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离经叛道的李贽

2024-05-20m.verywind.com
~ 明朝后期,中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皇权专制日益加强,宋明理学辅助专制,思想界因循守旧,一潭死水。然而,商品经济却蓬勃发展,市民工商业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出现了不少试图摆脱四书五经束缚的士人,万历年间的思想家李贽就是一位离经叛道的著名人物。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祖辈历代经商。其祖先是元朝以后迁来福建。26岁中举,以后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吏。

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

李贽的离经叛道,反传统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抨击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

李贽对被封建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的儒家经典和孔孟之学进行抨击,对儒家经典的《六经》、《论语》、《孟子》表示了极大的轻蔑,认为这些不都是圣人之言,是经过后人吹捧拔高形成的,不能当做万年不变的真理 。

这些著作是当时懵懂弟子,迂阔门徒随笔记录,大半非圣人之言,即使是圣人之言,也只是一时所发之药石,不能成为"万事之言论"。

在《焚书》及《续焚书》的《圣教小引》、《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等文中,他以戏谑嘲讽的笔调贬低孔子,这在尊孔子为至圣先师的时代,是一种大胆的举动。

他说,"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人皆可以为圣" 。李贽以"生知"说反对神化孔子,从认识能力、认识来源的角度来否定以孔子为标准的传统思想,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

他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予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坚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其当做教条而随便套用。《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 。李贽对孔子及孔孟之道的批判确已达到了"非圣无法"的地步。

(2)反对理学空谈义理

李贽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揭露道学家的丑恶面目,指出他们都是伪君子,"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仁义道德不过是掩盖他们卑鄙龌龊的假面具,"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采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

还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如此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作者"实实在在,干啥说啥" 。

他还进一步指斥道学家们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李贽承认个人私欲,"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

他不同意道学家宣传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说法,认为人类的任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目的。董仲舒"正其义"、"明其道"的宣传,也是以功利为目的的。

从功利的观点出发,李贽主张富国强兵。他批评理学家"高谈性命,清论玄微,把天下百姓痛痒置之不闻,反以说及理财为浊"的行为。他指出:"不言理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 。

针对正统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他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对正统思想提出了挑战。

(3)主张个性解放,提倡平等自由

李贽终生为争取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而斗争。

他蔑视传统权威,敢于批判权威。他自幼"便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思想,不应盲目地随人俯仰。"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豼糠" 。

他认为要获得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就必须打破孔孟之道及其变种宋明理学的垄断地位,冲破封建经典所设置的各种思想禁区。他主张每一个人都应该自为是非。

为了打破孔孟之道提出的是非标准,李贽编写了《藏书》和《续藏书》,用自己的是非标准,重新评价了历史人物。

李贽认为,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下贵贱的区别。老百姓并不卑下,自有其值得尊贵的地方;侯王贵族并不高贵,也有其卑贱的地方。

李贽反对歧视妇女,对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妇女,李贽给以深深的同情,他大声疾呼,为妇女鸣不平。李贽批判了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的说法。

当有人说:"妇女见短,不堪学道"的时候,他驳斥说,人们的见识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并不是先天带来的。

李贽主张婚姻自由,热情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

李贽是晚明思想启蒙运动的旗帜,一位以"奇谈怪论"闻名天下的狂人和奇士。他崇尚真奇,鼓倡狂禅,揭露封建社会"无所不假"、"满场是假"的虚伪现实。

李贽离经叛道,挑战权威,涉及到封建道德的根本,使自己处于时代矛盾的焦点上,在朝野引起了激烈争论,遭到了统治者的残酷报复,著作被一律销毁,本人以七十岁之高龄竟被捉拿知罪,最后惨死狱中。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的最后一章专论李贽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 ,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李贽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他的离经叛道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

  • 明代思想家李贽的思想是什么?为何他会被称为怪老头?
  • 答:李贽一生流传的著作良多,例如《焚书》、《藏书》等,另外,他个人也十分推崇当时的禁书《西厢记》和《水浒传》,还留下了自己对于书中感悟的点评。3、为何称为怪老头 李贽之所以被称为怪老头,是因为他所主张的思想“童心说”与所倡导的功利论在当时都过于离经叛道,虽然他本人才气横溢,...

  • 李贽有哪些“异端”的观点
  • 答: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在文学方面,李贽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李贽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缩.李贽...

  • 明朝思想家李贽为何离经叛道?
  • 答:李贽哲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从理本论到心本论的转化的过程。李贽主张宇宙的万物是由天地(最终是阴阳二气)所生,否定程朱理学理能生气、一能生二的客观唯心主义论断。李贽还认为,人们的道德、精神等现象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中,“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32] ,就是他提出的著名理论,这是带有朴素...

  • 李贽的离经叛道,大家怎么看,资料、急吶。
  • 答:李贽写过好多著作,最重要的有《藏书》、《焚书》、《续焚书》。书名的意思是他的书或者该收藏起来,或者该烧掉,不应该给人读,实际是为抗议迫害他的人而说的激愤的反话。李贽的这些思想,具有反传统、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在当时,确实是离经叛道,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连当时一些进步的思想家,也不...

  • 时代的叛逆者李贽,他的什么思想让万历帝深恶痛绝?
  • 答:但在当时确是离经叛道。因此,为了巩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维护自身的利益,统治阶级向李贽发难了。公元1603年,万历二十八年,76岁高龄的李贽回到了龙湖,以“僧尼宣淫”逮捕了李贽。卧倒在皇家法庭堂前的李贽对此作了简短的申辩:“罪人著书多有,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奉旨审问李贽的大金吾笑这个老头...

  • 为什么离经叛道的李贽还是儒家的
  • 答:从主要的主张和观点来看,李贽所受的主要教育是传统的儒家教育,本着经世致用的观点,分析社会问题,关注民生和个人的成长,批判现实中道学家虚伪,社会上男尊女卑等问题,只不过因为接触伊斯兰教,商人活动,甚至僧侣多了,或是最后出家当了和尚,但身份变化了,其依然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圈子,依然希望...

  •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 ...
  • 答:这个选择A,离经叛道原本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指离开经书上的理论思想,有叛道的意思,现在指的是背离占主导的地位的理论或者学说,因为古代是非常重视伦理纲常的,而且因为中国延续几千年的科举制度的题目往往都是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出来的,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思维固化,而离经叛道从这个角度来看,不...

  • 明朝中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聚焦人物——李贽
  • 答:因此这些原因使得李贽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回福建老家,甚至与他有了开始脱离家庭的想法。而这些都为李贽之后出家埋下了隐患。世人眼中的离经叛道 在李贽看来,他之所以与妻儿生活在一起,没有完全脱离宗族,是因为在儒家的理念中,他是在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一旦责任尽到,他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因此,...

  • 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
  • 答:A 试题分析:李贽是明末“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故选A。BCD项是A项对正统思想进行批判的体现。点评:李贽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异端”思想家。他反对孔子是非标准,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标准,主张个...

  • 明末清初思想家产生的背景
  • 答: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1.背景:程朱理学为标准...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