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贫贱不能移历史上有哪些人物? 贫贱不能移历史上有哪些人物

2024-05-29m.verywind.com
贫贱不能移的代表人物?~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陶渊明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
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
2、范仲淹
范仲淹小时候是个贫穷的孩子,他两岁的时候父亲逝世,为了生活,母亲再嫁带他到了朱家。朱家没钱给范仲淹读书,范仲淹就一个人来到一所寺院,一边干活,一边苦读,常常读到深夜。
有点儿困了,就用冷水洗脸。最让他觉得为难的就是每天的饭菜,不要说好吃的饭菜,就连吃饱也很不容易。因为当时是非常寒冷的冬天,于是他天天就煮好一碗粥。
等到粥被冰冻住的时候,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来下肚子。一天,一位同学来探访范仲淹,那位同窗是官宦弟子,家中很富有。
他看见范仲淹生活得那么艰苦,学习却那么用功,心里很受感动,回家告知了父亲,让父亲派人给范仲淹送去好饭好菜。
过了些天,那位同学又去看望范仲淹,发现给范仲淹的饭菜放在地上原地不动,都快发霉了。于是,那位同学就责备道:“你不吃这些食物,难道你瞧不起我?”
范仲淹表示歉意,说:“我当初吃粥已经吃习惯了,我怕吃了你的饭菜,吃不下这些稀粥了。”那位同学听了范仲淹的话,对范仲淹更加钦佩了。
3、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
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
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4、苏轼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
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
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5、墨子
墨子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开始在各地游学。墨子曾从墨子师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
但墨子批评儒者对待天帝、鬼神和命运的不正确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从墨子对儒家的攻讦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爱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扞格。而且墨子构建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
如孝、慈、仁、义等,表明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具体走向上以不同的诠释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关于“贫贱不能移”的历史人物有很多,比如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还有张骞以及苏武等等

  • 贫贱不能移历史上有哪些人物?
  • 答:关于“贫贱不能移”的历史人物有很多,比如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还有张骞以及苏武等等

  • 关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例子。(除了文...
  • 答:3,谭嗣同笑迎死亡。1898年,光绪皇帝决定变法,谭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后又发动了政变,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等人逃走了。谭嗣同没有跑,他说:“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有人为变法而流血,这是国家不能强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血,就从我开始吧!”谭嗣...

  • 贫贱不能移历史上有哪些人物
  • 答: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物有谁!!
  • 答:文天祥可谓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方面的典型代表了。他虽在监牢里,面对元军的高官厚禄没有丝毫动心,面对敌人的酷刑没有半点奴颜,面对自己的身世处境没有丝毫的哀怜。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物
  • 答:体检该品质的人物有:文天祥、苏武、关羽。1、文天祥:南宋末期,面对元军的俘虏和利诱,其坚守忠诚,宁死不屈,展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2、苏武:西汉外交官,被匈奴扣留十九年,面对威胁利诱,始终不屈,体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3、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忠于刘备,...

  • 急需我国历史上关于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三个名人...
  • 答:2,谭嗣同笑迎死亡。1898年,光绪皇帝决定变法,谭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后又发动了政变,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等人逃走了。谭嗣同没有跑,他说:“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有人为变法而流血,这是国家不能强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血,就从我开始吧!”谭嗣...

  • 贫贱不能移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 答: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

  • 举几个事例老说明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答:抗日战争胜利后,朱自清担任清华大学系主任,每月收入不能维持 全家生活。因无钱治病,他的胃病反复发作。面对美援平价面粉,朱自清坚决拒绝。最终, 因无钱治病而去逝。毛泽东同志评价朱自清同志“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说明“我 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3、闻一多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物
  • 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关人物如下:1、富贵不能淫:钱学森,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解放时,美国人害怕他回国,先许以高官厚禄,但他不为所动,后冲破层层阻碍,终于回国。2、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当时朱自清患着肺病,那时物价又飞涨,但他还是拒绝了美国的...

  • 贫贱不能移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 答:贫贱不能移的人物事例有苏武牧羊。天汉元年三月,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送还原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物。苏武等到达匈奴后,匈奴内乱。事发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单于派汉降臣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于是把苏武幽禁在地窑中...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