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明朝末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到底是怎么死的?

2024-06-01m.verywind.com
~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上明朝历史上的末位皇帝明思宗,据说当时的明思宗皇帝在位期间,明朝当时的社会已经支离破碎了。战火连连使得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明思宗也算的上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皇帝了,在位期间17年,35岁便驾崩了,小编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明思宗是怎么死的?有的人说明思宗是被谋杀,为的是加快明朝的灭亡,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少少文化,好木技。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16岁即位,登基后后金威胁日益严重,内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后因意外落水成病,1627年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葬十三陵之德陵。
明熹宗朱由校生平
熹宗的皇帝名号可以说子承父业,顺其自然的得到了,但真的要座上干清宫的皇帝宝座还颇费了一番周折。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却留下了一个祸害李选侍,这个女人跟郑贵妃如出一辙,整天捉摸着怎么将皇后位子弄到手,此时的郑贵妃也对皇太后的位子垂涎已久,就这样,两个臭味相投的女人凑在了一起,互相配合,在皇帝面前软磨硬泡,非要将封号讨下来不可,即使在光宗病危的几天,他们也没有停止过。
光宗突然驾崩,使郑李二人失去了保护伞,群臣对他们并没有好感,两人感到自己的地位很不稳固,于是李选侍想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策,由于熹宗生母早逝,李选侍成了熹宗的实际看护人,此刻正好利用这层关系,将熹宗扣留。先皇已经驾崩,熹宗已经被宣布即皇帝位,但小皇帝迟迟没有从后宫走出来,群臣非常着急,纷纷上书请李选侍放还熹宗。但是李选侍根本不听,仍旧将新皇扣留,幸亏太监王安,从大局出发,将皇子骗了出来,交给了群臣。
李选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赖在干清宫不走,以此要挟群臣给他皇太后的封号。按古制皇帝即位后,应该立即迁入干清宫居住,但是无人奈何的了李选侍,群臣非常着急。劝李移宫的奏章如雪片飞来,李选侍根本不理,群臣终于被激怒了,杨涟代表众大臣向李选侍下达最后通牒,让他即日离宫,新皇朱由校也下旨,让李移宫,加上大太监王安对李选侍百般威吓,李选侍终于带着宫女灰溜溜的迁出了干清宫。史称此事件为移宫案,明宫三大案之一。熹宗即位之初,东林党势力较大,公正盈朝。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许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方从哲等奸臣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制稍显清明。由于杨涟等人在帮助熹宗即位时出了很大的力气,因此,熹宗对这些东林党人也是非常信任,言听计从。
群臣能治外,但是管不了皇帝家里的事,此时后宫有两颗毒瘤正在悄悄的生长,一旦他们成了气候,大明王朝这个弥留之际的病人,就将被掏空最后一滴精血。这两个毒瘤就是臭名昭著的魏忠贤与容氏。魏忠贤大字不识,却善于钻营,很快攀上了大太监王安的关系,地位直线上升,容氏熹宗皇帝的乳母,其奸诈并不亚于郑、李,客魏两人很快结成了同盟,成为了后宫不可一世的力量。王安等太监在后宫逐渐被排挤,客魏首战告捷,权利覆盖了整个后宫。但魏忠贤并不满足,他要向他的先辈王振,刘瑾那样,成为权倾朝野,名副其实的大太监。
一方面,魏忠贤引诱熹宗玩乐,使熹宗整日沈浸在木工活之中,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的,从不过问朝政;另一方面,魏忠贤与朝堂上的一些文臣败类(崔呈秀之流)结成联盟,排挤东林党人,逐渐掌握了内阁、六部。东林党人被贬、被杀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六君子,他们为了能够扳倒魏党,作了很多努力,也是魏忠贤最痛恨的人,他们有的已经告老,有的还在任上,均被魏忠贤先后投入监狱,尝尽了人间酷刑,最后惨遭杀害,却始终没有向阉党曲膝,不仅为一代文人的表率,也被百姓传为佳话。
魏忠贤不仅残酷地排除异己,而且加深了对百姓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就在整个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的时候,一手制造了客魏专政的熹宗皇帝还在后宫玩乐,做木工活之余他也临幸嫔妃,游山玩水,想尽了人间富贵。天启五年,皇帝外乘舟游玩的时候不慎落水,虽被人救起,但落下了病根,到了天启七年,病情加重,一命呜呼,终年二十三岁。值得注意的是,明朝的两位少年天子武宗、熹宗,一个喜欢打仗,一个喜欢木工,均不问朝政,都是落水得病而死,都没有子嗣,都培养出了明朝最坏的太监——刘瑾、魏忠贤。历史竟惊人的相似,试想如果没有这两个皇帝,大明江山应能再多坚持几年。
朱由校的母亲
生母:王才人,初为东宫选侍,1605年封才人,1619年被西李选侍(李康妃)殴打凌辱而死。熹宗继位,追上尊号曰孝和皇后,迁葬庆陵。
养母:西李选侍,光宗宠妃。曾劫持朱由校、霸占乾清宫引发移宫案。天启年间,投靠魏忠贤而被封为康妃。寿命很长,活到清朝康熙年间才死去。
乳母:客氏,本为保定府定兴县民侯二之妻,万历中,入宫哺育皇长孙。天启初封为奉圣夫人。每在宫中肆淫横行,后妃多遭其毒手。魏忠贤得势,实因客氏,二人狼狈为奸,贻害无穷。崇祯继位,令出宫。三月而论罪,下浣衣局,笞死。
朱由校的后妃
1。张皇后(约公元1606年—1644年),既是懿安皇后。1621年册为皇后。1644年自缢殉国。清兵入关,合葬于熹宗德陵。事迹详见张皇后词条。
2。任皇贵妃,即任容妃。魏忠贤的侄外孙女,一说为义女。为人丽而狡。天启五年因生献怀太子朱慈炅,被封皇贵妃。国亡后冒充已殉节的懿安张皇后,招摇诓骗,颇惑人视听,以至明末笔记所载张皇后下落事多失实,《甲申纪事》甚至谓张后迎降李自成,贺宿著《懿安后事略》为之力辩。清朝入关,她结局额不错,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资赡养其生活。
3。范皇贵妃:即范慧妃,因生悼怀太子朱慈焴,晋封皇贵妃;还生一女,都夭折。明朝灭亡,范妃由清廷出资赡养其生活。
4。张裕妃:裕妃以直烈忤客魏,被幽闭于冷宫中断绝饮食,至活活饿死,死时身怀有孕。崇祯初,恢复位号。
5。段纯妃:天启元年时(1621年)明熹宗当日在元辉殿选定三位淑女之一。以无子,得以逃过客魏毒手。
6。李成妃:生一女,早逝。成妃曾利用侍寝之机替范妃向皇帝求情,招来客魏忌恨,被幽闭在长春宫中断绝饮食,幸好成妃早有预料,先在檐瓦中藏有食物,方才免过一死。仍获严谴。崇祯初,恢复位号。
7。王良妃:天启元年时(1621年)明熹宗当日在元辉殿选定三位淑女之一,同年册封为良妃。无宠无出,明朝灭亡,王良妃逃出了皇宫,不知所终。事迹见《明熹宗实录》、《国榷》。
8。冯贵人:因谏罢内操为客魏所忌,矫旨赐死。
9。胡贵人:事迹不详,名号出自《国榷》。
10.定嫔、恪嫔、襄嫔,生卒年不详。
朱由校的子女
长子朱慈燃,怀冲太子,生母张皇后,生下就是死胎。
次子朱慈焴,悼怀太子,母皇贵妃范氏,早夭
三子朱慈炅,献怀太子,母皇贵妃任氏,王恭厂大爆炸时被吓死。
长女朱淑娥,永宁公主,母皇贵妃范氏,两岁早夭
次女朱淑嫫,怀宁公主,母成妃李氏,一岁早夭

  • 崇祯皇帝朱由检怎么死的?
  • 答:崇祯皇帝——朱由检 明思宗,名朱由检(公元1611~1644年),明光宗朱常洛第5子,明熹宗朱由校弟。熹宗死后继位。在位17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后自缢,终年34岁,葬于思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朱由检,于公元1622年封为信王。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

  • 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为什么还能被葬进明十三陵?
  • 答: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代帝王,当李自成攻破都城之后,以身殉国,在煤山自缢。之后,东北方向清军入关,赶走了李自成,并将崇祯皇帝以帝王礼葬在了明十三陵中的思陵。而清统治者之所以会厚葬崇祯皇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将崇祯以帝王礼葬进十三陵,体现了清接纳中原文化的态度 自春秋战国以来,...

  • 明思宗朱由检是怎么死的?他死后被葬在哪里了?
  • 答:朱由检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可不是一般的君王。明思宗有很大的志气,也把自己的一辈子贡献给了大明的江山,最后在大清入关的时候自杀而死。朱由检 生于1611年,朱常洛第五个儿子是朱由检,因为其他的儿子都太小了,只能朱由检登基,朱由检登基后,就开始治理朝中的大小事,得到了很多大臣的不...

  • 朱由检:虽力图振作,但生性多疑且驭下苛刻寡恩,终难免身死朝亡
  • 答:崇祯,明思宗朱由检,明朝末代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天启二年(1622)封为信王。天启七年,其兄熹宗朱由校病死,无子,遗诏传位朱由检,八月即帝位,改明年为崇祯元年。天启以后,明朝统治阶级全面腐朽,社会生产凋敝,满洲后金政权日益强大,农民起义方兴未艾。思宗即位之时,明王朝正面临两面...

  • 上天给了崇祯帝17年时间,为何他还是没有挽救明朝呢?
  • 答: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位17年,最后因李自成攻灭北京,大势已去之下选择了自缢以身殉国,可谓是一个很有风骨的亡国之君。纵观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可以说是很与众不同的一位。他的独特不只是他自缢以身殉国的行为在亡国之君中少见,还有一个关键是他拥有实权,再看看其他...

  • 明朝末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到底是怎么死的?
  • 答:16岁即位,登基后后金威胁日益严重,内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后因意外落水成病,1627年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葬十三陵之德陵。明熹宗朱由校生平熹宗的皇帝名号可以说子承父业,顺其自然...

  • 关于崇祯的事
  • 答: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弟。于公元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崇祯”。1627-1644在位。在位17年,李自成造反军攻破北京后自缢,终年34岁,葬于思陵。相关历史 崇祯皇帝朱由检...

  • 明朝:明思宗朱由检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争议太大
  • 答:想了解朱由检是个怎样的皇帝就先得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公元1611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朱由检出生在太子东宫,他的父亲正是在位仅一月的明光宗。 按理来说,皇孙出世,万历皇帝应该会非常高兴,并大赏特赏。但事实却是无人问津,明神宗仅象征性地派来太监慰问一下。甚至连其父亲,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都兴趣...

  • 明思宗朱由检是怎么治国的?
  • 答: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去世。其五弟朱由检继位,即明思宗,年号崇祯。明思宗即位后,锐意铲除魏忠贤的势力以改革朝政。他下令停建生祠,逼奉圣夫人客氏移居宫外,昀后押到浣衣局处死。下令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魏忠贤于途中与党羽李朝钦一起自缢,明思宗将其首级悬于河间老家,阉党其他分子也被贬黜或...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