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学生应该有哪些道德品质

2024-06-01m.verywind.com
你认为小学生应具备哪些优良品德?~

在古希腊特尔阿波罗神殿墙上,刻有这样的文字:“了解你自己”。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仍然是一个谜。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指出:尽管有脑力风暴、心智革命、智商、情商、心理分析和心理健康等人类研究课题风靡全球,但是我们还远远做得很不够。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论述要建设我们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明确指出: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显然,“四有”都属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范畴,都属于道德教育任务,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在新课改下《思品与社会》教学,谈谈小学生道德行为培养的几种途径。

一、对小学生要重视德性认知教育

加强小学生认知教育是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化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德性知识学习活动,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当前我们正面临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此时我们更应该把学生的德育任务摆在首位,从小学到时中学把德育内容注入各学科教学的始终,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构成完整体系,使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进行道德行为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德育认知应与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注重开发和调动学生心理潜能,从而去实现德育的内化。目前,有的教师自身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不高,超前、过高、或不按教育规律进行德育,导致学生无法接受、无法承受;有的教师脱离学生生活的环境,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实际,想当然的进行道德行为教育,只求形式、不讲内函。致使学生无法接受,达不到内化的效果,也就取不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目的。

二、增强学生强化与内化统一的自我意识

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练和良好品德强化。例如:如何使学生学会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等,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尤其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或模仿性道德实践,让小学生在直观形象地强化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示范,达到内化的目的,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素材

各学科的教材中,都有向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材料、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有创造性的去挖掘、发现,并及时有效地加以渗透、利用。例如:《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是专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就应充分的把它利用发好,它的育人作用是得天独厚的。因此,教师应把《思品与生活》和《思品与社会》课的育人作用放在首位,使其充分发挥它的育人作用,而不应把灌输知识目标、政治常识放在第一位。同样《语文》课是向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学科,其它的一些学科中也蕴含着很多的德育因素,都应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素材挖掘出来,用于教学之中。

四、加强课外延伸,渗透德育行为

英国学者莱基在《欧洲伦理生活晚》一书中,曾将人的德性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严肃德性;第二类是壮烈德性;第三类是温和德性;第四类是实用德性。尤其是第四类德性,它是促使人们走向事业成功的德性。因此,我们除在学科教育中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开展课内外活动或各种实践活动。比如:举行一次“清洁沱江河——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可能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也更好地使学生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五、重视学生社会公德建设在道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外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的品格就是人的一连串行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助矛盾对立的伟大与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去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制定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公约等。号召学生开展“与文明握手,告别陋习”、“为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等主题活动,这种延伸于课外的德育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六、提高教育工作者德育水平,形成良好育人环境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世界观,他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学生受到那样这样的影响。”学博为师,德高是范;教师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会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深刻的意义。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一不作为信息传导给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规范自己的形象。教师要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带动学生自我教育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必须努力提高小学教师的道德修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七、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

如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标准不统一,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倒行心理冲突,增加其混乱性,从而影响小学生的道德品性的养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今天之所以高度重视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根本原因在于道德在塑造人的心灵、秩序和人格结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面对当今社会要尽可能地优化当今的德育环境,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有效协调,使小学生成为新世纪道德健全、人格健全的可造人才。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的家长为追逐眼前的利益,外出打工,把子女单独留家就读或实行隔代管理,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致使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不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单亲子女的增多,给德育工作者增大了教育的难度。为培育合格建设人才,全社会都应动员起来,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网络教育。

当然,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培养的途径还很多,作为新世纪的德育工作者,应在新形势下,更新德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德育途径,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全格人才而奋斗。

——身心健康,终身喜爱运动的习惯;性格开朗,与人为善。 ——诚信、守时、责任、正直勤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内务能够自理,按时完成各种任务。不撒谎、不推委,敢于承担。错就是错了,坦坦荡荡做人。 ——感恩、付出。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

  •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什么
  • 答:学生的道德品质:1、爱国奉献,热爱党和祖国,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在进一步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2、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 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良好品德?
  • 答:1 出勤准时,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2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准顶撞老师3 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项作业,不得抄袭作业4 考试不允许作弊,为自己负责,如发现,一律严惩5 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问好,团结同学,举止文明,不能讲粗话脏话,严格遵守七不规范6 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财物,不乱...

  • 有什么好的好的思想品德
  • 答:1、正直无私,就是公正无偏,公而无私。即为人处世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不徇私舞弊,不以权谋私。无私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高贵品质。无私的品质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公而无私、因公弃私,绝不因私害公或损公肥私。2、忠诚守信,这意味着对国家与人民、对理想与事业、对职务与工作忠贞不贰,尽心尽...

  • 作为学生 应该有怎样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基础
  • 答:勤俭自强、敬业奉献。②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3、见贤思齐。“学习雷锋,好榜样。”4、助人为乐。道德品质的养成需要道德实践。

  • 思想品德素质评价内容有哪些?
  • 答:思想品德素质评价内容如下:1、该生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性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人正直、真诚,集体荣誉感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行为举止文明,学习认真,有充分的自信心,有敏捷的思维,学习自主能力强,是一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学生。2、该生能在上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

  • 学生必备的三大道德品质
  • 答:身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那不可或缺的三大品质吧! ️热血丹心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不竭源泉。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更应该深知民族大义,把国家利益放在心头。培养爱国奉献精神,不仅是对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我们每个...

  • 中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有哪些?
  • 答:1 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 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3 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4 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

  • 学生品德表现主要在哪方面
  • 答:学生品德表现主要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思想品德五方面。1、个人品德。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2、社会公德。诸如遵守公共秩序,保持公共卫生,敬老爱幼,尊师爱生。3、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

  • 学生是该有怎样的道德品质?
  • 答:而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所以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乐于助人: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学生应该培养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知识,愉悦了身心,同时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 学生应该有哪些道德品质
  • 答:——身心健康,终身喜爱运动的习惯;性格开朗,与人为善。 ——诚信、守时、责任、正直勤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内务能够自理,按时完成各种任务。不撒谎、不推委,敢于承担。错就是错了,坦坦荡荡做人。 ——感恩、付出。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