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送柴侍御王昌龄...

2024-05-31m.verywind.com
~
(1)同意。送友人上船时,正是橘柚飘香的秋天,面对江风、冷雨,一个“凉”字,写出了身体上感觉到的逼人凉意,更透露出离别时的心理感受。“凉”字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伤感。
(2)示例一:《送柴侍御》开头两句是实写送别的所见所感,后两句用丰富的想象,虚写别后的情景,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它蕴涵的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示例二:《送魏二》开头两句是实写送别的情景,后两句行人虚构了一个凄清的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一轮孤月高照,两岸的猿啼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在梦中也摆脱不了愁绪。诗人通过想象友人的旅夜孤寂更好地烘托了送别的伤感之情。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关山月 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
  • 答:小题1:思妇 思乡(一空1分)小题1: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清冷苍茫的景象。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吹遍玉门关内外。诗人巧借“长风”把“关”“山”“月”三个相互独立的意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景因情...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 村杜 甫清江一曲抱村流...
  • 答:小题1:幽(事事幽)。首联总写“境幽”,清水环抱,远离尘世喧嚣。颔联写“物幽”,燕子无人打扰,自由自在,鸥鸟无忧无虑,尽享快乐。颈联写“人幽”,男女老少,各得其乐,人人畅怀。尾联写“己幽”,在如此环境之中,自己似乎也无过多的烦恼。整诗紧扣“幽”字,由总而分,由物到人,由...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
  • 答:(1)同意。送友人上船时,正是橘柚飘香的秋天,面对江风、冷雨,一个“凉”字,写出了身体上感觉到的逼人凉意,更透露出离别时的心理感受。“凉”字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伤感。(2)示例一:《送柴侍御》开头两句是实写送别的所见所感,后两句用丰富的想象,虚写别后的情...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9分)听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
  • 答:小题1:“泠泠”,表现了琴声的清越;“松风寒”,以风入山林暗示琴声的凄清,以及风来松下的肃穆之感。小题1:①对比,托物言志;②古调虽好,今天多不弹,两相对照,表现一种与流俗不合的志向以及诗人孤芳自赏的情操。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
  • 答:用“啼”字既符合黄莺名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1) 拟人化的手法。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谒金门南宋 李好古花过雨,又是...
  • 答:小题1:拟人(1分)。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子却闷闷不语,因为旧巢无觅,作者也借燕子表达了人无归处的悲凉凄怆之感(或答:流浪他乡的悲凉之感)。(分析1分,结论1分)小题2:1、对戍边将士风餐露宿,日夜守卫边关的同情(1分);2、对南宋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不思抗敌、沉溺于酒色歌舞...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
  • 答:小题1: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幽美、洁净的山林雨景图。(2分)描写了兰牙、溪水、松树、沙路、子规等意象。(1分)小题2:不一致。(1分)白居易《醉歌》诗中“唱黄鸡”是“嗟老叹衰之词”,感叹人生苦短,表现了“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2分)苏轼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产生...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
  • 答:小题1:①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1分)②"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1分)③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1分)小题1: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一鹭图 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
  • 答:(1分)(2)通过“雪衣”,“一生清意”, 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同时,这首诗歌托物言志,白鹭的形象其实就是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诗人自身形象的真实写照。(2分)抒发了诗人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的愁苦之情。(1分) 略 ...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
  • 答:小题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 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小题1: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