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关于道德修养的小故事 关于道德修养的小故事

2024-05-17m.verywind.com
关于道德修养的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1-10篇]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0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03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04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05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06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07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08卖身葬父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09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10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道德小故事[1-10篇]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 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 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道德小故事[1-10篇]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 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 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细节
在深圳赴朋友之约,于一酒家见面。其时正值盛夏,走进清凉世界,顿觉爽快无比。但几位女士却连呼太冷吃不消。服务员恰到好处地为每位女士送上了一款披肩,女士们称赞酒店的服务到位。
返沪不久,我去东方医院看望病人,正巧碰到一位护士拿着指甲钳,在一张张病床前询问谁要剪指甲。这令我想起一件往事,也是在一家医院,有位老人想剪指甲,因所有病友都未带指甲钳,最后只能作罢。没想到,东方医院却有这么一个服务项目。
细节铸就完美。一个单位如此,一个人当也如此。日前去上海玛亚克集团采访徐理福董事长和夫人邹莉,他们热心关注贫困家庭学子的细节,让我萦怀。那是一次按惯例的介绍,主持者让学子汇报各自家庭的困难情况,徐理福夫妇当即阻止,他们不愿意看到资助对象由此产生自卑心理,觉得不能再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他们说,助学并不是怜悯,也不是施舍,而是出于自己的真心,再三劝慰学生不要有感恩心理,认为这是应有的社会公德。(摘自2005年2月21日《新民晚报》,作者尹学尧)
[点击]
细节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则能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它能代替财富,弥补缺陷,提升你的竞争力。通过细节来评价一个人,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适用话题]
细节与完美、保留他人的尊严、关爱、感动……
流传百年的契约
一个富甲一方的农场主深爱着他的儿子。然而,一次意外中,他的儿子坠崖而亡。农场主伤心欲绝。为了能够天天“看见”儿子,他在庄园里垒了一个小坟冢。这一年是公元1797年。
几年后,他家道中落,不得不转卖自己的庄园。出于对儿子的爱,他对承买人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儿子的坟墓必须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掉。并且,将这一要求郑重地写进了契约。
多少年过去了,土地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孩子的名字都流失了。但是,这个无名孩子的坟墓在一张又一张契约的保护下完好无损。
一百年后,这块风水宝地被政府圈定为格兰特将军的陵园。纽约市政府遵守关于墓地的契约,把这个无名孩子的坟墓保留下来。格兰特将军就安置在这个无名孩子墓旁。1997年,时任纽约市市长的朱利·安尼来到格兰特将军陵园,隆重纪念格兰特将军逝世一百年。与此同时,市长作为土地主人的代表亲自签约,承诺让无名孩子墓永远存续下去。(摘自《黄种人》2005年第1期,作者陈志宏)
[点击]
墓地上的百年契约应作为一方神位牌,树立在每一个丢失诚信的人的心里,时刻鞭策,一生警醒。
[适用话题]
诚信、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细节、人性的美好……
失礼,没有理由
在查尔斯小的时候,他常在父亲开的杂货铺里帮忙。杂货铺里有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对妻子不忠的事;从道德上来讲,他绝对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查尔斯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有所耳闻,所以与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人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
查尔斯的父亲有一天听到了儿子与“乔”的对话,于是便把儿子叫到了办公室里。儿子向父亲解释,“先生”一词是留给值得尊敬的人的,而那个家伙他不配!
“他配不配是他的事,而你这样对待他是你的问题,现在失礼的是你,年轻人!”父亲说,“对另一个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礼的借口!”(摘自2005年2月28日《环球时报》,作者鲁贝尔·谢利,刘俊成编译)
[点击]
失礼时展示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人。
[适用话题]
礼节、素养、没有理由……
拿生命为他人一搏
曾经看过一篇小说,是说一个酷爱打篮球的德国纳粹军官,对一群战俘说:只要能把篮球投进篮内,就饶其一命,反之,立刻就地枪决。
战俘群中刚好有一名篮球运动员,他目睹前面不少人悲惨地死去后,很镇定而迅速地把篮球投进篮内。
德国军官又想出新花样。他说:“你可以走了;但留在这里的还有十余人,你可代他们一一投篮。如全部命中,他们也可获释放,但如有一次不中,那你们都得……”
运动员坚毅的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就点头同意了。当然,人群几乎都望着他那双手。但是他一眼也不望别人,一下一下地,把篮球全部投进篮里。只在最后一次,篮球在铁圈的边上晃动了几下,人群中发出绝望的叫声,但篮球终于还是滚进圈中去了。
他望望自己的手——手在发抖。
人们获救了,都敬重地望着他。(摘自2005年3月24日《今晚报》,作者潘淦君)
[点击]
不是人人都肯这样拿自己的生命去为别人做赌注的。
为了旁人,为了一群与你毫不相干的人,你会拿自己的生命去搏一搏吗?
[适用话题]
无私奉献、勇气、搏、为他人着想、心灵的选择……
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社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画了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很少,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吧。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这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这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那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养了火鸡。”
女教师走近小道格拉斯——这个皮肤棕黑、又瘦又小、头发曲卷的孩子面前,低声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地回答。
她这才想起,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孩子们黏乎乎的小手,送他们走一段路。小道格拉斯的家很穷,他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老师这只手对小道格拉斯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它。(摘自《西郊人月刊》2005年第2期,作者佚名)
[点击]
关爱、信任和鼓励——对很多人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
[适用话题]
爱的力量、播种美好、回报、童心、师生之间……
爱心增长课
有个医生,到英国南部一所小学去拜访老同学。刚走进校园,她就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男孩,一瘸一拐地从面前走过。不一会儿,又见一个眼睛上缠着纱布的女孩,被一个比她小三四岁的男孩搀扶着,小心谨慎地走进教室。
医生带着一脸的惊讶,问老同学:“怎么你们这里有这么多残疾儿童?”老同学笑着解释:“这是我们学校的爱心增长课。为了使这些幼稚的心灵真正能够理解和同情别人的疾苦与不幸,我们要求所有学生,在一个学期当中,每个人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病日、一个聋日、一个残疾日和一个哑日。例如在盲日这天,他们的眼睛就要被包起来,什么都不能看。然后我们再分派别的孩子去帮助他们。这就会使盲者和帮助他们的人都从中受到教益。”
于是医生来到一个蒙着眼睛的小女孩面前,亲切地问:“你看不见东西,不觉得难受吗?”“不,开始的时候,是有些难受,但想想那些终生都看不见东西的人,自己就觉得太幸运了。”接着,小女孩又兴致勃勃地说:“自从过了盲日、病日、哑日和残疾日之后,我的爱心增长了10倍。因为给需要帮助者献上爱心,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摘自2005年1月29日《团结报》,作者汪金友)
[点击]
人的仁爱之心,在三种情况下最容易激发出来。一是对别人的艰难和困苦,能够充分地理解和同情的时候;再是个人的关爱和救助活动,能够得到他人乃至社会肯定的时候;还有是把自己帮助他人,真正当成是一种快乐的时候。而“爱心增长课”恰恰起到了这样三方面的作用。感受痛苦才能理解痛苦,需要帮助才能愿意帮助,让别人快乐才能自己快乐。
[适用话题]
爱心、体验与理解、高明的教育、珍惜、感受快乐、人生教益……
最后的卫生纸
一次我在寺院进香时,突然感到肚子非常难受。我急忙冲到离我最近的卫生间,可是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日子里,哪里还会有卫生纸剩下呢。于是我强撑着找到了另一个偏僻卫生间,人很少,我开始逐个隔间查看是否还有剩下的卫生纸。万幸的是,在这里我居然找到了一小卷,薄薄的只有几层。此时,急迫的我有一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全都扯下来用掉的冲动。但是我转念一想,如果哪个与我面临同样困境的可怜家伙再跑到这里怎么办?出于对上一位把纸留给我的人的感激,我只使用了那些卫生纸的一小半,把其余的留给了下一个使用者。
大约两小时之后,我的肚子又开始难受起来!与上次一样,我先跑到了离我最近的那个卫生间。可它的卫生纸还没有补充进来。我只好怀着近乎绝望的心情又来到了原先那个偏僻人少的卫生间,我甚至确信,这里已经不会再有卫生纸剩下了。令我惊讶的是,在我上一次使用的隔间里,上一次我所留下的卫生纸居然都还在那儿。本来我想做点好事,把卫生纸留给别人,可那个人居然是我自己!我成了那“下一个使用者”!猜猜我是怎么做的?出于对上一位把纸留给我的人的感激,虽然我知道他就是我自己,我还是尽量只使用了剩下的卫生纸的一半。(摘自2005年4月1日《环球时报》,刘俊成编译)
[点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适用话题]
公德、助人即自助、“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感激恩德……

在深圳赴朋友之约,于一酒家见面。其时正值盛夏,走进清凉世界,顿觉爽快无比。但几位女士却连呼太冷吃不消。服务员恰到好处地为每位女士送上了一款披肩,女士们称赞酒店的服务到位。
返沪不久,我去东方医院看望病人,正巧碰到一位护士拿着指甲钳,在一张张病床前询问谁要剪指甲。这令我想起一件往事,也是在一家医院,有位老人想剪指甲,因所有病友都未带指甲钳,最后只能作罢。没想到,东方医院却有这么一个服务项目。
细节铸就完美。一个单位如此,一个人当也如此。日前去上海玛亚克集团采访徐理福董事长和夫人邹莉,他们热心关注贫困家庭学子的细节,让我萦怀。那是一次按惯例的介绍,主持者让学子汇报各自家庭的困难情况,徐理福夫妇当即阻止,他们不愿意看到资助对象由此产生自卑心理,觉得不能再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他们说,助学并不是怜悯,也不是施舍,而是出于自己的真心,再三劝慰学生不要有感恩心理,认为这是应有的社会公德

小朋友,想一想,安全大事忘没忘:
过马路,别乱闯,走斑马线稳当当。
煤气泄漏不要慌,快快打开门和窗,
着火时候要报警,报警准确地址详。
离家外出要锁门,防盗意识要增强。
安全话题要常讲,安全大事不能忘。

异 物
小朋友,告诉你,异物不能放鼻里,
塞进鼻腔有危险,取不出来呼吸难。
小朋友,要警惕,异物不能放嘴里
吞进肚里有危险,排不出去真着急。
小朋友,请注意,异物不能揣兜里,
异物虽小危害大,一不小心伤害你。

说安全
小朋友,排排坐,安全话题说一说。
过马路,别乱跑,斑马线上来通过。
高压线下不玩耍,雨天树下不能躲。
不摸插座不玩火,爸爸妈妈都夸我。

注意安全保平安
火柴棍,不能玩,电插座,有危险。
煤气不能随便开,离高压锅远一点。
回家就要把门关,汽车面前不争先。
过马路时左右看,注意安全保平安。

消毒液
消毒液,像汽水,放在高处封上嘴,
不让小孩摸到它,专让细菌登登腿。
小朋友,机灵鬼,可别把它当汽水,
喝到肚里出人命,一辈子呀都后悔。

  • 关于道德修养的小故事
  • 答:道德小故事[1-10篇]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

  • 道德修养的名人故事_名人道德修养小故事(2)
  • 答:道德修养的名人故事4: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 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

  • 名人道德修养小故事
  • 答:名人道德修养小故事篇一:列宁给女工让道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

  • 道德修养的名人故事_名人道德修养小故事
  • 答:道德修养的名人故事1:左公与曾公的胸怀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两人名气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并称他们两人。曾国藩要比左宗棠大,并且曾经对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为人非常自负,从没有把曾国藩放在眼里。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满地问身旁的侍从:“为何人都称‘...

  • 有哪些关于修养的名人故事?
  • 答:关于修养道德的名人故事如下:1.故事篇一: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

  • 名人道德高尚故事
  • 答:名人道德高尚故事篇一:周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在她们面前...

  • 有关德行的故事
  • 答:1、曾子穿着破烂衣服在鲁国种地。鲁国国君听到后赠送给他采邑,曾子坚决推辞而不接受。有人说:“这不是你要求的,是国君主动赠给你的,为什么坚决推辞?”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的赠予,经常会害怕别人,赠予别人的人经常会傲慢地对待别人。即使国君赏赐我,不傲慢地对待我,我怎么能不害怕呢?”...

  • 关于道德的中国古代名人小故事
  • 答:关于道德的中国古代名人小故事:1、《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2、《陈平忍辱苦...

  • 关于道德品质的故事
  • 答:1 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

  • 有关道德的故事
  • 答: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