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完颜亮的诗词赏析 完颜亮生平及所创诗句

2024-06-01m.verywind.com
完颜亮的诗词~

1.《以事出使, 道驿有竹, 辄咏之》:

“孤驿潇潇竹一丛, 不同凡卉媚春风。我心正与君相似, 只待云梢拂碧空。”

这是完颜亮未篡位、为岐王时所作。借咏竹而言志。此“竹”不同“凡卉”, 其志高远, 誓“拂”天下, 其野心, 不可小觑!充分表现了完颜亮那种“憗憗不为人下之意”。 (《桯史》)

2.《书壁述怀》:

“蛟龙潜匿隐沧波, 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 撼摇霹雳震山河。”

这也是未篡位时诗作。是借“龙”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潜匿”只是为了“撼摇霹雳”。“震山河”与竹之“拂碧空”一样, 均为一主天下之霸气, 已溢于言表。

3.《过汝阴作》:

“门掩黄昏染绿苔, 那回踪迹半尘埃。空亭日暮乌争噪, 幽径草深人未来。数仞假山当户牖, 一池春水绕楼台。繁花不识兴亡地, 犹倚栏杆次第开。”

“黄昏”乃暗指熙宗朝的统治已不长久, 而“尘埃”乃我之发动政变, 踏破天阙, 其势不可阻挡!要做到“国家大事, 皆自我出”, 岂容他人哼哼一声!“空亭”“幽径”“假山”“春水”, 也只是“黄昏”而已。可见, 他的“兴亡”之感, 就是一种强烈的“帅师伐国”从而“得天下”的霸主意识。

4.《至卧内, 见其妻几间有岩桂植瓶中, 索笔赋》:

“绿叶枝头金缕装, 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 也学君王著赭黄。”

“赭黄”, 系君王服装的颜色。要让桂花著“赭黄”, 扬名天下, 誓夺王位的锋芒已经图穷匕见了。岳珂评曰“味其词旨, 已多圭角”。所以说“盖其蓄 (按蓄谋篡位) 已不小矣”。评骘已入木三分。



5.《南征至维扬, 望江左》:

“万里车书盍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按, 此诗《辽金元明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年) 又作《题画屏》。《桯史》介绍其写作背景言:及得志, 将图南牧 (即亲率32万大军, 征伐南宋, 图一统天下) , 遣我 (按, 即南宋) 叛臣施宜生来 (南宋朝廷) 贺天申节, 隐画工于中, 使图临安之城邑, 及吴山、西湖之胜 (景) 以归。既进绘事, 大喜, 显然有垂涎杭、越之想。亟命撤坐间软屏, 更设所献 (图) , 而于吴山绝顶, 貌己之状 (将自己立马吴山绝顶之貌再添画上去) , 策马而立, 题其上曰云云。

根据这一详尽说明, 似作《题画屏》更恰当。又, 清人张宗橚辑《词林纪事》引《词统》曰:“海陵阅柳耆卿西湖词, 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乃秘隐画工于奉使中, 写临安山水, 复貌己之状, 策马立于吴山绝顶, 题其上云 (略) 。”[6] (页537) 《词统》所云, 虽源自《桯史》, 却又增加了新材料。

诗的一二句, 将秦始皇作为自己心仪的楷模, “书同文”“车同轨”, 万里江山, 一统天下!哪里还容得江南再有别人 (指南宋) 的疆域?一概讨灭, 属我大金!

海陵王 完颜亮(1122~1161)
金朝皇帝,即金废帝,亦称海陵王,女真族。字元功,本名迪古乃。金太祖阿骨打庶长孙,辽王宗 第二子。自幼聪明好学,曾拜汉儒张用直为师。天眷三年(1140),被熙宗授为奉口上将军,赴梁王宗弼军前效命。他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再加足智多谋,被授于行军万户,不久又升为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军(1144)又封为龙虎卫上将军,受命守中京。皇统七年(1147)任尚书左丞相,皇统九年(1149)发动宫廷政变,杀熙宗,自立为帝。改元天德。二年(1150),废行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只置尚书省。贞元元年(1153)迁都长城以南的燕京,更名中都(今北京)。为巩固皇权,镇压大批贵族反对派,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渤海人执掌朝政。定五京制,改定中央官制,废元帅府,改设枢密院,由朝廷任命枢密使、副使主管军事。正隆元年(1156)颁“正隆官制”。至此,中央官制的改革全部完成。在位期间继续鼓励女真人南下耕种农田,大量印钞(纸币名为“交钞”)铸钱。为进攻南宋营建汴京,调兵造船。正隆六年(1161)强征各族人民,大举攻宋。此时完颜雍(金世宗)乘机在辽阳废海陵王,自立为帝,改元大定。完颜亮在采石为宋军击败,东至瓜州时被部将完颜元宣与其子王详所杀。世宗大定二年(1162)金世宗下沼将其降封为海陵郡王,谥号“炀”。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的墓地。二十二年世宗再下诏降他为海陵庶人。
[编辑本段]完颜亮词作鉴赏
●鹊桥仙·待月
完颜亮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
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髯睰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完颜亮,被金称为海陵王。曾为金藩王,后弑金熙宗完颜亶而自立。得位之后,又蓄谋侵宋。相传柳永《望海潮》咏钱塘之词远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鹤林玉露》)正隆六年(1161年)八月中秋节之即,完颜亮中秋符月不至,乃赋此词。完颜亮“颇知书,好为诗词,语出辄崛强,慦慦有不为人下之意。”(桯史)(其性情强横勤于进取,全词充满霸气,抒发其横厉恣肆不可一世的气概。
上片写待月不至,为云所遮之貌。“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银蟾”借指月亮。我国古代神话中有月中有蟾蜍,而月又有银辉;因而将“银蟾”比喻月亮。停酒停歌专等“银蟾出海”,写出对银蟾强烈的期待,盼望之切,等待之焦,跃然纸上。“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句式陡转直下,热切的期待化为泡影,月亮被云遮蔽,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期待与失望强烈的反差,而作者顿时豪情顿生,怒发冲冠,因而引出下片。
下片即写了作者为看月而欲截云的想象,字里行间也隐隐透出一股杀气,生动传神地刻画作者骄横不可一世的形象。“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前两句写出作者因片云遮月而引起的愤怒与焦躁,也交待了待月心情的急切。后一句,则由此而产生更大的心理活动,恨剑恨之不快。为什么要恨剑锋不快呢?下句“一挥载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这句话交待了原因。却原来要斩断遮月之云,细细地欣赏月中嫦娥的景象。“紫云”指被月光照射的云层所形成的彩云。“嫦娥”既是我国神话中月亮女神的代称,又在古典文学作品被视为美人的典型。
这句话语意双关,表面要截云看月,其实骨子里却充满对南宋的觊觎,杀机顿露。据史载,此次中秋赏月后不久,九月初;完颜亮即起兵二十七万大兵,号称百万,分四路攻宋,完颜亮亲自率兵南下。当然这次出兵后,由于金内部皇位之争,金都发生叛乱。为早日灭宋北归,完颜亮强令将士三日内渡江南下,激发兵变。部将耶律元宜等率将士袭杀完颜亮,金兵不得不北撤。
这首词有一显著特色,即毫无修饰浮夸之语,不见文词中常见的酸腐与脂粉气,全词之中但见朴实、自然之语,并充满英豪拔剑问天下的英雄气概。在我们的欣赏之中我们会慢慢体会的。

1.《以事出使, 道驿有竹, 辄咏之》:

“孤驿潇潇竹一丛, 不同凡卉媚春风。我心正与君相似, 只待云梢拂碧空。”

这是完颜亮未篡位、为岐王时所作。借咏竹而言志。此“竹”不同“凡卉”, 其志高远, 誓“拂”天下, 其野心, 不可小觑!充分表现了完颜亮那种“憗憗不为人下之意”。 (《桯史》)

2.《书壁述怀》:

“蛟龙潜匿隐沧波, 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 撼摇霹雳震山河。”

这也是未篡位时诗作。是借“龙”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潜匿”只是为了“撼摇霹雳”。“震山河”与竹之“拂碧空”一样, 均为一主天下之霸气, 已溢于言表。

3.《过汝阴作》:

“门掩黄昏染绿苔, 那回踪迹半尘埃。空亭日暮乌争噪, 幽径草深人未来。数仞假山当户牖, 一池春水绕楼台。繁花不识兴亡地, 犹倚栏杆次第开。”

“黄昏”乃暗指熙宗朝的统治已不长久, 而“尘埃”乃我之发动政变, 踏破天阙, 其势不可阻挡!要做到“国家大事, 皆自我出”, 岂容他人哼哼一声!“空亭”“幽径”“假山”“春水”, 也只是“黄昏”而已。可见, 他的“兴亡”之感, 就是一种强烈的“帅师伐国”从而“得天下”的霸主意识。

4.《至卧内, 见其妻几间有岩桂植瓶中, 索笔赋》:

“绿叶枝头金缕装, 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 也学君王著赭黄。”

“赭黄”, 系君王服装的颜色。要让桂花著“赭黄”, 扬名天下, 誓夺王位的锋芒已经图穷匕见了。岳珂评曰“味其词旨, 已多圭角”。所以说“盖其蓄 (按蓄谋篡位) 已不小矣”。评骘已入木三分。

5.《南征至维扬, 望江左》:

“万里车书盍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按, 此诗《辽金元明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年) 又作《题画屏》。《桯史》介绍其写作背景言:及得志, 将图南牧 (即亲率32万大军, 征伐南宋, 图一统天下) , 遣我 (按, 即南宋) 叛臣施宜生来 (南宋朝廷) 贺天申节, 隐画工于中, 使图临安之城邑, 及吴山、西湖之胜 (景) 以归。既进绘事, 大喜, 显然有垂涎杭、越之想。亟命撤坐间软屏, 更设所献 (图) , 而于吴山绝顶, 貌己之状 (将自己立马吴山绝顶之貌再添画上去) , 策马而立, 题其上曰云云。

根据这一详尽说明, 似作《题画屏》更恰当。又, 清人张宗橚辑《词林纪事》引《词统》曰:“海陵阅柳耆卿西湖词, 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乃秘隐画工于奉使中, 写临安山水, 复貌己之状, 策马立于吴山绝顶, 题其上云 (略) 。”[6] (页537) 《词统》所云, 虽源自《桯史》, 却又增加了新材料。

诗的一二句, 将秦始皇作为自己心仪的楷模, “书同文”“车同轨”, 万里江山, 一统天下!哪里还容得江南再有别人 (指南宋) 的疆域?一概讨灭, 属我大金!

三、四句塑造了一个横刀立马, 踌躇满志, 立高望远的英雄霸主的形象, 跃然纸上。张金吾所说“骨力遒上”者, 当属此。刘祁读此赞曰:“其意气亦不浅。”[3] (页3) (《归潜志》卷一)

可以与此相印证的是《归潜志》卷第一还记载了完颜亮为藩王时, 尝书人扇云:“大柄若在手, 清风满天下。”并评云:“人知其有大志。”[3] (页3) 所谓“大志”, 即篡位而一统天下也。

一副霸主的面孔。一样的桀骜, 同样的霸气!

《桯史》所记载的完颜亮的词作共三首:赋雪之《昭君怨》;赋中秋月之《鹊桥仙》;赋南征之《喜迁莺》。

《百字令。雪》
【金】完颜亮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
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
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挚断珍珠索。
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江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
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
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
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古往今来,描写雪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俯拾皆是,有不少优美的诗句脍炙人口,颂咏千古,比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堪称描写雪的最佳诗句。
若是以气势恢宏描写雪的诗词,当属金海陵王完颜亮的《百字令·雪》最为壮观。
金海陵王完颜亮,知道的人不多,大多数是从冯梦龙《醒世恒言》的“金海陵王纵欲身亡”这篇传奇中认识的,冯梦龙描述了金海陵王荒淫无度,滥杀无辜。著名历史演义小说家蔡东藩更是评价“历代无道之主,莫如金亮,亮之罪上通于天,大举伐宋,正天益之疾而夺其魄耳。”。
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意图统一华夏,兴国百业,兵分四路南征宋朝,前锋军连败宋军,攻占和州(今安徽和县),宋军退保江南。然而此时,却起了内乱,完颜亮之从弟完颜雍,乘他南征和中原空虚而在东京(辽阳)称帝,消息传来,立刻军心动摇,不少南征将士从前线逃回,去拥立完颜雍。瓜洲渡江作战时,被兵马都统领耶律元宜等兵变缢死,时年40。死后先被追废为海陵炀王,不久又被废为庶人。
完颜亮不但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而且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完颜亮自幼聪敏好学,汉文化功底甚深,他雅歌儒服,能诗善文,品茶弈棋,谈古论今,文韬武略兼备。阅其诗文,笔力雄浑,气势豪迈,气象恢弘,酣畅淋漓,大有激奋人心之爽快。时赞:“一吟一咏,冠绝当时”,连江南之士看到他诗词都不得不叹服,说:“北地之坚强,绝胜江南之柔弱。”,让对手佩服,才气可见一斑。
在做藩王的时候,完颜亮曾为人题写扇面“大炳若在手,清风满天下”,足显其志向非凡。篡位后决定南征是写的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更是豪迈激昂,气势压人,夺人魂魄。在征伐南宋时,完颜亮写了一首《喜迁莺》词,其中有“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韬韫,果见功成朝暮”之句,激励兵将建功立业的雄健豪迈之气,足可令人感奋。

1.《以事出使, 道驿有竹, 辄咏之》:
“孤驿潇潇竹一丛, 不同凡卉媚春风。我心正与君相似, 只待云梢拂碧空。”
这是完颜亮未篡位、为岐王时所作。借咏竹而言志。此“竹”不同“凡卉”, 其志高远, 誓“拂”天下, 其野心, 不可小觑!充分表现了完颜亮那种“憗憗不为人下之意”。 (《桯史》)
2.《书壁述怀》:
“蛟龙潜匿隐沧波, 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 撼摇霹雳震山河。”
这也是未篡位时诗作。是借“龙”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潜匿”只是为了“撼摇霹雳”。“震山河”与竹之“拂碧空”一样, 均为一主天下之霸气, 已溢于言表。
3.《过汝阴作》:
“门掩黄昏染绿苔, 那回踪迹半尘埃。空亭日暮乌争噪, 幽径草深人未来。数仞假山当户牖, 一池春水绕楼台。繁花不识兴亡地, 犹倚栏杆次第开。”
“黄昏”乃暗指熙宗朝的统治已不长久, 而“尘埃”乃我之发动政变, 踏破天阙, 其势不可阻挡!要做到“国家大事, 皆自我出”, 岂容他人哼哼一声!“空亭”“幽径”“假山”“春水”, 也只是“黄昏”而已。可见, 他的“兴亡”之感, 就是一种强烈的“帅师伐国”从而“得天下”的霸主意识。
4.《至卧内, 见其妻几间有岩桂植瓶中, 索笔赋》:
“绿叶枝头金缕装, 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 也学君王著赭黄。”
“赭黄”, 系君王服装的颜色。要让桂花著“赭黄”, 扬名天下, 誓夺王位的锋芒已经图穷匕见了。岳珂评曰“味其词旨, 已多圭角”。所以说“盖其蓄 (按蓄谋篡位) 已不小矣”。评骘已入木三分。
5.《南征至维扬, 望江左》:
“万里车书盍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 一首诗词引发的战争
  • 答:一首诗词引发的战争 对大美女海伦的争夺,引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不管这场战争是历史还是神话,它都造就了一部伟大的诗篇《荷马史诗》。 在我国,也有一位奇葩皇帝,干了一件奇葩事,宋金之时,因为一首诗词,竟然引发了一场战争。 完颜亮,是金朝的第四任皇帝,有一天,他读到了北宋词人柳永的《望海潮》: “...

  • 为什么完颜亮那么霸气的诗词在金国都没被以文字狱处死
  • 答:完颜亮下阙全是论兵,毛泽东下阙专写历代风流帝王的风骨,其实都是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写法,是所处地位使然,和普通文士的感慨大不相同。像“貔虎豪雄”、“寥廓”这类词语,毛泽东也爱反复使用。毛泽东写《沁园春·雪》,脱不开苏、辛的影子,可作为心中蓝本的,则是完颜亮的这首《念奴娇》...

  • ...立马吴山第一峰。” 这首诗是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所
  • 答:金朝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汉名亮。生于1122年死于1161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完颜宗干次子。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有汉高祖、魏武帝之风的女真族诗词作家。他弑熙宗而登上皇帝宝座,在位十三年,前期锐意改革,功勋卓著,影响深远后期高度中央集权,刚愎自用,急于征南宋...

  • 念奴娇·天丁震怒赏析
  • 答:于豪放中又抹上一层浪漫色彩。完颜亮笔横四野,墨翻惊澜,天上人间,丘壑、雪势军威人情浑融一体,豪咏狂吟谱成这阕咏雪绝唱。参考资料:1、 关德富,唐树凡主编.中国四大名著诗词解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56-2572、 张冰,全凤荣编著.历代四季咏物词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641 ...

  • 谁听到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南方描述,遂决定挥兵南下?
  • 答:有传言说,完颜亮喜欢诗词,他一次看到了一首柳永的词,里面有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句子,于是发了疯的想要抵达南方看看,究竟什么场景,为此,还提前写了这首立马吴山第一峰的诗,随后就准备征讨。正隆六年,完颜亮率军数十万南征,他的目的是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以便完成大一统的梦想,...

  • 完颜亮赞美杭州的三句诗词?
  • 答:“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柳永赞美杭州的词《望海潮》里的头三句。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到词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羡慕杭州的繁华,坚定了侵占南宋的野心。

  • 鉴赏古诗 《书愤》
  • 答: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船,高大的战船。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1] ⑤塞...

  • 为什么完颜亮看了柳永的《望海潮》会起南侵之心?
  • 答:伴着渔翁的小曲儿入睡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如果心情郁闷可以约三五好友一起喝酒取乐,然后再趁着醉意听那萧鼓的奏鸣,欣赏美丽的夕阳,吟哦自己心中的志向。完颜亮对南方地区垂涎已久,希望早日将它纳入囊中,而柳永的《望海潮》把南方写得如此引人入胜,更是让完颜亮的南侵之心昭然若揭。

  • 金国皇帝海陵王完颜亮简介
  • 答:成为金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完颜亮诗词 完颜亮一向就有远大的志向,早期的诗就有表现出指点江山的抱负,做藩王时给人题扇:“大柄若在手,清风满 天下 ”,他的《咏岩桂》中“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著赭黄。”这次诗的词意虽然比较浅显通俗,但是那一股霸气和...

  • 关于梨花的诗句翻译和赏析
  • 答:不久完颜亮为其部下所杀,金兵被迫撤退。 十二月,知均州武钜派乡兵总辖杜隐北进,曾一度收复西京洛阳。这时陆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闻报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 53 浏览30092019-03-28 驿路梨花找出梨花描写的句子并赏析?《驿路梨花》,现已成为初一上学期的语文第九课。“驿路梨花”出自陆游《闻武均州...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