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 2010-2011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4-05-19m.verywind.com
历史材料阅读题,关键词:海洋、鸦片战争。求大神指点~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详解:
(1)注意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从齐国到明清,利用海洋的区域范围、用途的变化,对倭患反映的维护海权的意识或方法的不同,在利用海洋方面使用指南针等工具,从这些方面去归纳概括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2)问回答主要从晚清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近代化发展的角度切入分析,结合材料可以得出西方列强侵略时海禁政策破产,中国海洋权益被侵略,洋务派等官僚在西方侵略的影响下主张加强海防建设、发展海外贸易、开发海洋资源、允许国人出国等方面去归纳鸦片战争后的主要变化。对启示的分析要紧紧围绕西方侵略中国海洋权益及引起中国人的一系列反应去归纳。

马鞍山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B D B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B D B C D B A
1.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曾在北京周口店居住的早期人类是
A.元谋人和北京人 B.北京人和河姆渡人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D.山顶洞人和半坡人
2.早在远古时代,居民们就已经会建造房屋,其中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建造有重大影响的是
A.方形式房屋 B.干栏式房屋 C.圆形式房屋 D.半地穴式房屋
3.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2007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祭典礼。你知道吗?“人文初祖”是
A.禹 B.尧 C.黄帝 D.舜
4.河南殷墟遗址于2006年7月13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它较全面地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在天安门广场的东面,有我国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这里珍藏着一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它是

A. B. C. D.
6.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中国古代某一工程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7.以下是小明所描写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的某个人发家致富的故事,你认为哪一项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斗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地的赏赐
B.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几年后,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地,成了小地主
D.45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8.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下列人物中,与端午节关系最密切的是

A. B. C. D.
9.追求和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的主张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10.李白曾有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反映的是
A.诸候争霸 B.秦统一全国 C.焚书坑儒 D.楚汉之争
11.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12.西汉出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大一统的局面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元帝时期
13.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学生,要想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到下列哪一座城市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14.现代临床医学中,若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要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下列人物中的哪一位吗?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扁鹊
15.某电视剧组根据剧情布置体现《史记》内容的四个场景,根据史实你认为下列哪一个场景是不可能出现的
A.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大战 B.商鞅舌战保守贵族主张变法
C.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16.同学们在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对三国鼎立局面及其形成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热烈讨论起来。下列言论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政治家
B.刘备能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的贡献不小
C.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后,基本统一北方
D.孙刘联军能在赤壁大败曹军是利用了曹军不习水战的劣势,采用火攻,从而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17.下列成语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①风声鹤唳 ②纸上谈兵 ③草木皆兵 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19.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和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都以我国南朝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人。这位科学家是
A.张衡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20.为了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小张准备到书店买书认真研究如何科学种田。你准备给他推荐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神农本草经》 D.《九章算术》
二、列举题(6分)
2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社会生产领域, 铁农具 和 牛耕 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2分)
(2)在政治军事领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争当“霸主”,出现了春秋 五霸和 战国 七雄;(2分)
(3)在学术文化领域,战国时期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2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22题10分,第23题14分,共24分)
22.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2分)
孔子

(2)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2分)
儒家
(3)他的言论记录在哪一本书里?(2分)
论语

(4)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或教学方法的两句名言。(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已经有了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2分)
庄子
23.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一幅精美的巨型画卷徐徐拉开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代表中国古老文明的笔、墨、纸、砚,琴、棋等,还有“和”字的发展变化。这些让我们不禁想起中国的文字和纸张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都经历了一定的演化过程。
(1)文字。(请在空白方框中填写正确答案)(6分)

(2)纸张。(8分)
a. 西汉 时期,我国人民开始用麻造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
b. 东汉 时期, 蔡伦 改进了造纸术,纸逐渐取代竹简、木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c.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将废旧纸张或纸制品回收,经过加工,重新制造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这是为了节约资源,环保。

四、改错题(8分)
24.找错误:下面的地图上有错吗?如果有,请你找出来并订正。

错误一: 曹操称帝 ,订正为: 曹丕称帝
错误二: 诸葛亮称王 ,订正为:刘备称帝
错误三: 孙权称帝 ,订正为: 孙权称王
错误四: 赤壁 ,订正为: 建业
错误五: 魏国公元前221年 ,订正为: 魏国公元前220年
错误六: 汉朝公元前220年 ,订正为: 汉朝公元前221年
错误七: 汉 ,订正为: 蜀汉
错误八: 两幅图 ,订正为: 刘备和曹丕的图
五、活动与探究(22分)
2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两个展览板块,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其中的问题。
第一板块: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4分)
秦朝秦始皇时,大将 蒙恬 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了 万里长城 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临洮 ,东到 辽东 。
(二)汉朝(11分)
(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 卫青 、 霍去病 大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汉元帝时,宫女 王昭君 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3分)


(2)a. 张骞 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 西域都护 ,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2分)
b.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 丝绸之路 ,起点在 长安 。(2分)
c.从起点出发,这条路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 B )。(1分)
①河西走廊 ②新疆境内 ③欧洲 ④西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d.两汉之际佛教经这条路传入中国。如果你要参观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你要到中国哪一座城市?(1分)


e.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作用?(1分)
沟通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f.“他”在出使西域的路途中历尽坎坷,我们应从“他”身上学习什么精神?(1分)
勇敢不怕困难。

(三)魏晋南北朝(3分)
(1)乘坐着时空飞船,你来到了北魏,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两例说明。(2分)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关系出现了怎样的趋势?(1分)
民族大融合

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纵观秦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实,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
流是什么?(2分)


(二)以史为鉴,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B B D B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B D B C D B A

马鞍山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B A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B D A C D B A
二、列举题(6分)
21.(1)铁农具;(1分)牛耕。(1分)
(2)春秋;(1分)战国。(1分)
(3)百家争鸣。(2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22题10分,第23题14分,共24分)
22.(1)孔子。(2分)
(2)儒家学派。(2分)
(3)《论语》。(2分)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任选其中两句即可)(2分)
(5)孟子。(2分)
23.(1)甲骨文;(2分)小篆;(2分)隶书。(2分)
(2)西汉;(2分)东汉;(2分)蔡伦;(2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分)
四、改错题(8分)
24.曹操改为曹丕;221年改为220年;长安改为洛阳;诸葛亮改为刘备;王改为帝;220年改为221年;帝改为王;赤壁改为建业。
五、活动与探究(22分)
25.第一板块:
(一)蒙恬;长城;临洮;辽东。(4分)
(二)(1)卫青;霍去病;王昭君。(3分)
(2)a.张骞;西域都护。(2分)
b.丝绸之路;长安。(2分)c.B。(1分)d.洛阳(1分)
e.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中原与西域、西亚和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交流。(1分)
f.敢于冒险、勇于开拓;不忘使命、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等。(写出其中之一即可)(1分)
(三)(1)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服饰、姓名、婚姻、官制、礼法等方面任举两例即可。(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2分)
(2)民族大融合。(1分)
第二板块:
(一)和睦相处、友好交流。(2分)
(二)增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友好交往的意识。(2分)

(12分)(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4分)
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答出3点即可得5分)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
  • 答:说明:三次人口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南移。(2)信息:相比于汉代,清代的人口增长是全国性的。说明: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赋税制度变革、高产作物的引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比西汉和清代的人口密度图,可以获得以下信息:汉代人口主要集中在...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两幅示意图,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
  • 答:(3分) 试题分析:注意审题,搞清题干要求,本题与以往信息说明类题型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提取的信息与后面的说明是相对孤立的两个问题,分别回答即可。首先是联系所学知识,根据图片材料提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相关信息,特别要抓住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如唐朝的三省分工只是围绕...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场 史论五篇:一、“周唐外重内轻...
  • 答:说明:当时清政府正推行新政,需要借鉴古今中外改革变法的经验。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首先阅读材料,提取有关清末科举考试的信息:重视考查史论;重视考查世界各国治国策略;三场考试只有一场考四书五经;关注改革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的三项信息进行阐释说明。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
  • 答:(古今各4分)概括综合:(4分)住宅结构变化体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级观念,封闭观念,宗法观念,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有效的提炼信息以及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东西两侧的卧室...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
  • 答:主动开放。(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阐述均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或示意图等)包含了政治、经济...
  • 答:示例一:信息: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2分)说明:“二战”中纳粹德国战败,雅尔塔体系造成德国分裂,使其处在“冷战”最前沿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开始发生巨变。进入90年代,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4分)示例二:信息:欧洲由分裂对峙到形成一体化。(2分)说明:“二战”后...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
  • 答:教育场景:图一:传道式授课;上下有序,师道尊严。(3分)图二:讨论式交流;自由平等。(3分)时代特征:图一:西汉时期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儒学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3分)图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开始冲破教会的束缚。(3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知识...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
  • 答: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此题是地图类的开放性比较题,解题方法是:首先要仔细观察地图,提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其次...

  • 在(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
  • 答:信息三:文化交流由东学西传到西学东渐。说明:古代发达的东方文明沿着丝绸之路传到西方,随着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西方文明对东方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评分说明:其他不同角度比较提取信息且合理说明,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分。 试题分析:提取图片信息并结合...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答:(12分)示例一:信息:唐朝长安城市格局规范整齐(或城市布局整齐划一;讲究垂直对称等),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或不讲究方正规划)。(3分)说明:北宋都城布局是依据河流流向而规划的(或城市格局根据河流流向而形成)。(3分)示例二:信息: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