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汉朝是怎么衰败的? 汉朝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2024-06-01m.verywind.com
清朝的衰败是怎么来的?~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政治日渐腐败。嘉庆帝和道光帝也失去了清朝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掌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官场中,结党营私、相互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相继爆发白莲教和天理教等农民起义。
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罗斯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80年代,侵吞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根据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大量领土、主权和财富,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度对清朝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走向瓦解。清政府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但他一方面以武力压迫革命军(阳夏战争),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正式退位,并在退位诏书中宣布“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的正式结束。

光武帝大兴儒学,使得东汉成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朝代。时年社会安定,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戚严加限制,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和汉章帝秉承光武帝遗规,对外戚勋臣严加防范;屡下诏招抚流民,赈济鳏寡孤独和贫民前后凡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汉平帝以来河汴决坏;经营西域,复置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东汉全盛时,史载“天下安平,百姓殷富”,号称“明章之治”。
汉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揭开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争斗序曲。到汉灵帝时,朝政腐败到了极点。导致黄巾起义。
虽然不久便平定了叛乱,但汉朝政府经此一役已国力大减。而且中央政府为顺利平叛,又将军权下放给各地州官。各地豪强大族从此开始慢慢拥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最终演变成东汉末年袁绍、袁术、曹操、孙坚、董卓等豪强军阀割据一方局面。
汉灵帝死后,董卓掌权,废后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汉献帝刘协。董卓被吕布诛杀后,军阀割据完全表面化,出现了把持中央的曹操;位于河北的袁绍;位于淮南的袁术;位于江东的孙权;位于荆州的刘表;位于益州的刘璋等势力。
其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朝丞相名义讨伐各路军阀,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最大敌人袁绍军主力,但同时架空汉室权力,全权代理皇帝处理朝政。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之势形成。曹丕篡汉建立魏后,刘备随即在蜀地宣布继承汉朝法统,建立了沿用汉国号政权,史称蜀汉。江东孙权虽向魏称臣,内政外交皆自主,几年后孙权称帝,国号吴。至此,汉朝告终。

1、西汉:
  宣帝刘询死后,元帝刘爽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败。刘爽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刘爽死后,成帝刘骜即位。刘骜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班婕妤和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由于赵氏姐妹不能生育,汉成帝刘骜与其他妃嫔的子女均为赵飞燕姐妹残害杀死,史称“燕啄皇孙”。由于“酒色侵骨”,汉成帝刘骜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之中。刘骜不理朝政,为外戚王氏集团的兴起提供了条件,皇太后王政君权力急剧膨胀。刘骜死后,哀帝刘欣即位,是为汉孝哀皇帝。刘欣有“断袖之癖”,终日与他宠信的对象董贤厮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权力进一步膨胀。国家已经呈现一片末世之象,民间“再受命”说法四起。公元前1年8月15日刘欣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贤成为大司马,并迎接汉平帝刘衎.10月17日,刘衎即位,是为汉孝平皇帝。但是,汉平帝刘衎已经沦为王莽的傀儡。公元6年2月3日,年仅14岁的汉平帝刘衎病死,王莽仅仅立孺子婴刘婴为皇太子,自己担任“摄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王莽废除孺子婴刘婴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
  公元88年,年仅31岁的汉章帝突然驾崩。年仅十岁的太子刘肇即位,是为和帝。但是实际上都是窦太后操纵朝政,国家政治日益腐败。窦氏的跋扈引发和帝的不满,不久,年仅14岁的和帝就抓捕外戚窦宪,外戚势力开始衰弱。但是之后和帝信用宦官,从此东汉的政治沦为外戚和宦官两股势力的争斗。不过,和帝仍然在政事上非常勤奋,不失为英明之主。元兴元年(105年)冬12月,年仅廿七岁的和帝病逝。出生仅百日的少子刘隆即位,是为殇帝。殇帝仅在位8个月就驾崩了。接替即位的是清河王刘庆之子安帝刘祜。他即位早期由太后邓绥临朝理政。邓太后勤俭节约,任用贤良,同时对自己家族的势力有所限制,却也对宦官势力纵容。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逝世,安帝亲政,将邓氏家族诛杀殆尽。安帝依赖外戚宋氏和阎氏以及宦官的力量。听信奸臣,肆意无忌。朝政昏庸不堪。东汉快速衰败下去。延光四年三月,安帝在南巡途中死在叶城。外戚阎氏秘不发丧,拥立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之子刘懿,史称汉前少帝,但其在位仅200余日就病死。少帝死后,阎氏家族密谋再立傀儡,但被中常侍孙程击破,阎氏家族被诛杀。孙程迎立济阴王刘保,是为顺帝。在顺帝执政早期,宦官势力膨胀,却引发社会各界的反弹。阳嘉元年(132年),贵人梁妠立为皇后,从此梁氏外戚势力开始崛起,梁妠的兄弟梁冀被任命为大将军。汉安二年(143年)八月,顺帝病死,太子刘炳即位,是为冲帝,即位是年仅2岁,由梁太后临朝执政。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初六,冲帝驾崩,年仅三岁。正月廿五日,梁冀拥立刘缵即位,是为质帝。质帝非常聪颖,称梁冀为“跋扈将军”,因此质帝不久就被杀害,年仅八岁。本初元年闰六月初七日,大将军梁冀拥立汉章帝之孙刘志即位,是为汉桓帝。桓帝年少,因此继续由梁太后临朝执政。桓帝即位之初,梁冀势力几无边界,他残害忠良,公饱私囊,无恶不作。桓帝对他暗中也颇为不满,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桓帝派兵士包围梁宅,梁冀与妻子双双自杀,梁氏外戚势力土崩瓦解。宦官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被封为县侯;单超食邑两万户,后又封为车骑将军,其他四人各一万户,世称五侯。五侯贪婪放纵,终致在延熹九年引发第一次党锢之祸。永康元年十二月廿八日,汉桓帝驾崩。桓帝没有留下子嗣,由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灵帝即位之初,就引发以窦太后、窦武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曹节、王甫为首的宦官势力的激烈权力斗争。永康元年九月初七,宦官发动政变,外戚势力被削弱。宦官则在永康二年(164年)制造第二次党锢之祸。而灵帝本人骄奢淫逸,为填补财政公开卖官职,朝政腐败到了极点。终致在西元184年爆发了由张角所带领的黄巾之乱。虽然不久便平定了此场叛乱,但是汉朝政府经此一役已国力大减。且中央政府为了顺利平叛,又将军政权力下放给各地州官。各地豪强大族从此开始慢慢拥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最终演变成东汉末年袁绍、袁术、曹操、孙坚、董卓等众豪强军阀割据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面。汉灵帝死后,董卓掌权,废后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献帝刘协。董卓被吕布诛杀后,军阀割据完全表面化,出现了把持中央的曹操;位于河北的袁绍;位于淮南的袁术;位于江东的孙权;位于荆州的刘表;位于益州的刘璋等势力。其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朝丞相的名义讨伐各路军阀,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最大的敌人袁绍军的主力,但同时架空汉室权力,全权代理皇帝处理朝政,汉朝皇帝此时已经是空有名分而无实际了。曹操虽然想以汉朝丞相的名义企图招安但却引起各路诸侯的反抗,认为他是奸臣,不得已曹操只能逼迫汉献帝下诏名正言顺地讨伐各路军阀。前期曹操虽连战得胜却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仓皇北逃。三分之势逐渐形成。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承曹操爵位,并于220年曹丕逼迫献帝让位,改国号魏,自称魏文帝,东汉灭亡。
3、无论西汉还是东汉,外戚参政是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到了东汉末期,宦官乱政也很严重,正是著名的十常侍之乱才引发了董卓废帝,天下大乱。汉朝皇帝自武帝之后,大多荒淫,朝政日渐衰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外戚参政加上最终的农民起义,导致了汉朝的灭亡。

1、汉朝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内政混乱。
2、自开国吕后开始到三国前期的何太后(大将军何进妹妹)终,大汉朝内部一直存在外戚后宫权利与皇权、宦官权利的斗争,最终西汉灭于外戚王莽篡政。东汉实质灭于外戚何进与宦官斗争、引诸侯兵入京。

宦官专政

  1. 外戚专权;

  2. 宦官专权;

  3. 封王割据;

  4. 皇帝亲小人,远贤臣;



  • 西汉王朝为什么会在汉元皇帝时由强盛走向衰败呢?
  • 答:西汉王朝在汉元帝时的衰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发展必然性。1.汉武帝后期已有衰落的迹象。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由于对外连年用兵,对内大事兴作,极大地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空前地加剧了人民的负担,加之官吏贪暴,豪强横行,灾荒频仍,赋敛无时,“人相食”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民反抗的事件层出不穷。汉...

  • 西汉是如何由盛转衰的?元成哀平四位皇帝要付多大责任?
  • 答:其实西汉后期衰落的速度有些令人感到诧异,为什么最后衰败起来完全就止不住了呢?汉元帝继位的时候,西汉还是一片繁荣景象,匈奴一族也老老实实的没出来惹麻烦,而且汉元帝还有一副好心肠,只是汉元帝似乎把这片善心用错了地方,导致西汉逐渐步入下坡路,难道出了一位仁心宅厚的皇帝还成了坏事么?在元、成、哀、平四帝...

  • 汉朝如此强硬最后是如何衰败的
  • 答: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经济萧条再加上边境战事和连年的天灾,等到了汉献帝登场的时候,中央财政基本上是空空如也。政治上,皇帝大多年幼,由于外戚和宦官集团的内斗,使得中央对地方豪强的管束力日益削弱。军事上,汉朝除边军战力依旧强悍以外,中央直属的军事力量除开内耗,大多训练懒散,武备松弛。等到了...

  • 大汉怎么灭亡
  • 答:汉和帝后,皇帝都是年幼即位,使得外戚势力与宦官横行朝堂,朝政日益衰败。而东汉因富商豪强势力已成,造成地主庄园势力的膨胀问题无力解决,人口也不断增加,粮食生产没有跟上人口增长,汉灵帝即位之后,沉迷酒色,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 终于在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朝廷调集重兵才将这场声...

  • 西汉王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 答:随后刘衎在继位的时候才仅仅只有9岁,这也就导致了当时的皇帝没有办法对外戚进行反抗。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王莽为了能够成功的篡位,直接把刘衎母子两人分开,并且还杀了刘衎舅舅一族,所以在诸多的因素影响下,当时的西汉也仅仅只存在了210年就陨落了。所以总的来看,导致西汉衰败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我个人...

  • 西汉是如何由盛转衰的?你如何评价?
  • 答:在此之前,汉朝的国力一直在不断提升。而在汉宣帝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西汉出现了外戚把持大权的现象,最后也因此而灭亡。 西汉王朝从开国走向极盛,再由极盛走向衰败,这个故事,真的是说来话长了。 秦朝末年,一场汹涌的农民起义,摧毁了秦朝政府对国家的统治。与此同时,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反秦,建立割据势力。在这期间...

  • 是什么原因导致汉朝衰弱的呢?
  • 答:不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是因为皇帝的治理不当导致了汉朝的灭亡。有人说汉朝是在强盛时期突然衰弱直至灭亡的,这话是没有错的。汉朝是一个十分强盛的国家。只是统治者没有着治理国家的能力,做出了许多对国家有害的事情而自己还意识不到,导致汉朝虽然看似强盛,实际早已是一副空皮囊,随时都可能被推翻。

  • 为何汉朝从汉武帝之后就开始走向衰落?
  • 答:汉宣帝死后,汉元帝刘奭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败。汉元帝,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汉成帝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班婕妤和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由于赵氏姐妹不能生育,汉成帝与其他妃嫔的子女均为赵飞燕姐妹残害杀死,史称“燕啄皇孙”。

  • 汉朝是从哪代开始不行的
  • 答:很多史学家认为,汉武帝后期,西汉经济已经开始衰落。宣元二帝的修养生息政策,使得武帝虽有亡国之法,没有亡国之实。不过成帝后期,西汉开始衰亡,哀帝、平帝两个小皇帝登基,使得王莽最终篡汉。东汉复兴以后,到了汉安帝,东汉开始衰落。桓灵以后,东汉出现亡国倾向。献帝经过董卓之乱、李傕郭汜之乱以后...

  • 东汉王朝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
  • 答:汉朝政权的陨落主要转折点在西北的三次羌乱,分别是公元107-公元111年,公元139-145年,公元159-169年。打仗就意味着花钱,那时间西北属于大漠边疆,交通不便,粮草运输困难,这些都无形中间增加了作战的成本。但是还必须要去镇压,为了平定这些叛乱,东汉朝廷基本上是把国库都花空了。据史料查证核算,仅...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