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忽必烈为什么把国号改为“元” 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要该国号为元?

2024-05-03m.verywind.com
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

忽必烈作为一个蒙古人,在建国之后,竟然将国号改为“大元”而不是继续沿袭“大蒙古国”,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在我看来,忽必烈将国号改为“大元”是有两个原因的。其实都是他自身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他从小就有鸿鹄大志,不甘只统治蒙古一个民族;另外一个则是因为他对汉文化的热爱。

我们都知道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其国号一直都是“蒙古”人们称之为“大蒙古国”。在忽必烈登位之后,年号变成了“中统”,当然这并不是正式的国号后来在听取了中原的一些知识分子的建议之后,将国号改为“大元”。当然,元字是有来由的,其取自忽必烈的“附会汉法”。根据《易经·坤卦》中的记载,“元”是大、首的意思,是对无边无际的浩瀚的宇宙的惊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中国朝代的继续,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国家。

在历史上,忽必烈一直都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第三代,小时候因为蒙古的传统,自然也免不了要学习驰骋疆场的技术,但跟别人不一样的是他也接受了一些较好的教育。1251那一年,忽必烈的个个做了大汗,也相当于是最大的掌管事物的那个人,因此便更加激起了忽必烈的雄心壮志,立志要统治一个国家,并让他延续,而非一个民族,一个朝代。所以他将国号改为“大元”并不奇怪。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据说忽必烈从小就喜欢汉人的文化和历史。对于一个历史的热爱者,虽然他没有办法自己为国号而取名,但是他可以诚心的听取中原人的建议,将原本的“大蒙古国”的国号毫不犹豫的换成了“大元”

中国历代的国号,曾经都是一些地名,周天子崛起在“周”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周”,秦人崛起在“秦”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秦”,刘邦得天下定国号为“汉”,到不是因为他是“汉”这个地方的人,而是因为他曾经被天下盟主项羽封为“汉王”,他以汉王的身份入主中原,曹操的儿子称帝,国号“魏”,是因为他的父亲作过“魏王”,其地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杨坚做过北周皇帝的“隋王”,得天下也以“隋”号之,“隋”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一带,唐朝的开国皇帝做过隋朝的“唐王”,宋朝的开国皇帝没有做过“宋王”,但曾经领过周朝“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一职,因此建国后国号为“宋”。

宋朝建立以后经历了三百来年的风风雨雨,先是被辽金两个来自北方的政权,夺去了长江以北的大片江山,最后终于被同样来自北方的元军所灭,这已经是忽必烈建立大元朝十六年以后的事了,如果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算起,那就是六十多年以后。这回,来了一个不照先例办事的皇帝,这位皇帝和他的父祖,本来崛起于大漠以北的蒙古地区,照老规矩得了天下就叫做“蒙古国”好了,多省心的事儿,他的父祖两代出于草创,也姑且是这么办的,但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这位大汗有了新的想法,不照老规矩办了。

成吉思汗家族的发迹史,说起来枝枝蔓蔓,说上三天三夜也难于说清楚,简短截说,那就是成吉思汗的亲孙子忽必烈,经过一系列的内斗外斗,终于在公元1260年,得到了蒙古大汗的位置,七年以后,忽必烈迁都“大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又过了四年,他将他的国家改名为“大元”。

要改变一国的国号,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这件事情在好几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筹划。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叫的响的名字,谁愿意轻易的改变一个国家的国名呢?忽必烈得到了一个好名字,因此他毫不犹豫的用“大元”取代了“蒙古”,“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是对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浩大的宇宙的赞叹。这当然不是出于皇帝自己的主意,虽然忽必烈从小就喜欢汉人的文化和历史,也有条件受到较好的教育,可是即便是这样,他的汉文化的程度,还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大元”这个国号的提出,的确来自中原知识分子的建议。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嫡亲孙子,其父是成吉思汗的嫡幼子拖雷,拖雷大家都熟悉,只要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或者电影电视剧,无不知道拖雷是郭靖大侠儿时的伙伴。拖雷又有六个嫡亲的儿子,其中有三个做了皇帝,他们是:长子蒙哥,1251年至1259年,为蒙古国第四任大汗,在中国的史书中为元宪宗;四子忽必烈,继蒙哥为元世祖;第五子旭烈兀,为伊利汗国主,《史集》一书直接称之为“伊郎国皇帝”。

忽必烈已是成吉思汗创业以来的第三代,因为有父祖开创的局面,忽必烈的早年生活,想必和成吉思汗当年赤手空拳打世界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因为蒙古人的传统,免不了还要学习驰马疆场,但是也有了条件接受一些较好的教育,和起于草莽的成吉思汗迥异了。1251年,忽必烈的亲哥哥蒙哥做了大汗,忽必烈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元史世祖本纪记载道: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岁辛亥,六月,宪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长且贤,故宪宗尽属以漠南汉地军国庶事。

由此可见,早在漠北做藩王的时候,忽必烈就有“大有为于天下”的抱负,在他的身边开始聚集一些有学问的人才。忽必烈对汉族的文化很有兴趣,非常的神往,这就象我们今天很多国家的年轻一代,都十分神往心中的自由世界一样,所以,当时的忽必烈就已经延聘了不少的汉人到王府来做幕僚,向他们学习汉人的文化和制度,这些许多汉族的幕僚中间,有一个当时叫做“子聪”的和尚,他就是后来主持营建北京城、改国号、制定朝仪的刘秉忠。

公元1271年的旧历十一月,由刘秉忠领衔,几位大臣给忽必烈上了呈文,呈文说:“元正、朝会、圣节、诏赦及百官宣敕,具公服迎拜行礼。”就是说按照忽必烈认可的方案,改国号行朝仪的一系列策划工作已经完成了,忽必烈非常高兴,批准了他们的方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为此,朝廷下了一道诏书,公告天下。 在古代,朝廷的诏书也都是很好的文章,因为写诏书的人都是当时文人的冠冕,如果没有一流的文章手段,做皇帝的也不可能任用他来为自己草诏,所以,这些诏书也都可当作好文章来一读,这类文章一般来说,都非常大气、庄严,又有雄辩的说理,又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还有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天下的人听起来能够心服口服。不信的话可以试读一下这分诏书,诏曰: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继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时而有国,不以义而制称。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

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于戏!称义而名,固匪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元”。这是蒙古帝国政权由世界性大一统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政权之前对中原地区推行的是极具游牧性质的掠夺式统治,中原地区仅是其属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国为主体的王朝,且在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现,故“大元”的建立应由此算起。

1271年,忽必烈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将国号“蒙古”改为“大元”,忽必烈由蒙古大汗成为大元皇帝,即元世祖。

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没有为什么啊

连元朝的国号和年号,也是刘秉忠依据《易经》制定的。国号“大元”,出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年号“至元”出自《易经·坤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刘秉忠,原名刘侃,生于1216/年,因曾祖父在金代时任过邢州节度副使,家族定居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1232年,刘秉忠17岁时,进邢台节度使府中做令史,即秘书。不久,因不甘于埋没在平庸乏味的文牍工作中,弃职隐居,后拜虚照禅师,出家为僧,法名“子聪”。
《元史·刘秉忠传》说他“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
1247年,蒙古朝廷把邢州赐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的封地。海云禅师闻知刘秉忠“博学多才艺”,把他推荐给忽必烈。刘秉忠的学问得到忽必烈的赏识,留他在身边做了谋士。
1251年,忽必烈之兄蒙哥即位为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总治漠南汉地。忽必烈深知,要征服和统治广袤的汉人地区,只靠打打杀杀那一套老办法是不行的。忽必烈重用了刘秉忠及一批有才能的汉人。这一年,刘秉忠向忽必烈提出了一整套治理天下的纲领性建议。此后,忽必烈受命于1253年征伐云南大理,
于1259年征伐南宋鄂州,刘秉忠都随从出征,并多次劝告忽必烈不要滥杀无辜。
1256年,蒙哥大汗想要选个适宜的地方建一座城市,忽必烈推荐了刘秉忠担此重任。刘秉忠选址在恒州滦水之北的龙冈(今内蒙古多伦附近),用了三年时间,建成一座城市,即开平府。这次他展现的卓越才能,使他在日后规划营建元大都时,成为忽必烈手下首选的人才。
■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把国都由上都开平府迁至燕京
1259年,蒙哥大汗死于征伐南宋合州(今四川省合州)的钓鱼山之役。正在围攻南宋鄂州(今湖北省武昌)的忽必烈闻讯撤军返回草原,于1260年在开平府即位为蒙古大汗。忽必烈政权的内外官制,如朝廷的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地方的路、府、州、县等机构编制,均出自刘秉忠之策划。当时还建立了年号为“中统元年”,这是蒙古自成吉思汗开国以来首次使用年号。

  • 忽必烈为什么把国号定为“大元”
  • 答:1271年,忽必烈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将国号“蒙古”改为“大元”,忽必烈由蒙古 大汗成为大元皇帝,即元世祖。1272年,忽必烈还将正在建设中的新都城由“中都”改称为“大都”。 1274年,大都的宫殿建成,这年正月初一,...

  • 蒙古亡宋,改号为元;黄河泛滥,红巾群乱;太祖北进,横扫中原;削藩失败,建文...
  • 答:蒙古亡宋,改号为元 是指蒙古大汗忽必烈灭掉南宋,改国号为元,完成了一统中国的大业,建立了元朝。黄河泛滥,红巾群乱 是指元朝末年,元朝的统治腐败,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加上天灾人祸,黄河泛滥,导致人民起义反元,红巾是...

  • 元朝这个名字的由来
  • 答:1271年,忽必烈废除“蒙古”国号,取意《易经》“大哉乾元”(伟大的开始),定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至元八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公历1271年1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发布的改国号并且称帝的诏书。取《易经》“大哉乾元...

  • 忽必烈为什么该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 答:因为忽必烈觉得蒙古两字太多,还是叫一个字元比较方便.定都大都是因为那快胡同多,上茅厕比较方便,随便找个胡同进去就可以方便了.

  •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简介
  • 答:四年后,忽必烈将年号改为“致远”,并很快将国号改为“大元”,成为元朝的第一个皇帝。1274年,定都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274年,忽必烈派人出使日本,后因台风失败而撤回。次年,派往日本的使节当即被杀,于是在1281...

  • 最新亮点:忽必烈是如何建立元朝的国号和都城的
  • 答:忽必烈建立“大元”国号后,一二七二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一二七三年,大都宫殿建成。次年正月元旦,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北京市)。大部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

  • 揭秘:忽必烈为什么要将蒙古国号改为大元?有何原因?
  • 答:就是说按照忽必烈认可的方案,改国号行朝仪的一系列策划工作已经完成了,忽必烈非常高兴,批准了他们的方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为此,朝廷下了一道诏书,公告天下。在古代,朝廷的诏书也都是很好的文章,因为写诏书的人都是...

  • 忽必烈统治时期为什么称为元朝 大元国号是怎么来的?
  • 答:这下蒙古国就成了“大元大蒙古国”,所以其实元朝是根据汉人的国号提出的,大蒙古国称为“元蒙”。忽必烈学习汉人治理国家,大元的由来也是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并且将首都迁到了今天的北京,真正成为了中华文明...

  • 为何在古代的蒙古国叫做元朝呢?
  • 答:(当年金帐汗国不过是反忽必烈的铁杆,但最终写了史书,还是要将忽必烈送到合罕里去)同样,伊尔汗国的史书《史记》,也是先写了成吉思汗,直到忽必烈和元成宗铁穆耳,然后才能从旭烈兀写到合赞,先写元朝皇帝,再写伊尔诸汗...

  • 揭秘史书上的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
  • 答:公元1271年,铁木真颁发国号,取《易经》当中的“大哉乾元”之义。谁说蒙古人没有汉文化,这就是铁证!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