只是还没有一座合适的房子给你。”安石听了十分惊异,问:“我何时有这等要求?”神宗把原委一说,安石就请查办这件事,于是撤了邓绾和练亨甫的职。

 

7、郑侠赔罪

南京清凉山有座“一拂寺”,寺里敬的一尊像,是北宋的一位清官,叫郑侠。传说他做官清正,罢官回金陵时,两袖清风,随身只有一根掸灰的拂尘。后人敬重他,就在他去世后,造了这座“一拂寺”来纪念他。
  郑侠怎么被罢官的呢?说来跟王安石有一段牵连。
  当时,王石安做宰相,为了让百姓喘口气,叫北宋兴旺起来,就在全国推行新政。神宗皇帝蛮相信他,封他做荆国公。可是,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许多权贵富豪,不但不扶衬他,相反,对他十分忌恨。因为新法捆了他们的手脚,使得他们不能像往日那样搜刮老百姓。在一层层推行新法的时候,他们耍刁故意做偏了,害得百姓受罪,叫王安石的新法行不通,歇火。
  郑侠是个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有一回,他看到老百姓受折腾,不晓得是权贵富豪们故意捣鬼,还以为是新法的弊病,就连夜画了一幅《流民图》呈给皇上,反对新法。皇帝那刻儿是“新砌茅缸三天新”,推行新法正在兴头上,看到这幅《流民图》,火冒三丈,不问青红皂白,就把郑侠的官儿罢了。
  后来,宋神宗过世,太后抓了权,一帮权贵们到底把王安石拱下了台。王安石回到金陵的半山园当老百姓,眼望着新法被他们改掉,心疼得很,便经常一个人穿着布衣,骑匹毛驴,在外头散心,回家来不是做诗,就是吃闷酒。
  这天,家人来报:有位客人要见。一问姓名,是郑侠。王安石心里为难:这郑侠当年因为反对新法,被皇帝罢了官,断送了前程,一定把我王安石恨成一个洞。过去我在台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郑侠就是恨我也没法可想。此刻,我也丢了乌纱帽,成为平民百姓,郑侠这趟来,还不是找我出出气的!再说,朝廷里那些权贵,挖空心思破坏新法,现在一个个做了大官,独独倒楣的郑侠,一幅《流民图》就丢了官,人家心里这口气平不下去,也不能怪。“罢罢罢,我王安石为推行新法,受够了权贵的冤枉气,今儿再让郑侠出出气,又有何妨?!”王安石拿定章程,就出门迎客。
  那郑侠一见王安石的面,二话没说,先一躬到底,毕恭毕敬他说:“老荆公,听说你回半山园住了,小弟今天特意来看望你的。”
     “不敢,不敢。”王安石把郑侠迎到小屋里,让坐倒茶,心里想:你有什么牢骚就快发吧!果然,郑侠开口了:“老荆公,还记得我那幅《流民图》么?”
  王安石连忙回答:“记得,记得。害得你……”心里想:你就巷子里扛木头,直来直去吧!
  郑侠笑道:“我就为这幅《流民图》来向先生赔罪的!”
  “赔罪?”王安石一愣,疑惑自己耳朵不听使唤,又问了一句:“赔什么罪?”
  郑侠就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把话说了个痛快。原来,郑侠丢了官,在金陵跟老百姓早晚相处,亲如一家,百姓的甘苦,他比以往明白多了。日子一长,他亲眼看到王安石的新法果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让不少百姓能安居乐业,国家也有了一点兴旺景象,才晓得他当年“为民伸张”的好心,正好替那些权贵富豪当了攻击王安石的炮子儿!为此,郑侠不但对王安石消了怨气,反而一肚子的不过意,总想找个机会来向王安石表白心意。此刻,郑侠诚心诚意他说:“荆公,你的新法好啊!可恨的是,有些为官的不好好执行……”
  “你……”王安石望着郑侠,愣了大半天。——他没想到郑侠是这样以民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一时高兴得说不出一句话。
  “快拿酒!”王安石含着泪,转身对老家人吩咐道。老家人拿来酒,又端来几碟小菜,两个人就像几生几世未会的知心朋友,谈不了的话,越谈越兴浓,喝不完的酒,干了一杯又一杯……
  王安石虽说酒量不小,这时也有些醉了,便也乘着酒兴,又满斟了一杯,举到郑侠面前道:“请干此杯,酒逢知己千杯少嘛!”于是一饮而尽。郑侠看到王安石把他当成知己朋友,十分高兴。但他想到刚进门时自己的尴尬相,也端起酒杯满饮一杯,笑对道:“荆公方才相见,正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啊!”两人大笑。
  后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两句话就成了一副对联。


8、喜做双喜肉

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富户人家在对诗选婿,难住了许多人。他细一打听,这上联是小姐出的: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求对下联。王安石略一思索,对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众人齐声称好。于是,王安石约定科考后完婚。 
    巧的是,考场上收毕试卷,主考官又另出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求对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对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 
    不久,王安石与小姐举行婚礼,正进行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正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非常兴奋,亲自下厨房烹饪菜肴,招待贺喜的四亲八邻。其中的一道“喜喜字肉”的菜别具特色,不但味道好,而且每块肉上都刻着个喜喜字。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

     9、一字未稳

王安石住在钟山时,有一位客人从黄州来。王安石问:“近来苏东坡有什么好作品?”客人回答说:“东坡在临皋亭住宿,从醉梦里醒来,作了千字的《宝相藏记》,不过改动一两个字罢了。有抄写的稿本,刚才留在船里了。”

王安石立即派走得快的人去拿回来。当时月亮升起在东方,树影映在地上。王安石在风檐下读起来,高兴得眉开眼笑,说:“苏东坡真是人里的俊杰啊!但还有一个字不稳妥。”客人请王安石指出来,愿意听听道理。王安石说:“‘如人善博,日胜日负’,不如‘如人善博,日胜日贫’啊。”

原来,《宝相藏记》写的是佛教藏经记。佛教教义认为,一切皆“空”,一切皆“幻”因而主张“一切世间,无取无舍,无憎无爱,无可无不可”。佛教徒要恪守“十戒”,其中之一就是“不蓄金银财宝”。所以,一个人善于赌博,赢了钱表面上看是富了,但精神世界更贫了。“如人善博,日胜日负”,就是这个意思。但仅从字面看,也可以解释为一日胜,一日负,或有胜有负,这就不符合原意了。而“日胜日贫”就不会产生以上歧义,所以“日胜日负”,不若“日胜日贫”耳。

苏东坡后来听了王安石的这番议论,抚掌大笑,认为王安石才是真正懂得文章的行家。

 

10、三难苏学士 
  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其中有这样的二则: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 
第一句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后人已代东坡学士对出:“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第二句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后人假托乩语对了出来:“九溪蛮洞,经过中洞玉溪中”  

第三句是:“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下联等你对呢。

 

11、点金成铁 

王安石一生写了大量诗文,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然而,他也有一些修改是弄巧成拙的。 
    相传,有人曾请王安石改诗稿,诗文中有两句是:“明月当空叫,黄龙卧花蕊。”王安石看后笑了起来,心想:月亮怎会叫?花蕊怎能卧黄龙?于是,他不分青红皂白,把诗中的“叫”、“蕊”分别改为“照”和“荫”。其实,这诗中的“明月”是一种鸟,“黄龙”是一种小虫。王安石不作调查,凭想当然改诗,怎能改对?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唐人的名句。诗人以“噪”衬“静”,益显其静;用“鸣”托“幽”,逾显其幽,这两句诗把静景写活了。但王安石看后,却不以为然,大笔一挥,改为“一蝉不噪林逾静,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把诗句改得韵味全无,无怪乎黄庭坚讪笑他“点金成铁”。

 

12、验水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峡水

煎烹。因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水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等汤如蟹眼,急取倾入碗内。其茶色半晌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回:“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甚难,又自以为一江之水并无不同,只得汲一瓮下峡之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连,一般样水,老大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自《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官乃明医,知老夫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13、劝女

王安石有一个长女,诗歌造诣很深,王安石称她“出于蓝而更青”。她嫁吴充的次子。吴充与王安石虽是姻亲,但政治主张却不一致,数次上书反对新法,变法失败后,王安石罢相,就是由吴充继任。

王氏生活在吴家,感到孤独、忧闷,想念娘家甚切,“家书无虚月”、“书每说涕零”。她曾作了一首七绝给她父亲,诗写道:“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意应怜我忆家。极目江山千万憾,依然和泪看黄花。”

王安石收到爱女的诗笺,心下也不好受,他给女儿送去一部楞严经,并和诗一首劝慰:“青灯一点映窗纱,好读楞严莫忆家。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惟有妙莲花。”楞严经是阐明心性本体的一部佛经,显而易见,王安石寄经和诗是要长女以参禅来修心养性,了却诸缘。



舒王性酷嗜书,虽寝食,手不释卷.知常州,对客未尝有笑容.一日大会宾佐,倡优在庭,公忽大笑,人颇怪.乃共呼优人,厚遗之曰:「汝之艺能使太守开颜,可赏也.」有人窃疑公笑不因此,乘间启公,公曰:「畴日席上偶思〈咸〉〈常〉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觉发笑耳.」《墨客挥犀》

参考译文:
王安石生性酷爱读书,即使是睡觉吃饭也手里离不开书.到常州时后,对客人也没有一点笑容.有一天,府衙中举办宴会,当艺人表演滑稽戏时,王安石忽然大笑起来。人们觉得非常奇怪,于是都说要赏赐艺人.官员便厚赏了表演艺人,称赞说:“你的才艺能使太守开颜,应该得到赏赐。”有人也怀疑王安石并不是因此发笑,便在事后找了个机会问王安石:“您那天在宴会上为什么发笑?”王安石回答:“那天在宴会上,我偶然想到了《周易》中《咸》、《常》两卦,豁然开朗,悟出了一点道理,有所收获自己高兴,所以不自觉的笑了出来。”

①王安石与吕惠卿谈论变法的事,王安国在窗户外大吹笛子,吵得王安石吕惠卿无法说话,王安石就说王安国“停此郑声如何?”王安国答“远此佞人如何?”
②王安石让苏东坡随便考他书中的内容。苏东坡动了个心眼,找生尘的书来考,因为这说明书是很久没有翻阅了。但是王安石仍然能将书中的内容背诵出来。
③王安石不仅为同时代的诗人改诗,而且还为古人改诗。有一次 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

  • 王安石逸事译文
  • 答:译文如下:王安石生性酷爱读书,即使是睡觉、吃饭也手里离不开书。他到常州时后,即使是对客人也没有一点笑容。有一天,府衙中举办宴会,当倡优表演戏剧时,王安石忽然大笑起来。人们觉得非常奇怪,于是要赏赐倡优。官员们便厚赏了当天表演的倡优,称赞他们说:“你们的才艺能使太守开颜,应该受到赏赐。”...

  • 王安石逸事 翻译
  • 答:参考译文:王安石生性酷爱读书,即使是睡觉吃饭也手里离不开书.到常州时后,对客人也没有一点笑容.有一天,府衙中举办宴会,当艺人表演滑稽戏时,王安石忽然大笑起来。人们觉得非常奇怪,于是都说要赏赐艺人.官员便厚赏了表演艺人,称赞说:“你的才艺能使太守开颜,应该得到赏赐。”有人也怀疑王安石并不是...

  • 王安石逸事
  • 答:王安石也不计效,径直来到厨房,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对王安石说:“伢仔,这碗面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泼了一滴汤,算你白吃,不要钱。”王安石问:“此话当真?”大师傅说:“偌大的一个面馆,还出不起一碗面么?

  •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轶事
  • 答: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天下。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先生:“先...

  • 王安石逸事有哪些 王安石辞妾是怎么回事
  • 答:王安石逸事 何为逸事?逸事就是在正史文献中没有记载的事件,大多是指古代名人的事迹且不为世人所知的。王安石这个北宋名人也有许多逸事,在资料中没有记载,但是在民间却被人们口口相传。下面来个王安石寻求生花笔的故事。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从小就颇有才志,虽然天资聪慧但是更是勤于苦读,青少年时期王安石就挑着书箱,到...

  • 阅读文言文王安石逸事
  • 答:王安石逸事 林语堂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倘若我们...

  •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这个故事。
  • 答:王安石逸事-- 改 诗 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喜欢改诗。他为同时代的诗人改诗,而且还为古人改诗。有一次 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

  • 古文,王安石逸事的一些问题……
  • 答:窃:私下;私自 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觉发笑耳:突然领悟了含义,自己获得了知识而高兴,所以就不由自主的笑了! 。不拘小节

  • 王安石轶事因为嗜书如命竟然一年不洗澡
  • 答:王安石的龌龊程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家中是前所未有的。他不是两天不洗,而是一年不洗。衣服又酸又臭,人见到他往往是先闻闻,再看鼻子。苏洵曾形容他穿的是囚犯的衣服,吃的是只有动物才能吃的食物,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还在悠然自得地谈论史书。王安石在扬州做太守的时候,经常熬夜读书。天亮了在椅子上...

  • 王安石逸事-- 改诗
  • 答:首先我们要知道王安石除了是散文家是诗人以外更是北宋的著名政治改革家,而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不仅要敢于发现问题,更要敢于承认错误,当他发现自己错怪了人家曲解了诗意后不仅没有因为自己是宰相而不愿意承认错误,真正表现出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优良品质。我们要知道谢贞...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